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日月談工作室
近日,香港多個出版社公布新修訂的通識教育教科書,刪去或修正了錯誤或具有政治煽動性的內容。共有6家出版社、8套通識教科書發布修訂後的勘誤表。教材「排毒」,是香港教育走向正軌的重要一步,值得肯定。
一直以來,香港通識教育教科書內容存在嚴重偏頗,成了香港教育的一大痼疾。去年「修例風波」發生後,香港社會要求檢視通識教育的呼聲不絕於耳。香港教育局和相關出版社接到大量投訴,反映教材充斥偏見,故意製造對立,傳播極端思想,甚至淪為反對派的「政治傳單」。
翻開這些通識課教材不難發現,預設立場和煽動性內容充斥其中。比如刻意放大香港與內地的矛盾,把「驅趕內地遊客」等不當行為稱為「戰鬥」,抹黑香港空氣汙染是因為「內地空氣汙染物隨季風吹到香港」;又如鼓吹暴力違法,宣揚所謂「公民抗命」,鼓動學生用暴力等激進手段表達訴求;再如撕裂國民身份認同,故意將「香港人」與「中國人」對立起來,甚至刊登「《基本法》沒有寫行政長官要愛國」等令人錯愕的謬論。
香港開展通識教育的初衷,本是讓學生「加深對社會、國家、世界和環境的觸覺,培養正面價值觀」。何為「正面價值觀」?毫無疑問,即教導學生社會所共同遵守的原則和秩序,從而維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然而,某些人用「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等說辭當幌子,在教材中公然教唆價值觀正在成型的青少年「暴力抗爭」「違法達義」,不僅僅是誤人子弟,更是破壞香港社會繁榮穩定的法治基石,這樣的行為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絕不能容忍。即使在被一些人視為榜樣的美國校園,分裂國家、種族歧視、宣揚法西斯等也是絕對的禁區。反觀香港,此等公然違背法律道德的歪理謬論竟能假「自由」之名大行其道,不正說明香港教育已經病得不輕,亟待刮骨療毒麼?
「毒教材」橫行10年,香港通識教育早已泥沙俱下,離成風化人之功效差之千裡。如今6家出版社自願接受教育局專業諮詢服務,對教材做出相應調整,不過是對主流民意的積極回應。刪去那些偏頗誤導內容,加入「違法行為須承擔法律刑責」「香港居民是同時認同『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內地的經濟發展蓬勃,為港人提供大量機遇」等內容,是香港教育自我糾偏的一次正面嘗試,讓通識教育回歸教育專業,也是還香港校園一片淨土的正向探索,絕非某些人口中所說的「破壞學生自由學習空間」,更不是所謂的「政治審查」。
教育乃百年大計。什麼樣的教育理念、課程和老師,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學生,就會塑造出什麼樣的社會。通識教育既然名為「常識課」,就應該教育香港學生愛國愛港、守法負責,而不是鼓動他們「攬抄」「私了」。漠視法治的結果,是3700多名學生因參與「黑暴」被拘捕,令親者痛愛者傷;仇視內地的結果,是年輕人寧可在香港「搵唔到食」,也不願走出去抓住國家發展機遇,錯失人生發展的舞臺。
「毒教材」煽動仇恨、荼毒學子影響之深,到了必須要立刻改變的時候了。如今香港部分年輕人已經「政治上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遇事情緒化、走極端,社會充滿戾氣。這絲毫無益於香港的社會和諧、經濟發展、文明秩序。香港需要的是識大局、有擔當、講公義的新生代接班人。實現這一切,皆需從香港教育改革開始。
通識課本「消毒」是一個重要進步,但扭轉香港教育亂象仍然前路漫漫,遠非已經萬事大吉。此次通識教育教科書修訂仍有不完善之處。況且,是否換了教科書,那些不講知識、不談規律、夾帶私貨的「黃師」就不再散播偏頗內容了?烏煙瘴氣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就不再出來「攪黃」了?未來還有很多工作應該做,也必須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