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人撬門、專人放哨、專人轉移、每次作案都做好偽裝,甚至為了不留痕跡,每次作案寧可步行數小時也不坐車……這個13人保險柜盜竊團夥,還是栽了。
怎麼栽的?久走夜路?10日,偵破此案的梁平警方辦案民警說,「不管是第一次走,還是久走,只要伸手必被捉。」
落網
2017年1月13日,梁平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接警稱,當地天力駕校財務室保險柜被撬,現金被盜。2017年3月22日,梁平區巨源不鏽鋼製品廠和一混泥土攪拌廠等兩家大企業的保險柜又接連被盜,合計經濟損失達30餘萬元。
監控拍下嫌疑人行蹤
辦案民警進行現場勘察,提取了嫌疑人的足跡。在查看監控時,發現這幾起案件的案發時間和案發地點相近,監控中顯示都是3個人作案,統一著裝、都帶了頭戴和腳套,並特意迴避了周圍監控。警方無法追蹤行動軌跡和作案車輛。這是一起專業程度高反偵察能力強的系列案件,偵破工作陷入僵局。
監控拍下盜竊過程
梁平區公安局及時將案件線索向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匯報,去年5月雙方成立專案組,並發現兩江新區在當年1月和3月也接連發生了類似案件,案發時間緊挨梁平區保險柜被盜案。通過回訪案發現場,案件偵破取得突破,警方提取到嫌疑人的DNA,確定了嫌疑人潘某的身份。專案組民警還發現,案發現場被盜手機一直在貴州省黃平縣潘某的身上。隨即,專案組民警奔赴貴州。
監控拍下盜竊過程
專案組民警發現,潘某在貴州省凱裡市作案近10起。民警將潘某成功抓獲,並在他家中搜出大量手機、電腦等贓物。在大量證據面前,潘某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和同夥。
經審訊和摸排嫌疑人的生活交際圈,潘某某、楊某某等10多個與潘某交往密切的人員進入警方視野。專案組民警隨後發現這些嫌疑人員都有盜竊保險柜的前科,其中兩人還在今年全國「三打擊一整治」專項行動中被公安部列為A級逃犯。於是,專案組民警開始對這些人員也展開了調查。
嫌疑人之一交代作案情況
通過對全國保險柜盜竊案的梳理和核查,結合該團夥作案手法和作案規律,民警發現了潘某某和楊某某等10多人在湖南、遼寧、甘肅等地的犯罪證據和作案嫌疑。2017年底,專案組民警收網,將涉嫌盜竊保險柜的潘某某、楊某某等13抓獲歸案。經審訊,嫌疑人對合夥流竄全國10多個省市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經調查,該盜竊團夥的成員均系貴州省黃平縣人,嗜好相同。作案前,人員隨機組合隨機選擇作案地點,到達作案地點後,有針對性地選擇大型企業、廠礦、汽車4S店的財務室保險柜作為作案目標。作案時,統一高度偽裝,步行數小時到達作案地點,使用特製工具實施盜竊,作案手法嫻熟,得手後迅速離開現場。
目前,警方分批次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其中抓獲公安部A級逃犯2人。該案涉及全國14個省市案件74件,涉案金額141萬餘元。2018年2月,該案被公安部掛牌督辦。8月10日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記者從警方獲悉,該案第二階段的工作正在偵辦當中。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夏祥洲 通訊員 周可東 文 警方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