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的人從來不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

2021-01-07 混沌大學

本文為12月12日混沌大學增長大會李尚龍授課的筆記精編。

大家好,我是作家李尚龍。近幾年,短視頻行業的崛起,開啟了新流量的第二曲線。這是一個短視頻時代,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想要達到傳播的效果,講故事都是不二法則。

這個時代從來不缺講道理的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

我在新東方教課教了4年,在2015年的時候在線教育來臨,我們幾位老師就從新東方辭職,創立了中國最大的四六級考研在線網站。我因為上課總喜歡講故事,就老問我的同學,你們上課喜歡我什麼東西,我以為他們想說的是喜歡哪個知識點,結果人家說特別喜歡我上課講的故事、段子。

我沒事幹就把這個段子發到了網上,結果發著發著就紅了。有一個編輯當時私信我,他說我的文字寫得太好了,想讓我出本書。我那年23、24,才二十多歲不想寫回憶錄。幾經推託,他說可以先給我結算4萬塊錢的稿費,斟酌了一下還是決定試試。於是出了我人生中第一本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截止到目前應該賣了500萬冊。

這4萬塊錢幫我渡過了最初的難關,在那之後我開始一邊寫作一邊上課,一邊創業。我的書越來越好,在過去5年裡我寫了三本小說,也寫了很多雜文集,很多都是百萬級別暢銷書的狀態,還有一些被改成了電視劇、電影。

我的創業也越來越順利,從幾個人到幾十個人再到幾百個人,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學生也從幾萬人到幾十萬再到幾百萬,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用更低的價格上到一線名師課。我們也終於在2018年融了D輪(5500萬美金),成為大公司,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講好一個故事,可以說是我成功的一個有力抓手。

在短視頻時代想要繼續火下去,想要有一定的傳播力,一定要具備講故事的能力。如果一個人能把故事講得非常漂亮,大多情況下這個人不會被時代淘汰。

分享嘉賓|李尚龍 考蟲網聯合創始人

編輯 | 混沌大學商業研究團隊

本文為混沌大學商業研究團隊原創文章

怎麼寫故事

想像一下,如果剛才我的開場是「各位好,我是考蟲網聯合創始人、是英語老師、作家」,開始講我的title。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大家已經把屏幕給關掉了,因為大家會覺得這跟我無關。

很多人特別喜歡跟人講道理,視頻開始就直奔內容,一上來就開始講一二三。當你開始講一二三的時候,觀眾多半情況會把視頻關掉,我們要學會把一二三包裝在故事裡,才能夠更好地傳播。

所以如何寫好一個故事呢?

《後真相時代》中說:故事是人物的變化,強調的是連貫性跟因果關係。

所以寫故事的第一個要素是人物要有變化,在一個短視頻裡可能只有30秒的時間,你的開頭和結尾一定是這個人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接下來寫故事非常重要的核心。

第二個要素是關鍵詞,連貫性和因果關係,也就是邏輯性。比如說國王死了、王后死了這不是故事。國王死了,王后悲痛欲絕,這才叫故事。因為國王死了,王后悲痛欲絕,所以王后死了,這有了因果關係,有了連貫性。

上面是講好一個故事的基本要素。但是大家注意,在短視頻時代光講故事是沒用的,一定要注入主題、意識形態和目標,給整個故事注入靈魂。

1、故事一定要升華到一個主題。叔本華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有兩次出生,我們無法決定第一次出生在什麼家庭,但是我們能決定第二次出生的時候,自己是誰。一個平常的故事往上走一步就是升華到了非常關鍵的主題。

2、故事是意識形態的載體。我還記得我的老師一直在強調的:「故事是意識形態的載體」。這句話很關鍵,一個故事如果後面沒有價值觀、沒有意識形態,這個故事就不成立。

3、任何故事都一定要有一個目標,哪怕這個目標是虛無、籠統的,但是要存在。著名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主人公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自由,不管成不成功,都從目標開始。《我不是藥神》裡的黃毛目標就是活著,《鐵達尼號》傑克和露絲的目標就是在一起。最後故事實現了目標就是喜劇、正劇,沒實現就是悲劇、鬧劇。

