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開始叛逆?心理學家告訴你可怕的真相

2020-11-12 記憶力開發妞妞導師

青春期叛逆期忍著沒有叛逆過的人,長大以後反而會更加叛逆。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

從小到大,在父母眼中都是乖乖聽話的女孩子。

父母的管教也特別嚴格。

初中的電腦興起,身邊很多朋友不管是聊天,還是遊玩都緊靠電腦。這些她都沒有接觸,QQ,百度都不知道。父母只說是為她好。

初中同學喜歡在六點之後叫她去小吃街玩,父母不讓去,任憑同學怎麼說服,給她找合理的理由,她都堅持不去,在初中的回憶裡,每次談及起來,都缺了她。

點擊加載圖片

沒有青春期的叛逆,直到大學遠離家,她開始跟父母失聯。

她跟朋友抱怨過父母,什麼都要管,穿什麼衣服都要管,交男朋友要管,工作要管。穿的衣服要是不合父母的心意,不分場合就要說醜。大學放假都不想回家。

她媽媽也跟鄰居抱怨,長大了,反而感覺管不了。

還有一個類似的案例

也是經常被父母誇獎的女孩,當時在馬上上大學時查出了抑鬱症。一直請假直接導致了休學。

心理醫生的了解是從小追求大人誇獎反而造就了內心的膽小懦弱,沒有底線的委曲求全。

三十歲渾身上下都是叛逆氣息

這一切的源頭還得追溯到小時候

家中刻板,學習就是唯一得娛樂活動。女孩子不能被允許自己挑選衣服,化妝會被罵,唱歌跳舞通通不讓。

長大了,男朋友被逼著分手,聽父母的各種建議反而讓生活變得一團糟。

人生到了三十歲,反而開始跟父母斷絕聯繫。

在老家,只要是重複小時候不開心的事情,情緒便會浮現到腦海中,摔東西發洩。

點擊加載圖片

青春期被壓抑長大的孩子

媽媽教育的目標便是成績好,曾經拿著菜刀強逼迫學習,否則就是一起去死。

青春期本該有的叛逆期,媽媽打電話給班主任罵,拉攏親戚朋友一起教育,竭盡全力證明孩子是錯的。

上了大學也還是被監控,孩子開始跟她對著幹,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的,搞錢去蹦迪,逃課去旅遊。每次都被生活費給逼服從。

那些還在反叛的孩子,最後怎麼救贖自己。

點擊加載圖片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與其說是叛逆,到不如說是自我成長。

父母跟孩子之間永遠隔著自我的界限,父母需要聽話,不違逆的孩子,如果有這樣的孩子,不是媽寶,就是缺乏自我,沒有主見,也缺乏自信的人。

也有人成功在大學時度過叛逆期。

我想說關於一個男生的故事。

一副黑框眼鏡的乖男生在經歷過大一之後,開始變得穿衣潮流,每天逃課去打籃球,看比賽。大三的時候,他又開始戴上黑框眼鏡扎在自習室。

大概只有室友知道,在鬧過,瘋狂,第一次的體驗過後,真正的人生考驗就出現在眼前。

有些人可以很短的醒悟過來,又有多少,在三十歲還在跟父母對著幹。

作為父母,那些青春期不叛逆的,在上大學之後就還是乖乖的嗎?

三十歲還在叛逆的例子,帶給做家長的會有哪些啟示呢?

