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習近平2015年首訪故事:從全家福到「歷史性步行」

2020-12-15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4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來自亞洲、非洲和其他地區的國家領導人沿著亞非大街步行前往萬隆會議舊址——獨立大廈。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景玥)4月20日至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赴印度尼西亞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這是習近平主席2015年首訪,期盼多時、矚目萬千。為「一帶一路」開局、為中巴友誼加碼、為周邊外交樹樣板,五天行程,高效、豐富,滿是生動的細節、沁人心扉的話語、務實有效的成果。記者整理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報導,為您盤點習近平首訪11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1、中巴友誼比最高的山還高

「中巴友誼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鋼硬。」這句話,印在報紙上、寫在路邊橫幅上,掛在巴基斯坦領導人的嘴邊。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卻覺得,力度還是不夠。他對習近平主席說:「中巴友誼比最高的山還高,比最深的海還深,比最甜的蜜還甜,比最硬的鋼還硬。」

而在中國,一提巴基斯坦,「巴鐵」的口碑格外響亮。習近平主席告訴謝裡夫總理,對於鐵桿朋友,中國的理解是4個「好」字:「中巴是好朋友、好鄰居、好夥伴、好兄弟」,是「肝膽相照的信義之交、休戚與共的患難之交」。

2、拍全家福定格歷史

宴會上,海珊總統全家、謝裡夫總理全家,簇擁著習近平主席夫婦,其樂融融。不知誰提議,「拍張全家福吧!」珍貴瞬間,定格於歷史。

3、巴總理為送行坐直升機搶先趕到機場

在議會演講時、在機場送行時,謝裡夫總理一再趕行程去陪同習近平主席。他甚至從總統府乘坐直升機,只為早一步抵達機場為習近平主席送行。

4、與謝裡夫共同種下象徵中巴友誼的青松

夏克巴利山上,周恩來總理種下的那棵烏桕樹,已是枝繁葉茂。半個世紀裡,一株株中巴友誼樹相繼長大,也像年輪般鐫刻著中國領導人到訪的印跡。這一次,總理府花園最醒目處,習近平主席同謝裡夫總理培土、澆水,共同種下一株挺拔的青松。

5、謝裡夫用詩講述「中國夢」

聽聞習近平主席提及巴基斯坦的「亞洲之虎」夢想,議會大廈裡,掌聲經久不息。同一個會場,謝裡夫總理在習近平主席演講後,深情地用一首詩講述「中國夢」。「打開你的眼睛,看看這一片土地,看看天空,看看從東方升起的太陽」,他說,中國夢不僅激勵著中國人民,而且也激勵著巴基斯坦人民。

6、巴總統向習近平授予「巴基斯坦」勳章

去年,海珊總統、謝裡夫總理都是兩次訪華。習近平主席在同海珊總統會見時,熱情邀請他今年再次訪華,話音未落,海珊總統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會見後,海珊總統向習近平主席鄭重授予「巴基斯坦勳章」。這一最高榮耀,飽含著對中國、對習近平主席的讚賞和期盼。

2015年是中巴友好交流年。青年、智庫、媒體……友好如綿綿細雨,浸潤中巴大地。在下榻飯店,海珊總統專程趕來,陪同習近平主席頒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

7、中巴互助感人至深

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念及汶川地震悲愴中的溫暖,巴基斯坦全部戰略儲備帳篷傾囊捐出;他憶起巴特大洪水時的中巴協作,中國派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醫療救援隊;他也提到了不久前的葉門撤離,引述巴艦隊的鏗鏘誓言:「只要中國留學生不到,我們的軍艦就不離港」……

8、習近平的位置總是緊挨印尼總統佐科

當地時間4月22日上午9時,習近平主席抵達雅加達會議中心,印尼總統佐科早在紅地毯一端迎候,兩人親切地握手寒暄。此後,無論在領導人合影還是會議開幕式環節,習近平的位置都緊挨著佐科。「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印尼對中國的重視程度」,印尼國家通訊社安塔拉記者阿貢·維波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9、外國記者求中國記者翻譯習近平講話

