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法的分類——《〈四分律行事鈔〉譯註》勘誤

2021-02-19 賢超小和尚

 

戒律的名相體系迥異於一般的經論,這給沒有系統閱讀過律典或者沒有出家經驗的普通讀者和研究學者帶來很大的閱讀困難,甚至在戒律方面的學術著作中出現不必要的錯誤也是相當常見的。

 

《〈四分律行事鈔〉譯註》[1]是一部翻譯和注釋《行事鈔》上卷部分的現代作品。《行事鈔》被認為是道宣律師最重要的戒律著作,歷來受到廣泛的重視。上卷內容主要是戒律中的羯磨法,相當於僧團議事制度。

第五篇〈通辨羯磨〉涉及到羯磨法的分類,其中有134種「眾法羯磨」可以分為單白、白二、白四這三個大類,分別有39、57、38種羯磨法。其中很多羯磨法的名稱比較生僻,容易引起識別錯誤。下面列舉《譯註》一書在識別羯磨法名稱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

 

一、單白羯磨

 

在《譯註》第76頁,第381條腳註中將單白羯磨分為輕小、常行、嚴制三個小類,每個類別分別有10、11、18種羯磨法。這三個小類的分類方法應該是作者直接引用元照律師的《資持記》上面的說法。不過《譯註》在標點方面出現了偏差,使得「輕小」、「嚴制」的羯磨法列舉有誤。

 

【原書】

 

「(1)輕小十:二十七捨墮、受懺、行缽、剃髮、十戒、具戒、前三、受德衣、捨德衣、非時和。」

……

 「(3)嚴制十八:餘語、觸惱、滅諍中五、簡智人、遣不誦戒、不學律人、遣舍正義、草覆地、五百結集中六白、七百結集中五白、行籌白不入數。」

 

【修訂】:

 

「(1)輕小十:二十七捨墮受懺、行缽、剃髮、十戒、具戒前三、受德衣、捨德衣、非時和。」

……

「(3)嚴制十八:餘語;觸惱;滅諍中五——簡智人,遣不誦戒、不學律人,遣舍正義,草覆地;五百結集中六白;七百結集中五白。

「行籌白不入數。」

 

【說明】

 

1、輕小十種。

 

《譯註》將「二十七捨墮受懺」、「 具戒前三」都用標點斷開,有誤。

 

其中,「二十七捨墮受懺」指的是懺悔二十七種捨墮罪時候的一種單白法,目的是請眾僧聽許一位持戒清淨的比丘來為另一位犯罪比丘作懺悔主。羯磨文的主幹是「我比丘某甲,受某甲比丘懺悔」。第一個「某甲」指懺悔主,第二個「某甲」指犯罪比丘。

 

「具戒前三」指的是在受具足戒所用的三種單白法,分別是差教授法、喚入眾法、對眾問難法,是正受戒體之前的準備工作。

 

差教授法,指的是「三師七證」(受具足戒需要十位比丘,包括得戒和尚一位,教授阿闍梨一位,羯磨阿闍梨一位,七位尊證)差遣「教授阿闍梨」出界,檢查受戒者是否有遮難(不能受戒的條件,重的叫做「難」,輕的叫做「遮」,共有十三條重難、十六條輕遮。)

 

喚入眾法,是教授阿闍梨在檢查受戒者沒有遮難之後,回大界向三師七證稟報,同時請求召喚受戒者前來正式受戒。

 

對眾問難法,是羯磨阿闍梨告知眾人,準備向受戒者正式詢問是否具有遮難。教授阿闍梨出界問的那次,只是預先詢問。羯磨阿闍梨問的這次是正式詢問,確認受戒者是否具備受戒的資格。

 

以上輕小類的十種羯磨,《譯註》只有六個列舉正確,其他四個列舉有誤。

 

2、嚴制十八種。

 

《譯註》將「滅諍中五」當成一種羯磨,也是錯誤的。

 

「滅諍中五」是對滅諍所用到的五種羯磨法的總稱,包含「簡智人,遣不誦戒、不學律人,遣舍正義,草覆地」。所以,「滅諍中五」與它們之間不是並列關係,而是包含關係。再者「遣不誦戒、不學律人」的完整寫法應該是「遣不誦戒人」和「遣不學戒人」。《譯註》的標點方法容易讓人理解為「不學律人」就是羯磨的名稱,容易忽略前面應帶有「遣」字。

 

《譯註》把「行籌白不入數」當成了一種羯磨法算在「嚴制」之中,有誤。

 

 「行籌白不入數」的含義是,「行籌白」(指的是行籌的時候作的一種單白)並沒有計算在39種單白羯磨之中。

 

二、白二羯磨

 

《譯註》第76頁的第382條腳註,將57種白二羯磨分為從僧乞得、僧製法、差遣、結解、懺治五個小類,每個類別分別有7、11、14、19、6種羯磨法。這裡同樣也是引用元照律師的《資持記》上面的說法。標點方面的失誤如下。