當然,如果看完這些要素你還是不知道如何寫好一個故事,那我就教大家兩個寫故事的萬能公式,這也是我親身實踐中,最常用的兩個公式。

故事=目標+困難+努力+結局。

舉一個例子:一個大學生想考研,特別困難,今年考研的人特別多,但是他加倍努力考上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這就是勵志文的套路。當然也可以大學生通過努力最後沒考上,成為一個悲劇。而且這個故事可以無限地擴下去。

故事=目標+困難+努力+結果+意外+第二次努力+結局。

結果和結局的區別在於,結果是還沒有到最後,結果之後是意外,經過第二次努力再結局。這是故事的七步法。剛才的例子就會變成一個大學生想考研,考研的人數很多,加倍努力結果進了考場發生意外,身體出現不適影響到考試,考試失敗。通過自己的第二次努力奮鬥,最後成功。這個故事還可以繼續擴,再來一個意外也可以。故事就是這麼擴出來的。意外加上第二次意外、第三次努力,第三次意外、第四次努力,最後定為結局。所有的故事都逃不過這個套路。

在新時代裡故事是產品的載體,故事總要承載一些東西。對於創業者來說,一個好故事比你一百張PPT更重要。對於作家來說,故事的傳播永遠勝於道理。

我們真的會覺得星巴克的咖啡比其他的咖啡好嗎?並沒有。是因為星巴克跟中產階級的故事連在一起。我們真覺得的可口可樂那麼好喝嗎?是因為可口可樂跟他的品牌變成了一個故事。

一個好的故事怎麼傳播?

什麼樣的故事才會被人接受?2017年我寫了一本考蟲創業的書《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寫這個故事,我一定不會從很大的招生量開始寫,不會從D輪融資或上市開始寫。我會從三個「屌絲」合伙人交不起房租開始寫,如果不這麼寫,接下來就沒有辦法實現好故事的傳播。

弱故事

《弱傳播》裡一句話概括了什麼樣的故事可以傳播——「越弱的故事越容易傳播」。從他們弱的時候開始講,這樣讀者才有共鳴,看視頻的人才有共鳴。

什麼叫弱?現實生活中一定有強群體和弱群體,因為這個世界是分階層的,金字塔頂端的人永遠是少的,塔底的人永遠是多的,這個理論在創作中非常管用。在快手和抖音上,越弱越好傳播,所以在抖音和快手上的全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弱傳播的典型。

在2019年DC出了一部神片,就是圖片中的《小丑》。在蝙蝠俠裡小丑就是一個變態,殺了很多人,但這次小丑的故事完全不一樣,大家看到小丑居然開始心疼他。

電影中小丑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弱者,一輩子就想當一個脫口秀演員,這個社會一拳一拳把他打到絕境,社會精英階層壓迫他,華爾街的精英拿槍指著他,媽媽也死了,主持人調侃他,所以開始了犯罪生涯。不說這部片子的價值觀對不對,商業角度看太爆炸了,完全實現了弱傳播。

有兩位明星應該很多人都認識,迪麗熱巴和古力娜扎。她們兩人的營銷方式完全不一樣,迪麗熱巴的營銷團隊特別厲害,因為她有一個人設叫「胖迪」,胖這個詞是非常強的弱傳播,古力娜扎的人設相比之下就比較強了,她是美女,美女在這個市場上可能會受一小部分人的尊重,但是不受很多人的待見。

再美也要有缺點。再比如說演員宋佳,有大宋佳和小宋佳,從傳播學來說,小宋佳是佔便宜的,因為小就是弱。你會發現娛樂界很多明星全帶「小」字,小瀋陽、宋小寶、小沈龍,從名字上全部實現了弱傳播。

弱連接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如果你是一個強故事,一定要有弱連接。在網上很火的文字一定是二本三本的學生怎麼逆襲,但你見過一本學生紅的嗎?

