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部門關於促進
老年人用品產業、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
防護用品產業、日用化學品行業發展的
指導意見的通知
魯政辦發〔2011〕16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部門《關於促進老年人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日用化學品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四月一日
關於促進老年人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省輕工聯社
省輕工協會 省食品協會 省服裝協會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老年人用品產業是適應老年人生活特點,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為老年人提供特殊生活便利的工業生產業態。為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推動我省傳統產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增強可持續發展新優勢,培植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特制定本意見。
一、發展現狀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老年人用品產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主要集中在服裝、食品、保健品、助行、健身和康復器材等領域。據調查統計,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從事上述4個行業老年人用品的企業共約2020戶,其中服裝約1500戶、食品和保健品約300戶、助行約120戶、健身和康復器材約100戶。產品產量和效益形成一定規模。2010年,全省生產老年服裝約4488萬件,佔全省服裝總產量的12%左右,實現銷售收入160億元、利稅16.6億元、利潤10億元;針對老年人群體開發生產的食品和保健品產值約200億元,其中玉米油約佔50%,方便休閒食品佔10%,功能性食品(包括保健食品)佔40%;生產適合老年人用輕便三輪車8.75萬輛、電動四輪車0.21萬輛;室內外健身器材、醫療康復訓練器材、網絡健身器材、機械按摩和電子按摩器材等生產企業快速發展,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完成利稅3.2億元、利潤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8%、21%和25%。一批知名企業注重向老年人消費產業鏈條延伸,具有發展老年人用品的品牌優勢。食品領域,西王集團、三星油脂、諸城興貿等公司開發的玉米油、葵花籽油,保齡寶、福田藥業、魯洲食品、臨沂山松生物製品等公司研發的功能糖、大豆低聚糖,好當家、榮成鴻洋神、東阿阿膠等公司生產的海洋生物食品、保健品,秦老太食品公司的方便食品等,兼顧到老年人的營養口味和膳食結構,形成良好的口碑。健身器材領域,東營大展公司有980個經銷點,是全國知名的老年殘疾用品專營企業;淄博匯祥家用健身器材、跑步機、健騎機,招遠康泰電動按摩器材,泰山體育產業集團在線網絡運動器材、戶外鍛鍊器材等,具備老年人娛樂鍛鍊和保健功能,提升了企業的品牌效應。山東旭日清潔器械有限公司是自動護理床、智能清潔護理機產品的專業生產廠家,具有全球首創產品,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
雖然我省老年人用品產業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整體上還處於初級、低層次發展階段,遠未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與我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不相稱。總體上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發展老年人用品產業認識不統一,相關行業缺乏老年人用品特定標準。老年人用品產業主要局限於衣、食等傳統基本需求領域,特殊便利、娛樂休閒、運動保健、新型電子等行業起步較晚,涉及行業領域較為狹窄。二是老年人市場需求動力長期不足,老年人消費在家庭支出比例普遍偏低。以低端價廉為主的老年人消費結構,難以與企業的盈利追求相吻合,致使老年人用品市場生機和活力不足。三是生產企業意願不強,結構調整步伐滯後。生產老年人用品成本較高而利潤較低,我省老年人用品專營企業只有1家。現有從事老年人用品的企業,在老年人產品研發創新、品牌培育和市場開拓等方面內力不足。食品、服裝等產品種類不夠豐富,檔次較低,健身器材等缺乏針對老年人的產品。
二、面臨形勢和發展趨勢
目前,全國老年人口達1.62億,佔總人口的12.79%。從「十二五」開始,我國老齡化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比重將達到17%。在未來的半個世紀中,我國老年人口將保持迅速增長的趨勢,年均增加800萬人至900萬人,而且高齡老年人口增長速度會大大快於低齡老年人口增長的速度。隨著農村城鎮養老體系的完善,以及20世紀50年代後期出生的一批老年人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將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其消費觀念也將發生巨大變化。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賦予了老年人用品市場巨大商機。
從產業結構看,近年來以衣食為主的傳統消費模式正在悄然變化,娛樂休閒、康復保健、文化用品、公共福利設施等老年人消費比例上升加快,老年人消費需求呈多領域發展趨勢。據調查,目前急需老年人用品的老年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78.91%,急需助聽、助看、助行、助浴、助康復的佔老年人口總數的27.54%,急需老年人食品的佔27.44%,急需老年人服裝的佔8.72%,急需老年人旅遊產品的佔0.81%。從產品結構看,服裝、食品等基本生活產品多樣化需求潛力巨大。服裝將圍繞色彩、款式、面料、價格等方面引領消費需求,到2015年具有7200萬件的需求空間;食品將突出「四足四低」(有足夠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元素,低能量、低脂肪、低膽固醇與低鈉鹽)特點,迎合老年膳食需求;康復保健器材將逐漸普及家庭,應用前景廣闊。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尊老愛老優良風尚,以滿足老年人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為主線,加強政府扶持引導,強化市場開發研究,加大產品科技創新和改造提升力度,鼓勵聯合協作,實施品牌帶動,培育龍頭骨幹企業,推動老年人用品產業發展壯大,促進我省工業結構優化提升,為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1.加強政府引導。高度重視發展老年人用品產業,正確認識老年人用品產業的特殊性,堅持積極引導,營造市場環境,搞好產業規劃布局,研究鼓勵扶持政策,推進老年人用品產業加快發展。