 

【原書】

 

……

 「(2)僧製法十一:試外道、狂痴及解、不往學家及解、分僧物、賞看病、分亡物、付德衣、持房與道俗、修治二法 。

「(3)差遣十四:分臥具、說粗罪、往教尼五德、守藏、守德衣、懺白衣、行籌人、料理房、告覆缽、分粥食等、尼中求教授、往自恣、遣信、受戒。

「(4)結解十九:大界並解、二同界、一同界、三小、並三解、戒堂並解、攝衣並解、淨地並解、戒場結食同、結庫藏。」

……

 

【修訂】

 

……

 「(2)僧製法十一:試外道、狂痴及解、不往學家及解、分僧物、賞看病、分亡物、付德衣、持房與道俗修治二法。

「(3)差遣十四:分臥具、說粗罪、往教尼五德、守藏、守德衣、懺白衣、行籌人、料理房、告覆缽、分粥食等、尼中求教授、往自恣、遣信受戒。

「(4)結解十九:大界並解、二同界、一同界、三小並三解、戒堂並解、攝衣並解、淨地並解、戒場、結食同、結庫藏。」

……

 

【說明】

 

1、僧製法十一種

 

《譯註》將「持房與道俗修治二法」斷開,有誤。

 

《譯註》把「持房與道俗」、「修治二法」分別當成了一種羯磨法。實際上,「持房與道俗修治二法」具體指的是「持故房與道俗治法」和「持故房與道俗治停法」這兩種羯磨法。在這裡,是無法通過標點將兩者區分開的。

 

2、差遣十四種

 

《譯註》將「遣信受戒」斷開,有誤。

 

「遣信受戒」是專門針對女眾開設的一種受具足戒的方式,指的是派遣一人作為信使[2],代替某位受戒的女眾前往比丘僧團正受戒體。本來,正受具足戒是一種白四羯磨法。如果標點為「遣信、受戒」,那麼就會把「受戒」當成一種白二羯磨法。這裡的「遣信受戒」作為一種白二羯磨法,所指的並不是正受戒體的環節,而是指比丘尼僧團派遣信使的環節。實際上,戒律中所有關於派遣的羯磨都是白二羯磨,這是一種規律。

  

3、結解十九種

 

《譯註》將「三小並三解」斷開,有誤。

 

《譯註》標點的時候,通常都是把結界法和解界法合在一起,比如「大界並解」,意思是結大界法和解大界法。同理,「三小並三解」的意思是結三種小界法及其對應的解小界法。三種小界分別是說戒小界、自恣小界、受戒小界。所以不應該把「三小」和「並三解」斷開。

 

《譯註》將「戒場結食同」當成一種羯磨,有誤。

 

「戒場」指的是結戒場法,「結食同」的全名是「結食同法別法」,兩者的意義不同。戒場是在大界之中劃分出來的一塊用於作羯磨法的專用區域。「食同法別法」指的是兩個各自獨立說戒的大界之間為了互通食物或利養而做的一種羯磨。因為一處大界內的食物或利養不可以隨意帶出大界,要經過僧團羯磨才可以。

 

這個問題可能牽扯到另一個隱性的識別錯誤,就是作者把「二同界」當成了兩種羯磨法,因此只有把「戒場結食同」算成一種羯磨,才能保持總數為19。「二同界」的全稱應該是「法食二同界」,用意是讓分散於兩個不同地方的僧團可以共同說戒、共享利養而設的一種結界方法,是一種羯磨法而不是兩種。

 

三、總結

 

以上問題,只要跟道宣律師專門介紹羯磨法的著作《隨機羯磨》《羯磨疏》進行對照就可以輕易發現。所以,這些問題的出現可能源於作者沒有注意到《資持記》這部分的內容與《隨機羯磨》《羯磨疏》之間密切關係,而沒有再去核對《隨機羯磨》《羯磨疏》上面的內容。

 

《羯磨疏》《戒本疏》的內容與《行事鈔》多有重合,比較他們之間的差異是了解道宣律師律學思想前後變化的重要線索。元照律師作《資持記》進行解釋《行事鈔》的時候,就大量引用道宣律師後期律學代表作《羯磨疏》《戒本疏》,來對前期律學代表作《行事鈔》中的觀點進行解釋甚至修正。

 

比如,《行事鈔》中對於不同律部之間的觀點或者作法的差異,常常持有兩可的態度,反映了道宣律師早期開放的思想狀態。這些問題往往在《羯磨疏》《戒本疏》中加以取捨而形成了一個最終結論,反映了道宣律師晚期成熟的思想狀態。

 

從道宣律師律學著作的寫作史來看,《行事鈔》成書於道宣律師三十歲之前,剛剛臨近而立之年,之後便沒有再被修訂過。而《羯磨疏》《戒本疏》成書晚於《行事鈔》,道宣律師晚年還做過再次修訂。從嚴謹的研究角度來看,《羯磨疏》《戒本疏》代表的是道宣律師晚年相對成熟的律學思想,比《行事鈔》更為系統完備,理應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視。


