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母親的微信

2021-01-10 陽光報陽光網

文/邵慶芳

一場初夏的雨,冷颼颼地下了幾天,下班回家無所事事,拿著手機亂翻朋友圈。翻到母親的朋友圈時,只有一張我和兒子的合照,還配了個省略號,簡單至極。

索性躺在被窩和母親聊天,母親繼續著白天發信息沒問完的話,繼續著沒有叮囑夠的叮囑,隨便都是半小時。我用最簡潔的方式向母親匯報了當天的行蹤,感覺困了,心不在焉了,說了句「老娘,話咋這多呢?」母親聽出我的不耐煩,趕快讓我掛視頻,語氣裡雖有不舍,但笑容滿面,心情愉快,這樣的轉變仿佛就在昨天,但確切始於2016年。

那年,母親多災多難。一月,家家還在年的氣息中,母親因腰椎間盤脫出住進四軍大附院;五月,三叉神經手術,唐都醫院一個月;九月,心臟病,西京醫院,四十三天;這一年,我和父親陪著她在醫院度過。即便這樣,母親情緒低落,唉聲嘆氣,不願和人交流。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的我不知所措,反覆尋思母親的病結所在。在醫院待久了,和醫生也熟了,主治大夫誠摯地說起母親的病情每次都因為心情影響療效,換句話說,母親還有抑鬱症。憑著我作為長女的直覺,我總覺得母親的病得從調節心情開始,和醫生商量,醫生讓我試試。

於是,一個陽光柔和的午後,我擅自從病床上叫起母親並扶她到醫院走廊的長椅上,母女二人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敞開心扉聊天。我引導母親回憶我童年的快樂片段,順勢說我在外努力工作的酸甜苦辣,說爺爺奶奶對家的照顧,說父親對她的深情厚愛,用親情柔化母親。很快兩小時過去了,我讓母親回病房休息,她卻堅持讓我陪她下樓轉轉,晚上破天荒早早睡著了,半夜還打起呼嚕,我悄悄錄音發給父親和弟弟,父親說我把母親帶出去累著了,而我沒有反駁,心裡無比清楚,母親的心結也許能打開。之後,我和醫生商量提出回家的要求,母親同意,可父親猶豫不決,我知道父親的擔心,便答應陪同回去照顧。很快辦完一切手續,連夜返家,開始了我專職伺候母親的生活。

在家的日子,母親依然鬱鬱寡歡,不看電視,不願出門,和外界幾乎沒聯繫。這樣的生活對母親的康復很不利,對我來說單調也壓抑,所以只要有空,我便玩手機,母親看到我拿起手機,就莫名的煩躁。想起醫生特意囑咐我要把藥物、心理及母親的自我管理結合起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康復效果。可是怎樣讓母親高興起來、充實起來、或和外面建立聯繫,我費盡心思。

記憶中,父母都愛秦腔,床頭一個小廣播,既看不到畫面,也不能隨時更換節目,突然想到手機有這功能,我故意在手機上搜一些母親愛聽的、能看到清晰畫面的秦腔發給父親。父親首先愛上了手機看秦腔,有時候還拿給母親看,老兩口抱著一個手機看秦腔的畫面讓我看著很是溫馨。我便嘗試著讓母親學習玩手機。開始很拒絕,對她來說,再好的手機不過是接打電話。於是在父親外出時,我當著母親的面故意和父親發語音發視頻,有好玩的也用視頻向朋友炫耀,並趁機告訴母親,不管我們在哪,只要打開視頻,就像電視裡一樣,能說話能見人,感覺我們隨時在身邊。母親嘴上說著學不會,但慢慢好像不牴觸了,有時候還往我跟前湊,我就趁機給下載安裝。雖說我是個急性子,可在母親面前,得使勁壓著,一遍遍教她怎麼用微信發信息、發表情、發照片,如何語音視頻。我和父親的微信首當其衝成了母親的「試驗田」。母親悟性極高,不多久,就學會微信視頻和發語音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故意不和母親一起了,我在我的書房,她在她的臥室,我們會隔著一堵牆的距離用微信視頻聊天,很快,母親就能比較熟練地操作了。隨後,我幫著把她在家鄉能聯繫上的兄弟姐妹都聯繫上,母親有空就與他們視頻,看到家鄉熟悉的面孔,聽到熟悉的聲音,東家長、西家短,拉家常、說心事,漸漸地,母親的心情敞亮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看著母親的變化,我欣慰。趁熱打鐵,我又手把手教母親拍照片拍短視頻,拍的好不好都說好,慢慢的,母親有了自信,還學會了看朋友圈、評論和發朋友圈。同年十月底,我返回單位上班,母親在她的朋友圈發了第一條記錄:「是微信讓我的生活豐富歡樂,讓我在家裡能看到外面的世界!」,還時不時給我發些她喜歡的圖片,視頻,讓我看到她的進步。當很多人把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半年時,我從來不敢。我習慣性把平時生活中見到的,想起的,感悟的隨手一記,有時也專門給母親發一些生活照工作照。而母親,也隨著我每天的記錄了解著我的生活、工作,感受我的心情。看到我發的照片,會及時點讚、不會打字了發個視頻評價下,瘦了還是黑了,只從不表揚,有時候我故意撒嬌問她照片漂亮不?母親回一句,你往稱上一站,不知道幾斤麼?我狠狠地回她一個白眼,母親會笑得合不攏嘴。

