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實施「六助服務」讓老年人安度晚年

2020-12-23 青海省人民政府

  8月26日,在海東市平安區社會福利中心,記者看到生病的孤寡老人有專人照料,困難老人在這裡吃住不愁,文化娛樂豐富,安度晚年。自2015年迄今,海東市累計投入資金1.8億元,每年為2.7萬名困難老年人提供個性化養老服務。

  一直以來,海東市把養老服務業作為惠民生的大事來抓,對特殊困難老年人進行了篩查摸底,投入467萬元,建成了市、縣區兩級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通過對困難老人基本底數和服務需求的篩查錄入,形成了「線上+線下」助餐、助浴、助潔、助病、助急、助行「六助」服務。據了解,從2015年迄今,該市在解決困難老人提供養老服務上,先後累計投入資金1.8億元,新改建190家養老服務機構,300多家農村老年人幸福院;為困難老人每年按10元至30元的標準,購買養老機構綜合責任險和老年人意外傷害險;培育本土化養老服務組織68家,培養服務人員1300多名。截至目前,該市2.7萬名困難老人享受到了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實現了困難老人年年老有所養的目標。

  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開通了一鍵通、健康手環等養老服務項目,2300多名老年人享受到了隨叫隨到的便捷照料服務,將智慧養老延伸到村鎮;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卓扎灘村,樂都區高廟鎮長裡村,「政府補助、老年互助、多方幫助」的養老模式已經形成,村級養老服務質量得到提升。據了解,目前該市14家農村敬老院,已實現了為困難老人開展護理、送餐、文化娛樂等服務,335家農村老年互助幸福院按「社會組織+村級老年協會」模式運營,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就地的個性化服務。(李興發)

