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知|《檔案學通訊》2021年第1期目錄&摘要早知道

2021-02-07 檔案那些事兒

《檔案學通訊》雜誌社授權「檔案那些事兒」獨家發布每期目錄。2021年第1期先睹為快!

回顧與前瞻:「十三五」檔案學科發展調查和「十四五」檔案學重點研究領域展望【馮惠玲 連志英 曲春梅 周文泓 潘未梅 徐辛酉 李孟秋 王寧】


企業檔案工作的創新與發展【蔡盈芳】

檔案學研究技術取向批判的再思考【於英香】


局館聯動:另一種可能更科學的檔案管理體制定位【周林興 徐承來 鄒莎 鮑志芳】


文件管理術語國際標準的演進:基於ISO 30300:2011和ISO 30300:2020的比較【安小米 徐明月】

數字人文取徑下的淡新檔案重整與分析(下)【項潔 洪一梅】


科學數據和科研檔案的管理協同:框架和路徑【何思源 劉越男】


面向群體交互的檔案服務系統構建——針對館員與用戶的分析【張丹】

簡論17世紀日耳曼地區「檔案權」概念的內涵與影響【王岑曦】


格裡格報告檔案鑑定方法述評【曹宇】


國外中國檔案學研究回望與反思——基於論文的分析【王向女 姚婧 邱怡璇 袁倩】

中國涉密檔案解密管理體系研究——基於雙重生命周期理論的視角【張臻】

數字人文視角下檔案學本科生數據素養培育研究【鍋豔玲 饒圓 王小雲 唐長樂 高文靜 陳雍】


新文科背景下檔案學專業非理論講授方法及其效度考核【王曉園 徐辛酉 劉娟娟 昌珍霞 張琳】


檔案學專業課程的線上多維互動式教學模式探索【李雯 宋琳琳 歸吉官 陸小妹 向禮花】


數字人文背景下圖情檔課程教學的融合與創新【李姍姍 邵華 宮平 李青維 黃新平】


面向數智時代的檔案學專業課程體系重構【趙躍 王英 劉露 祝潔 鄒桂香】


檔案信息化人才需求視角下的課程與教學思考【鄭川 朱天梅 朱伶傑 樂慶玲 李萍】


第二屆全國高校檔案學專業青年骨幹教師研修班湘潭宣言

回顧與前瞻:「十三五」檔案學科發展調查和「十四五」檔案學重點研究領域展望

馮惠玲連志英 曲春梅 周文泓 潘未梅 

徐辛酉 李孟秋 王寧


摘要:「十三五」期間,我國檔案學科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服務社會、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推出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獲得了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但在檔案學原創性基礎理論研究、檔案學研究平臺、團隊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較薄弱,學科影響力尚需進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間,我國檔案學科仍將關注人文、管理和技術三大研究取向,更注重這三者的交叉與融合,重點對文件檔案管理數字轉型、檔案記憶理論與數字記憶、檔案與數字人文、檔案社會化趨向與文件檔案管理理論創新、文件檔案治理、古文書與檔案事業發展史、文獻遺產保護與修復及檔案學專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等領域開展研究,開創開放、多元、創新的學科新局面。


摘要:從實踐角度總結「十三五」期間我國企業檔案工作所採取的一些值得總結的手段、措施和做法,找出若干規律性東西,在「十四五」規劃中運用,從而促進企業檔案事業更好地發展;基於對「十三五」期間有關工作的總結,對「十四五」企業檔案工作從實踐角度作了展望,分析了「十四五」企業檔案工作可能的特點、方向及重點內容。

摘要:學界對檔案學研究技術取向的批判主要表現為批判檔案學研究內容技術化過度、過熱與超前,忽視技術研究與理論研究及實踐轉化的融合;批判檔案學研究方法技術化不足或者技術工具濫用等。從檔案學研究技術嵌入的歷史來看,雖然存在某些需要批判與抵制的「偽技術」研究,但總體並未造成技術研究過度,反而存在技術研究不足的現象;檔案學研究方法技術化傾向還未形成,學術共同體對研究方法的技術取向存在認識誤區。隨著大數據、數字人文等技術與檔案學研究的融合,檔案學泛在信息技術應用研究將不斷擴張,檔案學研究方法技術化將加速推進。

局館聯動:另一種可能更科學的檔案管理體制定位

周林興 徐承來 鄒莎 鮑志芳

摘要:檔案管理體製作為國家檔案事業體系的重要組成,其科學定位關係到檔案局和檔案館的公眾形象,更會對兩大部門的職能運轉產生間接影響。分析「局館分立」檔案管理體制定位觸發的檔案部門社會形象的模糊、檔案工作者職業心理的波動、檔案管理工作協調性的降低及檔案行政監管的弱化等現實問題,挖掘「局館聯動」檔案管理體制定位蘊涵的塑造機構形象、激發身份認同、優化職能互動和創新管理理念等潛在價值,探索另一種可能更科學的檔案管理體制定位及其實現機制。

