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有自己的國花,比如說,美國的玫瑰,俄羅斯的向日葵,荷蘭的鬱金香,澳大利亞的金合歡…… 這些花卉以其自身的鮮明特點,代表著她們所在國家與民族的氣質、品格、精神和文化。
為彰顯國家風範,體現民族氣質,中國花卉協會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開展過兩次「國花」評選工作。第一次是梅花奪冠,牡丹亞軍;第二次是牡丹稱王,梅花次之。當時,除了牡丹和梅花的呼聲較高外,也有人強烈建議蘭花、菊花甚至是竹子參評,因為各方面意見分歧較大,「國花」評選活動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春去春又來,花謝花再開。1994年,中國花卉協會進行了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三次「國花」評選,擬定牡丹為「國花」,春蘭、夏荷、秋菊、冬梅為「四季名花」。消息傳出後,眾多喜愛梅花的各界人士,紛紛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力挺梅花也要入主「國花」序列。最後,第三次的「國花」評選議案也只有暫時擱置。
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在全國範圍內公開徵求「國花」評選的意向,截止日期為2019年7月22日。「賢聊聊」 登錄中國花卉協會官網後觀察到,在評選頁面,「贊成牡丹為國花」一欄,設置了「同意」和「不同意」兩個選項。如果點擊「不同意」,選項下面還會出現另外的九種花卉,分別是梅花、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茶花、荷花、桂花、水仙。
徵求「國花」評選意向的新聞,經各大媒體報導之後,「國花」一事再度引發了各界人士的廣泛熱議。近期,有一種評選方案受到了較多網友的認可,那就是「一國四花」的構想。
意見認為,牡丹、梅花、荷花、菊花,這「一國四花」才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綜合各方觀點,理由如下:
1.中國的園林花木世界聞名,花卉種類琳琅滿目,造型色彩千姿百態,任何的一種花,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從分布上不能覆蓋全國,難以代表全國各地各族人民的意願。一國四花,可以在地域分布上相互補充,其象徵意義也更為全面,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廣大人民的意願。
2.「國花」的評選應全面考慮到其思想性,代表性,群眾性,廣泛性,這些意義與內容只靠一種花卉是很難全面涵蓋的。此外,評選「國花」,還要考慮到各民族,各階層,各行業的愛好與情感,只有一國四花,才有利於團結,有利於形成凝聚力,有利於激發方方面面的民族自豪感。
3.「國花」的評選,不能不考慮地區的適應性問題,中國幅員遼闊,存在氣候反差的現象,一種花卉難以解決這一問題。比如說,牡丹最宜黃淮地區,梅花最適長江、珠江流域,荷花與菊花則是南北皆宜的草木花卉。同時,梅花是喬木,牡丹是灌木,菊花為草本,荷花為水生;分門別類,南北兼顧,春夏秋冬,四季有花,才最符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和自然規律。
各位讀者朋友,您認為「一國四花」的評選方案適合中國國情嗎?或者是您認為哪一種花卉最能代表中國的文化符號,最能代表中華五千年的民族精神呢?抓緊時間趕快去投上您寶貴的一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