2.堅持市場主導。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老年人物質精神需求,尊重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把握市場規律,緊跟市場動態,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政策手段,引導老年人用品產業科學發展。
3.突出安全適宜。堅持老年人用品安全第一、適宜為本,保證老年人用品使用安全、舒適合心。
4.強化科技進步。堅持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相結合,提升工藝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水平,著力開發適合老年人需要的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
5.推行品牌標準。明確老年人用品行業分類,建立健全老年人用品標準體系,嚴格質量管理,強化標準實施,夯實老年人用品產業發展基礎;注重品牌引領,培育龍頭骨幹企業,打造行業領軍力量。
(三)發展目標。
1.到2015年,全省老年人用品產業形成基礎較為紮實、產業架構明朗的基本格局,成為工業經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老年人用品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左右。
2.到2015年,加大老年人用品科技創新和研究開發力度,新培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3家、行業技術中心11家。
3.到2015年,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企業和具有旺盛活力的協作配套中小企業,推出一批廣受讚譽的拳頭產品。其中:老年人服裝行業新培育省級以上名牌產品5個、中國馳名商標1件;從事老年人食品及保健品的企業達到350戶,新培育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5個、中國馳名商標2件;老年人輕便電動車行業新培育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0個;從事健身和康復器材的企業達到150戶,新培育省級以上名牌產品3個、中國馳名商標1件。
四、發展重點
根據老年人用品產業發展的階段特徵,明確重點發展的領域和方向,統籌資源和力量,穩步有序推進。主要是鞏固壯大服裝、食品和保健品、交通產品、康復保健器材等4大類產業,培植髮展生活輔助系列、家電電子系列和首飾飾品系列3類產業。
(一)服裝。秉持健康、舒適、經濟、多元理念,圍繞老年人對衣著類多層次、個性化、休閒化、舒適化、功能化的需求,在面料、顏色、款式、做工等方面加強研發設計,帶動面料輔料、技術工藝、品牌營銷、企業文化、售後服務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整合與配套,著力發展不同消費層次服裝。兼顧城市和農村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農村側重於耐用和舒適,城市側重於時尚、功能和休閒。重點對老年功能性服裝進行科研攻關,依託山東青島即發集團,研發高科技含量的竹纖維、竹炭纖維、莫代爾纖維、甲殼質纖維及遠紅外線、防輻射、防靜電等有利於老年人保健的功能型內衣。根據老年人不同活動需求,結合時代特色,運用生態環保、生物科技等元素,不斷創新老年人保健、休閒、運動、時尚等系列服裝。重點建設青島莊正職業服裝有限公司「花手箱」和「婆婆媽媽」品牌,兼顧老年人著裝特點和創新個性,引領「隨身醫生」和「時尚伴侶」的服裝理念。注重發展登山服、晨練服等運動休閒服裝,重點發展和扶持青島雙星名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骨幹企業,創建「好爸爸、好媽媽」品牌,擴大產品生產規模。以濟南、青島、濰坊、臨沂等市為重點,設立老年人服裝專賣店,在大型服裝商場設立老年人服裝專櫃,舉辦老年人服裝設計和模特大賽,積極培育老年人服裝市場。
(二)食品和保健品。重點發展糧食主食、食用植物油、特色食品、功能糖、營養強化食品、豆奶製品等6類產品。
1.糧食主食。重點發展以燕麥、高纖維面、糙米、蕎麥、雜糧等為原料的有利於改善老年人腸道功能的產品。重點扶持山東秦老太食品有限公司、濟南民天麵粉有限公司、山東中信食品有限公司等加快燕麥食品、高纖維麵製品、麥胚粉深加工及雜糧麵製品開發生產。加大製成熟製品生產力度,重點扶持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援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古德食品有限公司、山東金喬食品廠等骨幹企業擴大老年人餅乾、老年人麵包系列產品的開發生產。
2.食用植物油。重點發展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核桃油等有利於改善老年人心腦血管功能的產品。重點扶持西王、三星油脂、諸城興茂等骨幹企業,形成100萬噸玉米油(葵花籽油、核桃油)產業規模。
3.特色食品。重點發展棗、蜂、阿膠、核桃、板慄、銀杏、海洋生物等食品製品。重點扶持臨沂、濟南堅果食品,聊城、濟南阿膠食品,濱州、德州棗製品,威海、煙臺、日照海洋生物食品開發生產。
4.功能糖。以木糖醇、高純度果糖、低聚糖、阿拉伯糖等為主,重點扶持西王、保齡寶、福田、龍力、青援等骨幹企業。
5.營養強化食品。重點發展富含胺基酸類、維生素類、礦物質類及微量元素類保健食品。加大國家推廣的營養強化麵粉、營養強化大米、強化食用油、鐵強化醬油等產品開發生產,為特殊老年人群體提供消費選擇。重點扶持山東中信食品有限公司(營養強化麵粉)、煙臺欣和味達美食品有限公司(鐵強化醬油)、山東玉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鐵強化醬油)、山東淄博巧媳婦食品有限公司(鐵強化醬油)等已獲國家營養強化推廣項目的企業,鼓勵得利斯集團有限公司等畜禽生產企業加快畜禽骨(骨髓)類深加工產品開發。
