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繡:第三次提建議將牡丹確定為國花

2020-12-15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李曉波

5月20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駐豫全國人大代表赴京。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繡建議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這已經是她第三次提出該建議。

「2019年中國花卉協會發布《投票:我心中的國花》,面向公眾開放網絡投票通道,其中建議將牡丹作為國花的佔79.71%。」王繡說,當前我國經濟繁榮、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確定國花正當其時。因此,她建議相關部門依據2019年公眾網絡投票意見,按照相關程序,確定牡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有關人士則表示,牡丹確定為國花後,將更好推動「國花經濟」的發展。

【建議】全國人大代表三次建議確定國花

為何第三次提建議確定國花?

王繡說,國花是一個國家文化形象最生動的名片,是國家獨立、社會安定、民族興旺的象徵,也是民族文化、國人精神、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國花,我國是迄今為止唯一未定國花的大國,這與中國「世界園林之母」的稱號極不相稱,也不利於向世界展示中國深厚的花文化魅力和中國花卉業參與國際競爭。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和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作為舉辦國的中國沒有法定的國花,難免是一種遺憾,社會公眾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反映,建議儘快確定我國國花。

儘快確定我國國花,以自然之花代表國家之美,可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以國花之美開展國際交流,可更好體現大國禮儀,體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國花之美融合國民生活,可更好凝聚民心民意、激發愛國情懷;以國花之美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可更好堅定全國人民的文化自信。

【理由】選擇牡丹做國花有幾大理由

在眾多花卉中,為何選擇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

王繡給出自己的理由。牡丹歷史悠久。牡丹原產於我國,至今栽培歷史長達4000多年,已形成四大品種群、十大花型九個色系,品種多達1000多種。牡丹文化厚重。牡丹文化源遠流長,始於隋、興於唐、盛於宋,在歷史發展中不斷得以傳承、發展和創新,牡丹位居十大傳統文化名花之首,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牡丹寓意豐富。牡丹集花王之號、花容之美、花語之吉於一體,其雍容典雅、高貴祥和的形象代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寓意著國家繁榮富強,也頻頻亮相重大外交場合,可以完美詮釋大國氣象。

此外,牡丹民眾愛戴。牡丹具有良好的民眾基礎,在我國廣泛種植,觀賞牡丹、油用牡丹種植面積日益擴大,牡丹產業方興未艾。

她舉例說,2019年7月,中國花卉協會在中國林業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站和「中國花卉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徵求對我國國花的意向。廣大公眾對國花高度關注,積極踴躍參與,建議將牡丹作為國花的佔79.71%。

國運昌則花事興。當前我國經濟繁榮、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確定國花正當其時。因此,她建議依據2019年公眾網絡投票意見,按照相關程序,確定牡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

【聲音】一旦國花確定,將更好推動「國花經濟」發展

國花空缺由來已久,國花之爭曠日持久。

2019年7月,中國花卉協會發布《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再次引發關注,尤其在河南洛陽、山東菏澤兩地,積極宣傳號召投票。

最終,網上調查顯示,投票總數362264票。其中,牡丹支持票數近八成,居首位。中國花卉協會表示,民意調查結果,將作為向相關部門提出國花建議方案的參考。但至目前,此事未有進展,國花再次擱置。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網絡投票只是徵求社會意見方式,擱置原因或因網上投票參與總人數並不多。同時,對於評定國花是「一國一花」還是「一國兩花」上,還存在一些分歧。

不過,記者採訪省內多名牡丹專家表示,仍期盼牡丹能儘快成為國花。

洛陽市林業局牡丹辦主任張蓉輝說,一直在關注此事的進展,作為一名「牡丹人」,希望能夠儘快確定牡丹為國花。「洛陽被稱為牡丹花都,已成功舉辦了38屆牡丹花會。如果牡丹定為國花,不光是洛陽、菏澤,對於全國牡丹產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她說。

河南科技大學教授、牡丹專家史國安在受訪時表示,國花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更是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體現。牡丹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寓意繁榮昌盛、富貴平安,能體現大國風範。

「一旦牡丹被確定為國花,牡丹產業勢必會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國花經濟』隨之出現,將會帶動花卉、鮮切花、園林應用、文化創意等各相關產業的發展,牡丹花應用、種植範圍也會更廣。」史國安說,同時也有助於文化的傳播,讓牡丹更好地走出去,成為我國在國際交流中的一張亮麗名片。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一格

