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焦慮時代,一切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該如何應對?

2020-09-20 李雲飛Afey

作者|李雲飛 來源|原創


當下的經濟環境下,迎來了全民焦慮的時代,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該如何應對?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當中發生了疫情肆虐、經濟蕭條、失業下崗、物價上漲等一系列的問題,房子又是一邊在大漲,一邊又在大跌,一切都顯得那麼不確定,人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焦慮的心態是越來越嚴重。

其實讓你焦慮的無非就兩點,一是你口袋裡沒有錢,擔心在未來一旦沒有收入了,房貸、車貸、以及一切的生活開支等一大堆問題就會接踵而來,讓自己疲於應付;二是你的腦袋沒有貨,擔心自己在未來會不會下崗,又或者還有沒有把握能夠持續賺到錢。

我們普通大眾要如何應對當下這種全民焦慮的時代呢?

我們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做到理性消費

前兩天有網友說,我現在有40萬元的存款,夫妻兩個人做小買賣每個月能有1.5萬元的收入,自己還有個門面房需要月供4000多元,家庭每年的固定開支需要10來萬元,問自己今年還能不能再買個房。

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那就是今年我能買房嗎?

能不能買房一是看你手裡有沒有足夠多的現金,多到什麼程度?多到你一年沒有收入,也不影響到你的房貸、車貸,以及生活開支,如果你真的很想買價格合適的話可以考慮。

二是看你是不是到了非買房不可的地步,如果是可買可不買,我建議你還是再等等,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一切皆有可能,有時買到就是賺到就會變成買到就會虧掉的可能,也有可能今天你還在工作,明天就失業了,這樣你拿什麼來供房?

所以在未來的兩年時間內,我們最好要做到未雨綢繆,不要透支生活,也不要讓生活過得剛剛好,最好我們要留有足夠的應急空間,這樣我們才不會焦慮。

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做到理性消費,控制大額消費,要有危機意識,把困難想得久一點,這樣我們最起碼不會為生計而焦慮。

第二、謹慎投資創業

大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能不創業最好我們先不要去創業,其實創業者99%最後都會是一地雞毛,此時安分守已點更好。

你會說,又不投資,又不創業你叫我怎麼去生活?

投資創業可以,但是你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這個最壞的結局就是你能不能承受得起?再說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勝算的概率也會很低。

當狂風暴雨來臨的時候,比得不是誰跑得更快,而是誰能夠站得更穩,此時我們要學會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

大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本身就有很多的不安全感,此時我們穩紮穩打,不要逆境而上,這樣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困擾。

第三、加強自身學習

社會發展得越快,技能淘汰的速度也就越快,你所焦慮的就是你不確定在未來自己還能不能跟上這個社會?你的技能還能不能得到社會的重用?所以你就開始焦慮了。

那要怎麼辦?焦慮是沒有用的,此時我們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去學習新技能、新知識,充實自己,增加自己新的能力,當你有了新的能力後,放任四海你都能生存下來時,你還會焦慮在未來賺不到錢嗎?

當下環境下,全民都在焦慮,焦慮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對自己能力的不夠自信,此時我們要做到以上三點,我們才能從容地應對未知,坦然地面對未來,才能讓我們在這個焦慮的時代變得淡定點。 

你認為在當下時代,全民焦慮還有哪些因素造成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如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讚、關注、轉發,您的認同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作者:李雲飛,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大型食品連鎖企業CEO,從事網際網路及實體連鎖行業16年,曾被搜狐網、網易財經、騰訊、鳳凰網、中訊網、百度等知名媒體平臺相續專題報導,擅長網際網路營銷,連鎖企業管理。歡迎關注我。


好文回顧:

相關焦點

  • 焦慮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我們該如何應對?
    當下的「快餐」經濟環境,普遍都存在焦慮,你可能開始留意到了,你的焦慮源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關於不確定的「焦慮」我們要如何應對?,擔心未來沒有收入,房貸、車貸、一切生活開支的問題就會接踵而來,怕自己應付不了;二、肚裡沒「墨」,擔心自己知識水平、技能有限,跟不上社會發展,或企業要求,而被迫下崗,或者自己沒把握能夠持續賺到錢。
  • 面對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到底該怎樣做?心理學家們給出了答案
    這是個全民焦慮的時代,無論你身處哪個階段,處在什麼樣的江湖位置,都免不了焦慮纏身。很多時候困難不會以人的意志作為轉移,既然我們不能讓災難憑空消失,也不能選擇逃避,那麼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正確認識苦難,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去化解它。
  • 如何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但其實我們並不一定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面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簡單歸納也就一句話: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 只是有了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以及經驗壁壘還不行,我們還需要可遷移的系統能力,說的是我們的邏輯思維以及做事情的方法論等,要根據時代的變換隨之變遷,只要我們擁有可遷移至其他行業或者領域的能力,那就足夠有底氣去應對變化。
  •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該如何應對焦慮?
    作為一個專門研究焦慮的心理學家,我非常熟悉人們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的情況。因此,問題依然存在:在這種不穩定的時期,我們如何應對?我發現在治療焦慮症患者時,以下四個建議是非常有效的幹預措施。對於那些來自邊緣化的人來說,讓眾多偏執的社會信息影響你如何看待自我價值是很容易的。讓這些信息影響你對自己的看法會導致焦慮。儘管這些信息可能不會停止,但可以通過學會以友善和有尊嚴的態度對自己說話來掌控自己的自我價值。
  • 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外界環境,我們該如何應對?
    但是,種種發生過的事實告訴我們,不管我們如何做,這種不確定性一直都存在,並將永遠存在,不確定性也不會隨著生活的安定而消失,而是潛伏起來了。正如我們的老祖宗所告誡我們的「要居安思危」。 那麼,面對這高度不確定的外界環境,我們該如何應對?
  • 面對不確定性,你可以用科學的正念療法應對
    編者按: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應該怎麼辦?提高對不確定性的耐受度,方法就是正念。本文作者、教練和心理諮詢師Rachael Kable認為我們應該更關注當下的行動,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未來。 從100多個回覆中,我發現很多人都在經歷一個共同的挑戰:不確定性。 我也一直在重新審視這個挑戰:為什麼不確定性會引發這麼大的壓力和焦慮?為什麼不確定性會讓人感到如此難以面對和不適?而在像COVID-19大流行這樣的緊張時期,我們又該如何提高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呢? 就好像是大冬天,我們的被褥突然被人掀開、拿走一樣,不確定性在全球範圍內泛濫。
  • 面對不確定性,企業該如何應對
    無論從社會、商業還是企業的角度來講,今天我們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困境,這種困境所表現出來的,是絕大多數企業必須面對但又不能準確預測的不確定性。很多東西都在被重新定義,很多以往的「經驗」已經不再可以作為前行的嚮導。比如,過去只要完成了績效,企業管理的任務就算完成了。然而,如今除了完成績效,還得面對和駕馭不確定性。
  • 王永昌:企業家該如何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這要求我們把未來不確定的可能作為確定的可能去追求和實現,在多種不確定的可能中選擇一種確定可能。因此,不要害怕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正是事物發展的一個必然規律。任何時候都是這樣,正因為事物有不確定性,我們才有能動性,才有選擇權,才可以去搏擊外部世界,去應對外部世界。世界本來就存在著不確定性,未來也充滿不確定性,這就是事物的變化,就是機遇,在變化中做出正確的研判選擇,也就有了成功的依據。
  • 《智識的冒險》:「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時代如何進退自如
    《智識的冒險:精英如何應對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潘啟雯/著 中國工信出版集團  如何面對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總帶有那個時代的印記或特徵  當世界進入「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時代,我們需要新範式來思考世界,從而指導我們為推動和平與繁榮做出努力。當然,「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這兩個重要社會趨勢的存在,也讓知識本身不再是核心競爭力。真正的競爭力,是我們對世界前沿新知的好奇心,對意義感的渴望,以及運用新知識進行思維和創造的能力,這無疑是我們為應對社會變化進行的「智識」(智慧和見識)上的冒險。
