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6次近30個手術保住雙腿,56歲阿姨重獲新生!

2020-12-19 瀟湘名醫

人生有太多的意外

特別是在交通日益繁忙的今天

猝不及防的車禍就首當其衝

那麼,當不幸遭遇車禍時

應該怎麼辦呢?

既然事情發生了

當然要積極面對!

本期

健康青白江

跟大家分享一個

車禍後診治案例

今年1月初,區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位在車禍中險些喪命的病人,經過近30個大大小小的手術,在骨科和康復醫學科醫護人員長達半年的悉心照顧下,病人劉阿姨(化名)不僅保住了雙腿,甚至還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事件回顧

01

遭大貨車碾壓雙腿

陷入生命危險

想起半年前那場車禍,56歲的劉阿姨仍心有餘悸,「當時我坐在電動車上,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卷到了大貨車輪子下面,當場就痛昏過去了。」

劉阿姨的車禍現場,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大貨車從她的下半身碾壓過去,導致骨盆、右股骨、右脛骨等全身10多處嚴重骨折及下肢神經斷裂,左膝關節、左髕骨等脫位,多處韌帶斷裂以及皮膚脫套傷......合計近30個診斷。

用通俗的話來說,等於是下半身骨頭基本散了、碎了,腿部肌肉組織缺損,屬於骨肉分離的狀態。

▲劉阿姨腿部影像圖

「她的同伴當場就死亡了,她送來時人已處於休克狀態。」骨科主任周維雲立即組織科室成員開展急診手術,進行骨盆及雙下肢清創、復位、外支架固定止血,並聯合ICU進行補液抗休克等搶救治療,總算將劉阿姨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命雖然保住了,但由於受傷太嚴重,腿能不能保下來,經驗豐富的骨科醫生們也不敢斷然做出結論。「皮膚組織創面太大,一旦發生深部壞死及嚴重感染,就要面臨截肢。」主治醫生李鵬說。

「如果截肢,生活質量必將下降。」李鵬當時的想法就是盡最大努力保住阿姨的雙腿。但由於腿傷過於嚴重,創面太大,剛開始的那段時間,肌肉組織不停地壞死。

▲李鵬檢查螺釘等有無鬆動

壞死切除,壞死切除......對於病人來說,不僅是生理上的疼痛,還有心理上的煎熬。為了讓劉阿姨安心治療休養,科室醫護人員每天都會去她的病房進行檢查、護理好幾次,告知現在的恢復情況,開導她安心等待下一次手術。漸漸地,劉阿姨的身體狀況有了很大的好轉,精神狀態也好了許多。

02

歷經28個手術

終於重獲新生

到2月初,劉阿姨已經做了股骨、髕骨、脛骨平臺骨折復位內固定,VSD負壓引流、雙大腿植皮、脛距關節融合等21個修復手術,雙腿的手術治療基本已結束,接下來就是換藥和功能訓練,只要不出現嚴重感染,雙腿就算徹底保住了。

哪裡知道,在最關鍵時刻,又發生了一件驚險的事。

住院以來,一向飲食清淡的劉阿姨沒管住嘴,背著醫生「偷」吃了油膩的豬蹄,引發了急性膽囊炎。

「感染關還沒過,膽囊炎又發作,對她來說,這是很危險的。」骨科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又對其進行了抗感染治療,緊盯劉阿姨的一日三餐,生怕再發生這樣的緊急情況。

▲左:腿部恢復情況;右:下地行走

2月底,劉阿姨的腿部情況徹底穩定下來,短短1個多月時間裡,骨科一共為她做了25個手術。「其實兒子和我都做好了要截肢的心理準備,現在不僅保住了命還保住了腿,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特別感謝骨科醫護人員這段時間的治療和關懷。」

