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是戰略第一步
營銷的本質是洞察需求,需求隱藏在消費者衝突裡。發現衝突,就是發現需求,營銷就能一招致命,實現指數級增長;製造衝突,就是創造需求,營銷就能改變賽道,重構市場。近30年來,葉茂中衝突營銷幫助企業家洞察衝突,制定戰略,迅速提升企業的品牌與銷量。
產品
產品是用來解決衝突的
存在即合理,有衝突的地方就需要有產品解決衝突——大發明家愛迪生說:你不知道男人和女人多麼喜歡享受,多麼貪婪。因為欲望不止,我們的「產品」也永不止步。
您覺得最偉大的產品是什麼?哪些產品改變了世界?
廣播:讓文字變得有情感、有力量,讓一個人對全世界說話成為可能;
電視:為我們開啟了一扇能夠遠眺世界各地的窗,讓我們知道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電話:讓信鴿下崗,讓郵差從最被期盼見到的人變成路人甲;
手機:「個人行蹤追蹤器」,每個人不再是孤單活在人生大海中,思念也變得不那麼醇厚了;
汽車:我們不再為清理味道刺鼻的畜力棚廄發愁了,不再有望山跑死馬了。
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當他們第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時,都瞬間令世界震驚,乃至徹底改變了世界,轉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製造衝突,改變賽道,重構市場。創新產品能夠取得成功,還是因為人類天生有著喜新厭舊、好逸惡勞、趨利避害的本能。
曾經有人發問世界是被誰推動的?
答曰:懶人!
事實證明越是懶惰的傢伙,越是有各種超越常人的想像和設計,最終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越來越舒適;
而當產品上升到馬斯洛需求的頂部,產品就會牽扯社交、人性,產品就會變得複雜。
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產品是否能夠留存於世,不在於產品是更好或者更糟糕了,而在於產品是否解決了衝突;當衝突不斷升級,擴張、變化,產品就必須迭代、創新;而如果衝突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產品的底層功能就無鬚髮生改變:
拉鏈:一根小塑料片秒殺一千個紐扣,至今保持原貌!
抗生素:二戰最偉大的發明,抗生素和原子彈、雷達齊名為「二戰三大發明」;
超短裙:夏奈爾女士偉大的設計,讓女人從「仿佛沒有腿」的舊世界中跳離出來,世界從此不僅僅屬於男人了,也屬於女人了;
安全套:真正解放了婦女的偉大發明。
……
這些產品的底層功能至今都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依舊被市場需要。
各位看官:
產品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產品創新的前提是什麼?
衝突!衝突,還是衝突!
1
鮮花總是插在牛糞上
——世上賣得好的產品不一定是最好的產品,而是能和消費者溝通,產生價值的產品,是能夠解決消費者衝突的產品。
有一次,葉茂中這廝去湖南的大學演講,問臺下的同學班裡最漂亮的女生一般是被誰勾跑的?是不是成績最好的男生?
他們說不是。
是不是被長得最帥的男生勾跑的?
他們說也不是。
我說那到底被誰勾跑的?
底下有一個人站起來回答,說是被每天中午為她排隊打飯的那個人勾跑的。
為什麼鮮花總是插牛糞上?
是因為牛糞很會做服務,很會做溝通,牛糞能夠解決鮮花的衝突。
消費者就是鮮花般的存在,他們需要的就是能解決衝突的產品真相,而不僅僅是你強大的產品力。
2
產 品 真 相
各位看官,我們敲敲小黑板,複習一下:進攻左腦靠產品真相
左腦,被稱為「理性腦」——主要處理文字和數據等抽象信息,具有理解、分析、判斷等抽象思維功能,有理性和邏輯性的特點;
進攻左腦解決衝突,靠產品真相(性能、包裝、價格等等),是物質及技術的競爭。
產品真相是解決消費者衝突的具體解決方案,而不僅僅只是產品力的描述;
產品真相必須是一招致命的。
各位看官一定會問,產品力和產品真相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產品力:企業以自我為中心,輸出產品的價值和信息;
產品真相:以消費者衝突為中心,傳遞產品解決衝突的方法和能力。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
普通手機會告訴消費者,我的產品力有多強大,是科技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而在非洲有一款手機叫做傳音Camon C8,則洞察到:非洲人特別喜歡自拍,但因為他們膚色的原因,光線不好時,普通手機就只能拍出一團漆黑。為了解決這個衝突,傳音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大量搜集當地人的照片,最終通過眼睛和牙齒定位,在此基礎加強曝光,做到在暗光下也能拍出清晰的美顏自拍。因為解決了衝突,傳音成為了非洲第一的手機品牌。
普通產品輸出的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產品力——我很好,快來買我吧;
傳音輸出的就是具體解決消費者衝突的產品真相——我懂你,我能讓你的自拍很美,快來買我吧。
高下之分,立見其效,消費者需要的是解決衝突的產品真相,而不僅僅只是企業強大的產品力。
我們今天討論的產品,產品創新,產品迭代都是基於產品真相的基礎之上,基於消費者衝突的基礎之上,而不僅僅出於企業實力,或者是比競爭對手做的更好!