人民日報前方記者清晨6點就趕到主會場雅加達會議中心排隊「佔座」。開放才短短半小時,媒體區就已經「一座難求」,工作檯被黃皮膚、黑皮膚、白皮膚佔得滿滿當當。無可奈何之下,有些記者只好席地而坐。

不少外國媒體同行和人民日報前方記者友好地打招呼,知道記者來自中國後便纏著不放:「一會兒有中國國家主席的講話,這很重要,幫我們翻譯吧,拜託了!」

10、「快看,習主席來了」

應印尼總統佐科邀請,習近平第一個發表講話。當他走上講臺,新聞中心掀起了小高潮,不少正在看大屏幕直播的記者們喊著,「快看,習主席來了」,快門聲響成一片。

11、重溫「歷史性步行」

60年前,來自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和政府代表,沿著亞非大街,從薩沃爾·霍曼飯店,三五成群,走到百米開外的獨立大廈,「歷史性步行」從此定格。24日上午,出席亞非會議的領導人重溫先賢們走過的道路。習近平主席與夫人彭麗媛,同佐科總統夫婦一起,走在隊伍的前列,一邊走一邊向兩旁的人群揮手致意。當地的群眾,揮舞著亞非國家國旗,興高採烈。「這段『歷史性步行』象徵著亞非國家團結一致,為實現共同願景而並肩前行。」印尼外交部發言人納西爾表示。

相關新聞:

攜手打造命運共同體的典範——記習近平主席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

盤點:習近平獲得過哪些國際政要授予的勳章?