4月17日,李鵬主刀為劉阿姨做了骨盆外支架、左膝外支架、左膝外置鋼板取出術,創面完全癒合後,5月下旬,她轉到了康復醫學科進行康復治療,以達到腿部功能最大的恢復。

▲李鵬查看劉阿姨腿部恢復情況

雖然轉了科室,但李鵬依然堅持有空就去看看劉阿姨的康復情況,解答她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了感謝李醫生半年來的照顧,劉阿姨的家人專門製作了一面寫有「醫德高尚暖人心,醫術精湛傳四方」的錦旗送到李鵬的手上。

▲劉阿姨家人送給李鵬的錦旗

7月7日,得知劉阿姨第二天就要出院了,李鵬再次來到康復醫學科看望她。「劉嬢嬢,你這個腿要好好養,回家後注意休息,有啥問題就給我打電話。」

經過半年的外科治療與康復訓練,目前,劉阿姨已經能下床行走、上下樓梯、下蹲等,基本的日常活動都能獨立開展。樂觀的她還經常給李鵬發來視頻,曬自己在家的生活狀態。「病人恢復健康,是我們醫生最希望看見的事。」李鵬說。

▲劉阿姨在家做簡單的家務

治癒過程漫長

區人民醫院每位醫護人員

卻從未停止過腳步

區人民醫院骨科簡介

骨科以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胸外科為臨床和科研特色,是青白江區優勢學科。

近年來,開展了骨關節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術,各類疑難病例如關節結核、先天發育不良的髖膝關節置換術,頸椎病及腰椎退變性疾病的椎間盤摘除、椎間融合術、脊柱骨折切開復位、椎管減壓內固定術,頸椎寰樞關節脫位切開復位內固定術、PKP(後路經皮椎體球囊擴張、後凸成形術),胸腰椎骨折經皮置釘內固定術、全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肺癌根治術、縱膈佔位切除、膈疝修補、食管胃交界癌根治術、心包手術、肺大皰切除等一批微創手術及各種複雜的胸部外傷(血氣胸、反常呼吸)的救治。

專業特色:以脊柱外科及關節外科、胸外科為特色,並繼續向微創化及複雜性手術深入發展。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五8:00—12:00

科普連結

俗語說傷筋動骨100天,那麼在這100天時間裡,應該怎樣做才能更有利於骨折癒合,早日恢復強健的筋骨呢?

骨折復位後,儘早動起來

骨折後,由於骨折部位、嚴重程度,以及個人的體質不同等情況,一般來說,癒合至少需要8-13周,算起來差不多就是3個月,因此,人們常說的「傷筋動骨一百天」,是很有道理的。

骨折發生後,由於疼痛感比較強,很多患者不想動,更不敢動。不少患者到醫生那裡開假條,一開就是3個月,覺得這3個月就應該在床上躺著,等骨頭長好了,再該幹嘛幹嘛也不遲。

對於骨折患者來說,康復治療是手術的延續,術後只有結合規範、及時的康復治療才能幫助患者儘快恢復肢體功能。而如果一直靜養,關節不活動,就會造成關節僵硬,還可能引發肌肉萎縮甚至血栓等併發症。

一般來說,骨折復位並進行固定牽引數天後,就可以進行功能鍛鍊。開始可做患側肌肉的靜力收縮,以及被動鍛鍊,逐步過渡到關節活動度鍛鍊、肌力鍛鍊、作業治療等。康復鍛鍊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不能魯莽行事。

早期堅持功能鍛鍊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而骨折的癒合主要依靠局部的血液供應, 所以功能鍛鍊對骨折癒合起著促進和推動作用。促進消腫、防止關節粘連和僵硬,促進骨折癒合,促進血液循環。

功能鍛鍊

■ 原則

全身與局部情況兼顧;

以恢復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為主;

功能鍛鍊以主動鍛鍊為主,輔以必要的被動鍛鍊為主;

鍛鍊活動應循序漸進。

■ 要求

上肢功能鍛鍊的要求在於恢復、促進手的功能;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站立和行走,要求各主要關節不僅要穩定,而且要有一定的活動範圍;