3
產品的三重屬性
產品真相是解決消費衝突的,它來源於產品的三重屬性:核心產品、實體產品、周邊產品。
核心產品:是指產品解決消費者衝突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是產品解決衝突能力的集中體現,因而也是消費者購買的真正理由。
核心產品,是消費者購買這個產品所獲得的利益,就像女孩子買化妝品,它的利益是讓她看起來更美,皮膚更白,頭髮看起來更亮澤;核心產品解決消費者衝突,必須是消費者可感知的,並且要有足夠的信任度,你隨便拿一個賣點出來忽悠,別人根本不信;
實體產品:是核心產品藉以實現的形式,即產品向市場提供的實體和服務的形象。通常表現為產品的質量、外觀特色、式樣、包裝和品牌名稱等。
實體產品,就是你所看到,拿到,用到,感受到的這個產品實物;比如你拿到的化妝品是珍珠美白產品,還是胺基酸祛斑產品?是水,乳液,精華,還是面膜?
周邊產品:是顧客購買有型產品時所獲得的全部附加服務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貸、免費送貨、保價、安裝、售後服務等。
周邊產品,你購買這個產品所獲得的全部附加服務,就比如你在購買高端化妝品的時候,不僅會提供免費的皮膚檢測,還會贈送後期的肌膚管理,簡單說來就是:買產品送服務。
在傳統商業中,大多數產品只需要做到實體產品這一個屬性,就可以擁有大量的市場,但是到了智能商業時代,產品的迭代速度遠超常人想像的時候,只有將產品的三重屬性不斷地打破、重組,再打破、再重組,才可以有源源不斷的產品創新的機會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進入網際網路下半場,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 」的原因!
把新鮮的變熟悉,熟悉的變新鮮——傳統行業內,基於實體產品的競爭白熱化,如果你可以上升到核心產品的競爭,然後通過提升周邊產品,來製造衝突,就可以重構賽道。
最典型的就是海底撈——出身於火鍋之鄉重慶,卻不打美味牌,而是反其道而行打了「服務牌」。用極致的周邊產品,製造了新的衝突,憑藉「美甲,擦鞋,看娃……等變態級服務」,吸引了廣大群眾圍觀,圈粉無數。
《海底撈你學不會》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難道海底撈不怕競爭嗎?當然怕!
但海底撈認為,只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時刻洞察他們的需求,洞察他們不斷升級的衝突,就永遠有機會和消費者發生美好的關係。
海底撈曾經洞察到一個衝突:想吃海底撈,又怕一個人吃顯得孤獨。
洞察到了這個衝突之後,海底撈就會貼心地為孤獨的你安排一個「朋友」,坐在你的對面,陪你一起吃火鍋,此項服務曾經被大眾點評評為貼心指數五顆星。
但沒過多久,海底撈就通過微博了解到,有些消費者很喜歡海底撈,但又非常抗拒這種過度服務,過度服務與消費者隱私之間產生了衝突。海底撈立即推出了「請勿打擾」的服務——如果消費者不希望服務員過度打擾,就能獲得一塊寫著「請勿打擾」的牌子,把它放在顯眼處,服務員就會只提供上菜、撤空盤等基本服務。大眾點評上,消費者對「請勿打擾」,又打出了5星高分,可見海底撈對消費者衝突洞察之精準。最後,在「服務「的賽道上,海底撈一路領先,遠遠超越了那些以美味著稱的餐飲品牌,並且捕獲了消費者極大的忠誠度。
所以,世上賣得好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東西,卻一定是最能解決消費者衝突的產品。所謂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的原理,其實就在於: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實體產品,那麼是不是可以改變核心產品的訴求;如果我們無法改變核心產品,那我們是否可以創新周邊產品,提供給消費者更便捷的購買路徑,更愉悅的購買體驗,更養眼的購買前奏?
產品的三重屬性,您用了哪一種呢?
