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快餐」經濟環境,普遍都存在焦慮,你可能開始留意到了,你的焦慮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關於不確定的「焦慮」我們要如何應對?
2020鼠年,多躥動的一年,初始就爆發了疫情,導致經濟蕭條、部分失業下崗、物價部分上漲、貨幣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突然間你會感到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內心的焦慮會突然出現。
使你焦慮的原因:
一、兜裡沒錢,擔心未來沒有收入,房貸、車貸、一切生活開支的問題就會接踵而來,怕自己應付不了;
二、肚裡沒「墨」,擔心自己知識水平、技能有限,跟不上社會發展,或企業要求,而被迫下崗,或者自己沒把握能夠持續賺到錢。
以上2點你是不是和我有點共鳴?我們要如何應對呢?
理性消費是一種理財思維。
如何做到理性消費呢?字面意思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該花的錢花,不該花的錢不花,做好錢的分配和儲蓄。
步驟很簡單:首先準備一個記帳本,現在也有很多手機記帳app,你把家庭日常的消費記錄記在裡面,一個月下來,你就會很清晰的了解到自己買過啥東西,什麼東西該買,什麼東西當時衝動買了,也可以看出在哪消費便宜。
通過記帳,我們可以做到未雨綢繆,不要透支生活,也不讓生活過得剛剛好,我們可以為自己留有足夠的應急空間,降低我們對於「沒錢」「還款」的焦慮。
說到當老闆,誰不愛呀!有誰喜歡天天打卡,還經常加班?即便再喜歡自己創業當老闆,現在也要謹慎對待,千萬不要一拍後腦勺就去幹。有一個真實的哲理:成功都是偶然的,失敗都是必然的!
不是什麼人創業都能成功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我這麼說不是給大家潑冷水,而是和第一條一樣,請「理性」對待!我記得「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經說過,創業需要有夢想!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曾經在他的創業之道書裡說過,夢想是創業的第一步。
你有自己清晰明確的「夢想」嗎?還是只是為了當老闆而去創業?在你沒想好之前,稍安勿躁!我們可以先學習這些創業成功大佬他們背後成功的邏輯和思維。
投資和創業一樣,都有運氣的成分,但你做理財投資的時候,產品經理總會說:「投資需謹慎!」所以投資、創業你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這個最壞的結局是否是你能承受得起的?
現在是信息快速爆炸的時代,我有的時候都會感覺每天的信息量好多,自己的腦袋不夠用。你和我有同感嗎?
以前網絡還不太發達的時候,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有限,總覺得信息太少,信息網際網路發達了,又覺得信息太多,而且還有假消息,每天我們都被各種信息充斥著大腦。
越是這樣,我們越要學會一種能力,分辨信息的能力,你無法分辨信息對你的作用,你也會焦慮,這種焦慮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你會不知覺的停止學習。
你會開始懷疑自己還能不能跟上這個社會?如果跟不上,怎麼辦?就開始焦慮了。
打破的辦法只有一個,行動。焦慮是「無效的」,我們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哪裡卻啥補啥,給自己專注的時間,發下手機去學習。
有人說我都在手機看書閱讀,你問問自己,你的效率高嗎?手機上有各種的app,還自帶彈窗,一個微信信息就會引你回復,你還怎麼好好學?
我的經驗是看紙書最好,把手機丟一邊,給自己1小時的閱讀時間,這1小時你不回復,地球照樣轉,但每天都累積學習一小時,一年365天你的知識儲備將是個飛躍。還怕不能知識變現嗎?
推薦馬雲、任正非、董明珠等企業家創業哲學及經商之道,別關顧著看成功,要學會看他們背後的思維,學習前者的思維,我們才有翻身的機會!
你認為在當下時代,全民焦慮還有哪些因素造成的?
關注我,每天分享一本好書,和我一起知識變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