脊柱是全身支柱,腰背肌的鍛鍊就十分重要;

功能鍛鍊應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必須強調患者的主觀能動作。

■ 程序

1、早期:主要指骨折後1~2周以內。此期外傷反應明顯,肢體腫脹疼痛較重,一般靠近損傷部位的關節不宜活動,但可儘早開始肌肉的等長收縮練習(只使用肌肉收縮但不活動關節)。即使牽引和石膏制動下也進行肌肉收縮練習,而遠離損傷部位的肢端未固定的關節,則可以練習活動。

如前臂骨折時可做輕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動,也可做前臂及上臂肌肉的收縮練習(腕關節不要活動)。又如髕骨骨折石膏制動後,未固定的時開始功能鍛鍊,應視手術情況而定。如關節、肌腱粘連的松解手術,手術後應儘早開始功能鍛鍊;骨折內固定的松解手術,手術後應儘早開始功能鍛鍊;骨折內固定物如果十分堅固,術後也可早期開始關節的活動。

2、中期:一般指骨折後3~6周。這裡損傷反應已消退,腫痛已減輕,骨痂逐步生長。除繼續進行患肢肌肉收縮活動外,鄰近的關節也可開始活動練習。如上肢肱骨幹骨折外固定後,可開始練習肘關節屈伸活動,但動作應緩慢,活動範圍由小到大。

3、晚期:一般指外固定去除後,可依據病情進行全面的肌肉和關節的鍛鍊,以主動活動為主。如需要進行被動活動,則手法必須輕柔,嚴禁暴力。對有些患者可運用牽引裝置輔助活動,使迅速恢復各關節的正常活動範圍。