您的產品創新又能在哪個維度,重新發現衝突,製造衝突呢?
4
產品創新的前提——衝突!衝突,還是衝突!
人造黃油為什麼必須是黃色的?
人造黃油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其實是白色的!
相較於普通黃油,人造黃油的創新可謂邁出了健康的一大步——可以自然降低膽固醇,大大解決了吃貨們好吃又怕不健康的衝突;產品推廣之前,調研人員在盲測其味道,香氣,潤滑度等等產品數據時,都得到了較高的評分,甚至有些消費者覺得比黃油還要香濃。
但沒想到的是,推廣到市場後,並沒有達到想像之中的熱賣!
為什麼呢?
因為人造黃油是白色的!
消費者看到白色,就會覺得「味道不如原來的黃油」。
如何解決這個衝突呢?
很簡單,只要把人造黃油做成黃色,然後用錫紙包裝好,投放市場,效果一試便知了。
消費者看似理性的背後,往往埋伏著許多非理性的「喜愛」,心理學家也常說,人們理性的購買決策其實都是為自己的「心頭好」找一個合理的理由。所以,創新產品之前,我們必須清楚的知道消費者的衝突在哪裡。解決衝突的產品創新,才是會被消費者快速接受的新產品。 甚至,對於吃貨來說,健康有可能比不過眼前的美味重要,在不妨礙美味的前提下,邊吃邊健康肯定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也就是葉茂中這廝每天都在強調的:產品創新之前,你的創新解決了什麼衝突?
所以,我們必須清晰明確的知道衝突在哪裡,才能進行產品創新。尤其,在飽和競爭的賽道上,我們不能僅僅圍繞著實體產品進行創新,我們必須以消費者衝突為中心,尋找核心產品或者創新周邊產品來提高突圍的可能性:
案例分析:珀萊雅的產品創新製造了什麼衝突?
在為珀萊雅策劃時,葉茂中衝突營銷發現:肌膚的補水市場,早就被各種細分產品,擠得滿滿當當:
從功能分:基礎補水,美白補水,滋養補水,深層補水……
從成分分:有植物的,有礦物質提取的,有神秘配方的,有黑科技研究的……
在補水的產品賽道上,消費者面對同質化的產品,甚至過度承諾補水效果的產品,早已視覺疲勞。
只有製造衝突,才能改變賽道,為珀萊雅贏得頭部位置。
於是我們製造了「兩瓶水比一瓶水更專業的」的衝突——將肌膚的需求更科學地分解為白天和夜晚兩種不同的需求;
我們為珀萊雅創造了新的實體產品——將一瓶水更科學的分解為晨水和晚水兩瓶水 ;
我們為珀萊雅創造了新的核心產品——讓肌膚一天年輕2次!
晨醒水——肌膚在白天更容易出油,需要更清新的呵護
夜養水——肌膚在夜晚需要更滋養的補水, 從深層促進肌膚新生
一瓶水無法滿足不同時間段肌膚的需求,兩瓶水才能更科學地滿足肌膚需求,用「讓肌膚一天年輕2次」的產品真相,攻下了消費者的左腦,重構了「補水」市場。
其後,珀萊雅進一步強化了產品解決衝突的能力,推出「晨醒霜和夜養霜」。
2017年,珀萊雅成為「本土美妝第一股」 登陸了上交所。
人的欲望和貪婪是無止境的:吃飽了就會想要吃得更好,吃好了又會想要吃得科學。人的欲望就是被產品創新這樣一步步激發起來。只有不斷深度挖掘消費者的內在需求,不斷升級消費者的衝突,才能產生一個又一個的市場機會。即使在一個物質越來越豐盛的時代,這種機會也從不缺乏。
星巴克的成功,不在於他將咖啡做的有多好,而是將消費者需求的中心由產品轉向服務,繼而轉為體驗的差異化經營,成功創造了一種「星巴克體驗」。
在日本打敗了星巴克的Blue coffee藍瓶子咖啡,不僅在咖啡文化上不輸給星巴克,更是在產品體驗上從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甚至聽覺上大大滿足深度咖啡愛好者的需求,成功創造了一種藍瓶子咖啡的宗教信仰;
……
市場營銷其實就是研究需求,研究怎麼賣,賣給誰,這是最初級的。實際上人類是很貪婪的,永遠都會有一些欲望沒有被滿足,這個沒有被滿足的東西你就要花時間,花精力去挖掘它,尤其在飽和競爭的市場中,我們必須找到那些隱性的衝突,甚至消費者自己都尚未察覺的衝突,才能開闢新的賽道。
任何市場都不是一塊鐵板,有的時候,看似被頭部品牌壟斷,但總因為消費者的欲望不止,才會留給產品創新一道縫隙,那條縫隙就是消費者衝突的入口,也就是產品創新的機會 。
5
動個小手術
有的時候給產品動個小手術,就能製造一個衝突,取得一個新市場:
公牛安全插座 ,動了個小手術,加了「安全」二字,就比普通插座更讓人放心;
星巴克櫻花浪漫瑪奇朵,動了個小手術,加了櫻花浪漫,就感覺比一般的瑪奇朵更好喝了;
滋源洗頭水,動了個小手術,不叫洗髮水,而叫洗頭水,製造了一個小衝突,改變了賽道,把消費者都吸引到新賽道上去了。
