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王繡:呼籲以法律形式將牡丹定為國花

2020-12-15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雍容華貴、國色天香,你是否支持將牡丹花作為國花呢?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繡就將關注點落在了這裡。

傳道授業、公益講座 致力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她已連續擔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一直致力於讓傳統文化「活起來」。近兩年,她不斷在議案中呼籲創新宣傳形式、提高文化產品質量,促使民眾更主動了解、親近傳統文化。

今年78歲的王繡從事文博工作多年,近年來,她欣喜地看到國家在大遺址保護工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全國的150處大遺址文化保護中,洛陽就有6大遺址,她希望國家能儘快出臺大遺址保護細則,以更好地將傳統文化的保護融入城市的發展建設中。

現在的王繡除了在大學教課外,只要身體允許,還會舉辦公益講座、到偏遠地區的愛心小學講學……

萬事俱備 建議以法律形式將牡丹定為國花

談到牡丹,王繡如數家珍,她說:「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確立了國花,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卻沒有國花,隨著社會發展和民眾的呼聲,以立法形式確定國花時機已經成熟。」

全國評選國花專家組提出的國花的基本條件包括:起源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品種資源豐富;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性格特徵;文化底蘊深厚,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根據上述條件,王繡認為牡丹最適宜做國花,因為它原產中國,有4000多年發現史,十大花型九大色系,生命力旺盛,分布地域廣,且自古即賦予花冠群芳、富貴吉祥的寓意,最能體現泱泱大國氣度,有國泰民安、繁榮昌盛之意。據統計,歷史上記載牡丹栽培、譜錄、志記的作品有四十多部,詠誦牡丹的詩詞歌賦一萬多首,牡丹紋飾、圖案等元素作為吉祥富貴的象徵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牡丹產業化程度較高,集觀賞、藥用、食用等多種價值於一體,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完整的產業鏈,以牡丹題材衍生的文化藝術創意產品呈現出勃勃生機。

同時,將牡丹推為國花有著傳統基礎。唐宋時期,牡丹即為「花中之王」;清代明確牡丹為國花;《辭海》記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1959年,周恩來就提出「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在1994年評選國花的活動中,全國各省區都推舉牡丹為國花;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布《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和《投票:我心中的國花》,調查社會對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的意見,結果顯示,支持率佔79.71%。