相關焦點

  • 「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王繡:呼籲以法律形式將牡丹定為國花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雍容華貴、國色天香,你是否支持將牡丹花作為國花呢?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繡就將關注點落在了這裡。現在的王繡除了在大學教課外,只要身體允許,還會舉辦公益講座、到偏遠地區的愛心小學講學……萬事俱備 建議以法律形式將牡丹定為國花談到牡丹,王繡如數家珍,她說:「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確立了國花,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卻沒有國花,隨著社會發展和民眾的呼聲,
  • 牡丹、梅花,誰為「國花」?
    作為《關於儘快以法律形式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的建議》的牽頭提議人,全國人大代表王繡得知這個消息後,倍感欣慰和激動,希望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相關部門,加快審批流程,讓國花早日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確定下來,並向社會公布。海外芬芳百合是智利國花,據說智利的百合花原本只有藍、白兩色。
  • 牡丹被推薦為國花,持續幾十年的「國花之爭」,牡丹要贏了?
    但在100多個國家都已確定國花的情況下,中國作為"世界園林之母",卻一直未能確定國花的歸屬。近幾十年來,牡丹與梅花之間的"國花之爭"也從未間斷。在中國歷史上,牡丹與梅花都曾做過國花。相傳,唐代曾以牡丹作為國花,而在清末時,慈禧也曾封牡丹為國花,並在頤和園建造了國花臺;1915年出版的《辭海》,也將牡丹稱為國花。
  • 「牡丹為國花,我們翹首以盼」
    根據有關史料,在中國歷史上,唐、宋、明三代均把牡丹譽為國花,清朝更明確欽定牡丹為國花。辛亥革命後,國民政府曾定梅花為國花。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沒有在法律意義上確定國花。1982年陳俊愉院士在 《植物雜誌》發表文章《我國國花應是梅花》,首次倡議以梅花為中國的國花。文章發表後,引起廣泛爭議。
  • 中國國花,牡丹、梅花二選一,你支持誰?
    再過兩天,我們又將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洛陽牡丹甲天下,這是大家對牡丹城洛陽的讚美,洛陽牡丹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盛行於唐宋。今天的洛陽牡丹已成為當地的一張亮麗名片,今年兩會,王繡代表建議將牡丹設為我國國花,此言一出便再次引起國花之爭,這是為什麼呢?
  • 誰來終結——曠日持久的國花之爭
    而早在192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曾將梅花定為國花,是世界上唯一代表民族精神的國花。有人說是菊花,因為「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鬥寒傲霜的品格,高潔清雅的姿態,實在令人欽佩和喜愛。而且菊花是非常接地氣的一種花,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自古以來,與廣大勞動人民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它不但可供觀賞,還可供食用、藥用。
  • 牡丹或將成國花?快來一睹故宮牡丹風採!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的這首詩所言的「牡丹國色」如今馬上就要成為現實,今天,「中國花協推薦牡丹為國花」一事受到大家熱議。以下圖片為在北京故宮拍攝的牡丹。作為盛產牡丹的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兩地人們來說更是興奮,紛紛參與網絡投票,為家鄉代表花卉投上一票。國花遭熱議源於中國花卉協會發布的《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並發起了《投票:我心中的國花》活動。
  • 「回顧」牡丹?還是梅花?國花評選之路,走了近四十年還沒有結果
    在今年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又有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將牡丹確定為國花。胡椒注意到,至少從2003年起、就開始有人大代表提議確定我國的國花、國樹、國鳥。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國的國花還沒有確定。這是為什麼呢?下面,胡椒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相關的問題。
  • 我國國花是什麼花?中國花卉協會推薦牡丹為國花徵求社會意見
    據介紹,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中國是尚未確立國花的為數不多的大國。6月29日,中國花卉協會經過充分研究論證,表決通過確定牡丹作為國花方案。下一步,該方案還根據投票結果,上報國務院有關部門,並由全國人大正式確定。  《中國花卉協會關於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詳細內容如下:
  • 牡丹與梅花:「國花」之爭背後,原來好糾結
    國色天香的牡丹 圖/視覺中國中國最近一次正式確定為國花的,是梅花。那還是1929年,民國時期。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國花是選牡丹還是梅花,一直沒有定論。傳統文化中的「四君子」 圖/視覺中國評選屢遭「難產」關於國花的評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有很多次被提上日程,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幾乎每年的全國兩會都會重提這個話題
  • 中國欲定牡丹為國花!你支持嗎?