6.豆奶製品。以低脂、低糖(無糖)豆奶產品及乳製品為主,重點扶持山東得益乳業、濟南佳寶乳業、山東亞奧特乳業等骨幹企業加快老年人乳製品開發生產,扶持山東得力食品有限公司建設全省最大規模老年人豆奶食品生產基地。
(三)交通用品。針對老年人身體狀況和出行特點,重點開發老年人生活區域內的代步工具。依託現有電動車生產企業,在現有輕便三輪車為主的基礎上研究開發單人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輔助步行車等新型交通工具,豐富產品品種,增強便攜性、安全性、獨立性、舒適性、美觀性等設計,重點扶持比德文、英克萊、福田雷沃、澳柯瑪等企業,加大新產品和新領域的開發研究力度,不斷豐富老年人用車的品種,提高老年人用車的性價比,有效擴大老年人出行對工具的選擇範圍。
(四)康復保健器材。圍繞體育健身、醫療康復、戶外路徑、老年人淋浴房等4類領域,重點發展以緩、慢、輕、柔為主,運動激烈程度較低的器材。
1.體育健身器材。以山東(淄博)匯祥為重點,重點發展家庭組合健身器材、慢跑機、步行機等,以泰山體育產業集團為主,開發電子模擬體育項目器材和網絡健身軟體,使老年人合理鍛鍊和娛樂健身。
2.醫療康復器材。以山東(招遠)康泰為重點,生產各種規格的機械手、電動按摩健身椅、健身床,腳部、腿部、腰背、頸椎、頭部經絡、肌肉按摩器,機械和電子關節運動機、機械和電子肢體矯正器、機械和電子拉伸訓練器等;將中醫經絡原理融於電子技術,實現健身訓練與疾病恢復的有機結合。
3.戶外路徑器材。以德州、淄博、濟寧、煙臺、青島等地為主,建立魯西北、魯西南、魯中、膠東體育健身器材生產加工中心,主要生產標準化、系列化的漫步機、腰背按摩器、關節運動機等,安置於公園、社區、湖邊等場地,方便老年人健身。
4.老年人淋浴房。以國強五金集團為骨幹,不斷研發設計生產符合老年人需要的太陽能淋浴房,創建「山東省農村老年人淋浴房生產基地」。
(五)生活輔助、家電電子和首飾飾品系列。
1.生活輔助系列。加強招商合作,開發引進功能床、輪椅(低靠背輪椅、高靠背輪椅、電動輪椅、輪椅配件)、助行(拐杖、手杖)、助便(助便器、接尿接便器)、助聽(助聽器、供氧器、助聽配件、助氧配件)、老年人花鏡等產品。依託山東旭日清潔器械有限公司,圍繞醫院、康復中心、敬老院以及家庭臥床老人、傷殘、智障和無知覺病人等需求,重點發展智能清潔護理機、自動護理床、清洗器等產品。在現有產品品種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人性化設計,採用微晶片控制、電驅動等先進技術,完善產品功能。開發帶有側翻功能的自動護理床、具有防褥瘡和按摩功能的床上洗浴產品;對智能清潔護理機增加遠程通信等功能,實現對多臺護理機的遠程監控,全面提高智能化護理水平;開發智能清潔排便器、智能全塑坐便器、老年人用多功能輪椅和生理監護器材。引進、開發適銷對路產品,實現系列化、多品種,高、中、低檔匹配,適應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
2.家電電子系列。依託海爾、海信、LG、富士康等企業,加強產品開發,研製適合老年人使用的電話、手機、電腦、報警呼叫、電視遙控器等電子產品,填補省內老年人用電子產品空白。
3.首飾飾品系列。依託招遠的黃金和高密的藍寶石資源優勢,根據老年人的審美趣味,加強產品設計和開發,著力發展黃金、寶石鑲嵌飾品。同時,大力發展紅木嵌銀手杖、嵌銀馬扎、紅木嵌銀文具(文房用品)、摺扇等具有裝飾和實用功能的飾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政府引導,營造老年人消費環境。發展老年人用品產業是黨和政府老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擴大有效需求、增加就業崗位、推動服務業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等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快老年人用品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社會氛圍。將老年人用品產業納入本地工業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精心部署,著力在完善政策、強化服務、優化環境上下功夫,在全社會凝聚發展老年人用品產業共識,樹立關愛老年人生活、滿足老年人需求、崇尚老年人消費的產業發展理念,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水平。
(二)突出市場推動,擴展產業發展空間。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引導企業加強市場開拓和研究。根據確定的產業發展重點,引導企業圍繞市場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生產滿足老年人各種需求的用品。支持企業創新市場營銷模式,穩定省內市場,開闢省外市場。鼓勵商家設立老年人用品專櫃、專營店、連鎖店等,增加老年人用品覆蓋面;積極開展老年人用品會展,提升老年人產品會展層次和規模;研究營銷和服務新模式,激發老年人需求,培育老年消費熱點,引導社會更新消費觀念,促進老年人用品市場繁榮發展。
(三)創新投入機制,增強產業發展動力。建立以政府扶持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參與為補充的老年人用品產業投入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老年人用品產業發展的導向作用,廣泛吸引社會、個人等資金興辦老年人用品產業。各級政府在安排財政專項資金時,要加大對老年人用品產業項目的傾斜力度。
(四)強化標準建設,夯實行業發展基礎。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用品產品標準體系。沒有國家和行業標準的,抓緊制定地方標準和產業聯盟標準。強化企業執行標準的自覺性,引導企業建立完善企業標準體系,增強標準實施的有效性。強化企業質量管理意識,引導企業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夯實質量管理技術基礎,將質量管理、計量管理、標準化管理和品牌管理納入老年人用品的研發、生產、經營、節能增效和售後服務各個環節。依託標準建設和質量管理,奠定我省老年人用品行業長遠發展基礎。
(五)堅持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強化技術創新,鼓勵老年人用品生產企業建立國家級、省級或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加強產學研聯合,積極引導國內外大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聯合設立實驗室、研究機構,緊跟市場需求、行業前沿和消費理念,研製開發新功能的老年人用品,提高成果轉化率,增強產業技術支撐能力。引導其他企業在現有產業基礎上注重向老年人用品延伸,研製適銷對路的老年人用品。延伸產業鏈條,促進老年人用品產業內生型成長和內涵式發展。