相關焦點

  • 南陽市南召縣實施「四集中」特困老人安度幸福晚年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實習生 姜書建 通訊員 廖濤 王修文)「我掉進『福窩兒』裡,自從住進村裡幸福大院,我吃得美,住得美,環境美,這裡設施齊全,衣食無憂,生活有人照料,衛生有人打掃,無聊有人嘮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把年紀,還能過上這麼舒坦的日子,在幸福大院裡安度幸福晚年
  • 這家為老服務中心不僅老年人喜歡,兒童託管班也要搬進來
    作為靜安區今年打造的「標誌性」社區為老服務中心,臨汾路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是標準的「顏值控」,且運營方都是行業「大咖」,確保了服務品質。不過,最讓記者眼前一亮的是:這家為老服務中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面向社區所有居民開放,街道特別建設了兒童樂園、適合年輕人的閱覽室,並有意引入兒童託管班等項目,讓老年人能在「活力滿滿」的氛圍中安度晚年。
  • 養老名詞解釋、老年人分類及老年護理院標準
    生活行為完全自理,不依賴他人幫助的老年人。(3)介助老人device-helping aged people。生活行為依賴扶手、拐杖、輪椅和升降設備等幫助的老年人。(4)介護老人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生活行為依賴他人護理的老年人。
  • 「六助」服務於一體 開創養老新模式
    隱珠街道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秉承「群眾的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工作理念,創新實施「天大的小事」為民服務工程,建設5處助老大食堂,積極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助推老齡事業加快發展。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籌備,濱海新村第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如期投入使用,並於8月27日舉行了啟用儀式。
  • 壽光寇家塢六村建設遊園和公益助餐點,更多老年人受益
    為了讓村裡的老人老有所依,吃得更健康,壽光市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寇家塢六村對廢棄多年的塘灣進行改造,建起了遊園和公益助餐點,老人們每天都可以到助餐點吃飯。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助餐點裡的志願者會將飯菜送到老人家裡。
  • 石門民政:「六助」菜單貼心為老服務
    「如因意外或急病,需要提供緊急照護服務;因身體原因,需要幫助清洗衣被物品、清掃家庭衛生、理髮、剪指甲;因家中無人陪伴,需要上門送餐做飯……」,近日,這些基本的養老服務需求都列入了石門縣民政局出臺的「六助」菜單式為老服務舉措,並引起全縣熱議關注,這也是該局為切實提升養老服務效果,強化為老服務質量
  • 《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新聞...
    為進一步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著力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實施意見》。《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實施意見》已正式印發。這是一項關係全省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惠民政策,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實際舉措,也是貫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制度安排。下面我就《實施意見》作簡要說明和解讀。
  • 75歲臺胞喜領臺灣居民居住證:我可以在家鄉安度晚年了
    我也可以在家鄉幸福地安度晚年了。」拿著手中的小小卡片,今年75歲的臺胞王學敏女士心情十分激動,臉上的興奮和喜悅難以掩飾。今日,在河南省西峽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籍室,臺胞王學敏女士從戶籍民警別豔柳手中接過辦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記者自河南省南陽市公安局獲悉,這是該市發放的第一張臺灣居民居住證。
  • 臨沂市出臺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當你老了,希望怎樣安度晚年?近日,山東省臨沂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臨沂市促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推動臨沂市加快建設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託、信息化為手段、專業化服務為支撐、醫養康養相結合、功能完善、規模適宜、覆蓋城鄉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 懷柔區龍山街道南關村幸福晚年驛站正式投入運營
    10月23日,懷柔區龍山街道南關村幸福晚年驛站在村民活動站舉行揭牌儀式,標誌著南關村幸福晚年驛站正式投入運營,區民政局相關領導、街道主要領導及60餘名村民參加揭牌儀式。南關村幸福晚年驛站建設面積450平方米,可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日間照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精神慰籍、呼叫等六項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涵蓋了「助醫、助行、助潔、助餐、助浴、助急」,為老人們解決實際困難。細緻、周到的服務,使周邊老年人能夠體會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同時也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愛。
  • 青海省海東市工商局企業註冊科創先爭優求績效 文明服務樹形象
    創先爭優求績效 文明服務樹形象 —海東市工商局企業註冊科先進事跡材料 自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以來,海東市工商局企業註冊大廳以服務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己任,以創建文明服務窗口、打造文明服務形象為目標,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盡職盡責搞服務,盡心盡力謀發展,不斷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 正視老年人的玩具需求
    從這些發達國家的經驗以及近些年媒體關於我國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可以發現,我國老年玩具市場巨大,且需求正呈現快速增長之勢。北京這家老年玩具店能躋身「網紅」,正是因為順應了趨勢,契合了需求。然而,與巨大的需求呈現鮮明對比的是,老人「專屬」玩具供給的匱乏。多家媒體的調查顯示,目前,老年人的娛樂方式比較有限,或者走傳統路線,打打麻將、下下棋等;或者玩些益智玩具,陀螺、空竹、九連環等。
  • 發改委:合理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11月26日,國新辦舉行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實施方案》的核心,簡單用一句歸納就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傳統的方式還是要保留的。」趙辰昕指出,《實施方案》提出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堅持普遍適用與分類推進相結合,堅持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堅持解決突出問題與形成長效機制相結合。
  • 社區「微服務」 「助浴」老年人
    78歲的李爺爺已經三個多月沒洗澡了,昨天,他由老伴推著輪椅來到社區服務中心,享受了一把「助浴」新鮮事。相信很多家庭都有如何為老年人洗澡更安全的問題。如冬天在家洗澡,地方小,保暖做不好容易感冒。去公共浴室人多,空氣也不好又怕摔跤,此外,有關老人在浴室滑倒、猝死的事件時有發生,一些公共浴室怕擔責任,常常將老人「拒之門外」等等,都在困擾著老人們。在近期開展的「和平夜話」實踐活動中,一些社區老年人反映了「洗澡難」的問題。
  • 這裡建成一座「老年人樂園」,有助餐點、日託服務,還能帶娃!
    這裡建成一座「老年人樂園」,有助餐點、日託服務,還能帶娃!中心不僅設置老年助餐點、日託、手工室,還貼心地設有舞蹈房、談心室等功能區域,從生理到心理全方位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 優化城鄉養老助餐配餐服務網絡提升助餐配餐服務水平
    2016年以來,廣州市緊抓助餐配餐這個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大力發展以「大配餐」服務為重點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截至2018年2月底,全市共有長者飯堂928個,街道(鎮)、社區(村)覆蓋率達到100%,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全覆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多層次服務內涵不斷拓展,多支撐服務載體持續強化,多主體服務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力量運營佔比85%。助餐配餐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 老年人也需要「趣多多」,培養興趣愛好讓晚年生活更豐富
    撰稿:上海護仁為老服務中心關愛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代年輕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在當今的生活當中,我們對老人的關愛卻無法做到無微不至。興趣和愛好是老年人充實生活的妙藥良方,它會使自己重新找到晚年生活的位置,而且能夠從中獲得自我價值感。同時有相同的愛好的老們們共容易形成自己的交際圈,更容易聚在一起獲得歸屬感。享受老友相聚的快樂生活!老人到了這個年紀,一般都偏好於靜,這也是跟年齡、閱歷和身體條件所決定的。
  • 合肥市廬陽區啟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智慧化服務項目
    日前,合肥市廬陽區啟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老年人家庭智慧化服務項目,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民生工程,進一步提升合肥市廬陽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 合肥打造「城區15分鐘」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
    中安在線訊據安徽網報導, 日前,合肥市民政局公布《社區居家養老「助餐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根據方案,合肥計劃到2020年底,在全市基本形成「城區15 分鐘、縣城區20 分鐘」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實現街道、社區和住宅小區全覆蓋,保障有需求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