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借錢也要買」?家窮不可怕,教育窮才最可怕

2020-09-16 兩口育兒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對子女的愛,完全是出於本能且無私的,尤其是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比較多,孩子就是父母的心頭肉、掌中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過度溺愛孩子,成了現代的一個社會現象。其實,任何的愛都不能太滿,被溺愛的孩子並不幸福,愛而有度,才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完美的愛。

生活中不乏出現這種現象:

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為了讓孩子得到較高的生活質量,父母省吃儉用,給孩子買高檔衣服,做飯的時候單獨給孩子開小灶,補充營養。他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只要孩子需要的,哪怕去借錢,也要給他們買來。」

還有一種是全家人一天到晚圍著孩子轉,隨時候著提供一切服務。這種過於沉重的愛,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負擔,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將來很難快速的在社會上立足。

家窮不可怕,教育窮才最可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父母對子女最好的愛,不是無底線的給予,而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和品質,讓孩子在充滿愛的氛圍中保持獨立性,學到更多將來可以適應社會的法則。

家長應該用長遠的目光來愛孩子,那麼,生活中,應該怎麼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呢?

一、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不可能永遠待在父母身邊,當他們長大需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現,從小培養出來的獨立性有多麼的重要。

很多孩子從小被父母溺愛,洗衣做飯家務活一概不會,有的都要出去上大學了,還不會洗自己的襪子和內褲,對於離開父母的生活充滿了恐懼感。

相反,如果孩子從小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甚至還經常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麼他們出去之後就可以很好的適應沒有父母的生活,也會更加自信樂觀。

二、不姑息孩子的錯誤

小孩子犯錯很常見,但是犯錯後家長對於他們的態度卻至關重要。

去年的一則,「14歲男孩強姦13歲女孩未遂將其殺害」的消息引人譁然。

事後,男孩的父母沒有對受害人家長說一句道歉和安慰的話,被採訪的時候還說自己孩子平時很乖,不太可能主動去傷害別人。

該言論引來一片罵聲,孩子犯了如此大錯,家長還試圖姑息、包庇,就不怕將來他再犯更大的罪嗎?

孩子犯了錯誤,家長發現後要嚴厲批評,必要時採取懲罰措施,以免將來犯更大的錯誤。

當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嚴厲的同時,要把道理給他們講明白。讓他們懂得不能這麼做的原因,以及如果這麼做了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後面也要密切注意孩子是否再犯同樣的錯誤,再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孩子糾正。

三、不要怕孩子吃苦,讓他們接觸更多的教育機會

孩子從3歲開始一直到長大成人,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學習是第一要務。

都說孩子上學苦,要風雨無阻地去上課,有寫不完的作業,還要上各種輔導班,去外地上學的話離開父母,還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

很多家長過於溺愛孩子,不捨得讓他們吃這份苦,有的不給孩子選擇過於嚴格的學校,有的不讓孩子報考離家太遠的學校,就想讓他們輕鬆一點。

其實,接受正規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所接觸的教育機會越多,孩子越優秀,將來也會發展的更好。

小時候吃點苦,是為了長大之後擁有一個順遂的人生,家長不要覺得少讓孩子吃點苦,就是愛他們,真正的愛,是「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捨得放手讓他們去勇敢地拼搏,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開闊眼界、拓寬思維,將來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導者。

四、培養他們優秀的品質

一個擁有良好品德的人,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都會很受歡迎,同樣,他面臨的機會也往往會更多。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生是善良的,父母如果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再加以正面引導,傳遞正能量,就可以讓孩子成長為一個高素質、有修養的人。

堅持不懈的毅力,真誠待人的態度,溫文有禮的處事風格,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都是可以讓孩子更快獲得成功的優秀品質。父母不妨從這些方面著手,讓自己的孩子擁有優於旁人的實力。

溺愛不是愛,過了頭就是「害」,張弛有度的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孩子的成長不可逆,父母一定要時刻反思自己的行為,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如果有,就及時改正,保證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能做到直道而行。