(六)實施品牌帶動,壯大產業規模實力。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以品牌為紐帶,帶動企業整合配套,壯大老年人用品產業規模。鼓勵老年人用品生產企業通過廣告、網站等形式,宣傳推廣其產品、服務和品牌,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鼓勵龍頭名牌企業重組關聯企業,優化要素配置,推進產業聚集和規模提升,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
(七)發揮協會作用,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完善行業協會對老年人用品行業的服務管理職能。加強老年人用品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體系建設,為企業和創業人才提供良好的技術、投資、市場、法律諮詢、信息溝通等協調服務。加強對老年人用品企業的調度分析、項目實施、標準制定等方面管理,促進我省老年人用品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關於促進安全生產裝備和
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省安監局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國務院確定的「到2020年全國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根本性好轉」的關鍵時期,為促進全省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加快發展,提升全省安全生產基礎保障水平,特制定本意見。
一、發展現狀
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是安全生產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省安全生產裝備產業已形成了生產企業近萬家、銷售收入600億元的規模,部分企業的生產規模已躋身全國前列,涉及的行業產品主要集中在勞動防護用品、礦用安全產品等。一些主導產品已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在國內市場佔有重要地位,在國際市場也具有一定影響力,特別是在傳統個人防護用品領域,我省企業點多面廣,生產能力大,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規模的生產企業和優勢產品。
在安全生產裝備領域,我省有安全生產裝備與儀器生產企業100餘家,產值20億元,利稅3億元,山東省尤洛卡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遠普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隆泰礦業設備有限公司、長清計算機有限公司等在國內安全設備製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礦用安全產品領域,我省有1026家企業的產品獲得了國家認可,佔全國的15%。勞動防護用品生產領域,目前我省勞動防護用品生產經營企業備案單位有276家,其中,生產企業118家,經營企業158家,產值和經營企業銷售收入200億元。以濱州惠民縣為中心的安全繩網生產基地已具有相當規模,安全平網、密目式安全立網、安全帶、安全繩等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部分產品出口歐洲、東南亞、非洲等國際市場。濱州安惠繩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惠」、濱州恆邁尼龍化纖製品有限公司「恆邁」等品牌在國內、省內有較高的知名度。消防器材生產領域,我省企業生產的消防車有37個產品獲得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其中,山東省臨沂消防器材總廠生產的「天河」牌消防車,連續4年消防車產銷量在國內名列前茅,市場佔有率達15%。火災報警器、滅火器、防火門等三大類600餘種產品獲得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安全避險領域,濰坊華光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突發公共事件指揮調度平臺2010年產值達1.8億元;山東華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並投入生產的礦用救生艙2011年預計產值2億元;泰安魯普耐特塑料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的逃生用繩網線帶生產線,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年利稅5億元。
我省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雖然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市場競爭力,但是與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一些影響產業發展的問題還依然突出。一是產業發展缺乏規劃指導,還沒有形成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二是知名品牌不多,影響力不大,產品檔次偏低,競爭力不強;三是產業科技含量不高,自主研發創新的能力不強;四是產品標準體系還不完善,企業配備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自覺性還不強,部分行業還缺乏必要的配備標準。
二、面臨的形勢