各位看官:產品創新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必須要從自我出發,從消費者的衝突出發,不斷地升級和迭代我們的產品,不斷的尋找「動小手術」的可能性。
案例分析:九陽——從靜音破壁機到不用手洗破壁機
破壁機市場在國內的普及率雖然遠不如歐美國家,但其潛力卻是巨大的:一方面,其性能遠超榨汁機、原汁機等產品,榨取出來的果汁、豆漿等都更加細膩,營養也更豐富,更能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食材的追求;
另一方面,破壁料理機集榨汁機、豆漿機、料理機、研磨機、果汁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所能顛覆的市場之多也難免引人遐想。而這,自然也引來了蘇泊爾、美的等對手的爭奪與布局。
於是在2018年的4月,九陽與葉茂中衝突營銷開啟了合作。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九陽在諸侯混戰的破壁機賽道贏得頭部位置,並且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防止強敵模仿跟進。
先行者是勇敢的。
九陽選擇在破壁機市場的初期就先發制人,無疑是極具戰略眼光的。想要充分釋放破壁機市場的潛力,市場的教育工作自然不可或缺,但面對一群虎視眈眈的對手,如果不能抵禦住他們的進攻,就極有可能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如何壓制對手?利用九陽的品牌力固然是一種方法,但在衝突理論看來,要想在競爭的賽道上獲勝,關鍵不是要比對手做得更好,而是要比對手更早發現衝突,更好的解決衝突。只有洞察到尚未被對手解決的消費者衝突,才能在消費者心裡佔有一席之地。
葉茂中衝突營銷建議九陽採用「顯微鏡式」製造自我衝突,主動升級解決消費者衝突的方案,完成產品的迭代和創新,持續地霸佔豆漿機和破壁機賽道的頭部位置。
葉茂中衝突營銷首先洞察到消費者使用破壁機時的一個衝突:一開破壁機,家裡就像進了一個裝修隊,這種電機的轟鳴聲讓消費者不勝其煩。
洞察到了這個衝突,九陽率先推出中國首款靜音破壁機,從左腦進攻解決衝突,挖掘出了「還靜音哦」的產品真相。
九陽破壁機
九陽破壁打果蔬
九陽破壁打米糊
九陽破壁打豆漿
九陽破壁打堅果
打打打打打,還靜音哦!
靜音破壁機
九陽,專注破壁技術24年
做破壁,還有比九陽更久的嗎!
九陽推出的中國首款靜音破壁機,隨即引發了市場的關注。競爭者紛紛推出靜音破壁機。
美的以「變頻,真靜音」開始了對其變頻破壁機的推廣;
蘇泊爾以「好破壁,要靜音」開始了對其全靜音破壁機的推廣。
面對對手的跟進,雙方再次開啟了第二次戰略會議。
在葉茂中衝突營銷看來,競爭的關鍵不在於盯緊對手,畢竟他們不會給我們錢。一切都還是要回到消費者的衝突上去思考,當噪音大的衝突已經被徹底解決,試圖說服消費者相信九陽的靜音效果更好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身處消費浪潮中,如果不想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企業就必須具備「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心理預設,後浪不僅是指競爭對手,更是消費者的衝突需求。
因此,保持對消費者衝突升級的敏感度,是企業製造自我衝突的前提。當消費者的核心衝突升級,企業就必須迭代產品,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們建議九陽應該繼續以「顯微鏡式」的方式深挖消費者衝突,創造新的消費需求——我們又洞察到消費者「喜歡在家做豆漿及其他飲料,但機器清洗過於麻煩」的衝突。
在噪音之外,機器清洗也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美美的喝完自製飲品之後,一想到要清洗機器就「痛不欲生」。而九陽在行業內領先的破壁機自清洗技術,就剛剛好能解決這個衝突。
雙方經過溝通確定了新的衝突以及解決方案之後,九陽又推出中國首款不用手洗破壁機,再次開啟了新一輪的傳播攻勢。
九陽不用手洗破壁機
打打打打打
還真能打
九陽不用手洗破壁機
靜靜靜靜靜
還靜音
九陽不用手洗破壁機
洗洗洗洗洗
還不用手洗哦!