相關焦點

  • 女子搶900元救災紅包 人窮不可怕心窮最可怕
    女子搶900元救災紅包 人窮不可怕心窮最可怕時間:2019-08-16 19: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子搶900元救災紅包 人窮不可怕心窮最可怕 前幾天台風利奇馬登陸,想必大家都知道,安徽寧國受災非常嚴重。
  • 有人說: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不無道理
    可以說,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著人窮與富的等級。有人就說:其實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才無可救藥。聽起來不無道理。★窮而有志不可怕在現代,窮人只要肯幹活,哪怕只是苦力活,也多少能掙個溫飽。窮人想要翻身,簡直比登天還難。不過,再難的事,只要人有志向,終究也是可以實現逆轉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一個「窮」過來的人。在他25歲之前,他對於生活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貧窮。經常挨餓是他的生活狀態。那時,他連吃一頓飽飯都很難得到實現。
  • 男孩背「麻袋書包」上學被嘲,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人思維
    說不重視可能也不全對,畢竟這個麻袋書包也是經過加工的,可能家庭真的沒有多餘的錢幫孩子購置學習用品。在這裡我們想說的是,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會在孩子成長中養成&34;。窮人思維是指:不上進、不思考、只顧著眼前利益的思維。這種思維是長期停留在一個狀態中,越陷越深。在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財富教育,富人家庭對孩子教育的是正確的金錢觀,如何理財,如何把錢發揮到最大價值,而窮人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要聽話勤勞,找一份好的工作,無法考慮未來是如何。
  •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窮人思維」,當心毀了孩子前程
    並不是所有人都家庭家財萬貫,也並不是所有人在養孩子時都會富養我們大多數的人家都是平常人家,孩子工作完之後上課完之後都會要求孩子幫自己洗碗洗衣服,其實這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討論的就是什麼叫做窮人思維,其實窮不可怕,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人家雖然窮,但是他們家卻出現了很多清華或者北大的才子,所以窮並不是根本,根本的是窮人思維,這些窮人並不一定代表他們不懂得教育,而相反那些有錢人也不一定就沒有窮人思維
  • 孩子背「自製書包」報到引爭議,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到骨子裡
    網友們看了之後也是很心疼,紛紛表示:&34;&34;孩子背&34;報到引爭議,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到骨子裡。懂事、乖巧的孩子會體諒自己的爸爸媽媽的苦衷,他不會有過多的埋怨,只是背著麻袋書包去上學,但卻也將自己&34;,在班裡做一個&34;,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孩子還小,大多不會太勢利,但即便有小朋友不介意他的樣子,他自己也會因為自卑而拒人於千裡之外。當貧窮變成一種習慣,它會變成一種&34;,牢牢地吸附在孩子的身上,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 大學生剛畢業,月薪5000負債10萬,被「窮精緻」綁架太可怕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著享受生活的名義,進行各種「超前消費」,明明沒有那麼多錢,但是絲毫不考慮自己的經濟情況,進行大手大腳的花錢。 所以很多窮精緻人群,每個月都在做月光族,存不下一點點錢,只為了把生活過得更體面一些,說出去有面子一些。
  • 月薪3000塊,給孩子買雙鞋卻要1000多,父母的窮精緻到底多可怕?
    文 /嘻嘻媽媽說,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父母可以說是天底下最愛孩子的人了,總想要把最好的給自己的孩子。愛孩子沒有毛病,但父母們是否會考慮家庭的實際情況呢?有些家長因為愛子無度,反而容易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影響孩子成長。
  • 孩子被嘲笑家裡窮,家長要如何處理?
    不是每個家庭,都供得起孩子穿名牌。當孩子進入學校,看到了自己家與別人家經濟的差距,有了比較就有了自卑,甚至是虛榮。「大家都笑我沒吃過西餐、牛排。」 「同學買了新鞋,要700塊呢!我才不穿100的鞋。」 只要花錢,就必定向孩子哭訴一番,「咱們家窮,沒錢,你跟別人比不了,要那麼好的東西幹什麼」。
  • 人民的名義:親子教育的負面教材,窮養孩子的後果,比你想像地更可怕!
    你跟孩子哭窮,到底有多可怕?晚上忍著痛脫下來,襪子上粘著血,他疼得半宿都睡不著。他媽知道他凍得慌,不僅不管,還在鄰居面前誇他節儉。有一次,他媽剛發了工資,他鼓足勇氣問媽媽要錢買雙新鞋。被他媽大罵了一頓,小小年紀追求什麼時髦,你爸媽小時候連鞋都沒得穿呢。教育從來都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孩子小時候,爸媽對孩子說的話將伴隨孩子一生。
  • 《寄生蟲》太震撼:窮人活得像蟑螂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得毫無尊嚴
