疫情之下,高考生該如何應對備考焦慮?

2020-08-25 北大青鳥

今年參加中高考的考生恐怕是最焦慮的一屆。先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停課,考生們猝不及防地被放了一個「長假」,只能靠自己在家裡「雲聽課」「雲自習」。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家裡複習備考,「缺少學習氣氛,難以集中精力,也害怕落下複習進度,心裡沒底」。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各地復學複課,但仍有考生感到不適應,覺得「緊張」和「焦慮」,由於備考節奏被突然打亂,原本就讓人「壓力山大」的大考,現在更讓人「憂心忡忡」。那麼考生要如何做好心理調試,才能緩解焦慮,不被壓力壓倒,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呢?

01考生「焦慮症」的表現

焦慮是每個人都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但對高三壓力過大的考生們來說,「焦慮」的表現卻異常突出。考生們會擔憂自己的成績是否會退步,造成心理上的負擔,如果不及時發現並疏導,可能還會產生心理問題。還有的考生在這一階段自身身體也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嚴重的會出現厭食現象。

高三下學期已經到達了高考的衝刺階段,考生們的複習進度也逐漸增快,當考生們的接受速度跟不上加快的學習進度時,就會產生焦慮的心態。在這一階段內,有些考生還要承受來自學校、家庭給予的壓力,心理承受能力被打垮,這也是「焦慮症」產生的原因之一。

高三考生對於焦慮最明顯的表現還體現在對待考試的心態上,考前焦慮是高三學子的通病,在考試前出現一種擔心、緊張的情緒,導致在考試過程中精力不集中,做題出錯率增高,成績得不到提升。

其實考生們的「焦慮」歸結起來最終的源頭還是在於考生的心態問題,當考生存在這些表現時,就需要他們進行自我的調整,避免情緒的惡化影響到自己。

02應該如何應對焦慮

首先,考生們要正視自己的心態。不要過度與別的同學攀比,不要想著我必須要超過誰,在你備考的過程中,你的每一次超越目標都是你自己,不需要以別人作為自己的標杆,每天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這就是極大的成功。

考生們不要總給自己施加壓力。當你面臨壓力的時候,不要「迎面而上」,不妨放鬆一下自己,比如當你遇到自己不會的難題,不要一直去鑽牛角尖,可以舒緩一下自己的心情,深呼吸或抬頭看看窗外,甚至你也可以起身走動一下,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當你再次審視這道題時,可能就會茅塞頓開。

第二,適應性好,要有條不紊地、有節奏地生活和學習,感到學習有壓力時,最好是給自己列出一個清單:你有多少事情要做,做什麼?哪些知識還不熟悉,原因是什麼?針對每一門課程,你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外界有什麼幹擾因素?最後制定月、周、日的具體行動計劃,堅持不懈,一定會有成效的『千萬不要把時間耗費在怨天尤人、胡思亂想上。

如果有些外界條件我們一時難以改變,就心平氣和地接納它,只做自己可以左右的、有把握的事情,對自己有一個適當的期望值,這樣就可以減輕壓力。

第三,科學分析和正確評價自己。考試前,總是會想到上次考試的名次,這次考試能不能把名次往前提,還是會更落後。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為這些事情焦慮,更不要因一次考試成績而氣餒。

只要我們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上,踏踏實實地做對於自己有可行性的事情,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就會體驗到成功,看到希望。

第四,輕鬆前進就是要找到一個突破口,然後進行多樣性的嘗試和實踐。突破口就是指自己目前最需要解決,而且又是現在就可以很容易做的事情,應該義無反顧地去做。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其他問題就可以逐步迎刃而解。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循序漸進地學習,從中發現自己學習中的難點、弱點、疑點,並足夠獨立攻克一些難題,就會增強我們的自信心。

突破口應該選擇平時認為是自己比較薄弱的課程。把它從頭到尾理一個順序,至少要明白自己掌握了什麼有哪些東西理解了,這些還不牢固,要耐心地去弄清楚,然後突破一些難點和重點,有問題儘快請教老師和同學。

在複習過程中,對每一門課程自己要有一個綱要,見到一個題目馬上能想起來:這是教科書上哪一個章節講的,能夠及時準確地作出反應,這樣,學習就會有進步。

第五,變壓力為動力,要建立適當的目標。當然,自己在考試前也要有一個基本的目標,但我們也不要把分數高低看得過分重要,只要自己努力去準備,儘量爭取考得好一些,就是我們最切實的目標,分數不是唯一的標準。

這就需要我們積極行動,去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如果只是等待不付出行動是無濟於事的不要使壓力積累過多,而要通過行動使壓力消除,我們應該看到自己天天在進步,任何壓力都可以轉化為動力。

最後,希望各位考生可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備考,不要被「焦慮」的情緒困擾,相信各位同學最終都能達到自己期望的目標!