相關焦點

  • 2015年習近平外交線路圖
    圖為:2015年習近平外交足跡一、首訪巴鐵:創造史上唯一全天候  2015年4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訪問巴基斯坦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普京等領導人出席紅場閱兵儀式。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三、訪哈俄白三國:以「一帶一路」共創美好未來  2015年5月7日至12日,習近平應邀訪問哈薩克斯坦、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對白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 盤點:2015年習近平的20個「新熱詞」
    Let's have a look at some of the new terms he used in 2015 that have the most influence.2015年,習近平依然很忙:開會、調研、出訪……他的歷次重要講話,為我國改革、發展議程和政策定下了整個基調。下面,讓我們來回顧盤點一下,2015年,習近平有哪些新詞影響中國。
  • 56個民族全家福共迎2015春節:哈尼族篇
    公益聯展於2014年12月25日正式啟動,這一天正好是2015年春節倒計時56天,從這一天開始,參與聯展媒體將每天推薦展示一組"民族全家福"系列,一直持續到2015年春節。歡迎全國56個民族朋友一起共拍全家福、共講全家福、共展全家福、共傳全家福、共助全家福,以此共匯中華56個民族全家福,共迎2015年春節。
  • 習近平新年首訪瑞士 這個國家的華人十分「搶手」
    習近平新年首訪瑞士 這個國家的華人十分「搶手」
  • 習近平全方位外交
    - 習近平全方位外交方略解讀:主動謀劃 努力進取新華網 2015年08月15日 11:51習近平全方位外交方略解讀 - 習近平訪英綜述:中國「大外交」的成功新實踐新華網 2015年10月25日 15:14當地時間
  • 藥酒、巧克力、一號球衣 習近平訪美的八則小故事
    原標題:藥酒、巧克力、一號球衣 習近平訪美的八則小故事   2012年2月17日,正在美國訪問的習近平在洛杉磯觀看NBA籃球比賽。這是前湖人隊著名球星詹森(右一)向習近平贈送印有習近平姓名拼音的洛杉磯湖人隊紀念球衣。
  • 盤點習近平主席首訪演講中的詩章與典故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31日電(通訊員 李晗 )3月22日至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了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在圓滿完成上述行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31日上午乘專機回到北京。本次訪問,是我國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外交的開局之旅。
  • 2015習近平講給世界的「小故事」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作為年內出訪外交的「壓軸大戲」,習近平主席近日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訪問辛巴威、南非並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為2015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出訪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2015年,習近平的足跡遍布亞、美、歐、非四大洲。
  • 習近平成長經歷:曾踩著泥濘山路步行下鄉 顛簸數日
    現摘取部分內容如下: 1979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習近平到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1982年,當一些年輕人開始下海經商、出國留學的時候,他卻主動放棄北京的優越條件,來到河北正定縣任職。這個縣1981年人均收入不到150元。剛開始,不少人對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縣委副書記將信將疑。
  • 關心下一代:習近平講給孩子們的「故事會」
    (資料圖) 「我是1959年上學,1960年入隊,因為年齡稍小,不是第一批,當時還哭了鼻子。是不是沒出息啊?」這是2014年「六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與孩子們重溫入隊儀式時講的小故事。
  • 2015年習近平的20個「新熱詞」
    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原標題:盤點:2015年習近平的20個「新熱詞」  【熱詞】政治規矩  【例句】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一條根本的「政治規矩」。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熱詞】改革促進派  【例句】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高度重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進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進到哪一步,有的放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大家爭當改革促進派。  【背景】2015年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二次會議,習近平專門提到「改革促進派」,引發社會廣泛解讀。
  • 從習近平扶貧故事中悟初心、決心和恆心
    《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先後在陝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直到擔任總書記,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展現了習近平同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 巴布亞紐幾內亞各界期待中國領導人首訪巴新
    巴布亞紐幾內亞各界期待中國領導人首訪巴新
  • 100張全家福講述深圳家庭故事
    深圳晚報訊 近期,地鐵7號、9號線地鐵燈箱出現了一些深圳人的全家福,有世世代代在深圳居住的深圳原住民湖貝村、筍崗村等村民的家族全家福,也有來自深圳創業的創一代或深二代的全家福。每一張全家福的背後都有深圳家庭成長的溫情故事,一個個溫情的故事又構成了有溫度的深圳。
  • 【鏡鑑】習近平訪後記|訪問結束後,俄羅斯有了新「潮詞」
    原標題:【鏡鑑】習近平訪後記 | 訪問結束後,俄羅斯有了新「潮詞」 2015年3月,俄羅斯聯邦財政金融大學教授弗拉基米爾·列梅加曾經在一次研討會後告訴筆者:「現在還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一帶一路』構想的偉大之處。包括學界也還有人沒有認識到『一帶一路』對於俄羅斯的意義。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這些人很快會被震撼的。你等著!」
  • 盤點2015:我與微信不得不說的故事
    事實上,我日益發現了自己比之於年輕時的自己以及年輕中的許多人的淡定和堅守。比如一個小小的私房自媒體——微信公眾平臺,就生生讓50歲的我做到了日日更新。恰因為微信生活越來越瀰漫在整個時代的各個角落,我今年的盤點主題,擬定為「激情信生活」。借用標題黨的表達,就是:我與微信不得不說的故事。
  • 習近平馬英九會面:歷史性握手時長達1分21秒
    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於11月7日下午3時在新加坡香格裡拉酒店會面,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這是1949年後海峽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觀察者網進行央視新聞同步視頻直播。 閉門會:馬英九先發表看法,習近平聽後談四點意見 張志軍轉述,雙方閉門交換意見時,習近平首先請馬英九發表看法,而在聽取馬英九意見後,習近平認為,在現今兩岸關係新起點上,7年來兩岸能夠保持和平發展,關鍵在於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
  • 習近平與人民日報的10個故事
    今天小組整理習近平和人民日報的10個故事,分享給各位組員。時任陝西省延安市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看到這兩則新聞後「很興奮」。據習近平回憶,這是他第一次知道沼氣這種東西。延川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派習近平等6人到四川學習。1974年7月,在習近平帶領下建成的第一口沼氣池產氣點火,梁家河逐漸告別了煙燻火燎的煤油燈時代。
  • 「廁所革命」選入2015年習近平的20個「新熱詞」
    2015年,習近平依然很忙:開會、調研、出訪……在他的歷次講話中,不乏各種生動活潑的俚語、深刻形象的比喻、言簡意賅的理論表述、擲地有聲的形勢論斷。讓我們來回顧盤點一下,2015年,習近平有哪些新詞影響中國。
  • 歷史性的跨越 決定性的成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南海出發,驅車100多公裡,來到這片土地。  「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給出了清晰定位。  如今,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雄安新區向南2000多公裡,深圳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