文件管理術語國際標準的演進:基於ISO 30300:2011和ISO 30300:2020的比較

安小米 徐明月

摘要:ISO 30300:2011《信息與文獻 文件管理體系 基礎與術語》修訂版《信息與文獻 文件管理 核心概念與術語》於2020年4月正式發布,首次統一了文件管理領域的核心概念和術語及定義。比較新舊標準的研製動機和研製方法論、內容和結構對文件管理工作具有實踐指導意義,比較新舊概念圖及其變對理解文件管理標準化的新思想更具有理論指導意義。通過對新舊標準文本構成及要素的比較,討論了新標準特點及其對中國文件檔案標準建設的啟示,揭示出國際標準化領域文件管理標準化工作和術語標準化工作的發展方向。

數字人文取徑下的淡新檔案重整與分析(下)

項潔 洪一梅

摘要:所謂數字人文取徑,是將數字資源或數字工具的運用導入到一個人文學者完整的研究歷程中,從問題意識開始,包含搜集與取得材料、整理與組織材料,到分析與觀察,研究者可在此基礎上進行詮釋,進一步產出研究成果。本文便是從這樣的方法論出發,陳述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在淡新檔案的重整與系統化工作上,以數字人文研究為系統導向,融入三個重要的系統概念:學科元素的深化、研究功能的延伸、研究意識的連結;採取多重脈絡的關聯結構,將檔案組織的層級從「案」細緻化到「件」,逐件進行全文的人、時、地、物與客家相關詞彙的標註,並在戴炎輝分類之外,針對客家研究的需要,建立客家事件主題架構。在這樣的檔案內容深化後,運用DocuSky的雲端資料庫模式,建設「《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分析系統」(Danxin Archives System for Hakka Studies,DASH),提供系統使用者與材料間互動探索的多元功能,並以標準格式DocuXML讓使用者完整匯出需要的文本材料及加值信息,以銜接個人的議題研究,啟動研究者個人化的數字人文研究歷程。

科學數據和科研檔案的管理協同:框架和路徑

何思源 劉越男

摘要:科學數據和科研檔案是國家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同屬科研信息資源體系,具有密切聯繫,但在實踐和研究中兩項工作就像是「平行線」,交集甚少。通過對有關科學數據和科研檔案的學術文獻、政策文本,以及網絡調查和實地調查獲得的相關事實數據進行分析,根據管理協同的相關理論與框架模型,可構建由制度規範、組織分工、業務方法、數據資源、信息服務等要素構成的管理協同框架,並在框架指導下提出推動共同問題走進位度視野、構建新型協作模式、加快數位化和數據化進程、探索應用開源軟體工具、夯實安全保障體系等實施路徑,以共同應對科研信息資源管理在體制、法規、管理、技術等領域面臨的挑戰。

面向群體交互的檔案服務系統構建——針對館員與用戶的分析

張丹

摘要: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交互對於檔案突破自我封閉圈、促進自我服務轉型具有重要作用。以社會建構論、交互認識論為理論基礎,構建面向群體交互的檔案服務系統,擴充檔案服務內涵,強調館員積極主導、用戶參與驅動的雙向服務互動,並確立系統總體框架,以館員與用戶、館員群、用戶群為主體層,以信息、學習、評估、湧現等交互行為為行為層,以溝通、激勵、識別、認知、反饋等為機制層,旨在促進檔案「請進來,走出去」,實現檔案服務轉型。

簡論17世紀日耳曼地區「檔案權」概念的內涵與影響

王岑曦

摘要:17世紀前,日耳曼地區的檔案工作由於缺少標準規範的統一管理,文檔真實性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在這種情況下,日耳曼地區的學者圍繞「檔案權」概念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並在此過程中第一次提出了集中式檔案管理體制的構想。在「檔案權」概念的影響下日耳曼地區也在歐洲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集中式的檔案管理體制。梳理「檔案權」概念提出的歷史背景及其內涵與影響,並從文檔真實性問題的角度對「檔案權」概念與古文獻學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討論「檔案權」概念特殊的歷史合理性。

摘要:為從歷史角度了解當代英國的檔案鑑定實務,從格裡格報告中檔案鑑定方法提出的歷史背景入手,闡述格裡格報告中重新解讀「黃金原則」「歷史標準」的使用策略和鑑定時間方案的調整等鑑定策略,得出其在「行政標準」使用具體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代表同期主流檔案鑑定方法三個層面所表現出的價值,總結英國國家檔案館在現階段應用格裡格系統時所做出的調整策略。