根據國家和省政府有關要求,到2013年,我省礦山行業要全面完成檢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礦井壓風自救系統、礦井供水施救系統、礦井通信聯絡系統的建設;煤礦需要推廣應用大採高綜採、高效綜掘設備;危險化學品行業需要完成化工企業自動化控制改造,完善防洩漏、防超限的緊急切斷和聯鎖報警等安全設施;水上運輸行業需要建設現代化的水域監控系統;漁業領域需要在一級以上漁港配備消防船,加強救生設備的配備;特種設備行業要在工業氣瓶充裝、電梯維保、天然氣加氣站等領域推廣射頻識別技術的運用;煙花爆竹行業企業面臨改造提升;冶金行業企業在煤氣危險區域需要安裝固定式一氧化碳檢測報警裝置,煤氣區域工作人員需要配備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儀;建築業需要大量優質的安全防護用品和器材;消防領域需要加強大型專業消防車輛的配備;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領域亟需加強專業安全生產救援裝備的配備。在勞動防護用品領域,我省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近4000萬人,勞動防護用品領域市場需求巨大,全省每年勞動防護用品需求達250億元,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礦山、建築、冶金、石油開採、化工等行業需要大量先進、優質、高效、適用的安全生產裝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因此,我省安全生產裝備及勞動防護用品產業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市場需求很大,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三、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建立健全支持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採取優惠政策扶持產業發展,創造有利於產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重點突出地域和產品集約優勢和重點龍頭企業培育,增強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鼓勵科技創新,大力培養科技人才,提升全省安全生產基礎保障水平,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穩定好轉。
(二)發展目標。加快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培育安全生產裝備骨幹企業,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在全國有較強競爭力的安全生產裝備產業體系,扶持部分傳統及高新企業做大做強。「十二五」期間,全省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的增長速度要高於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到2015年,產業整體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200家,培育一批有國內和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生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發展重點
(一)礦用安全生產裝備。重點發展煤礦和非煤礦山安裝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等技術裝備,加強個人自救及防護設備的研發,扶持山東華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蘭青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濰坊華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生產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等井下逃生設備,依託山東礦機、新礦集團、兗礦集團等開發高產高效綜採綜掘成套設備、高地溫深井降溫處理成套設備。
(二)安全檢測監控裝備。重點發展井下瓦斯監測與報警裝備、綜合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採空區、大型尾礦庫、危險化學品大型倉儲區等特定場所在線監控系統,危險化學品生產自動控制和緊急切斷與聯鎖報警系統,以及粉塵、毒物檢測儀器儀表,靜電檢測儀器、噪音檢測儀器儀表、輻射及微波檢測儀器、各類採樣儀檢測試劑、企業中央監控設備、影像監控系統、探測警報儀等安全生產檢測與監控設備。扶持山東遠普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安全檢測監控裝備生產企業開發快速可調諧半導體雷射器、可攜式瓦斯現場檢測儀等。
(三)應急救援裝備。重點發展緊急避險、逃生系統,應急通信指揮、供電設備,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大舉高、大功率、大噸位、防化、搶險救援等特種消防車輛,大型起重、鑽機、水泵等救援設備,油氣管道防洩漏、堵漏設備,生命探測、人員定位等搜救設備,扶持臨沂消防器材總廠等一批骨幹應急救援裝備生產企業。
(四)建築安全防護用品。發揮傳統產業優勢和區域比較優勢,有重點地發展各類勞動防護用品產業。加強產業基礎建設,提升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水平。重點支持以濱州惠民為中心的安全繩網產業基地的發展。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按照國際先進標準、工藝和發展趨勢研發適銷對路、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五)個體防護用品。進一步完善產品門類,重點發展安全帽、防護口罩、防毒面具、焊接面罩、防衝擊眼鏡和面罩、壓縮空氣呼吸器、阻燃工作服、防酸工作服、防靜電工作服、防護手套、安全鞋、防靜電鞋、導電鞋、防刺穿鞋等個體防護用品,支持青島藍村、濰坊高密等建設個體防護用品生產基地。做好資源統籌、生產統籌和市場統籌,打造我省勞動防護用品研發、生產、營銷一體化產業鏈。
(六)安全材料。扶持安全材料生產企業發展,鼓勵企業研發先進阻燃材料、耐火材料、低煙、低毒、耐高溫、耐腐蝕材料,以及可有效降低職業危險的先進安全材料,不斷完善安全材料產品系列,加強安全材料在各行業領域的推廣應用。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強政策引導,營造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發展良好環境。把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納入我省振興裝備製造業的政策扶持範疇,支持企業研發製造安全檢測監控、安全避險、安全保護、個人防護、災害監控、特種安全設施及應急救援等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以龍頭企業、重點項目、園區建設帶動安全生產裝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各級政府要將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納入本地工業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精心部署,著力在完善政策、強化服務、優化環境上下功夫,在全社會樹立安全第一、安全發展理念,切實提高我省安全生產基礎保障水平。
