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在菜結球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0-12-10 科教頭條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匡漢暉教授課題組在PNAS雜誌上發表題為「Upregulationof a KN1 homolog by transposon insertion promotes leafy head development inlettuc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首次報導了生菜中控制結球性狀基因LsKN1的克隆,並在分子水平上闡述了LsKN1調控生菜結球的作用機制。

生菜結球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萵苣屬於菊科,起源於地中海地區,由野生萵苣Lactuca serriola馴化而來,是非常重要的蔬菜之一。萵苣的主要栽培類型包括葉用的結球生菜和莖用的萵筍。儘管不同栽培類型的萵苣之間形態差異較大,但其分化時間較短、不同類型之間雜種可育,是研究植物形態發生及進化的優良材料。

植株結球是部分葉用蔬菜特有的表型,主要見於十字花科的甘藍、白菜、孢子甘藍,以及菊科中的生菜及菊苣。這些蔬菜葉片由外向內彎曲、層層包裹,最終形成一個由葉片構成的球狀結構,稱之為葉球。結球性具有許多優點,如脆嫩的質地、長貨架期、便於機械化收割等。葉球是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且容易受環境影響,進而造成其遺傳研究困難,至今未成功克隆葉球形成的遺傳調控基因。

本研究對結球生菜與不結球生菜雜交的F2群體進行遺傳分析,通過圖位克隆的方法獲得了一個控制生菜結球的主效QTL。該基因編碼一個與玉米KN1同源的基因,LsKN1。轉基因互補實驗和敲除實驗驗證了該基因對結球的調控作用。在結球生菜中,該基因的第一個外顯子中插入了一個CACTA轉座子。研究發現,CACTA轉座子的插入並未敲除LsKN1基因的功能。相反,轉座子插入後LsKN1基因的表達量顯著上調。啟動子活性實驗證明,該CACTA轉座子本身具有啟動子活性。

擬南芥中KN1基因的同源基因為STM(Shoot Meristemless),該基因主要在分生組織處表達,其功能為維持分生組織幹細胞的特性,抑制幹細胞的過早分化。對萵苣和向日葵基因組分析發現,KN1基因在菊科中發生了一次複製。萵苣中的LsKN1基因的表達模式和功能發生了明顯分化,在葉中有較高的表達。該基因受CACTA轉座子上調表達後,結球生菜葉片近遠軸細胞相似,背腹性分化減弱。ChIP-seq,EMSA和Y1H實驗均表明,LsKN1蛋白結合LsAS1基因的啟動子並抑制其表達。LsAS1的抑制表達使葉片背腹性減弱,進而形成葉球。在結球生菜中超量表達LsAS1導致葉片向外翻轉,從而驗證了抑制LsAS1基因的表達是生菜結球性狀形成的關鍵。

CACTA轉座子插入到LsKN1基因的第一個外顯子中引起生菜結球的表型

我校園藝林學學院博士後餘長春及博士畢業生嚴承歡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匡漢暉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來源:華中農業大學 南湖新聞網 通訊員 餘長春