國外中國檔案學研究回望與反思——基於論文的分析

王向女 姚婧 邱怡璇 袁倩

摘要:為了解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檔案學在國際上的發展過程與地位變化,明晰中國檔案學的國際化進程,通過梳理國外平臺發表的119篇有關中國檔案學研究的文章,採用文獻計量法和文本分析法,從發文數量、發文出版物、發文機構、國別和性質,以及作者為對象進行數據分析,將國外中國檔案學的發展劃分為萌芽、初步探索、向外擴展、多元繁榮四個階段並進行主題分析。從加強青年學者的培育、重視檔案學理論的研究、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檔案學話語體系三個方面反思中國檔案學國際化發展的路徑。

摘要:為全面掌握館藏民國檔案紙張酸化情況,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於2018年啟動了「館藏民國檔案酸度普查研究」項目。通過選取2858張道林紙的pH值,分析其酸化等級、檔案時間分布、與年代和字跡關係等特徵,從數據分析得出民國檔案用紙中道林紙酸化的一般規律。結果表明,道林紙超過70%處於酸化嚴重及以下狀態,酸度總平均值為4.70,年平均pH值與檔案年代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呈正線性關係,對道林紙酸度變化的預測具有參考價值,為民國檔案脫酸和搶救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涉密檔案解密管理體系研究——基於雙重生命周期理論的視角

張臻

數字人文視角下檔案學本科生數據素養培育研究

鍋豔玲 饒圓 王小雲 唐長樂 高文靜 陳雍

新文科背景下檔案學專業非理論講授方法及其效度考核

王曉園 徐辛酉 劉娟娟 昌珍霞 張琳

檔案學專業課程的線上多維互動式教學模式探索

李雯 宋琳琳 歸吉官 陸小妹 向禮花

數字人文背景下圖情檔課程教學的融合與創新

李姍姍 邵華 宮平 李青維 黃新平

面向數智時代的檔案學專業課程體系重構

趙躍 王英 劉露 祝潔 鄒桂香

檔案信息化人才需求視角下的課程與教學思考

鄭川 朱天梅 朱伶傑 樂慶玲 李萍

《檔案學通訊》由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創刊於1978年,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檔案類核心期刊。本刊秉承學術立刊的宗旨,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推動檔案學術繁榮發展為使命。本刊為雙月刊,全年6期,每期定價30元,全年定價180元。

投稿網址:www.daxtx.net

訂閱方式:

1.郵局現場訂閱:郵發代號:82-21

2.郵政報刊網上訂閱:www.11185.cn

3.雜誌社直接訂閱:http://daxtx.net/CN/column/column19.shtml


撰文:《檔案學通訊》雜誌社

圖片:《檔案學通訊》雜誌社

編輯:王一帆

相關焦點

  • 《文獻》2021年第1期目錄與內容摘要
    《文獻》2021年第1期封面:《賢劫經》是鳩摩羅什不見傳於世的三部譯作之一,該經的傳世本為竺法護所譯,而鳩摩羅什譯本早在6世紀便已亡佚。研究方向:敦煌學、漢語言文字學。【相關閱讀】《文獻》雜誌2020年第1期目錄與摘要《文獻》雜誌2020年第2期目錄及摘要《文獻》雜誌2020年第3期目錄與摘要《文獻》雜誌2020年第4期目錄及摘要《文獻》2020年第5期目錄與內容摘要
  • 《檔案學通訊》2021年第1期目錄
    ●本刊專稿回顧與前瞻:「十三五」檔案學科發展調查和「十四五」檔案學重點研究領域展望【馮惠玲 連志英 曲春梅 周文泓 潘未梅 徐辛酉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2021-01-0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SSCI|《學術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及摘要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國家文化安全 哲學底蘊哲  學摘要:現代西方哲學和後現代主義哲學把傳統西方哲學的認知方法和思維模式概括為「主客二分」,並加以超越,甚至否定、批判和消解。
  • 《外國語》2021年第1期目錄和摘要
    《外語電化教學》2020年第6期目錄新出!《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20年目錄匯總新出!《外語研究》2020年第6期目錄新出!《上海翻譯》2021年第1期目錄新出!《外語教學與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新出!《外語學刊》2021年第1期目錄新出!
  • 《文獻》雜誌2020年第2期目錄及摘要
    清中前期的東堂藏書 趙大瑩內容摘要:本文以惠澤霖《北堂圖書館西文善本目錄》著錄的題識信息為基礎,結合部分羅馬耶穌會檔案館舊藏檔案、埃武拉公共圖書館檔案和來華傳教士信件等資料,通過對乾隆朝以前北京東堂的創設和變遷情況的梳理,可知東堂藏書空間的變化。
  • 期刊動態 | 翻譯學SSCI期刊Target2021年第1期目錄,摘要及投稿方式
    Target的訂閱與投稿方式:科研助力 | John Benjamins 翻譯學國際期刊投稿及訂閱方式相關閱讀:期刊動態 | 翻譯學SSCI期刊Babel2021年第1期目錄期刊動態 | 翻譯學SSCI期刊Translation Studies2021
  • 【學經濟·頂級期刊目錄】R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21年第1期目錄摘要
    期刊名稱: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期號:2021年第1期來源:https://academic.oup.com/restud/issueBack to Basics: Basic Research Spillovers, Innovation Policy, and GrowthBalance
  • 《文獻》雜誌2020年第6期目錄及摘要
    《文獻》雜誌2020年第6期封面文獻學基礎專刊目錄學研究四庫本底本為早印之天啟刻本,而大陸學界普遍使用的國圖藏本乃後印本。因此,本文所云天啟刻本系統包括天啟刻本、以之為底本的四庫本以及由此衍生的影印本、校注本。近年來,學界對該系統《類說》的問題漸有察覺,但其學術價值尚未被正確認識。
  • 美術學報 | 2021年第1期卷首語及目錄
    《美術學報》2021年第1期廣州美術學院學報1979年創刊 / 雙月刊 / 總第
  • 清華國關新知論壇總第66期——雲端系列第7期活動簡報
    清華國關新知論壇總第66期——雲端系列第7期活動簡報 2020-12-14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獻》2019年第4期目錄及摘要
    此書題為「金石目」,實際著錄三代至宋金元時代金文,共328種,是黃易藏金石拓片總目之金文目錄,與石目合稱「金石目」。此目所收歷代金文品目如下:三代98種,漢127種,魏2種,晉4種,北魏2種,北齊2種,隋4種,唐38種,後唐1種,後晉1種,後周1種,吳越2種,後吳1種,南漢1種,南唐1種,宋14種,金8種,元21種。
  • 《檔案學通訊》雜誌社總編要求查驗投稿人訂閱發票:證明讀過
    胡鴻傑1982年畢業於人大,1982年至1986年供職於國家檔案局教育處,1986年至1996年在中國檔案出版社先後擔任總編室主任、綜合編輯室主任和《辦公室業務》雜誌社主編,1996年調入人大,擔任人大《檔案學通訊》雜誌社總編輯和人大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北美漢學|卞東波:《哈佛亞洲學報》(HJAS)第75卷第1期(2015)目錄漢譯
  • 《學術月刊》2016年第3期目錄及摘要
    【關鍵詞】元小說 文化身份 時間性 先鋒文學【作者】洪罡,中山大學翻譯學院講師(廣東珠海510275)。 120 一個歷史事件的旅行——「文藝復興」在東亞近代思想和學術中的影響(葛兆光)【摘要】作為一個歷史事件,「文藝復興」在明治時代的日本有廣泛傳播,並對晚清民初的中國產生較大影響。
  • 新刊速遞 |《家具》2021年第一期目錄及摘要
    2021年《家具》第一期目錄及摘要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科學引文資料庫(SCD)源刊
  • 《當代社會科學(英文)》2020年第1期目錄和重點摘要
    《當代社會科學(英文)》2020年第1期目錄和重點摘要 2020-03-0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期刊中的「學術通訊」
    《中大語史所周刊》(以下簡稱《周刊》)全稱《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是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語史所」)創辦的一份學術期刊,創刊號於1927年11月1日發行,最後一期發行於1930年5月21日,一共發行了132期(據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編《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全八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 期刊速遞|《毛澤東思想研究》2020年第3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毛澤東思想研究》雜誌1983年創刊,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管,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系全國第一家公開出版的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的大型學術理論刊物。原為季刊,從1997年第1期起改為雙月刊。其辦刊宗旨是:從理論、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著重研究和宣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毛澤東思想的新發展。《毛澤東思想研究》確立了「立足四川、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工作方針。
  • 《英語周報•教師版(小學)》2020-2021學年1-20期目錄及摘要
    第1期 例談觸及學生心靈的小學英語六年級寫作課江蘇省無錫市東亭實驗小學  陸娟娟【摘要】本文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Unit 2 What a day!【關鍵詞】「3I Show Time」活動  案例分析  反思實踐 第6期 基於核心素養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析——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