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寧說教育
公務員全稱國家公務員,主要負責的是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的公共資源,公務員是根據法律履行公職的、被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工資是由國家財政直接進行發放的。
我們國家的公務員分為國考和省考,不管是哪一種,成功上岸的難度都不小,尤其是前不久結束筆試的國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2021年國考報名人數超過了157萬人,但最終錄取的人數只有不到3萬人,而且近些年來由於報考人數的增加,導致報名的條件也越來越嚴格,要想成功「上岸」確實不易,但是你知道嗎?有些公務員的崗位也是不能隨便離職的。
這5類公務員崗位離職有「限制」,鐵飯碗想丟掉不容易
第一類:未滿足最低服務年限其實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都知道,在申請書中有一點,公務員崗位是有對子服務年限的,有部分地區的崗位服務年限是3年。
其實設立這樣的年限也是考慮到公務員工作的性質,作為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如果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會擾亂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二類:正在接受審計、調查的人員公務員在這期間,如果涉及到違法的行為,將會接受組織的調查,而在調查尚未結束之前,是不允許離職的。
第三類: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這一點其實在私企單位也是一樣的,手中的工作沒有完成的情況下,一般是不能離職的,只不過有些私企單位是可以進行工作交接的,但是公務員崗位,有些工作職能本人完成,所以沒有處理完工作也是不允許離職的。
第四類:涉及國家機密的「特殊職務」這類崗位在公務員中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入職前一般都是會有相關協議的,如果雖然的離職,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其實在公務員的崗位中,這樣的職位比較多,同時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涉及到國家機密的崗位。
第五類:未達到工作的「保密期限」這一點和上面一點是相關聯的,有些公務員崗位的特殊性,是有崗位保密期限的,如果沒有滿足這個期限的話,也是不允許辭職的。
而且這類公職人員離職之後,將不會再被錄用了,以後都不能再報考公務員了,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家人的公務員報考。
目前公務員的筆試已經結束,預計筆試的成績將在2021年的1月份左右進行公布,現在雖然還不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但是很多考生已經著手來時準備面試了。
那麼,在公務員考試的面試環節,你知道都考察什麼內容嗎?
考察方向一: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這一點其實不管是在什麼考試的面試中,都會考察的一種能力,但是對於公務員的面試,這一能力是尤為重要的。
主要體現在考生回答問題時,是否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達出來,同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否體現出自己面對不同的群眾時處於不同的溝通方式。
考察方向二:綜合分析能力公務員的面試中,綜合分析能力也是考察的一大重點,考生能否把考題的每個部分、每個方面、因素以及層次進行有效的「串聯」,從而形成一個完成的「故事鏈」。
公務員的面試中,面試官會考察綜合分析能力題型的社會現象類、政策理解類以及哲理類,除了文字的考察之外,其實也會有視頻形式的出現。
考察方向三:臨場應變能力面試中永遠都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其實這些也都是在考官們的「計劃之中」的,要考察的就是讓考生在高壓的情況下,能否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能否臨場應變、順利解決問題。
考察方向四: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在公務員的面試中,其實考察考生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是隨處可見的,這其中包含了建立、維持個人之間以及團隊之間的關係維持。一般都是在工作中與同事、上級甚至是群眾之間發生衝突之後,要如何進行合理的解決。
考察方向五:報考的初衷以及跟職業的匹配度這個問題不管是平時求職面試還是公務員的面試中,都會被問:「為什麼選擇這個職位?」關於這個問題考生們要提前做好應答準備,而職位的匹配度主要就是根據考生在考場中的表現進行判斷的。
寫在最後:
近些年公務員的報考人數逐年增加,主要就是因為公務員的職位穩定性高,不過在報考之前希望大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畢竟入職後,想要隨時離職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今日話題討論:你對於公務員不能隨便離職這一做法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