相關焦點

  • 華中農業大學在水稻分子育種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12月9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水稻分子育種研究團隊在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了解析稻米中油脂合成遺傳基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克隆了多個影響油脂合成的重要基因,揭示了稻米中油脂合成的新途徑。
  • 華中農業大學在中子星內部結構與夸克物質信號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華中農業大學理學院魏薇教授在中子星內部結構與夸克物質信號研究方面獲得進展,相關成果以「Lifting the Veil on Quark Matter in Compact Stars with Core g-mode Oscillations」為題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 華中農業大學番茄團隊在光合作用及光呼吸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Experimental Botany發表題為「The chaperonin 60 protein SlCpn60α1 modulatesphotosynthesis and photorespiration in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在甜菜鹼積累轉錄調控的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近日,New Phytologist期刊以「The JA-responsive MYC2-BADH-lik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 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在柑橘自交不親和分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突破
    2月13日,《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刊物在線發表了華中農大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鄧秀新
  • 南京農業大學曾曉雄教授團隊在枸杞活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曾曉雄教授團隊對小鼠結腸中AA-2βG免疫調節活性的研究取得突破,為AA-2βG以及枸杞的藥理作用和生物活性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該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農林科學SCI一區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這6所大學在「新冠肺炎」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3所不是985大學
    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國人民最關注的事,防止疫情擴散、治療感染病人是各地最緊迫的任務。作為我國科研的主要力量,高校也在積極開展新冠肺炎研究,為我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那麼,哪些大學已經在新冠肺炎研究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 華中農業大學蟬聯「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近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經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校園名單,華中農業大學順利通過複查,蟬聯「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同時,學校還通過湖北省文明委複查,蟬聯「湖北省文明校園」榮譽稱號。這是華中農業大學自1996年以來連續10屆獲評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文明校園,自2008年以來連續三次榮膺全國文明單位,自2017年獲評首屆全國文明校園之後,文明創建工作取得的新成績。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年基礎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廣大科教人員堅持「四個面向」,嚴謹治學、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一大批科研團隊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集智攻關、團結協作、潛心研究,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植保學院: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組學團隊在赤黴病菌和小麥互作領域取得新進展, 揭示了病原真菌和寄主的孤兒蛋白在病害發生過程中的功能,闡明了其競爭互作機制,建立了病原真菌和寄主植物互作的新模式,為開發小麥赤黴病防控新策略打下重要基礎。
  • 華中農業大學西北寒旱農業研究院在和政掛牌——繪就農業發展的絢麗色板
    華中農業大學西北寒旱農業研究院在和政掛牌——繪就農業發展的絢麗色板,這是繼華中農業大學在和政縣建立油菜西北夏繁研究基地後,華中農業大學賦予自己又一新使命——在和政縣擴展現代農業領域,為和政縣脫貧致富奔小康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動力源。
  • 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侯喜林教授團隊在不結球白菜基因組研究上...
    2020年12月28日,南京農業大學侯喜林教授團隊在不結球白菜基因組學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A chromosome-level reference genome of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campestris(syn.
  • 南京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擁有多個頂尖學科的211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都是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兩所高校都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科底蘊,擁有一批國內領先的學科。華中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是張之洞於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擁有悠久的辦學歷史。
  • 馬東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馬東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馬東博士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Coupled Manganese Redox Cycling and Organic Carbon Degradation
  •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雲夏令營活動...
    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為促進全國各地學子全面了解華中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等學科的建設進展,更好選拔有培養潛質和家國情懷的優秀學生來學院深造,加強高校間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將舉辦「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雲夏令營」活動。
  • 華中農業大學油菜團隊揭示油菜籽粒含油量自然變異的遺傳基礎
    12月11日,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油菜團隊和生物信息團隊合作完成的題為「Genome- and Transcript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Basis of Natural Variation of
  • 華中農業大學: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華中農業大學師生無法置身校園徜徉於桃花灼灼、楊柳依依、梨花勝雪和那油菜花的遍野金黃之間。  於是,一場風姿萬千的在線校園踏青賞花「雲賞獅山春」應運而生。連續7場,校內外多個直播平臺的點擊觀看人次超過100萬,1145張直播照片被點擊觀看數十萬次。
  • 湖北省社會學學術年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辦!
    這次會議以「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為主題,圍繞如何推進落實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及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這一重要現實問題展開討論與交流。校黨委書記高翅、我校文法學院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教師和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來自全國19所高校、研究所的200餘名社會學工作者參與了本次開幕式。湖北省社會學學會會長、華中農業大學鍾漲寶教授主持了開幕式。
  • 恢復觸覺研究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科學家誘導幹細胞形成感覺中間神經元,在研究如何幫助癱瘓病人恢復觸覺方面取得新進展。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生物學專家薩曼莎·巴特勒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誘導多能幹細胞中加入一種英文簡稱為BMP4的的骨形成蛋白和名為視黃酸的信號分子,得到混合在一起的兩種感覺中間神經元。  誘導多能幹細胞是以對成熟體細胞「重編程」方式培育的幹細胞,分化潛力與胚胎幹細胞相似。
  • 華中農業大學扶貧工作情況
    華中農業大學扶貧工作情況 2014-10-17 來源:教育部   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扶貧工作的重大戰略部署,華中農業大學2012年11月開始參與國家定點扶貧工作,定點扶貧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
  • 探尋生菜「結球」的秘密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匡漢暉課題組攻堅克難,通過正向遺傳學方法成功鑑定了控制生菜結球的基因,並且用遺傳轉化驗證了該基因功能和作用機理,對結球蔬菜的品種選育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