(二)創新投入機制,增強產業發展動力。建立以政府扶持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參與為補充的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投入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發展的導向、調控作用,落實增值稅轉型等各項財稅優惠政策,做好投融資工作,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鼓勵進行跨行業、跨地區和跨所有制的資產重組,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集約化經營。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或兼併等方式進入安全生產裝備產業領域,使安全裝備生產經營企業做大做強,在市場公平競爭中增強實力。
(三)強化標準建設,夯實行業發展基礎。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品標準和配備標準體系。建立健全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要結合我省實際,組織制定地方標準。依據標準規定製定安全生產裝備生產企業相關產品技術標準,提升安全生產裝備產品質量。在高危行業強制配備應急救援和緊急避險裝備,提高企業安全生產裝備配備水平,及時淘汰安全性能低下、職業危害嚴重、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後裝備和設施,有效保障職工生命安全,提升企業安全基礎保障水平。
(四)鼓勵科技進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建立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產業科研、開發、推廣和獎勵機制,鼓勵和推動科技進步和科技成果轉化,利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加強先進、適用產品研發,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鼓勵有條件的科研單位和有條件企業建立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進一步落實對高新技術和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企業的扶持政策,把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納入我省科技重大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項目支持範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將新開發的安全產品列入《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安全生產裝備科技人才,支持有關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實施不同類別的多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加快培養一批高科技人才。
(五)建立安全生產裝備培訓和體驗中心。依託臨沂市新明輝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全省建設2-3個安全生產裝備培訓和體驗中心,通過實地觀摩、體驗、培訓,為先進安全生產裝備和技術提供一個展示和宣傳的平臺,使企業負責人切身了解體驗安全生產裝備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使具體操作使用人員現場學習掌握安全生產裝備使用知識。同時,將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使用等要求,作為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和考核的重要內容,以此督促和引導企業加強安全生產裝備和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提升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素質。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促進安全生產裝備產業加快發展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舉措,也是促進全省安全發展的重要措施。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配套措施,加強監督考核,認真貫徹促進安全生產裝備產業加快發展的各項政策。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科技、商務、稅務、工商、城建、國土、國資、質監、安監等部門要大力支持重點安全生產裝備企業擴大規模、提升水平;要積極幫助安全生產裝備企業研究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充分發揮生產許可市場準入作用,依法引導、促進安全生產裝備產業高起點、規範化發展。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執法監察,嚴厲查處非法生產和使用假冒偽劣安全生產裝備的行為。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開創全省安全生產裝備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關於促進日用化學品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省輕工協會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日用化學品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加快日用化學品行業轉方式、調結構步伐,使其發展成為我省工業經濟的重要產業,特制定本意見。
一、發展現狀