北大賣豬肉就紅了,北大加豬肉毫無關係,但就能紅,這就是在抖音時代傳播的規律,強故事進行弱連接。

歐巴馬團隊是怎麼為他宣傳的?歐巴馬在跟什麼進行弱連接?第一是孩子,第二是女孩兒,第三是黑人女孩兒。小女孩在整個輿論場上是著名的弱連接。再壞的人救了一隻貓咪就恨不起來他了,覺得這個人還是有善良的一面。同樣,你想廢掉一個名人,就加上他跟小女孩的照片欺負她,馬上廢掉了。

川普想要在美國墨西哥那裡建一道牆,有一天一個摩西哥媽媽帶著孩子去偷渡被警察給抓了,媽媽被反捆著,警察搜他媽媽的身,孩子想讓媽媽抱,但媽媽被架住,孩子就哭了,記者拍下了這張小孩兒,把川普P上去。這張照片發表在時代周刊,川普瞬間民意大降。

商業傳播也是同樣道理。現在廣告好多旁邊都是站一個小姑娘,也是弱傳播。很多故事結構一開始都是一個小女孩,慢慢拉上來再去講大人的故事。

「小女孩」從傳播學角度講是刻意出現的,其實可以不加這個細節,不加小女孩故事當然成立,但是會少了一些溫度。

換一個思路思考,小女孩可不可以作為「武器」?

當一個故事需要敵人的時候,就是最需要小女孩的時候,幾乎所有電影和角色中的反派都是沒有小女孩的,滅霸有兩個女兒,上來就抱兩個小女孩,所以我們對滅霸恨不起來。可見我們的情緒是多麼容易被左右,小姑娘和弱傳播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扮演多麼大的角色。

所以如果你的故事裡沒有小女孩,就想辦法把她製造出來。

弱場景

為什麼抖音和快手這樣的平臺是素人傳播,明星反而很難傳播?明星是不是不能傳播?

不是,一定有明星傳播的方式,這個方式就是弱,弱到跟別人有連結。你跟別人有連結,不代表你不行,相反,代表你很不錯,很親民,願意跟人手拉手在屏幕上表達自己。

人在什麼時候最弱?每個人都會遇到兩件事兒,吃飯和睡覺,但凡一個強者跟吃飯睡覺沾邊,大部分都會傳的非常廣。

吃飯是最容易講的,因為吃飯是每個人都有的方式,人類為什麼不打仗?就是因為人們學會了請客吃飯,所有好的戲都離不開吃飯的場景。

《我不是藥神》所有重要的情景全部是吃飯,散夥的時候是吃火鍋,王傳君演的病友身體抗不住之前問徐崢說你吃個橘子吧。

五月天有一首歌叫《一顆蘋果》,高潮部分叫「活著其實很好,再吃一顆蘋果」,什麼叫吃蘋果?吃蘋果就是生命的象徵,實現了一種傳播。吃飯是人的本能,所以吃飯時最容易實現弱傳播,吃飯是表達對生命的渴求。

比如說巴菲特,他當然很有錢,可是巴菲特他傳播最遠的事是什麼事?是他的午餐。跟他這麼大的生意比起來,他的午餐才有多少錢。但這個事傳得很遠。

同樣這種規則也適用於炒作、宣傳。如果你懂媒體,這些媒體、大咖全部跟吃飯有關。如果你以後想做MCN公司或者要包裝女孩子,一定配吃貨的人設,哪怕你再瘦。如果問為什麼,看看炙手可熱的胖迪(迪麗熱巴)就知道了。

故事裡什麼樣的人物討喜?

什麼叫做討喜的人物?

簡單來說只有一句話叫小缺點,也叫小小的壞。弱的人不是指這個人千瘡百孔、呆若木雞,弱的人只要有一點小缺點就可以了。

人最怕的就是沒缺點。沒有缺點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他沒有缺點,相比較而言你的缺點就暴露無遺。

在生活裡,一個沒有缺點的人有兩種可能:不存在或者令人擔憂,因為他連自己的缺點都不知道,你一定要離他遠點。

看文藝創作,著名的電影都用這一招。

《鐵達尼號》缺點最多的人肯定是傑克,但Rose是上層階級,又好看又有錢,就喜歡人家吐唾沫,相比於傑克大家就特別喜歡她。比如說《羅馬假日》,安妮公主跟人打架、《哪吒之魔童降世》申公豹是一個結巴、太乙真人騎個豬,全是小小的缺點,也不是大缺點。而他們最讓人喜歡的就是小缺點。