作為《關於儘快以法律形式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的建議》的牽頭提議人,王繡為此非常振奮,她高興地告訴大河網記者,希望儘快將牡丹作為國花落地成文,以法律條文確定下來。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王繡:第三次提建議將牡丹確定為國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李曉波 5月20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駐豫全國人大代表赴京。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繡建議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這已經是她第三次提出該建議。「2019年中國花卉協會發布《投票:我心中的國花》,面向公眾開放網絡投票通道,其中建議將牡丹作為國花的佔79.71%。」王繡說,當前我國經濟繁榮、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確定國花正當其時。因此,她建議相關部門依據2019年公眾網絡投票意見,按照相關程序,確定牡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有關人士則表示,牡丹確定為國花後,將更好推動「國花經濟」的發展。
  • 牡丹、梅花,誰為「國花」?
    作為《關於儘快以法律形式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的建議》的牽頭提議人,全國人大代表王繡得知這個消息後,倍感欣慰和激動,希望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相關部門,加快審批流程,讓國花早日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確定下來,並向社會公布。海外芬芳百合是智利國花,據說智利的百合花原本只有藍、白兩色。
  • 「牡丹為國花,我們翹首以盼」
    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 姜培軍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布《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並同時向公眾開放投票通道。通知發出,萬眾矚目。「國色天香壓眾芳,百花隊裡早封王」,把牡丹定為國花有其深厚的基礎和最為廣泛的認同度。
  • 全國人大代表履職「加油」記
    「我去年去美國交流學習,他們知道我是全國人大代表後,邀請我去給一個院系的研究生作了一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專題講座,在場的聽眾都很感興趣,還紛紛提問。」來自貴州的全國人大代表曾麗介紹。提出議案、建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和行使權力的基本形式,是集中反映民意、實現民主監督的重要途徑。
  • 「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盧克平:發揮學校主陣地 構建公共衛生與...
    5月18日,談起如何更好地履職,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表示,要不斷拓寬專業領域,優化知識結構,全面提升履職盡責的能力本領。今年他上會將圍繞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發展,服務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問題提出議案和建議。
  • 原來中國沒有國花!網友:是我孤陋寡聞了
    小時候搖頭晃腦將古詩《賞牡丹》名句背的滾瓜爛熟,理所應當的以為牡丹就是中國的國花。直到今天才發現,原來中國沒有國花!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文,推薦牡丹為中國國花,並邀請公眾進行網絡投票——「是否同意推薦牡丹為國花」。
  • 誰來終結——曠日持久的國花之爭
    而早在192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曾將梅花定為國花,是世界上唯一代表民族精神的國花。有人說是菊花,因為「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鬥寒傲霜的品格,高潔清雅的姿態,實在令人欽佩和喜愛。而且菊花是非常接地氣的一種花,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自古以來,與廣大勞動人民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它不但可供觀賞,還可供食用、藥用。
  • 「回顧」牡丹?還是梅花?國花評選之路,走了近四十年還沒有結果
    在今年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又有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將牡丹確定為國花。胡椒注意到,至少從2003年起、就開始有人大代表提議確定我國的國花、國樹、國鳥。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國的國花還沒有確定。這是為什麼呢?下面,胡椒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相關的問題。
  • 積極探索 努力實踐 不斷推進人大代表履職學習工作
    中央領導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為代表們參加學習培訓作出了表率。    學習培訓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必然要求。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礎,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的素質狀況、履職能力、法律意識的高低、作用發揮的大小,對能否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建設成真正的國家權力機關、工作機關和代表機關有著直接的影響。
  • 全國人大代表銀燕:這一年,做「呼」與「應」之間的紐帶|履職記
    今天履職故事的主人公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院長、全國人大代表銀燕。   3 重視紅色基因傳承作為一名歸國華僑、民主黨派人士,銀燕對於愛國有更深切的體會。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他認真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多次參與了憲法修正案的討論;認真聽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和工作報告,並參與討論; 圍繞歸僑和僑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他自己的專業背景和前期調研,牽頭或參與了「關於開展全國僑情普查工作的建議」「關於讓紅色精神在青少年中更加有效傳承的建議」
  • 西寧市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用心為民
    珍惜列席常委會組織的專題詢問等學習機會,拓展個人更廣闊的社會視野,為履職盡責練好「基本功」。將自身工作與社會焦點、熱點相結合,提出重民生、合民意的高質量建議,忠實代表人民利益,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履行「權力使者」使命。
  • 人大代表吳清輝:將愛國熱情轉化為履職動力
    吳清輝是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期間,記者採訪的列席會議的代表中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代表。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積極邀請香港地區的代表參加常委會的活動,為增進香港與內地相互了解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09年我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參加了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慶典,體會到了60年來國家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 為弱勢群體發聲、奔走基層一線,全國人大代表黎霞律師的法治故事
    全國兩會臨近一起來了解更多關於全國人大代表黎霞的法治故事良法是善治的基礎,作為法律人士,自當為法治建設竭盡全力!今年兩會前夕,黎霞積極走訪調研,準備了完善公共衛生安全法律體系、對扶貧事業發展進行立法以及修訂物業管理條例等多條建議,希望努力參與並推進國家的法治建設進程。點擊視頻,了解全國人大代表黎霞的法治故事▲為弱勢群體發聲從事律師行業近20年的黎霞來自廣西農村。
  • 評論:從「格力告狀事件」看人大代表的履職迴避
    由此我想到了一個問題——作為人大代表和企業主的雙重身份,董明珠在這次人大會上告狀,是不是完全合適?  從法律的現有規定看,人大代表在會議期間的各種發言不受法律追究。但這不等於他的話就一定是合適的,這裡涉及一個政治倫理的問題。
  • 接好「藍天春蕾」的接力棒——全國人大代表米合倫沙·阿不都履職記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題:接好「藍天春蕾」的接力棒——全國人大代表米合倫沙·阿不都履職記劉濟美、高玉嬌、李秉宣米合倫沙,維吾爾語意為「溫和的女孩」。全國人大代表、空軍某基地綜合技術通信室主任米合倫沙·阿不都,如同她名字的寓意一樣溫和。「9歲時,我的母親突發腦溢血,家裡傾盡積蓄也未能挽救母親的生命,我也因此輟學。」米合倫沙說,「困難時刻,是黨、國家和軍隊的關懷讓我重新燃起希望,我成為空軍在新疆實施『藍天春蕾』計劃的第一批受益者。」
  • 「人大工作」為履職「充電」 為盡責「取經」——科右中旗人大...
    為履職「充電」 為盡責「取經」——科右中旗人大常委會2020年代表履職培訓紀實新時代對代表履職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樣給老代表不斷「充電」,為新代表「加油」,科右中旗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把組織開展人大代表履職培訓作為代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加強代表履職培訓,讓人大代表們了解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
  • 全國人大代表馮燕:關注民生事履職有溫度
    一年來,全國人大代表馮燕的履職之路奔波而充實。「作為一名僑界人大代表,我有責任認真學習並傳達貫徹落實好每一次全國人大會議精神。每年『兩會』後,我都會盡心盡力履行職責。」馮燕語氣堅定。在企業內部,馮燕結合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查找企業發展短板,力爭企業通過轉型發展多提供就業崗位。「我們企業還主動積極參與到扶貧攻堅任務中,擔當企業社會責任,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 「獨家」學習培訓:為代表「量身定製」
    這體現在緊緊圍繞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精心設計課程安排;體現在充分尊重代表意願,組織專題學習;體現在不斷創新學習形式和內容,增強培訓實效。2019年10月13日,第10期全國人大代表學習班組織代表們參觀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制度史陳列館,接受紅色革命教育,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早期探索實踐。
  • 人大代表風採 | 4個關鍵詞!讀懂武昌區人大代表履職背後的故事
    4個關鍵詞,讀懂武昌區人大代表履職背後的故事。1.當選區人大代表近兩年來,他結合自身工作,發揮黃鶴樓區域名片效應,深入推動黃鶴樓公園與黃鶴樓街共建項目,統籌開展多項便民利民活動,為這座千年名樓注入新的活力。他領銜打造「黃鶴大講堂」,推進傳統文化的傳播,累計參與人數達5000餘人。依託團市委,將「黃鶴大講堂」延伸至西廠口社區,為社區雙職工子女、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託管輔導。
  • 「多彩綠園」人大新風貌——藍天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履職盡責強...
    普陽街道藍天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現有駐站代表4人、區域化聯合人大代表5人。近年來,聯絡站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搭建人大代表與選民的「連心橋」,切實開展為民服務。強化學習培訓 代表履職能力得到提升聯絡站採取集中培訓、網上交流等多種方式組織代表開展學習,增強代表履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代表建議水平有效提升,張澤研提出《關於關愛老年人幸福指數的建議》被評為2019年度區級優秀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