目前,我省日用化學品行業主要包括洗滌用品和香精香料化妝品兩大領域。2010年,全省日用化學品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8.8億元,完成銷售收入110.8億元、利稅10.5億元、利潤7.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6%、40.65%、34%、35%;共有約250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4家,從業人員12630人。洗滌用品行業合成洗滌劑總產量達到37.9萬噸,其中洗衣粉(膏)30萬噸,列全國第六位,液體洗滌劑5萬噸、肥皂2萬噸,湧現出了山東麗波日化、山東福瑞達公司、龍口特絲麗日化、山東潔能集團、青島毫克等一批骨幹企業。香精香料化妝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約30億元。其中,香精香料行業主要有食用香精、日用香精、煙用香精以及合成香料、天然香料等。香精香料化妝品工業企業布局較為集中,香精香料行業在滕州、青島、濰坊、煙臺、濟南形成集聚發展態勢,化妝品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青島、威海、臨沂等地。全省註冊化妝品企業約60家,產值約10億元的骨幹企業有海之源集團青島海洋麗姿化妝品有限公司、山東頤蓮化妝品有限公司、煙臺新時代健康產業日化有限公司等。
雖然我省日用化學品行業已有一定發展基礎,但整體實力不強,與我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不相稱。一是行業領域不夠寬泛,產品類目少。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廚房、住宅、公共場所等各類洗滌劑幾乎空白。二是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基礎薄弱。現有企業中,合成洗衣粉企業多為產量在1萬噸以下的企業,以小規模生產為主;香精香料化妝品行業起步較晚,還未形成規模生產。三是產品檔次低,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場競爭力較差。合成洗衣粉企業雖然具有相對的加工能力優勢,但主要以貼牌加工為主,自主品牌少;香精行業缺乏高端產品,主要以基礎香料為主,高檔香精產量較少;化妝品在包裝、印刷和香氣等方面與知名品牌存在很大差距。四是技術開發和裝備力量不強。日用化學品行業從事科研的專業技術人才缺乏,難以承擔重大技術攻關課題;測試手段和計量設備不完善,大多數表面活性劑企業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落後。
二、面臨的形勢
一是現有的產業格局給我省日用化學品行業發展造成壓力。目前,我國日用化學品產業基本形成兩大板塊,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其中以廣東為主的華南地區約佔全國70%左右,以上海、江浙為主的華東地區約佔20%左右。這兩大地區在規模、技術、品牌、市場等方面均已形成紮實基礎,相比之下,我省日用化學品行業競爭能力弱。二是洗滌用品行業具有深厚的發展潛力。我國洗滌用品人均消費量低於國際平均水平,主要產品已突破傳統的個人洗滌、衣物洗滌和餐具洗滌的範疇,近年來在生活環境、公共衛生、公共設施、工業等專用的功能性洗滌用品方面以及個人洗滌用品的拓展方面發展迅速。未來幾年,環保節能抑菌型洗滌劑將成為市場的新星。三是我省具有發展香化行業的原料資源優勢。我省是農業大省,香料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有利於玫瑰、百裡香、薰衣草、鳶尾、薄荷、留蘭香、大蒜、金銀花等天然植物和中藥材等栽培;我省是生物和化工產品特別是透明質酸、糠醛生產大省,為化妝品、合成和天然香料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資源。四是我省化妝品行業具備大的發展空間。今後的化妝品發展趨勢是草本植物類化妝品、男士護膚品、抗老化護膚品、防曬護膚品、中草藥化妝品、彩妝、口腔及針對身體特殊部位的護理用品等領域;化妝品原料也將從高科技的化學原料逐步向天然、環保、安全、健康方面過渡。預計我國在今後幾年內將成為全球較大的化妝品消費市場之一,依託豐富的原料優勢,我省化妝品行業經過努力,可以開拓出新的市場空間。
三、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市場需求和前沿生活理念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堅持實用性和藝術性並舉,節能環保和安全衛生同步,強化技術創新,加快新技術成果轉化,拓展空白領域,提升產品品質檔次,推進企業重組聯合,強化品牌標準建設,培植龍頭骨幹企業,促進日用化學品行業做大做強。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全省洗滌用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20億元,年均增長15%;洗滌用品產量達到70萬噸,年均增長13%,其中洗衣粉(膏)53萬噸、液體洗滌劑13萬噸、肥(香)皂4萬噸,分別年均增長11%、20%、10%;推出自主品牌,新創山東省名牌5—7個。到2015年,香精香料化妝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年均增長13%,其中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比例約為1∶4,年均增長17%和6%;香精工業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年均增長20%;培育3個香精香料產業集群,引進2個國際化妝品品牌,培育5—7個省內著名化妝品品牌;加強化妝品產業鏈建設。
四、發展重點
(一)洗滌用品行業。
1.個人衛生洗滌用品。香皂要以功能細分和綜合效能為主要發展方向。功能細分主要是按照用途細分香皂種類,如嬰兒、老人、抑菌抗菌殺菌、祛臭、營養等;綜合效能則是同時兼具兩種以上功能的香皂。沐浴露主要發展皂基型和復配型,功能上以清涼和香薰為主。洗手液以抑菌抗菌殺菌為主要發展方向,同時輔助添加香薰功效,同時發展水洗和免水洗兩種類型。洗面奶應更加注重清潔、營養、保護皮膚的功效開發,重點發展爽膚、美白、深層清潔等方面的產品。
2.紡織物品洗滌用品。洗衣皂主要發展皂粉、複合皂、透明皂、液體皂等,壓縮普通皂的產量,增加透明皂和功能性香皂比重;洗衣粉以無磷、加酶、漂白、濃縮、抗菌殺菌、片狀洗滌劑為主要發展方向;專用洗衣液主要發展針對羊絨、絲綢、羽絨、內衣、嬰兒服裝的專用洗衣液,普通洗衣液以漂白、加酶、除菌、抗紫外線、護色固色為發展方向;衣物整理劑主要發展衣物柔順劑、抗菌除黴液、消毒劑等。
3.住宅洗滌用品。主要發展針對地板、廚房、衛生間、地毯、家具、玻璃、家用電器等各種專用家庭清洗和保潔用品,主要特點是強力去汙、方便、中性、環保。發展住宅化學消毒劑、生物抑菌除臭劑、空氣清新劑、下水道疏通劑等。