現在,母親能熟練使用微信。微信儼然成了她手中牽引女兒的風箏線,即使我離得再遠,母親也時刻關注、牽掛著從早到晚發的簡短的信息,囉嗦的叮囑都是些吃穿住行,雞毛蒜皮,但我從心裡覺得溫暖。我知道這短短的信息是母親長長不絕的愛意。

看到母親這幾年的變化,父親用「這『土匪』還行!」對我做了總結。

相關焦點

  • 「2020母親節文案大全」母親節微信簡訊簡短創意文案朋友圈說說
    【導讀】五一小長假放完就快到母親節了,母親節營銷文案自然必不可少,根據前期對母親節海報案例的分析,先列出幾個母親節的關鍵詞:母愛、歲月、思念、感恩、養育、陪伴、嘮叨、鮮花、男/女朋友等。
  • 「美文選粹」人生,一場單程的旅途
    如申請轉載或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微信聯繫張於凡:18910870020。 「美文選粹」瓦隙間的鄉愁 「美文選粹」曠野與城市 「美文選粹」鄉愁搭著火車鳴笛前行凡參與留言的小夥伴有機會獲得以下禮品1.
  • 微信「未完成」
    這種重視甚至到了「恐慌」的程度。比如,他說,「就像我們擴大 5000(微信)好友這個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對於它帶來的影響,說實話誠惶誠恐,我們會反覆思考。」這種一面前進一面「恐慌」帶來的並非克制,而是基於產品形態的合理性思考。張小龍曾說,「我不是克制,克制是一種壓制行為,我不壓制自己,而是會去想一個產品功能的合理性問題。如果不合理,就放棄」。
  • 今天,請停止「歌頌」母親
    今天是母親節,想必,你已經聽到了各式各樣對母親的花式讚美。長久以來,歌頌母親成為了一種普遍的話語體系。中國的「母親」形象被華麗的大詞所包裹:無私、偉大、奉獻、含辛茹苦。母愛本該值得讚頌,可問題是,當我們為母親們的無條件付出、不計回報這些詞感動時,我們亦是在選擇將她們不平等的生存現狀加上了溫情的濾鏡。
  • 微信語音識別團隊如何避免AI 把「久石讓」聽成「就是了」?
    編者註:這是微信派《技術盒子》第一期,希望以趣科技,輕科普的方式來跟大家聊聊微信產品背後的故事。極客公園已獲得轉載授權。原標題:《語音識別揭秘,如何讓微信「聽懂」你的心?》從 1972 年,一個孤獨程式設計師對著電腦敲下第一句「hello world」開始,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溝通與對話,便從未停止。
  • 「美文選粹」2016年浙江卷:何家槐《母親》
    想要投稿美文欄目請添加左老師微信15389452767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董一菲詩意語文工作室成員,中學高級教師,多次獲得市、區優質課一等獎、二等獎。主編:王濤欄目主編:楊文慧 / 責編:孟麗 審校:孫夢霞 / 美編:左佐中國文學作品中,有很多母親的形象閃耀著聖潔的光輝:歸有光筆下,母親殷切追問,是他一生的思念和追尋;朱德筆下,母親勤勞溫和,是總司令一生的溫暖和亮光;琦君筆下,母親慧心巧手,是琦君的童年天使長在夢中;胡適筆下,母親剛強自重,胡適一生的緬懷敬重;毛主席筆下,母親慈愛莊重,是主席銘記五內的長久追念
  • 我為什麼不看好微信的「深色模式」和「群待辦」功能?
    此外,這次微信更新的iOS新版本,還包括微信群新增「群工具」「群待辦」、「發語音優化」、「表情包優化」、朋友圈支持「跳到還沒看的位置」等幾個功能點。你更新了嗎?你自己怎麼看這幾個迭代功能?實際上,微信之前曾短暫上線過夜間模式,但隨後被移除。微信團隊前段時間還曾在微博上就此事幽默回應「你的夜晚太珍貴,我們不忍心佔用,更不願意成為你半夜醒來看手機的原因,願你每夜好眠。」,可見微信對於支持「深色模式」的態度。
  • 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企業微信想成為實名「服務窗口」
    當年 10 月,企業微信開始測試連通微信的「群聊互通」,用戶可在企業微信或者微信上創建含有微信聯繫人的群聊會話;同年 12 月,企業微信開始測試「客戶聯繫」功能。企業可以通過「客戶聯繫」單獨定義企業對外服務的提供者。
  • 「網易蝸牛閱讀」和「微信讀書」的寫書評功能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網易蝸牛閱讀」和「微信讀書」的寫書評功能,來看看網易蝸牛讀書的寫書評功能有哪些值得借鑑的地方。(2)「微信讀書」 2.4.9簡介:基於微信關係鏈的官方閱讀應用,用時支持iPhone和iPad兩大終端平臺。在提供極致閱讀體驗的同時,為用戶推薦合適的書籍,並可查看微信好友的讀書動態、與好友討論正在閱讀的書籍等。