    中國欲定牡丹為國花!你支持嗎?》(中花協字〔2019〕16號),並在中國花卉協會官方網站發布《投票:我心中的國花》,面向公眾開放網絡投票通道,徵求社會對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的意見。
  • 中國國花是什麼花,中國國花至今未確定(牡丹與梅花之爭)
    國花這個詞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似乎被問到中國國花是什麼花時,很多人腦海中會出現牡丹、梅花等比較有代表性的花卉,但是大家又都不敢肯定中國的國花到底是哪一種,那麼,今天小花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謎題吧!其實牡丹、梅花都不是中國的國花哦!中國的國花至今都沒確定呢!到底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 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牡丹是否會被推薦為國花還有待觀察
    幾千年來,牡丹一直受到人們的愛戴數千年,他一直是國泰民安,繁榮,政治和諧,人民和諧的象徵,他被盛讚視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兩會」期間,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工商聯副主席宗立成提交了一份提案,確認牡丹為國花,遺憾的是,這項建議最終沒有獲得通過。也有人主張梅花作為我們的國花,多數代表支持選舉牡丹和梅花為中國「雙國花」,但是,由於意見不同,他們還是想表揚「一國一花」,所以對國花的評價也存在分歧。
  • 中國花協推薦牡丹為國花,洛陽、菏澤兩地率先號召投票
    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布《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中花協字〔2019〕16號),並在中國花卉協會官方網站發布《投票:我心中的國花》,面向公眾開放網絡投票通道,徵求社會對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的意見。7月15日至7月19日15:00,公眾可以通過PC端和手機端投票表達自己的意願。
  • 推薦牡丹為國花?百花爭豔引起百家爭鳴
    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邀請公眾進行網絡投票:「是否同意推薦牡丹為國花」這場百花爭豔引起了網友的大討論>記者 王海欣/攝中國花卉協會發起國花投票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布《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並在官網首頁發布《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求對「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的意見 。
  • 「國花」評選方案,誠邀您的建議!
    為彰顯國家風範,體現民族氣質,中國花卉協會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開展過兩次「國花」評選工作。第一次是梅花奪冠,牡丹亞軍;第二次是牡丹稱王,梅花次之。當時,除了牡丹和梅花的呼聲較高外,也有人強烈建議蘭花、菊花甚至是竹子參評,因為各方面意見分歧較大,「國花」評選活動沒有給出明確答案。春去春又來,花謝花再開。
  • 國花評選牡丹勝出,第二名為梅花 網友:我咋記得小時候就是啊
    投票結果統計顯示,同意牡丹為國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佔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為國花的佔12.30%;第三名,同意蘭花為國花的佔2.48%;第四名,同意荷花為國花的佔1.89%。遊客在拍攝牡丹。資料圖 王海欣 攝而同意菊花、月季、茶花、桂花、杜鵑、水仙等為國花的選項,投票贊成的比例均不到1%。
  • 中國花卉協會徵求社會意見 擬推薦牡丹為中國國花
    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布《徵求牡丹為我國國花意見的通知》(中花協字〔2019〕16號),並在中國花卉協會官方網站發布《投票:我心中的國花》,面向公眾開放網絡投票通道,徵求社會對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的意見。
  • 國花評選引爭議 院士王文採:贊成牡丹梅花並為國花
    連日來,關於中國國花的評選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中國科學院93歲的院士王文採先生7月20日在家中手寫一份意見書,表示贊成「牡丹梅花並為國花」。這份意見書全文如下:「我國花卉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堪任國花之選者眾多,人們愛之多,擇之難,割愛更難。認識長期難於統一,分歧主要集中在牡丹、梅花兩花上。陳俊愉先生主治梅花,30多年前曾提出『雙國花』的主張,即牡丹、梅花並為國花,我贊成這一寬廣包容、大公無私的主張。
  • 牡丹,國花的最佳候選者
    國花是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新中國成立已經七十多年,國花一事卻遲遲未定,可見國家是何等的慎重。國花畢竟要代表國家層面,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一是起源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品種資源豐富;二是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性格特徵;三是文化底蘊深厚,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四是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幾十年來,對國花選定一直討論不休,去年還搞了一個國花推薦網上投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票投給了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