做破壁,還有比九陽更久的嗎!
在策略上,九陽從眾多創新技術中明確用「不用手洗」的戰略訴求統領豆漿機和破壁機。「不用手洗」的戰略訴求激活了消費者對豆漿機和破壁機升級換代的高端需求,推動了九陽差異化優勢的形成。
針對競爭對手,我們提出了「做破壁,還有比九陽更久的嗎?」的核心訴求,從而在消費者認知中形成九陽技術上的絕對優勢,進而形成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在新戰略推動下,九陽豆漿機以80%市場份額創歷史新高,新興的破壁機市場,九陽以38.5%的市場份額牢牢佔據了頭部位置。2019年三季度營收62.55億,增長15.02%,連續多個季度雙位數增長。
各位看官,看明白了嗎?
以「新」對「好」始終是動個小手術的前提:
和消費者談戀愛,你不能拿著二手玫瑰,因為她們不會對「舊愛」感興趣;就像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作為一個跟隨者,是無法讓消費者第一眼就愛上你的;
在求愛的道路上,最好的競爭,就是擺脫競爭,讓消費者失去衡量的標準——正常情況下,消費者肯定會將胡蘿蔔與胡蘿蔔進行比較,不讓他們這樣比,那怎麼比?
不要讓自己是一個胡蘿蔔,而讓自己成一個蘋果,梨,桃……
比爾.蓋茨曾經興奮的認為平板將是拯救微軟的秘密武器,並將其命名為平板電腦,他認為平板電腦只是電腦的另一種形式,更小巧,更便捷!
但賈伯斯則不同,他認為平板不應該只是電腦的延伸產品,而應該是在iPhone和Macbook容納的第三種類型的產物,將其命名為IPAD。
平板電腦就是胡蘿蔔,IPAD則是蘋果,賈伯斯堅決不做市場的尾隨者,而是開創自己的賽道:現如今還有多少年輕人會用「平板電腦」呢?
現代企業競爭,大多只會死死盯著競爭對手,永遠無法突破膠著的競爭狀態。
僵局無非是因為企業和眾多對手的思維方式和手段雷同造成的。營銷知識的普及,是一把雙刃劍,大家都明白了的道理,豈能不惡戰。就像買藝術品,誰都知道齊白石好,價錢又怎能不高。
還記得巴頓在和沙漠之狐隆美爾作戰時隨身帶著隆美爾的書,對著戰場喊:我看過你的書——學習對手,是為了戰勝對手。
如何突破?
以新對好!
所謂從無法到有法,再從有法到無法,想像力和創造力才是創造差異化的關鍵。
在創意面前,生意並不平等。
不要迷信水桶裝多少水決定在最短的一塊木板,倒不如斜支起來先裝上水再說,因為等你補好那塊短木板,水早就讓對手搶光了。
對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世界發展太快了,留給你完善系統的時間太少了,要想贏,就必須快,用速度來彌補不足。否則等你博士畢業,心儀的女朋友早被人勾跑了。
人類的本性是喜新厭舊,所謂「新」,並不一定就是「好」。
創新的產品不一定拿好和壞去衡量,而是有和沒有。有就是不一樣。
比如桂林山水實景演出的《印象·劉三姐》這個項目,將歌舞表演、民族風情、灕江漁火等放在真實環境裡,單拆開,風景只是自然景點,歌舞更無法和專業團體的歌舞比,因為《印象·劉三姐》的表演者是白天在江上勞作,晚飯後劃著竹排來演出的漁民,但結合起來就成了世人去桂林必看的節目。世界旅遊組織官員看過演出後如是評價:「這是全世界都看不到的演出,從地球上任何地方買張機票飛來看再飛回去都值得」。
《印象·劉三姐》的表演好嗎?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吸引了大家。
對於中國的中小企業來講,發揮想像力創造差異化的時代已經到來了。企業能不能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東西?這個東西首先不是很完美,而是要先做出來。
經過這麼長時間市場的「磨礪」,消費者心理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大的不同就是產品會越來越難打動他們,他們對產品也越來越挑剔。過去是年輕人喜歡嘗試新的東西,現在中老年人也願意嘗試新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怕老的心理,其背後就隱藏著沒有任何一個消費者甘心被時代拋棄的真相,表現在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上會越來越多的接受創新的產品。
這會導致一些產品的生命周期會越來越短,需要企業更快速度地開發新品。而這個世界也會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可愛。消費者在他有限的生命裡面會體驗到更多的東西,這是一個大的趨勢。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是世界發展的一個表現,也會被許多目光敏銳的中小企業抓住,創造自我成長的機會。
