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共舞才是高效學習之道

2020-09-04 蘇格拉底學習者

創新,谷歌拉裡佩琪的十倍法則,馬斯克的百倍法則,李善友的第二曲線(本質是5—10倍),馬雲的2倍法則,蘇格拉底的1587法則,都給出了進化的尺度,教育創新,教育到底適合哪個法則呢?教育怎樣創新才能給大眾孩子一個高效學習定位具化操作呢?

在中國,教育創新我推崇10倍法則和蘇格拉底1587,即戰略上以10倍的顛覆式創新為目標來設計,戰術上用1587來迭代。

1.1587X1.1587X1.1587……=10

需要15次迭代,進化每年5次,共三年完成戰略,再三年提升10倍,再三年提升10倍,共在十年中提升1000倍,蘇格拉底迭代法則就是這樣的進化尺度。

說完了創新迭代,怎樣和孩子學習具化呢,唯一的路徑就是與孩子共舞,身體和思想的共舞,每時每刻的共舞,數字孿生和零離線的無邊界的共舞。

學習金三角的,意義—內驅力,方法—思維力,興趣—故事力,在三個層面,和孩子共舞,當然主要是孩子個性化的舞蹈,舞感,節奏,身體興奮度需要和你這個教育大師配合好,跳出一曲優美的探戈,跳出一曲卓越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與欲望共舞,但不被欲望挾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與欲望共舞中國父母大部分是羞於與孩子談錢的。總覺得談錢就俗氣就功利,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不用操心錢的事情。在這三個與錢有關的環節中,持續引導,不斷實踐,孩子將會領悟到如何與自己「欲望」共舞的平衡。準則五:感恩之心即使尋常之事如呼吸,也要心懷感恩,即使遇到困難,也要關注值得感激的一面。準則六:勤學不輟謙虛好學,閱讀好的書籍,寫成功日記和知識筆記,不比較,多向他人學習。準則七:值得信賴信守對他人的承諾,守時自律,良好的習慣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
  • 這個讓孩子沉迷、讓家長讚不絕口的夏令營,是一場浪漫的共舞
    正如第一期夏令營中有一個孩子和我開玩笑道,以為來夏令營不用寫作業,想不到在蜂窩頭腦風暴,在便利貼上寫的字比自己寫暑假作業的字還要多得多!這是家長、孩子、蜂窩的同事,完全的浸入,才能如此的共舞。蜂窩的每一個同事也需要加入到這場共舞中。這場共舞如同浪潮一般湧動,而蜂窩的每一個同事都需要在不同的時刻、地點、人物的時候,成為不同的角色。
  • 《精進》:學習精進之道,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可以迅速幫助孩子實現質的飛躍,成為一個更為優秀的孩子。本書總體而言,表達的思想較為突出,是一本純乾貨的讀物。正如作者所說:「高效,即刻行動,在行動中增加智慧。」一件看上去複雜的事,一個看上去很難的學習任務,只要開始做了,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高效行動,成為更厲害的人。
  • 孩子學習效率低?巧用「費曼學習法」,幫助孩子「高效」學習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如何提高孩子的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效率高的人可以在同樣的時間裡做更多的事情,而且人家做得質量可能還更好。因此,孩子家長們又開始絞盡腦汁,怎麼可以讓自家的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呢?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不妨試試&34;,讓孩子高效地進行學習。一、 那麼,什麼是&34;呢?
  • 《α波,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向全國人民發起挑戰,特殊時期,我願意為社會、家庭、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今天我為大家分享的主題是《α波,讓孩子學習更高效!》這幾天的心理熱線有許多是家長打過來的,問題集中在孩子在家學習效率低,專注力下降的問題上。
  • 如何引導孩子高效學習
    1.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讚孩子聰明、能幹。
  • 神奇的高效學習法
    才花了半年時間,我幫一個英語長期偏科,只能考40的孩子,直接考了91分!這十多年來,我只做過一件事:跟自己合得來。我並不是牛人大咖,網上也幾乎找不到我的其他信息合作夥伴湯世聲老師,幫助中國學生掌握高效學習方法!
  • 如何陪伴孩子與「網」共舞
    然而,新冠疫情仿佛給生活、學習、工作突然按下了暫停鍵。有句話說:「如果給機器按下暫停鍵,它就停止了工作。如果給一個人按下暫停鍵,他就重新開始了。」對家庭教育而言,居家學習意味著重新開始。教學方式、家庭教育問題、親子關係矛盾、健康教育內容、網絡保護難題等,都是新的考驗。
  • 教會孩子這8個高效學習法,讓學習簡單高效
    你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什麼?你肯定會說:(1)孩子的智商低;(2)孩子的學習沒有規劃,沒有針對性;(3)孩子不會自主思考,學習不主動;(4)孩子貪玩,不愛學習;(5)孩子上課不認真,不聽講,不寫作業;(6)老師教得不好,孩子學不會
  • 學習中庸之道