供稿:青白江區人民醫院

【來源:健康青白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滬6旬阿姨乘電梯雙腿被夾斷!被拖行多個樓層|申晨間
    小區物業經理劉先生回憶起事發的經過,事發時間是在6月24號晚上8點多~9點多,前後發生了一個小時就解決了。「我接到第一個電話趕過來的時候,阿姨正坐在電梯裡9樓往上大概20、30釐米的位置。隨後119、110都來了,我們先打破電梯上面的天窗,下去施救,大概花了二十分鐘就完成了。因為之前已報過警,所以救護車已在門口等著了,阿姨被送去長海醫院。」
  • 經歷6次開胸手術 10歲女孩終於重獲「心」生
    經歷6次開胸手術 10歲女孩終於重獲「心」生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2020-01-06 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小兒心臟外科病房迎來了一名特殊的病人
  • 26周的早產兒歷經挫折,父母不言棄,醫生用愛讓他重獲新生
    26周的早產兒歷經挫折,父母不言棄,醫生用愛讓他重獲新生最近醫院收了一個26周就生下來了的男嬰,體重只有960g,面色紫得嚇人,呼吸十分微弱,生命體徵不太好,加上病情嚴重,讓我們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捏了一把汗,趕忙給他進行積極治療。
  • 雅子皇后:30歲成為太子妃,沉寂26年,56歲的她涅槃重生!
    雅子皇后:30歲成為太子妃,沉寂26年,56歲的她涅槃重生!2019年10月22日,天皇德仁「即位禮正殿之儀」在東京舉行,德仁天皇由此正式登基。1993年6月9日,德仁終抱得美人歸,30歲的雅子成為舉世矚目的太子妃,但也失去了寶貴的自由。由於沒有誕下皇子,雅子一度患上了「適應障礙症」,在歷經種種艱難後,雅子才於2001年生下了女兒愛子公主。在皇室的生活,雅子的適應能力遠遠不及紀子妃,她在穿著打扮還是出席活動方面,越發沉寂,曾有一位德國作家描述她為「囚禁在菊花王朝的囚徒」。
  • 「一歲生日快樂!」5歲到56歲都來為自己慶生!來自五湖四海25位「換...
    慶祝現場 世界首例多米諾肝小腸聯合移植,世界首例年齡最大供者活體小腸移植,國內首例兒童小腸移植、胰十二指腸切除聯合自體小腸移植,首例針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小腸移植,高難度腹腔多器官聯合移植等多項創新技術……浙大一院小腸移植中心成立一周年,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5名換腸人重獲新生
  • 下肢畸形患者手術時無法固定,兩名護士全程為她抬高雙腿
    這樣的姿勢,她們維持了近1個小時,直到手術結束。兩位護士(上)全程抬著患者的雙腿浙大婦院手術室支部書記、科護士長徐紅豔說,「很多患者都對手術室有恐懼感,我們希望建立一支有溫度的手術室團隊,守護患者安全的同時,也消除他們的恐懼,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 四川省人民醫院同時進行三臺器官移植 3名患者重獲新生
    ……近日,通過器官捐獻網絡分配,四川省人民醫院同一時間進行同一供體心臟、雙肺、肝臟三大器官的捐獻與移植,使3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移植手術同一供體捐獻3大器官 多學科協作3名患者重獲新生同一供體捐獻,三個大器官的移植同時進行,多個科室要爭分奪秒縮短器官缺血時間、儘快完成,術後更要密切監測、精心治療和護理,對醫生團隊來說是拼盡全力的救治,對於三名接受移植的患者來說,手術之後便意味著新生。
  • ...家屬 事故 擠壓症候群 截肢 會診 請保住伊伊的雙腿! 功能恢復...
    東方網8月15日消息:「請保住伊伊的雙腿!」「請保住伊伊飛騰的翅膀!」昨天,溫州動車事故中最後生還者——「奇蹟女孩」小伊伊的叔叔項餘遇通過網絡公布了伊伊家屬寫給鐵道部的公開信,懇請鐵道部給予伊伊更好的治療,保住她的雙腿。
  • 「新生人」齊聚南華附二訴說重獲新生心得
    「新生人」齊聚南華附二訴說重獲新生心得。紅網時刻衡陽12月24日訊(通訊員 蔡斌)隨著移植醫療水平的提高,對於移植患者而言,怎樣才能長時間健康的生活,已經代替手術能否成功成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12月22日下午,一群接受腎臟移植手術超過10年的患者來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恩醫務人員長期以來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暢談重獲新生的心得。「你臉色好多了!我都認不出來了! 」「我們給醫生們帶來了禮物,我們集體活動的照片留影! 」……當天下午,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泌尿外科三區的病房格外熱鬧,20餘名腎臟移植受者從各地趕來。
  • 6次手術、歷經16次鬼門關,94天的生命接力終讓戰士重新站立
    12月1日,對於34歲的東部戰區陸軍某旅軍官朱峰來說,是個重生的日子。「放心吧,沒事兒,恢復的挺好!」技術三級專家、南京總醫院骨科主任趙建寧正為朱峰做出院前的查體。「術後康復鍛鍊很關鍵,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丟掉雙拐。」扔掉雙拐,自己走!朱峰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要知道,過去的94天,他遊走生死邊緣,直面死神。而他的樂觀、堅毅也感動了每一位醫務人員。