  • 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外界環境,我們該如何做?
    對於費曼來說,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存在不確定性的,而這種不確定性是有價值的,只有容許不確定性,我們才能持續發展下去。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在尋求一種確定性,對於未知,我們存在一種恐懼心理,而只有當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時,才方可心安。
  • 全民焦慮的時代,多少媽媽被焦慮鞭撻著?
    焦慮,已經成了這個時代的流行病。之前有網友說,焦慮是人類社會的進步,時代正在淘汰不會焦慮的人。但焦慮不是今天才有的,從古到今,不管是皇后還是素人,若論焦慮,誰也比不過媽媽們。前段時間重新刷了遍《如懿傳》,發現尊貴的皇后娘娘,也不過一個被焦慮裹挾的母親。
  • 「媒庫文選」如何克服對不確定性的焦慮?
    一場我們都曾指望早日結束的危機久拖不決,看不到盡頭,未解問題的清單越來越長。凱特·斯威尼說:「我開始認為,當前我們的處境是以兩場疫情為特徵的。」她說:「當然,一場是病毒引發的疫情,但還有一場是不確定性引發的心理疫情。」作為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斯威尼的專長是了解人們如何應對不確定性。她所有的研究都指向一個結論:我們應對乏術。
  • 發展的不確定性及其應對
    可以說,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所有的知識乃至人的生存狀態都建立在流沙之上,沒有任何固定、可參考、可預測的框架。每一個試圖去尋求確定位置的行動,似乎都可能適得其反,甚至讓我們陷入更深的焦慮和恐懼之中。  隨著各種流動性因素的增強,當前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程度正在日益累積。
  • 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探尋未來?十位專家如是說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在會上指出,未來五年,人類會將全面進入到「數字時代」,數字經濟在重構全球鏈、供應鏈與價值鏈方面的作用將越加凸顯,大國格局正加速重塑。本文轉自12月14日光明網,原標題為《多學科專家建言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探尋美好未來》。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 當代人的生活總是被焦慮掌控,如何自我管理反向掌控焦慮?
    如果拿著話筒去街頭採訪路人:」你是否有感覺過焦慮?你最近一次感到焦慮又是什麼時候?「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都會表示,經常會有焦慮情緒,而且最近就有出現過。有的人甚至長時間處於焦慮感中,甚至身體出現異樣。 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克服焦慮?」居然有278萬+的人瀏覽了這個問題。可想而知對於當代人來說」焦慮「已然成為了大眾的一個問題,而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也變成尤為重要。
  • 多學科專家建言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探尋美好未來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面對進入動蕩變革期的世界,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探尋美好未來?12月12日,由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的「不確定性與未來」名家圓桌學術討論會在京舉行。  世界變動不居,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至關重要。
  • 如何正確應對煩躁乏力的焦慮情緒?
    如何正確應對煩躁乏力的焦慮情緒?人感覺煩躁乏力焦慮,第一時間應該先選擇去正規醫院檢查身體,如果檢查結果排除軀體性疾病,那麼一般情況下,就可以確定患上焦慮症了在求助心理諮詢師後症狀仍然沒有緩解的話,就要考慮輔助藥物治療。
  • 全民編程時代,程式設計師該如何保住飯碗?
    我們人類提供的大部分服務將被人工智慧取代。如果管理者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將是一個大問題。」於是乎他不惜花費時間培養自己的員工學習編程知識。CEO三木谷浩史說,「如果你在豐田工作,你需要知道汽車是如何工作的,比如發動機的基本結構、懸架等。如果你在一家IT公司工作,你需要對與電腦相關的知識有了解。」
  •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自我排解焦慮
    就好比:朋友圈那些「販賣」焦慮的內容。你看了一次之後就清楚的知道這類型文章的寫作套路以及寫作目的,告訴自己下次看到這類型的文章不要再看了,但下一次看到這類文章時,保不準又被荼毒。問題是你越焦慮,就越想看,越看就會更加的焦慮。
  • 人們如何應對死亡焦慮?
    在野獸的攻擊下,我們將戰鬥或逃離。挨餓的人會偷食物。這就是為什麼社會會以獎章和引用來稱讚個人完全無視人身安全,以此獎勵自我調節的最終勝利。死亡焦慮是我們大多數恐懼症的核心。死亡焦慮通常被認為是最常見的恐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