相關焦點

  • 高考生線上備考,焦慮如何緩解?
    【回應網友關注】我家孩子今年高考,線上備考效果不好、經常煩躁不安,導致全家人都很焦慮,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 孩子今年高考,線上備考效果不好、家人焦慮,怎麼辦?
    有網友問,我家孩子今年高考,線上備考效果不好、經常煩躁不安,導致全家人都很焦慮,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 王晶:疫情期間,給高考生的3類心理調適建議
    眼下高考臨近,疫情之下的高三學子們,面對疫情和備考的雙重壓力,陌生的網絡學習模式,自主進行備考,他們該如何應對挑戰,如何調適心理狀態?現在就大家比較關切的幾個問題,分享一些看法,希望能對家長以及高考考生們有所助益。01 開學時間不確定,出現焦慮情緒怎麼辦?
  • 疫情備考雙重壓力 中高考考生該如何緩解焦慮?
    疫情備考雙重壓力,中高考考生該如何緩解焦慮今年參加中高考的考生恐怕是最焦慮的一屆。先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停課,考生們猝不及防地被放了一個「長假」,只能靠自己在家裡「雲聽課」「雲自習」。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家裡複習備考,「缺少學習氣氛,難以集中精力,也害怕落下複習進度,心裡沒底」。
  • 高考生家長小結:家長如何克服高考焦慮
    通過自己陪伴孩子高考和藝考的經歷,簡單總結一下個人克服高考焦慮的體會,供未來的高考生家長參考。 01 父母對孩子的合理期待,是減少焦慮的基礎 父母對孩子高考之所以焦慮,主要是擔心孩子的考試成績和未來的前途。
  • 「疫情」下的高考生,要考好兩份「試卷」
    高考奮鬥的日子疫情之下的全球,病毒肆虐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經濟上的巨大損失,更有那麼一群「高考生」,儘管還沒有成年,也要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來考好「高考」和「試卷之外」的兩場考試。路上閒聊得知,由於受到疫情影響,高考的時間被推遲了一個月,其目的是在於能讓學生多一些複習時間,把之前無法入學落下的功課補回來。但現實當中,這樣的舉措確實能夠緩解考生備考不足所帶來的憂慮,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考生們也會因為延長一個月的時間,增加焦慮的心態。
  • 高考將至,如何緩解學生考前焦慮、健康備考?專家來支招!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這屆高考生真是太難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備考和赴考都有點不同尋常,考生和家長備受考驗。高考將至,不少學生可能出現失眠煩躁、渾身乏力、腸胃不適、頭痛暈眩等焦慮症狀,這讓家長們焦心如焚卻束手無策。不要慌,就疫情下如何緩解學生考前焦慮、健康備考,分考生篇和家長篇,給大家一些建議。今天帶來考生篇,家長朋友可以轉發給孩子看看,希望可以有所幫助。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然而,延長的假期以及控制疫情的需要,大家目前需要整天宅在家裡「休養生息」,於是有大把的時間以及多種渠道來獲得有關疫情的負面消息,恐慌、焦慮情緒逐漸加重,甚至超出自己的承載能力,對應的心理反應也隨之而來。那麼我們在面對疫情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呢?  一、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身邊朋友家人傳遞負面情緒。
  • 全球疫情之下,中國留學生如何應對生活學業難題?
    雅思、託福接連取消 準留學生也應做好備考準備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導致雅思與託福的考試頻頻被取消,而且官方表示,4月的考試大概率會被取消。面對不斷被取消的考試以及捉摸不定的未來考試安排,對於心力交瘁難以靜心來專心備考的同學們而言,如果能在家進行考試,便可以省去很多擔憂和焦慮,放鬆心態爭取考出好成績。因此,在疫情期間,各位考生不僅要緊盯官方網站開放報名時間,還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為恢復考試作準備。
  • 疫情之下,如何化解內心焦慮,打好心理戰「疫」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已經1個多月了。目前,國內防控態勢積極向好,但情況依然錯綜複雜,反彈風險不可忽視。與此同時,國外疫情接連爆發,形勢十分嚴峻。疫情的持續存在和不確定性,給許多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一些人內心焦慮,感嘆「這世界會好嗎」?疫情何時才能真正結束?