所以你的故事不要讓主人公太完美,大致方向是對的,少許暇疵就可以了。如果沒有一點點壞,你的故事就沒有辦法傳播。

如果你是網紅,想拍短視頻。你已經很好看了,一定要去扮一些醜動作給大家看,最終拉回美就可以了,一定要給自己一些缺點的表示,不要所有都是優點。

換句話說,你的故事裡一定要有瑕疵,但是主流價值觀不要變。

什麼是主流價值觀。要分成三種:

主流反主流次主流主流是不容易傳播的,因為它是常識,反主流也不能傳播,因為它要麼被封殺要麼就變成主流。次主流就是剛才說的小小的壞。

《西遊記》是改編率最高、最火的一部戲,因為四個人都各有性格。這四個人裡誰是剛才說的小小的壞?孫悟空和豬八戒,因為唐僧代表的是主流價值觀,沙和尚只有幾句話,是配角。

豬八戒很招人喜歡,因為他是有點次主流的,他是有挫折就分行李,但是總體還是有一個取經的目標的。一個女生跟我聊過:覺得豬八戒情商挺高,挺喜歡的,長好看點我可以考慮考慮。

孫悟空為什麼是次主流,因為他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有點不尊重命令,不讓我打我就要打。但是你把他對比一些反主流的人來看,他的價值觀是最讓人舒服的。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唐僧,唐僧特別像上高中時班級裡學習成績好、家境又很好的人,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種人的。

所以寫故事的時候在講價值觀之前,要先看什麼是主流、什麼是反主流,再找一個點寫下去。

美國的主流電影特別好看,不是因為他們反主流,是因為所有的英雄大方向都是對的:相信上帝、愛家庭;但是小毛病一大堆,打人、說髒話等等。

但日本電影和美國電影有很大的區別,美國電影是當看到有反主流作品的時候馬上吸納過來,但是依舊保持主流特點。日本電影從來不這樣,日本電影一看到反主流紅了,主流人全部去拍反主流電影。

創作過程中正確做法是當你形成了自己價值觀體系的時候,看到了有新鮮東西和反主流的東西出來的時候,拉過來變成次主流。這種東西是最容易傳播的。

中國電影有一部很好看的警匪片《湄公河行動》,裡面的警察抽菸、拷打犯人、濫用刑、釣魚執法,但是依舊不影響警察跟退伍軍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次主流的創作在短視頻創作領域非常重要的。

同理,怎麼黑化一個人也很簡單,一是把這個人弄得沒有一絲錯誤,二是把這個人群體化,群體化就是把這個人的面目弄得很模糊,把他變成集體形象,這個人就廢掉了。

短視頻的創作,把人物面目表達清楚特別重要,不要讓他融入到群體裡面,但凡融入到群體裡,這個角色就會變得面目模糊,就失去了辨識度。

《鐵達尼號》背景是一個群體。但一定要把Jack和Rose拿出來,哪怕他們歷史上並不存在,拿出來之後會發現,只要Jack和Rose出來,我們甚至可以忘記鐵達尼號的存在,但我記住了他們兩個的愛情故事。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需要對人的觀察和大量的練習。我經常和朋友講,這個世界沒有太多靈感,我自己也是一個靈感並不那麼爆棚的人,最好的靈感是當靈感到臨時你永遠坐在書桌旁,最好的靈感是時刻觀察,時刻記錄,每時每刻都在思考。

寫故事的最終要義——熱愛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寫作的秘密。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我的第一本書賣了幾百萬冊,當時以為自己會發財,但是沒有料到出版社倒閉了。

但那個時候我做了一件事情,直到今天我都感覺這件事情做的特別正確。那就是我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選擇繼續寫作。

第二年換了一個出版社,自己學習出版流程和方式。這次是成功的,也確實賺到了錢。

但是寫作從來不是為了賺錢,寫作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古時候的人特別喜歡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時代變了,多少吃過苦中苦的人並沒有成為人上人,吃苦並不會讓你成為人上人,只有熱愛才會。

因為熱愛所以創作,因為熱愛所以投入,因為熱愛,哪怕一分錢也沒有,也要動筆寫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表達。

這個世界牢牢掌握在輸出者的手中,熱愛是一切成功的源頭。所以因為熱愛而輸出吧!