[1]《〈四分律行事鈔〉譯註》,屈大成,和裕出版社,2010年1月

[2] 遣信的「信」,在中古漢語中是「信使」的含義,不是「書信」的含義。如果表示「書信」,應該用「書」。

相關焦點

  • 界詮法師就弘揚律學、培育僧才等問題接受專訪
    知道了戒律的重要性,心想作為出家人,卻不知佛陀所制定的律法以及僧團制度,總是覺得非常遺憾。當時,只是抱著這麼一種心態去學律的。至於教團不振、行持不力,是在學律過程中才體會到。佛陀時代的比丘僧團完全依律行持,僧團中的行事以羯磨法來完成,採取民主管理辦法。一旦僧人違犯了律制,必須以羯磨行事來解決。這樣自然會體現一種和合共住的情形。中國佛學院畢業後,我留在佛學院教務處工作了一段時間。
  • 佛學教本·律宗 (二)談止持、作持、四分律及具足戒的八段五篇
    佛滅後,優婆離結集律藏,升座誦讀,共八十次,名八 十誦律,這是戒律的根本。後百餘年,去聖漸遙,有一部分放逸 (1) 之徒,漸感覺戒律的拘束,由是乃擅 加修改。阿育王 (2) 時,優婆多 (3) 門下,分裂為五部,此五部中所用之律,亦各不同;薩婆多部名十誦 律,彌沙塞部名五分律,迦葉遺部名解脫律,摩訶僧祗部名摩訶僧祗律,曇無德部名四分律。
  • 我和《論語譯註》、《孟子譯註》 楊伯峻
    要寫《論語譯註》,必須先深入了解《論語》本書的體例、詞彙、語法,就是每詞每句在當時的本義。我看了某些人搞的古書譯註本,並沒有下大功夫,其中較好的不過就他的水平依字面翻譯,並不考作者的本意和本義,未免把譯註看得太容易了。我喜歡晉人陸機的一句話:「餘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昭明文選·文賦序》)我認為無論讀什麼書,必先探求作者的「用心」,才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 《論語譯註》
    《論語譯註》 發表時間:2012-02-01   來源:中國文明網《論語譯註》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一、 圖書內容簡介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向以注釋準確、譯註平實著稱
  • 垃圾分類 | 看我「顏色」,見「圾」行事!
    垃圾分類 | 看我「顏色」,見「圾」行事!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
  • 《弘一大師文集》律學(下)【2576期】
    我們將連載大師最核心的論述,以法義、律學、修持、書簡、開示等分類推薦給大家,約十餘期,歡迎學習。大部之廣律,最初傳來的是十誦律,翻譯斯部律者,系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廬山淨宗初祖遠公法師亦竭力勸請讚揚。六朝時此律最盛於南方。其次翻譯的是四分律,時期和十誦律相去不遠,但遲至隋朝乃有人弘揚提倡,至唐初乃大盛。第三部是僧祇律,東晉時翻譯的,六朝時北方稍有弘揚者。劉宋時繼僧祇律後,有五分律,翻譯斯律之人,即是譯六十卷華嚴經者,文精而簡,道宣律師甚贊,可惜罕有人弘揚。
  • 《論語譯註》---中國文明網
    《論語譯註》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一、 圖書內容簡介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向以注釋準確、譯註平實著稱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譯註方面。
  • 數據不滿足正態分布——如何計算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
    1四分位數(Quartile)是統計學中分位數的一種,即把所有數值由小到大排列並分成四等份,處於三個分割點位置的數值就是四分位數。第三四分位數與第一四分位數的差值稱為四分位數間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簡稱四分位距。
  • 中國銀行100周年紀念鈔30連體整版鈔(香港中銀大炮筒)
    中國銀行100周年紀念鈔30連體整版鈔(香港中銀大炮筒)高檔送禮佳品香港中銀大炮筒【藏品名稱】中國銀行成立100周年紀念鈔整版30連張(香港整版鈔)【藏品分類】紀念鈔【發行年份】2012年【發行數量】2萬套【藏品發行】中國銀行香港分行
  • 數據不滿足正態分布--如何計算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
    大家對於四分位數間距可能會比較陌生,一般遇到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時,手足無措。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四分位數(Quartile)是統計學中分位數的一種,即把所有數值由小到大排列並分成四等份,處於三個分割點位置的數值就是四分位數。
  • 見圾行事,與「垃圾分類」密不可分的一天
    廣州的垃圾分類已經展開很久了,取得的效果也十分顯著。作為廣東省的在校大學生,你有沒有跟上時代潮流、見「圾」行事呢?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為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 【一日一書】孟子譯註(簡體字本)
    | 讀一本好書,喝一杯清茶 |圖書《孟子譯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