    育人先育己,育兒先育心;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希望人人幸福,家家和樂,社會和諧!(微信公眾號:zmyx137)《成語接龍》下第1節讀經人員:媽媽,霖霖,嫻嫻題目:學習中庸之道感謝保倩老師為我們帶來的《中庸》系列講座第4講,中國文化的優勢是避開了極端主義。外儒內道,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中庸最根本思路反對一切極端主義,它讓我們躲過一次次戰爭的危難。中華文明集百家於一體,互相支撐,彼此成就,合而為一,天人合一。
  • 我來叨叨,如何讓孩子與情緒共舞?
    你是否會有這樣的困擾:我希望我的孩子一直快樂,我也在時刻滿足著孩子的需求,可似乎怎麼也滿足不了……我的孩子只要稍不順心,就會大哭大鬧……我必須馬上回應孩子的需求,不然他就會生氣……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的情緒在作祟,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學會認識情緒、正確表達情緒、最後學會處理情緒。
  • 在家學習成為可能,如何讓孩子在家裡做到高效學習?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教育,在線學習正成為未來教育主要模式之一。一個人在家學習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時間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壞處就是自己的自制力不好的話會導致學一小會就去幹點其他事情。學霸張認為,往往是放假才是真正可以和同學們拉開差距的絕對重要的時間。在家學習已成為可能,如何高效學習成為家長和學生的痛點。
  • 中信網際網路金融之路:與「狼」共舞才是王道
    通過百度後臺大數據對一個個主題吧用戶的興趣、消費行為習慣的精準分析,針對這些主題吧發布的一系列單吧卡才是此次合作發卡的最大看點。據悉,此次發布的第一張單吧卡為漢服卡,針對弘揚華夏禮樂衣冠、傳統文化的漢服吧推出,後續將針對更多主題吧推出他們專屬的貼吧認同卡。  網際網路金融的法寶之一即為「極致用戶體驗」。
  • 「魔法學習」開啟孩子高效學習之旅
    教會孩子自我能量積極轉化方法,激發孩子學習意願、掌握快樂學習之有效方法、提升學習成績。「魔法學習」是什麼?魔法學習是以愛、生命、潛能為核心,以培養「三自」孩子為目標關注整個學習過程、關注整個生命的終身教育。魔法學習的目標是:培養「三自」孩子,即培養孩子們自我、自主、自動地去學習。
  • 如何高效學習?專家支招:發掘孩子興趣點
    金羊網訊記者沈婷婷報導:信息爆炸時代,如果更高效、精準學習?5月18日,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專家評委、亞洲實戰派高效專家尹志豪攜新書《高效:做個聰明的懶人》深圳。在新書發布會上,他介紹要依靠鍛鍊大腦前額灰質來提升意志力,要發掘孩子的興趣點才能做到「聰明工作,快樂生活」。
  • 孩子學習效率太低,怎麼辦?聽哈佛大學談孩子高效學習的秘訣
    前不久,一位媽媽向我抱怨起孩子的學習問題。她告訴我:孩子每天下課後就是玩,要很晚才寫作業。本來兩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她寫了三個小時都沒有寫完。媽媽想看看她的作業,她就是不給,還說不要你管。沒說幾句話,兩人就吵了起來。家裡整天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媽媽說:孩子每天都很晚才睡覺,有時沒做完作業,第二天很早起來再繼續做。學習效率太低,學沒學好,休息也沒休息好。
  • 曾國藩的學習之道
    【學習小組按】小組推薦曾國藩的學習之道。曾國藩一生嚴於修身、治學、治軍,成功實踐了中國傳統士大夫「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最高追求。  實際上,若論資質,曾國藩與同時代的人物相比並不算出類拔萃。他14歲參加縣試,考了7次直到23歲才中秀才。自視甚高的左宗棠就曾不留情面地批評他「才短」「欠才略」。曾國藩也有自知之明,承認自己「餘性魯鈍」。或許是知曉自身的愚鈍,曾國藩後天以勤補拙,他的善於讀書、勤於學習在晚清士林中鮮有人及。
  • 一堂羽毛球課蘊含的學習之道……
    她的好朋友比她早學了半年,那個女孩也是非常認真踏實的孩子,動作靈活性也很好,所以很多動作做得比四年級的孩子還好。但是看我女兒做同樣的動作,特別笨拙生硬,還常常打不到球。如果不了解情況,會覺得她倆差距真大啊,是不是她學習能力差、或者完全不擅長運動啊。我仔細觀察一段,發現問題是這樣的:她集訓前學的內容還比較基礎。集訓課上,突然在短時間內多學了大量新動作,比如各種腳步、網前挑球等。
  • 利用「721學習法則」,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有沒有好的辦法讓孩子從低效率的泥沼中走出來呢?「721學習法則」你值得擁有。同事淑梅一早上班就懨懨不樂,一問才知道昨晚一夜無眠,再一了解,原來是上初二的兒子放假二周,數學補課了二周,花了幾千元,可學習卻絲毫沒有起色,周末找了張期末卷測試了一下,依舊不及格。
  • 我們的電影課3:《與狼共舞》
    就是這樣,他才有勇氣在西部片不景氣的時刻拍出電影《與狼共舞》,他說:「我所要表現的是印第安人在那個時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歷史。」他自信它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和關注、支持,果然,他成功了。——《時代》周刊這部影片在形式上是一部西部片,而在內容上卻是一部歷史文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