相關焦點

  • 笨蛋才講道理,高手只講故事(深度)
    有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裡的「魚」就是道理,就是答案;而「漁」就是故事,因為答案只要一呈現,總有不成立的時候,而故事是開放性的,引導聽眾自己尋找解決方案,能讓每個人得到了不同的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
  • 雖然脾氣很大,但是從不缺人愛的4大生肖,追求者不斷!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最理想的另一半應該是一個非常溫柔又一個非常好脾氣的人,但是在世界上總是會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平時的脾氣非常的大,按理來說的話,他們旁邊的人應該會躲,他們躲得遠遠的,但是這些人他們的身邊確實從來不缺人喜歡的,追求者也是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為人非常的正直
  • 不要給別人講道理,因為講道理會招人煩,而講故事就不會
    其中講故事就是很重要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的大腦更偏向於聽故事,而不是聽道理,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聽大道理,這是進化使然。所以不要給別人講道理,這是進化心理學的觀點,這一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我們喜歡看小說、看電視劇、看電影,因為他們本質上都是故事。
  • 中國從來不缺天才
    六年級的孩子可以寫出博士論文,天才詩人每天能創作2000首詩歌;看來中國從來不缺天才。這個世界怎麼了?
  • 為什麼渣男從來不缺女朋友?
    世上總不缺渣男。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被我們痛罵的日本「國民渣男」東出昌大嗎?在被媒體曝光出軌未成年小三事件之後,這次東出昌大出來道歉,在面對記者提問「喜歡杏,還是喜歡唐田?」對男性而言,渣男是可惡的不講道理的競爭對手。神奇的是,雖然大家在公開語境裡都是在譴責渣男,但現實是大多數渣男過得都不是很差,很多過得還相當瀟灑。甚至還有不少女孩直言喜歡渣男,不少男孩暗地裡也很羨慕渣男。有妹子就問了渣男香嗎?
  • 做人:到底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
    做事:到底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講的是「做事」方面的話題。通過各個維度的分析,我們發現通過講故事去做事情,更容易讓對方能夠接受信息。那今天就以「做人」這個話題來看,我們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現就以此為話題,展開我們的心學探討
  • 不要和這種人講道理,越講道理,越講不清道理
    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講道理。一、這世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和無賴之人講道理。無賴之人從來都喜歡無理取鬧,無論跟他們說多少道理,他們都無道理可言。電影《蠻荒故事》中,有6個荒誕的故事,其中1個極具諷刺意味。一個開奧迪的年輕人在公路上遇到了一個路霸,對方故意佔著他的車道慢行,兩人就發生了口角。於是兩人你追我趕,互相示威。後來兩人的戰鬥越來越激烈,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 善用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
    習近平總書記還深入分析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對思政課教師提出明確要求:「視野要廣,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如何把道理講明白、講清楚?一條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可以把道理講得更加親和、更有魅力、更有效果。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故事都是文化傳統賡續和價值理念傳承的重要載體。
  • 人生,遠離愛講「道理」的人
    一遇到什麼事,第一反應都是要和人講道理,希望能說服他們。 但沒想到,你說破了天,說幹了嘴,還是沒有改變他的想法。 雖然說,這個世界都需要道理。但大多數人最討厭別人時時刻刻講道理,沒完沒了。明明只想聊天,卻還要被對方的道理教育。
  • 神的家不缺「僕人」,缺「神人」
    (哀3:38-39)最後,神也藉此為以利沙作見證。經上反覆在強調「正如神人所說的」,意在告訴我們:以利沙是一個真先知,不是假先知。因為他說的話都應驗了。他是一個與神一同作事的人。弟兄姊妹,這就是神反覆叫我們看那個軍長的用意。