「以新對好」的時機就是在空白的衝突盲點上,創造「新」—新的衝突,新的需求,新的產品,新的洞察,新的人群,新的觀念……因為「新」,所以無從比較,所以沒有競爭,所以才有機會天下無敵。
6
欲望,讓產品變得偉大
優秀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偉大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欲望。
要成為偉大的產品,必須解決偉大的衝突,必須從消費者的欲望入手,找到更大,更持久的衝突機會;基於時代成功的產品,會因為時代逝去而消亡,而基於人性成功的產品,會讓產品和品牌成為永恆文化的象徵;偉大的品牌最終和消費者溝通的一定是高於產品,高於需求的理念,來自人的七情六慾,來自人類的欲望,比如下面的六個杯子:
偉大的產品,是能夠讓消費者上癮的產品,而要讓消費者上癮,就必須解決偉大的衝突。菸酒茶可樂咖啡之所以能夠統治世界,最重要的是它們都無一例外的滿足了人類內心的欲望。
產品是企業的根本。只要你的產品不解決衝突,那麼即便你的產品再好,功能再強大,包裝再漂亮,價格再低,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和他們無關痛癢的物品而已。
尤其,當物質需求已經超負荷時,新產品的入口必須從人類的欲望出發尋找,才能找到更有效的市場,由消費者的欲望倒推出產品的需求,才是王道。
鑽石從來都不是世界上最有用的石頭,卻是價值感最強的石頭,為什麼?
因為它為愛情製造了「安全感」的欲望,戴比爾斯公司發現了女生面對愛情時的巨大衝突:渴望愛情又擔心愛情易變,於是廣告語解決衝突: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用鑽石作為愛情的承諾,把鑽石的堅硬轉換為「愛的承諾」,帶給女生愛情的安全感,解決了女生對愛情的核心衝突。
愛可能來自於第一眼的驚豔,但一輩子的愛一定來自於內在的吻合和靈魂的匹配,能和消費者談一輩子的戀愛,源於是否能夠洞察消費者內心情感所歸,欲望所在;
所以,想要問自己的市場有多大,首先看看消費者的欲望有多深?
《消費社會》鮑德裡亞說:消費主義指的是,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實際需求」,而是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的、被刺激起來的欲望。
需求讓人認同,
欲望讓人嚮往。
回到開頭,我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產品是什麼?
其實,我們可以把視線放寬,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其實也許還有更多產品可能並不存在具像實體,但卻是更具意義更具影響。這些產品裡有的你可能會覺得習以為常了,甚至你天天生活在其包圍中卻不自知。有的離你可能還很遠,是這輩子也到不了的終點。
民主
宗教
政府
階級
制度
信仰
這些產品夠震撼,而且這些「產品」永遠得以存於世間,道理很簡單,這些產品永遠都在解決我們人生中最大的衝突,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衝突。
營銷大師葉茂中關於產品、品牌、營銷的10點深度思考!
葉茂中
本期摘要
深耕中國本土品牌近30餘年的營銷策劃風雲人物葉茂中總結,打造品牌四部曲:提煉品牌核心價值;用正確的策略表現核心價值;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積累;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一對一的品牌聯想。
本文重點解讀葉茂中關於產品、品牌、營銷和消費者關係等內容。正如葉茂中所述,「品牌是一定要做的」,做品牌的前提不是要有錢,而是你要有決心。因為你有這個決心,你就會想出很多的辦法來做品牌的傳播。
1、大品牌會改變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
任何一家企業的起點是他的產品,終點站是他的品牌,都是從產品到品牌的過程。
舉個例子就像你看一副畫,起初看著感覺不咋樣,但告訴你是徐悲鴻畫的呢?
