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在坊間一直頗有爭議。北方人家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人家過小年是臘月二十四,其實不用這麼糾結,小年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它承載的意義遠遠大於形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早已融進我們的血液當中。
每到小年,便意味著人們要開始準備年貨了,「大件」臘魚臘肉都準備好了,「小件」各式糖果當然少不了。人們馬上就要團圓,因此,有一些習俗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祭灶王 這算是一個民間傳說了,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於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甜瓜啦,灶糖啦什麼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二、掃塵土 主要是將家裡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裡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衝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
三、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四、沐浴理髮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五、貼春聯 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了,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裡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並不缺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