在孩童時期對於孩子的教育怎樣才比較好呢?我這裡有很多孩童教育資料,有興趣的可以私聊我,我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是因為到了青春期?這些真相父母要知道
    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覺得是孩子的不對,孩子青春期到了,叛逆、不聽管教。那孩子是怎麼想的呢?真的純粹是不聽話,想和父母對著來嗎?在自我意識的生長出來之前,都是被父母安排的,孩子也不會有什麼不適應,當孩子產生自我意識的時候就會開始找存在感,證明自己。事實上,很多父母沒有關心過孩子的需求,有的只是管束、質疑、命令、指責,孩子從來都沒有感受過被尊重和愛。
  • 為什麼有些孩子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現象?
    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都會擔心。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避免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或者有哪些方法把已經出現叛逆現象的孩子,通過改善不再叛逆了?他們不知道如何避免孩子發生問題,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在父母眼中,孩子的青春期是暴躁、不聽話、厭學、壞習慣。我們的青春期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你什麼時候開始叛逆的。事實上,當時我不覺得自己那是叛逆,更像是逃避。我父母總是讓我學習,我對未來的目標也不清楚。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
    在正常的心理發展中,青春期的孩子一定會經歷某些形式的「叛逆」,如果父母可以恰當地對待這些「叛逆」,孩子就會從「叛逆」中發展出獨立、自信的個性。很多青春期不被允許「叛逆」或者被父母鎮壓了「叛逆」的孩子,通常會比較沒自信,在決策上非常依賴於父母的判斷(比如高考報什麼志願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在成年後難以做出決定青春期的界定是十二三歲至十八九歲。
  • 三個絕殺,教你收服叛逆青春期的孩子
    文|遇見小媛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34;由此看來,童年過得如何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影響,而父母無疑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當然,父母與孩子的影響都是相互的,特點最突出的莫過於孩子的青春期。所以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在青春期出現逆反心理嗎?或許下面三點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 你相信青春期孩子會叛逆,你家孩子就會叛逆
    說到青春期,家長們往往如臨大敵——就會想到叛逆、個性張揚、不斷挑戰世俗和規則……說到家有「中二少年」,家長們都能心領神會這種艱難,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位心理學家卻說,青少年的問題其實沒那麼普遍。如果你相信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叛逆的,你家孩子就一定會是叛逆的。這個假設之所以成立,是你自找的。
  •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但是,實際卻不是這樣,這個作者因為自己本身就經歷過叛逆的青春期,所以認識很多這樣的孩子。關於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疏遠的問題,作者舉了一個例子:這就好比孩子們去坐過山車,當他坐進過山車的時候,會有人給一個壓杆,那個是保障安全的壓杆。他發現,孩子會去反覆推那個拉杆,他們把拉杆往上推,你以為他是不想要拉杆嗎?
  • 對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告訴你,這只是暫時的。心理學認為,人的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在幼年,也就是在孩子1歲半到3歲之間,持續時間約為半年到一年。如果在這個時期,做家長的能夠很好的有耐心地陪伴孩子度過,而不是壓制他,改變他,嚴厲地糾正他的一切行為。
  • 如何幫助叛逆的孩子?4個建議教你應對孩子的青春期
    不光是青春期的孩子會叛逆,所有的孩子在某一個或者某幾個階段都會叛逆。美國的一個心理學家傑弗裡伯恩斯坦博士,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錯》這本書中就給廣大家長四點非常實質性的建議。第一點建議父母做出積極的行為,首先去了解孩子為什麼叛逆,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是很多,比如學習困難,對同伴拒絕,與父母相處不融洽,與兄弟姐妹之間有衝突,對自己的相貌不滿意等等。然後要記住,別用暴力,用暴力對待叛逆的孩子,會讓你失去控制力,孩子會把錯誤的行為歸咎為你的暴力。
  • 為什麼青春期孩子容易叛逆?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明白了
    孩子進入青春期,變得叛逆不聽話,一直都認為是因為孩子在長大,生理心理逐漸成熟,他們開始尋找獨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但如果我們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仔細觀察下兒童的成長,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叛逆不聽話幾乎是一種必然。什麼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我的孩子為啥會厭學?青春期為什麼會叛逆?
    前幾天我收到一個來訪者的問題:我的孩子為啥會厭學?青春期為什麼會叛逆?然後我給出了以下回答:這是兩個問題,咱一個一個來解答:第一個問題:孩子會啥會厭學?你見過小孩子厭玩嗎?沒有吧。所以學生為什麼厭學?第二個問題:青春期為什麼叛逆?首先從生理上來說,孩子12歲左右(女孩會比男孩更早一些),因為激素的原因,身體發育日漸成熟,第二性徵越來越明顯,男孩慢慢變得更像男人,女孩慢慢變得更像女人。孩子的身體越來越靠近一個大人,這意味著什麼?