當兩個產不多的產品,讓消費者選擇的時侯,其實很多時侯我們的選擇是因為輔助因素,做出不同判斷只是我們進行了包裝,給消費者傳遞的感覺不一樣。
或許你購買的品牌產品很多都來自這10家公司
2、認知和事實是有距離感的,很多時侯認知大於事實:
市場營銷有三個關鍵詞——錯覺、幻覺、心理暗示。很多時侯我們的判斷都是一種錯覺,不是我們依據事實作出的判斷。所以做營銷企劃,得善於運用心理暗示。
3、做的更好沒有意義,做的不一樣才有意義:
比如現在洗髮水有去屑的,柔順的,營養的,防脫髮的,防分叉的等等,有很多的細分市場。
聯合利華和寶潔的產品品牌細分
4、在市場學層面,無意義的差異化也是有意義的:
比如帶圈的薄荷糖,這個薄荷糖跟別的薄荷糖有區別嗎?沒有區別。但是區別在哪裡呢?它是帶個圈兒的薄荷糖。
當年給伊利策劃的四個圈很火,蒙牛就找到我說:我們這裡可以生產六個圈,葉老師幫我們策劃下。我說這個就不行了,有些東西只能用一次。後來我幫蒙牛推出了「隨變」冰激凌,市場反響也很好。
據Hi-Commitment Model將消費者劃分的八個群體
5、用橫向營銷思維突破競爭:
不要和別人思維一樣,用非正統非邏輯的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用非正統的思維方式打破市場的固有秩序。
縱向營銷是在某一個特定市場內不斷細分,縱向營銷極限運用的結果,就是把一個大市場不斷細分變成無數小市場,想到到有利可圖的細分市場就變的相當困難。
而橫向營銷則是不斷打破一切界限,創造一個新的產品,新的用戶或者新的消費場景。打破產品功能的界限;打破目標消費群體的界限;打破使用時間和場合的界限;打破渠道,價格,營銷組合的界限。
橫向營銷一旦形成,達到的銷售將非常可觀。
橫向營銷和縱向營銷
6、第一步核心價值探尋,首先完成核心品牌設計:
以消費者為中心思考-消費者要的是什麼?
以競爭對手為中心思考-別人在幹什麼?
以自我為中心思考-我們該做什麼?
從三個角度進行深入研究才能找到自己的核心價格。比如真功夫就是通過從這三者出發,運用樹敵策略確定了自己的核心價值-營養還是蒸的好.
7、品牌的定位不是宣傳產品,是發掘出兼容具體產品的理念:
當你一直說你產品這個好那個好的時侯,你就掉進了一個圈套,因為你沒有做品牌傳播,而在做產品傳播。而消費者在購買的時侯不僅購買你的產品也在購買你的品牌。
8、一個好的品牌名字和符號載體是很重要的:
起一個好的品牌名字就是成功了一半,尤其是對一個全新的品牌而言,能儘快縮短品牌的導入期,迅速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成為強勢品牌。符號載體形象必須得與核心價值匹配。
「真功夫」原名「雙種子」,改名之後需要一個符號化的載體,容貌比名字易記。用「李小龍」作為形象載體,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不要錢,但是當時他們並不接受。
9、打造品牌的四部曲:
1)提煉品牌核心價值;
2)用正確的策略表現核心價值;
3)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積累;
4)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一對一的品牌聯想。
中國的企業都會碰到一個問題:我也想做品牌,但沒有廣告費。我想跟大家真誠溝通的是:品牌你是一定要做的。
做品牌的前提不是要有錢,而是你要有決心。因為你有這個決心,你就會想出很多的辦法來做品牌的傳播。
10、品牌崛起的四個關鍵:
1)偉大的產品創意;
2)意義深遠的核心價值;
3)持續強勢的營銷活動;
4)數量可觀的傳播廣告;
葉茂中:品牌產品賣點如何提煉?
葉茂中
愛情離不開麵包,因為幸福久遠的愛情離不開堅實可靠的物質基礎,再轟轟烈烈死去活來的愛情最終也要柴米油鹽吃喝拉撒。
正如你很難想像倘若鐵達尼號順利到達紐約的話,傑克和羅斯之間的故事該如何繼續。所以愛情在這個現實的時代變得越來越複雜,女孩子考量對象的因素變得越來越多,不僅與人有關,還與車子有關、與房子、與票子有關。
你不能說這是對也不能說是錯,畢竟是一輩子的事兒,換誰誰都得慎重。
這可就難為了小夥子們,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都還處於事業起步期,除了極少數車房錢一應俱全外,剛剛滿足自己生計的小夥子憑什麼許諾自己心儀女孩子一生的幸福呢?於是小夥子中知難而退的逐漸成了宅男。
嚴守擇偶標準的女孩子也忽然發現自己慢慢成了剩女。
終有一天發現事態實在是緊迫不能這樣繼續乾耗下去,不光是因為父母的嘮叨,七大姑八大姨的議論,也因為快要溜走的青春。沒有大把的時間繼續等待邂逅,結婚總得走在大肚腩和魚尾紋的前面,怎麼辦?抑或父母想法子,抑或親戚朋友找路子!