  • 背後的故事,橫跨6個省區,歷經1500多公裡……
    「女兒原本叫楊安芮,裡面包含了父母的姓名,現在我將她的名字改成楊蘇安芮,希望她這輩子永遠不要忘記蘇州醫護人員給她的第二次生命。」8月17日上午,來自貴州銅仁的楊富昌特地趕到蘇州,感謝醫護人員。今年6月,他的女兒安安出生後患危重先心病,在蘇州接受心臟修復手術而獲得新生。
  • 上海一女子乘電梯雙腿被夾住,遭拖行多個樓層,到底發生了什麼?
    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做維修保養的電梯公司掛"臺菱"字樣,劉經理說:事發地1號樓電梯已經使用了近30年了。而事發電梯轎廂內的監控探頭在保養維修中,因此並沒有拍攝下事發過程,事發過程和起因是根據受傷的王阿姨的描述,而當時王阿姨一人在轎廂內。但劉經理不清楚電梯究竟發生了什麼,可能是轎廂在上升過程中導致王阿姨雙腿被夾到。
  • 專家勇闖手術「禁區」,讓九旬結腸癌老人重獲新生
    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醫生辦公室,九旬患者陳爺爺(化名)一家人將一塊寫有「醫精德厚,杏林典範」的牌匾送到科主任何恆正教授手中,感謝何恆正教授和他帶領的微創外科醫護團隊對老人的全力救治,讓老人重獲新生。
  • 輾轉求醫14年曆經9次手術 重慶醫生妙手為她再創生命奇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12日20時05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 實習生 熊倩)「非常感謝別平教授,其他醫生都不敢冒風險替我做這個手術,他真的是醫者仁心,他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10月11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病房裡,患者張豔鳳動情地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這是她第9次開腹手術,目前恢復良好,即將順利出院。
  • 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高難手術助患者重獲新生
    盆腔長了一個如同嬰兒頭大小的巨大腫物,輾轉就醫的吳女士卻接連遭遇三次腦梗發作,令她的婦科手術一推再推,腫物瘋漲到近三十釐米,求醫無門!幸運的是,近日,吳女士在哈醫大一院婦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張廣美主任為她經過三小時高難手術,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 雲南山區3歲雙胞胎姐妹來津治「心病」:女兒重獲新生 感謝天津醫生!
    內容提要:「感謝天津醫生,讓我的兩個女兒重獲新生!」來自雲南山區的3歲雙胞胎姐妹均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近日,在中國移動愛「心」行動——雲南貧困先心病兒童救助項目的幫助下,姐妹倆同時來津免費實施心臟修補手術,雙雙重獲健康。妹妹轉回普通病房。
  • 被美國醫生搖頭說N0的她,第6次手術重獲新生!這對浙江師徒聯袂創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薛建國因同一病症,5年內,她已歷經5次手術,其中有3次是腹部全開的大手術。一個月前,病情復發被美國醫生搖頭說「N0」的她,在浙大二院又進行了第6次手術,半個月後,腫瘤指標物從8000多降至90多,趨於正常值,手術獲得極大成功。
  • 廈門眼科中心漳州眼科醫院在夏天接診白內障患者,做白內障手術重獲...
    並不是,這段時間天氣炎熱,但依舊有很多白內障患者來到廈門眼科中心漳州眼科醫院,並通過手術重獲光明。 96歲老人白內障復明記 在耄耋之年「看清」這個世界 96歲高齡的陳奶奶來自平和。
  • 為美觀對私密處除毛,女子感染食肉菌雙腿變「黑色腐肉」
    英國一名44歲婦人早前拿剃刀進行私密處除毛,未料,數天後腿部竟出現大面積紅疹,最後感染食肉菌險些喪命,雖然進行21次手術,但雙腿仍留下大面積的疤痕,甚至被醫生告知「這一生可能都無法再行走」。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南約克郡(South Yorkshire)44歲婦女達娜(Dana Sedgewick)是3個孩子的媽,她於2012年5月進行私密處除毛,然而2天後竟出現頭暈及想吐的症狀,求醫後吃了抗生素也未見病情好轉;當天晚上,她的大女兒梅根(Megan)發現她的雙腿布滿紅疹,情急之下趕緊播打電話送醫急救,就在抵達「北方總醫院」(Northern General
  • 10歲男童下體疼痛近30個小時,險些失去「蛋蛋」
    近日,東莞寮步鎮一名10歲的男童疼痛近30個小時才告訴家長,被診斷為睪丸扭轉,險些失去了「蛋蛋」。睪丸疼痛近30個小時才就醫10月31日早上,10歲的男孩小西感覺左側的「蛋蛋」持續脹痛,他一開始沒和父母說,到了11月1日的下午,疼痛已經持續了近30個小時,他才告訴父母,隨即被帶到東莞市寮步醫院泌尿外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