    很多網評給這部劇貼上了「貧富差距」「同理心」「窮人的原罪」等標籤,這確實也是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然而,在我眼中,藏在這些表面現象背後的真相更加殘酷。它發人深省:窮的本質到底來源於什麼?打破階層的唯一途徑這個世界上,貧窮其實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敢直面貧窮。
  • 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
    導讀: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清華五分之一新生來自農貧地區: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到骨子裡
    校長一再勸說,她的父母最終才同意她上學。,可怕的是被思維被貧窮所困住。所以即便家境貧寒,父母也要懂得爭取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真正的認識到&34;的道理。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志向。當孩子確立了志向後,父母就要懂得鼓勵他們,讓他們有動力去實現自己的志向。3、開拓孩子的眼界教育的意義在於讓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所以父母不能夠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
  • 「奶奶,我想吃草莓」,「我們家吃不起」,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心窮
    我一度以為我家真的很窮,直到懂事後直到我媽經常美容和買包,才發現其實我家並不窮。但父母的「哭窮式教育」卻讓我從小產生了自卑的性格,看到喜歡的東西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我不配,我們家買不起。我當時最大的願望是:長大後要賺很多很多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長大後我賺錢了,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但是卻總捨不得買好一點的東西。
  •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習慣了窮!跟著這樣做,你也可以走出貧窮陷阱
    二、造成窮的5大原因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於貧窮的思想。——富蘭克林那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呢?這本書給我們總結了5個窮人身上的「病灶」:1.信息面窄,常常導致錯誤信息固化。
  • 給娃喝一百多的奶粉就不配生孩子?比起窮,「強行富養」才更可怕
    具體表現為:他們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明明每月只有三千元的工資,卻要花兩千給孩子買奶粉,寧願自己吃泡麵榨菜,也要給孩子買大牌衣服和鞋子……奶粉並非越貴越好,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但「強行富養」未必比窮養更高級我本人也信奉「窮就不要生孩子」這種理念,但我理解的窮,是連飯都吃不飽,連孩子最起碼的物質需求都無法滿足等「赤貧」的情況,至於喝一百多元一桶的奶粉這種情況,這不能算作窮,也就是普通家庭而已。
  • 看病靠借錢,過日子靠接濟: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了鬥志
    單靠務農的錢,支撐不了老媽的醫療費用。有一天晚上,老爸出去好久都沒回來,過了幾天,大喇叭在外面瞎嚷嚷,說我老爸去找他借錢,說這種錢怎麼能借呢?無底洞式的,怎麼治都沒用的……我在房間的被窩裡哭著睡著了。老媽的病一再惡化,我讀6年級的時候,便離開了我們,從那時候起,我是沒媽的孩子。
  • 人可以窮,但不能窮的沒有骨氣和志氣
    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窮。有句話就叫做:人窮志不窮。不要羨慕別人的富貴,也不要哀嘆自己的窮,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窮。有時走親戚,拿出去的禮物也不像樣,人家嘴上不說,可心裡也不開心。他們從來不會去想一想自己的問題,看到比自己過得好的親戚,也會買一些貴重的禮物送人家,對自己最親的人都沒有這樣過,他覺得人家過得比他們有錢。人窮志不窮,老祖宗留下來的。
  • 「媽媽,我不買」:窮養孩子要有度,別讓「假窮」變成「心窮」
    而且她的那個朋友還很樂意分享她的育兒觀念:「我從小就告訴我兒子申申要懂事,不給你買一定是有道理的,你要也沒用。我們所有的『窮養』其實都是為了你好。」1、父母「哭窮」其實「哭窮」是一種最常見的方式,一味地同孩子強調家裡的經濟條件有多麼不好,促使孩子相信自己家的經濟條件是真的不好,讓孩子在物質和心理兩方面,克制自己的欲望,不進行過度的要求。
  • 很走心的句子,男人沒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窮還能裝
    一 * 你行的時候,怎麼都行;你不行的時候,什麼都不行;因此你一定要行,不行也得行。——這就是現實。男人沒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窮還能裝二 * 你所擁有的,時間都會給你。但那些本就不屬於你的東西,即使傾盡全力去爭得,也終歸是徒勞無功,時間也決不能給予你半點施捨。
  • 7歲男孩背自製書包上學,卻引來嘲諷,最可怕的是「窮」而不自知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孩子就迎來了開學季,要說開學必不可少的就是書包和文具的了吧,近日網上就這樣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內容很簡單,就是一群正在排隊的孩子。但是照片中有一個孩子很顯眼。這個孩子單獨排成一條隊,沒有人跟他站在一起。因為這個孩子穿得很破爛,衣服上有很多洞洞,明顯是補了很多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