一個貫穿於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經典角色媒婆救世主般閃亮登場。在一般人看來,媒婆幹的可能就是個牽線搭橋介紹對象的事情。
但葉茂中這廝認為,媒婆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職業!感情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尤其是在一個漂亮姑娘周遭有很多媒人替小夥子來說媒的時候選擇誰放棄誰,而媒婆卻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裡面通過三言兩語的介紹,讓自己做媒的小夥子脫穎而出,獲得姑娘的青睞。
從本質上來看,媒婆的這其實就跟我們做營銷賣產品的一樣: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突破競爭,獲得消費者的關注。
這麼看來,好媒婆也得一定是個營銷高手。
舉個我身邊發生的例子,一個28歲的小夥子,身高還可以但比較單薄,相貌一般,就是擱一堆人裡你也找不出來那種,外企一個市場專員,薪水也中等。總體來說外在條件中等,不屬于帥到姑娘一見就被電的不行的帥哥型,也還不屬於高薪高職的才俊型。
我們來看他的媒婆是如何對姑娘描述小夥子的:
「這小夥子人不錯」
「個頭是中國男人的標準身高一米七八,高一分算太高,矮一分算太矮」
「長的像日本那個踢足球的帥哥中田英壽,Maggic Q 都一見傾心的那種類型的」
「世界五百強企業市場部的,年紀輕輕一個人負責上海還有溫州兩個區域」
寥寥數語看似平淡無奇,但從營銷學的角度來看,卻不禁讓人擊節叫好。
首先是消費者洞察:
除了「投緣」「對眼」這些感覺層面的要求之外,女孩相親時候最看重的不外乎兩點:
其一小夥外形怎麼樣?個頭高不高模樣好不好
其二經濟條件怎麼樣?工作好不好薪水高不高前途好不好
瞧人家媒婆多厲害,短短三句絕不含糊:一句說個頭、一句說相貌、一句說工作。沒一句廢話卻句句都是女孩最關心的。
其次是賣點表達:
這女孩子條件不錯同時許多人來說媒,而其他小夥子的個頭相貌工作也不錯甚至有更好的。怎樣才能讓女孩覺得這個小夥的條件最好,在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呢?
這其實跟我們做商品營銷時候經常遇見的問題一樣:在產品高度同質化的時候,如何讓消費者對我們的產品產生更大的興趣?
我們分析下媒婆如何講小夥子的賣點的:
至於個頭,不比我們小時候的艱苦現在的小孩小時候營養好滿大街高個頭的帥哥比比皆是,一米七八的個頭其實不算什麼優勢,一米八一米九的多了去了,但妙就妙在加入了一個定語:中國人的標準身高。不管是真高還是真矮,但咱是最標準的。
至於相貌,本來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般見仁見智的沒個標準,劉德華都有人說醜呢,所以像中田英壽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後頭那句Maggic Q 都一見傾心。女孩心裡就想啦,Maggic Q這樣的大美女都喜歡的一定很帥,再仔細一想中田英壽的確是蠻有型的,這小夥子應該不錯。
至於工作,首先「世界五百強企業」這幾個字就讓女孩心中產生這樣一幅幻象:西裝革履、巨有氣質,操著一口流利英文,上班出入金茂大廈這樣頂級寫字樓的青年才俊,特別像韓劇裡面的某一主人公。其次後半句「年紀輕輕一個人負責上海還有溫州兩個區域」會讓女孩覺得這小夥子工作特有前途,也許現在薪水少一點,但未來是一片大好。
在經過媒婆的這麼一番包裝傳播之後,女孩對小夥子頓生好感,隨即就答應跟小夥子吃個飯見個面。
至此,媒婆的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這不就跟做營銷一樣麼?好的營銷方案也正是幫助品牌突破重重競爭,最終吸引消費者關注。
當然,媒婆撮合兩人見面之後接下來成不成就得看小夥子自己的本事了。
這也跟做營銷一樣,營銷負責把消費者帶到你的面前,至於消費者買不買買多少買幾次,那還是得看產品力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