  • 微信又悄悄更新!張小龍撤回的「信息流」被重新上線了
    是的,微信的「信息流」又回來了。有意思的是,還是那個熟悉的 Android 6.7.2 內測版本號,但之前「撤回信息流」的改變仿佛沒有發生過。8 月 3 日,有讀者在後臺反饋,在知曉程序回復「更新」後,下載的 Android 6.7.2 內測版中訂閱號依舊是以「信息流」方式呈現,和我們在《微信再更新!
  • 「感恩媽媽的句子簡短」2020最新母親節送給母親一段感恩的話
    「感恩媽媽的句子簡短」2020最新母親節送給母親一段感恩的話由安徽人事考試網提供同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更多關於母親節祝福語,母親節文案,母親節的內容,請關注安徽公務員考試網! 「感恩媽媽的句子簡短」2020最新母親節送給母親一段感恩的話   老舍先生說:「人,即使活到七八十歲,有母親在,多少還可以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但卻失去了根。有母親,是幸福的。」 母親節到了,準備好給媽媽的禮物和話語了嗎?母親節感恩媽媽的話送給大家。
  • 微信「動態紅包」來了,快試試
    剛剛結束的元旦假期讓微信紅包封面火了一把,微信聯合多家企業推出了樣式新穎的紅包封面,為發紅包增加了更多可玩性。除了紅包封面之外,小果發現最近又有網友發掘出了微信紅包的另一種玩法---「動態紅包」。具體效果可以看下圖演示。
  • 微信這些不為人知的「神細節」,隱藏得太深了!
    ▲ 搖一搖手勢:男生版(左),女生版(右)添加朋友:快速找到修復工具遇上聊天記錄混亂、通訊錄丟失等問題時,iOS 版的朋友,可以在「添加好友」裡輸入「:help」,從而快速進入微信修復工具。當然,Android 的朋友也可以通過「我 - 設置 - 幫助與反饋 - 右上角的扳手」抵達修復工具頁面。
  • 「千言」我們長大了,便掙脫母親懷抱,我們蒼老了,懷念母親懷抱
    我們長大了,開始掙脫母親的懷抱,等我們蒼老了,又該懷念母親的懷抱。「千言」人們可以有無窮的想像,卻不能將幻想化為現實的模樣「古風詩文」佛前驚鴻暗羅剎,忍顧紅香淚別衣。「古風詩文」草葉青青,細雨頻頻,花豔笑雲陰
  • 微信新功能「拍了拍」用英文怎麼說?
    「這是準備減肥的龜叔第 179 篇原創文章」全文約 787 字預計閱讀時間: 3 分鐘
  • 用Python揪出你微信裡的「殭屍粉」
    相信每個人的微信好友裡都有一些所謂的「殭屍粉」,他們默默地躺在你微信聯繫人中,你傻傻的以為對方還是好朋友,那你就真是太傻了;而現實是,對方早就把你從好友列表中刪除了,那到底如何來揪出這群人呢?本篇文章的目的是自動化操作微信 App,通過「模擬給好友轉帳」來揪出所有的「殭屍粉」,並一鍵刪除它們。
  • 可不可以給我你的微信?3種加微信方式看穿他的真「性」情
    為了這個動作,還有人在火鍋店跟漂亮店員大喊:「小姐,我想要加東西……我要加妳的玩微信。」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我個人是不介意把微信給出去,但對於「如何加微信?」我就有自己的眉角跟解讀。而且經過無數次的觀察,我發現:對方如何加妳的微信確實會透露出他是什麼樣的人?多少能預測兩人戀情的發展。
  • 微信隱藏彩蛋!表情加符號就能傳遞「神秘信息」
    微信翻譯出彩蛋。之前用戶和微信翻譯玩遊戲時就曾發現不少彩蛋,比如「You are my shadiao friend」之前就會被翻譯為「你是我的好朋友」,想到「沙雕」這個詞中調笑的意味,你似乎也不能說這個翻譯是錯的。
  • 微信上被問「在嗎」該怎麼回答?
    微信上被問「在嗎」該怎麼回答?知友:程墨Morgan在微信被問:「在嗎」我都會回答:「啥事?」我可以理解有的人對「在嗎」問題很反感,我有些做媒介的朋友,工作就是在 QQ 和微信上保持和各種人的聯繫,她們特煩有人問「在嗎」,按照她們的原話就是:「有話直說,別廢話!」
  • 從「我的購物單」到好物推薦再到同好社區,微信的「好物圈」為什麼...
    從「我的購物單」到好物推薦再到同好社區,微信的「好物圈」為什麼如此糾結 「好物圈」是個一上線就引發諸多關注的產品,微信希望它承擔基於社交關係推薦好物的角色,但在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