  • 和孩子講道理講不通?看看黃磊你就知道和孩子講道理有多麼困難
    以至於,一說到娛樂圈中內涵過硬的人,他肯定榜上有名。不過,再聰明的「諸葛亮」,也有幹不過「臭皮匠」的時候。前段時間,黃磊發微博說,妹妹早餐沒吃完,他想藉此用道理來教育女兒:黃磊:「不要浪費。」 妹妹:「我知道。」黃磊:「為什麼呢?」 妹妹:「不知道。」
  • 《故事力》:笨媽媽喜歡講道理, 聰明媽媽喜歡講故事
    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平克在他的《全新思維》中提出,未來是屬於擁有6大全新思維的人的,而這6大全新思維中其中「故事力」就是重要的一項。好的故事不僅能自帶病毒性的傳播效果,同時也能讓更多的人認識並記住你,從而幫你塑造獨特的個人品牌。講故事的過程就是帶領別人和你一同感受相同的情感體驗,這比單純的講道理來得更打動人。
  • 與年輕人講道理是一種不必要的內耗
    她給我講了她認識的一個高中男生的故事。她說這個男生非常善良,正直,溫和。在一次跟朋友外出旅行時,與他同行的一個女孩,沒有買到返程的車票。他呢,出於善意,便幫女孩買票。最後,票是買到了,但是女孩不是很滿意,就說他是故意買成這樣的。男生非常傷心,他怎麼也弄不明白,明明是好心幫忙,怎麼會招致這樣的結果?事後他反覆思量,終是無法開解。
  • 為什麼渣男從來不缺女朋友,三個過來人說出了大實話
    歡迎來到小核桃的情話,傾情為你分享身邊的愛情婚姻故事,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小核桃採訪了三個過來人,他們講出了大實話,下面小核桃就帶大家看看吧。01.王強是我的一個高中同學,本人長得其貌不揚,而且是出了名的花心,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找不到女朋友的人居然身邊圍繞著很多女生,讓人十分的不解,難道他有什麼獨家秘訣嗎?
  • 劉震雲:我們這個民族從來不缺聰明人,缺笨人
    我不太喜歡三種人:裝腔作勢的人,裝神弄鬼的人,還有以為真理就在他褲子口袋裡的人。我覺得世界上所有的人沒有哪個職業高人一等。我不就是寫個小說嗎?我的祖先是柳敬亭,臉上有麻子,是撂地攤的。馬東老師是特別著名的主持人,你以為你在電視上說過幾句話,你就能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和真理的化身嗎?你不就是個做買賣的嗎?不就賺了倆錢嗎?用得著炫耀你的寵物都有私人飛機嗎?你不就是個管理者嗎?
  • 王曉輝: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卓有成效的翻譯
    論壇上,王曉輝談到國際傳播過程中的翻譯工作時,他認為中國從來不缺好故事,要把中國故事講好,就需要卓有成效的翻譯。對於如何構建國際話語體系,王曉輝認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獨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是「奢侈品」,不是哪個民族想有就能有的。發達的經濟、強大的文化影響力、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客觀條件都具備後,才有可能建設自己的話語體系。
  • 低情商的人講道理,高情商的人講感受,別成為自己都討厭的人
    「愛講道理的人,情商一般不太高」,這個觀點之前並不怎麼認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遭遇這樣的人時,心裡難免有些埋怨:站著說話不腰疼。直到後來,才知道,這種讓人不喜歡甚至討厭的講道理的溝通方式,其實就是低情商的一種表現。
  • 做人,少與這些人講道理!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從小到大,我們受到的教育就是做一個講道理的人。但是,那是對君子講道理,對一個聽得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所以,做人要「少講道理」!與不講道理者,閉緊你的嘴巴,珍惜你的道理,少對他們講道理。一個講道理的人,想講醒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就好比鬧鐘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那是何其的不容易!正所謂,正有正道,邪有邪道,正邪兩道各不同。
  • 正能量爆棚的四大星座,他們極富魅力,很受歡迎,從來不缺追求者
    在愛情中,她們從來不缺追求者,可能她們不是那麼的漂亮,身材也不是那麼的完美,但是心態積極,整個人散發著正能量,像是一束光,走到哪裡都非常引人注目,就是能擁有無數桃花。上個課被搭訕,出門吃個飯被要聯繫方式。
  • 世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講道理」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