  • 疫情期間,高三學子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大中小學校延期開學,復學時間暫時難以確定,對於廣大學生來說,無疑都受到了巨大影響。眼下高考臨近(已延期),疫情之下的高三學子們,面對疫情和備考的雙重壓力,陌生的網絡學習模式,自主進行備考,他們該如何應對挑戰,如何調適心理狀態?
  • 疫情之下的教育培訓如何突圍?
    因此,為了應對疫情,部分機構選擇了增資與裁員的手段,而如何快速將線下教學平移到線上,成為當前多數培訓機構不得不思考的方向。線下機構與在線教育之間的用戶爭奪戰打響,這次疫情,很可能將推動教育行業洗牌拐點來臨。
  • 疫情之下,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
    每天媒體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鋪天蓋地,讓人們本就緊張的神經變得更加敏感。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節我們的情緒?出現過度焦慮的情緒怎麼辦? 下文經出版社授權節選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眾防護與心理疏導》的心理保健篇,以饗各位書友。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應對焦慮
    此次北京小規模聚集性疫情,讓已經放鬆心情的人們再度焦慮。其實焦慮是很正常的現象,重點是我們要怎麼對待焦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正確理解疫情引起的焦慮,並通過對焦慮的理解避免焦慮所帶來的傷害。
  • 臨近中考/高考,孩子備考焦慮,家長如何應對?
    ……種種擔憂湧上心頭,從而產生情緒上的焦慮緊張害怕等。所以,我們需要正確認識焦慮情緒心理研究表明,在面對重大考試,80%的學生都會存在焦慮緊張的情緒。這是人們面對環境刺激時出現的正常情緒反應,適當的焦慮會刺激一個人去努力,提高他的學習效率,有利於一個人目標的實現。
  • 焦慮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我們該如何應對?
    當下的「快餐」經濟環境,普遍都存在焦慮,你可能開始留意到了,你的焦慮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關於不確定的「焦慮」我們要如何應對?,導致經濟蕭條、部分失業下崗、物價部分上漲、貨幣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突然間你會感到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內心的焦慮會突然出現。
  • 疫情之下,如何安撫孩子「被隔離」的焦慮心理?
    有位讀者朋友留言說,春節之前回了老家一趟,沒想這次的疫情如此兇猛,老家的村裡也實行了隔離措施。雖然距離疫區很遠,村裡也隔離起來,附近也沒有感染的案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會有種莫名的焦慮。最初,她沒有太大的感覺的,但是焦慮卻通過7歲多的孩子身上散發出來。
  • 高考生,如何調節負面情緒,家長該怎樣做?
    近日,我省各級各類學校陸續開展開學防控疫情演練,大家紛紛猜測,期待已久的開學日是不是終於要來臨啦~但是開學時間,依舊沒有官宣文件,只能繼續等待......而且開學之前,學生們仍需保持當前這種線上上課、自主學習的模式。對於有些高考生及家長來說,開學時間不確定帶來的焦慮以及自控力差、學習效率低等因素導致的恐慌情緒依然存在。
  • 該為疫情之後想想了,極度恐慌?用這九招輕鬆應對焦慮
    草木衛央這場疫情迄今為止已奪去3173人的生命,這意味著有多少個家庭的破碎,有多少雙滿含淚水的眼睛?回望這兩個月,經歷疫情的每一個你我,都交織著愛與痛,苦與淚,恐懼與鼓勵。當病毒被擊潰,當疫情被攻克,多少人在劫後餘生裡,會難以走出疫情的陰霾?身體受傷會留疤,心靈受傷呢?同樣,也會留下深深的印記。
  • 疫情之下,如何為緊張的情緒「鬆綁」?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記者溫競華、田曉航)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少出門、少聚會是有效阻斷病毒傳播的方式。加之很多地方延遲復工、開學,宅在家裡讓不少民眾產生了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出現了頻繁刷手機、作息紊亂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