4.洗滌助劑。加快新型表面活性劑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擴大沸石類、酶製劑、螢光增白劑、矽酸鹽、聚羧酸鹽、柔軟劑、漂白劑等助劑的規模,促進產業鏈配套。
5.口腔清潔護理用品行業。牙膏產品在加強清潔牙齒和清新口氣功能的同時,增強預防治療功能,如防齲、控制牙菌斑、控制牙齦出血、控制牙結石、抵抗牙齦炎和強健牙齦等,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豐富牙膏產品結構。開發研製高檔電動牙刷、漱口水等口腔護理用品。
6.公共清潔行業。積極開發適用於工業洗滌、交通工具和公共設施的專用清潔產品,細分應用領域和功能領域。不斷調整洗滌用品行業產品結構,朝著品種多樣化、節能環保化方向發展,重點發展節能、節水型、高效型、多功能洗滌用品,提高中高檔產品比重。重點發展山東麗波日化、龍口特絲麗日化、山東潔能集團、青島豪克、山東華光等企業,促其做大做強。
(二)香精香料化妝品行業。
1.香精香料。大力提倡天然香精香料的生產,增加天然香料和高端香精的比重,香精香型的發展主要以幻想香型、森林香型、芳草香型等天然香型為主。依託滕州、濟南現有的發展基礎,壯大香精香料產業集群。推進滕州香精香料化妝品產業集群企業的聯合重組,重點支持濟南華魯食品有限公司、滕州瑞元香料有限公司、滕州悟通香料有限公司、濰坊瀛洋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濟南九州富得有限公司等企業快速發展。
2.化妝品。
(1)發用化妝品。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天然產物,研製高效安全的洗髮、染髮、燙髮化妝品,是美發類化妝品的發展趨勢。洗髮香波的發展方向是天然性、營養性、功能性、安全性、穩定性,重點發展全天然型和複合天然型洗髮用品;護髮素、染髮劑和固發劑的發展方向是環保性、安全性、方便性、穩定性,運用生物技術和天然原料研發新型護髮用品。
(2)護膚品。從功能方面,開發抗衰老、抗皺、抗汙染、防曬、美白祛斑、天然活性、緊膚瘦身及針對個人的個性護膚品。從服務對象上,開發和豐富嬰幼兒、老人、男士以及身體特殊部位護膚品品種和範疇,細分出不同年齡層次的消費者、不同身體部位、不同功能、不同產品成分、不同場合的各種需求的護膚品。從技術方面,利用先進的仿生、納米、生物技術和食品、植物草本等天然原料生產更安全、環保、穩定的護膚產品。
(3)美容類化妝品。美容類化妝品包括唇膏、胭脂、眉筆、指甲油、面膜、香粉和香水等,其發展方向是功能性、生物性、安全性、多樣性、應用性、穩定性。支持現有基礎比較好的煙臺新時代、煙臺絲肽化妝品有限公司、海之源集團海洋麗姿、山東頤蓮、淄博萊凱茜等企業,爭取建立膠東產業聚集區,培育山東品牌。
五、政策措施
(一)搞好政策引導,推進企業重組聯合。根據確定的重點發展行業、產品和企業,在現有日用化學品行業發展格局基礎上,強化政策引導,進一步優化布局。堅持市場機制與政府推動相結合,鼓勵基礎紮實、具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企業兼併重組個體私營、中小或困難企業,促進原料、助劑、成品等產業鏈條上下遊關聯企業聯手發展,支持強強聯合,大力培植重點龍頭骨幹企業,促進日用化學品行業協調配套、健康發展。
(二)強化標準建設,規範行業發展秩序。重視產品質量、安全和品質,在我省重點發展的產品或國際國內空白領域,制定一批山東省地方標準和產業聯盟標準,並創造條件上升為國家標準,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體系。規範行業秩序,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
(三)突出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建立健全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促進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合作交流,推進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建設,探索具有日用化學品行業特色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鼓勵企業緊跟市場需求、行業前沿和消費理念,著力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突出日用化學品產品「輕、薄、精、細、巧、奇、美」的特點,圍繞配方設計、香型選擇、產品造型、外觀包裝等方面不斷進行設計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行業核心競爭力。
(四)堅持技術改造,優化產業結構。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加快新花色、新品種和新工藝、新技術的產業化步伐。圍繞延長日用化學品行業產業鏈條,填補空白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環保措施,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廢酸、二氧化硫等廢棄物達標排放。
(五)培育自主品牌,著力開拓市場。以科技為支撐,以產品設計創新為先導,加大自主品牌產品的培育力度,轉變目前以貼牌為主的發展方式。圍繞優勢突出的重點產品或企業,精心搞好宣傳策劃,完善市場營銷手段,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使之儘快成長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線知名品牌,以此帶動我省日用化學品產業發展壯大。
(六)注重才智建設,壯大人才支撐力量。加快培養一批政治素質好、市場駕馭力強、熟悉國際慣例、具有戰略眼光的優秀企業家隊伍。加強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內外知名企業聯合,做好產業發展急需的高水平創新人才的培養、引進工作。加快建立一支結構合理、技藝精湛、作風過硬的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提高其崗位技能素質和業務操作水平。
(七)加強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協會作用。發揮行業協會的管理服務職能,做好對日用化學品企業的調度分析、項目實施、政策落實、標準制定、技術交流、貿易促進、信息溝通等方面的工作,促進我省日用化學品行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主題詞:
責任編輯:魯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