  • 厭學、遊戲、叛逆,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成為「問題少年」?
    接觸過一位學員家長,自己是一位老師,自認為教育孩子不在話下,但是孩子到了高一的時候仍然出現了厭學、沉迷遊戲的情況。自己曾經對學生的那套,對孩子完全沒有作用,一度認為就是孩子不爭氣,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到了孩子身上,絲毫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問題。但是當孩子對她喊出:「你只知道做一名老師,但卻不知道如何做一位媽媽」的時候,這位朋友開始了自己的覺察和反思。
  • 青春期等於叛逆?家長的行為態度,決定孩子青春期的溫度
    要說身為父母,最擔心的一定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教育。處在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敏感、脆弱,只要父母說得出一句令自己不滿的事情,立馬就能跳起來。以至於在很多家長的眼中,青春期就等於叛逆。細問之後才發現,那天晚上小姑娘其實和我在一起,因為馬上就要上初三了,孩子想要買幾本複習資料便讓我陪著一起去,因為在圖書館手機調成了靜音。沒想到卻成了他們母女的&34;。我把真相告訴長輩之後,長輩才意識到是自己錯怪了孩子。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通常我們覺得青春期孩子叛逆,大多是父母自己的原因,是父母沒有適應孩子的快速成長,沒有學會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所以,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2、面對青春期孩子,不需要如臨大敵 爸爸媽媽常常把孩子到了青春期這件事,看得非常嚴重,有的甚至孩子才十來歲,就擔心孩子過兩年不好管了。
  • 原來青春期並不可怕:孩子能否走出叛逆的漩渦,父母的力量是關鍵
    然而,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媽媽卻說:原來青春期並不可怕,原來它是人生中如此美妙的黃金時期。本文來自媽心理的一位學員分享。原來,只有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如此淡定~以下是分享正文。無論多累,請別把負面情緒傳給孩子 我的孩子是在初中開始有了青春期叛逆的苗頭。孩子爸爸經常跟項目全國到處跑,所以家裡經常性的只有我和孩子。在孩子低年級的時候,我和孩子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衝突,但是在孩子進入初二後,問題開始一點點出現了。
  • 青春期孩子叛逆、太難溝通?心理學家:想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
    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總是顯得有一些叛逆,無論大人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習慣性地和家長唱反調;對於家長的諄諄教誨,也顯得極不耐煩。這讓大人覺得難以和他們溝通交流,頭疼不已。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讓人覺得難以溝通?
  • 青春期,叛逆的不是孩子,是家長?|精選
    作者 | 劉純婷1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叛逆,就是家庭矛盾的開端。我覺得這是個誤會。這個誤會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誤會矛盾是從青春開始的,一般來說,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戰爭早就開始了,只不過在之前的戰爭中,孩子總是那個輸的人。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一個孩子到了青春期,最多就是兩種表現,讓家長很焦慮,一個是成癮,另一個是叛逆。成癮大部分來自於父愛的缺失,叛逆大部分來自於一個嘮叨的媽媽。媽媽如果喜歡嘮叨,喜歡吼叫,特別喜歡交換。那麼這個孩子就容易形成叛逆的狀態。所以說,青春期的孩子,媽媽最好先閉上嘴。
  • 共情,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感受,是孩子叛逆的最佳解藥
    「沒見過這麼叛逆的孩子,再這樣下去遲早要被他氣出心臟病,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就是死性不改,要不是擔心他把弟弟弄出心理疾病,我才懶得管他」,一青春期孩子的媽媽沮喪又無力地控訴著。我問她咋回事,孩子叛逆具體表現在什麼行為上?
  • 孩子上初中開始青春期叛逆了,媽媽快抑鬱症了,應該怎麼辦才好?
    提到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對於經歷過的家長可以說是一場噩夢,這段噩夢可能持續一年到兩年的時間,青春期就像一張人生的考卷,在同時考驗著家長和孩子。第二,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討厭爸爸媽媽的嘮叨,不再是小學時言聽計從的孩子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想要自己的空間和自由,但是他們所處的年齡還無法正確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三,不再願意和爸爸媽媽傾訴自己的想法,喜歡把自己封鎖在一個小空間裡,尤其是現在網絡發達的時代,一個手機就能夠滿足他的所有需求。
  • 青春期正當下的家庭:孩子叛逆,為人父母的要怎麼做
    我是小艾老師,最近特別想跟身邊的人聊「青春期」、「叛逆」,這樣的話題。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第一,是因為小艾老師長期從事青少年教育以及生涯規劃相關的工作,自然對這些話題有所關注;第二則是因為家正好處於青春期當下的家庭,家裡有兩個正當青春期的男孩。看到這裡,大家的腦海裡是不是立馬出現了一些畫面?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你心裡是否有很多「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