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竟然還有這些講究?這些習俗,你都做過嗎?

2020-12-20 鄰村二妮菜煎餅總部

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在坊間一直頗有爭議。北方人家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人家過小年是臘月二十四,其實不用這麼糾結,小年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它承載的意義遠遠大於形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早已融進我們的血液當中。

每到小年,便意味著人們要開始準備年貨了,「大件」臘魚臘肉都準備好了,「小件」各式糖果當然少不了。人們馬上就要團圓,因此,有一些習俗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祭灶王 這算是一個民間傳說了,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於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甜瓜啦,灶糖啦什麼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二、掃塵土 主要是將家裡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裡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衝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

三、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四、沐浴理髮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五、貼春聯 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了,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裡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並不缺少年味。

相關焦點

  •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過小年需要注意什麼,過小年我們做些什麼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中國民俗過小年需要注意些什麼,過小年我們要做些什麼鐵筆居士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到了子月,馬上就是冬至節了,過了冬至節,我們感覺就好像快要過年了。那麼在過年前同,就有一個過小年的節日,過小年都是在臘月二十三日,南方人是以臘月二十四日這一天為過小年。當過了小年後,大年也就馬上到來。可以這樣來說,過小年後,年味就暫濃起來,很多人在過小年後,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了,以前的有錢人家,在過小年後,也就準備年貨了。
  • 你在哪天過「小年」?知道這些習俗嗎?
    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小年(Little New Year/Minor New Year)」來到了。這一天人們通常通過祭灶和掃年來宣告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也有日曆將臘月廿三和廿四都標註為小年,原因在於南北方的小年會相差一天,北方多數人廿三過小年,而南方人的小年則要晚一天。你們那裡哪天過小年?
  • 小年啦,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
    假如你選擇與我擦肩而過,祝你早安、午安和晚安!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民間,小年的習俗有很多。若細細品味,都不無道理。
  • 「小年」小年文化習俗,過了小年就是過新年了
    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罷!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臺附近牆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神龕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奏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過小年有什麼講究有哪些習俗 臨沂小年不吃炒什麼意思
    小年是我們春節之前最重要的節日了,北方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般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除了時間上的不同,南北方過小年的風俗也不太一樣。過小年的時候,有哪些習俗和講究您知道嗎?小編來為您一一介紹。   很多地方小年就算是開始過年,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
  • 小年,這些習俗禁忌你還記得嗎?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民間,小年的習俗有很多。若細細品味,都不無道理。那時,祭灶日的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來年全家平安。
  • 今天是「廿四夜」,年味漸濃~溫州這些小年習俗你知道嗎?
    這些充滿年味兒的溫州小年習俗你都知道嗎?在這天裡,溫州人還有一個習俗就是一定要吃芋頭和荸薺。荸薺溫州話的意思是「盤財」,芋頭的意思是「餘」,所以吃了這二樣,意在財源滾滾,年年有餘。傳統松糕一般分為白糖和紅糖,配料也比較講究,有紅棗、冬瓜條、肥肉、核桃、花生等等。炊制完成的松糕,香氣撲鼻,鬆軟可口。
  • 臘月二十三 細數咱膠東人過小年的那些傳統「講究」
    說的熱鬧,可咱膠東人過小年都有什麼講究呢?  小年的由來  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各地區因歷史原因而小年日子不一致,現在北方小年通常為臘月二十三,南方為臘月二十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也叫祭灶年,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稱為送灶、辭灶、醉司命。
  • 「小年」是什麼時候?「小年」的由來及習俗,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之前都聽家裡的老人們說過「小年」,可是也不知道「小年」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小年」的知識。「小年」是什麼時候其實「小年」,並非是一個特定的節日,在民間有句俗話叫「官三民四船五」,之前百姓家過小年都是臘月二十四,但是官家過小年會提前一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三「祭灶王」,後來百姓們也隨之效仿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過小年迎大年|「小年」到,年味足!小年習俗早知道!好運連連來!
    
  •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過了小年就是年,農村和城市過小年有什麼不同?
    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了,今天也是我們北方地區的小年,而這天作為農村祭灶王爺的重要日子,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日子,只不過小年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這個與地域文化有關,在阿冰河北老家一直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些地區則是臘月二十四。只不過傳統意義上小年這天並不是節日,而是一種民間的習俗罷了。
  • 農曆小年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小年夜有什麼講究注意事項
    2020年的春節進入倒計時,意味著家家戶戶要開始採購年貨、掃塵除舊迎接新年,其中臘月二十三是跨入新年前的第一個節日,俗稱「小年」。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農曆正月十五,每天都是「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那麼,近一個月的「年節」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呢,民間是怎麼慶祝迎接新年的到來的?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小年有什麼講究?你家是過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打開日曆,你會發現今年1月28日和29日都是小年,只是前者是北方的小年,後者是南方的。之前我一直都認為全國的小年是同一天,到現在才知道原來不同的地方對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日期。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一般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臘月是指農曆十二月,在日曆上面,陽曆下面就是陰曆,而陰曆中一般將二十寫作廿,臘月二十三日也就是臘月廿三。小年其實就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主要有掃塵,祭灶等民俗活動。民間有一俗語「官三民四船五」,這說的是官家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平民在臘月二十四,而生活在船上的人家則是在臘月二十五。
  • 小年晚上可以出門嗎 過臨沂小年了解傳統習俗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年味越來越重,尤其是臘月二十三就是我國傳統節日小年,有人說不能出門是真的嗎?   臘月二十三日為祀灶日,民間俗稱為「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稱為送灶、辭灶、醉司命。
  • 大掃除、拜灶王、貼窗花,這些古代小年習俗,你們那還有嗎?
    古時的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官家過二十三,民間過二十四,水上人家則過二十五。現在北方地區的小年多是二十三,南方地區多將二十四作為小年。古時,在外地經商、學習、或者做官的人都要在這天趕回家中,團團圓圓吃頓小年夜飯,向灶王祈福,祈求來年平安。小年也叫做灶王節。傳說灶王原名叫張生,雖已娶妻但整日花天酒地,家產也逐漸被敗光了,最後只能以乞討為生。
  • 小年,小念~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習俗 ·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是盛大春節的序幕開端。在小年,人們開始準備年貨,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貼春聯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
    小年習俗,祭祀灶王爺,這一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嗎文/緩緩說歷史 小時候最期盼的便是春節的到來,小編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會給小孩子買一身新衣服,家裡還會準備各種好吃的,而且還有壓歲錢拿別提多開心了。而臘月二十三又被稱作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拜祭灶王爺。那這個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大家了解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據說它的來歷還不不小。相傳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就會飛到玉帝面前,向玉帝回報人們這一年來所做的事情,玉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匯報而做出相應的獎勵或者懲罰。
  • 中國人為什麼過小年?小年夜拜灶神的習俗傳統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2019年1月28日是農曆年的小年節日,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小年(南方大部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的到來,意味著家家戶戶要開始掃塵除舊,祭拜灶神,乾乾淨淨準備過年了。那麼,小年夜祭拜灶神的習俗傳統由來是什麼?
  • 小年到了這些事情你注意了嗎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