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讓孩子沉迷、讓家長讚不絕口的夏令營,是一場浪漫的共舞

2020-08-28 蜂窩兒童大學

這是蜂窩第 69 篇創業日記

文 | 大嘴

蜂窩兒童大學創始人


在蜂窩的夏令營期間,我們收到了來自不同的家長的大量的讚美與誇獎。也收到了來自行業中的不同的夥伴的疑問——可以怎麼參與到蜂窩的夏令營中來,從中學習一些東西。


這裡就寫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吧,這篇文章恰好也是在蜂窩第二期夏令營結束時候,我給家長的演講稿的整理。


蜂窩今年的夏令營是在杭州西湖景區旁邊的一個青年旅舍。為什麼選擇這裡?最重要的原因是周圍有社區,有穩定的居民,有遊客,有做生意的人。


這是蜂窩夏令營最重要做的一個事情,讓孩子關注社區,對自己周圍的社區建立敏感性,隨之建立安全感。


因為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與成長都離不開社區。社區裡面有無數的危險與問題,孩子需要去敏感地去發現、處理。


只有這樣,孩子的未來才會有一個良好的公共生活,而這個公共生活是獲得自由必經之路。



01 任何教育,都是以人為基礎


在聊到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肯定不是應試教育那樣子的。

那它是什麼樣子呢?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見的都是一些相關的關鍵詞,PBL(基於問題/項目式的學習)、設計思維、STEAM、編程……


這些方法與理論都非常棒,卻也成為了家長新一輪的焦慮來源。因為應試必須跟上,而這些新的關鍵詞跟不上的話,就會出現新的問題。


在蜂窩的夏令營,我們有一條很明顯的線路,就是基於問題的學習方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具體的方法是設計思維。


這條路線在孩子夏令營的過程中是「隱下去」的。因為我們並沒有直接給孩子定下了一個社區主題,比如我們就是來這個社區解決交通問題,或者是幫這所青年旅捨去解決消防、經營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完全的開放,蜂窩為孩子準備的就是這個社區。



他們需要從這個社區裡面找到麻煩和問題,並且去解決它。所有的信息都來源於孩子自己對這個社區的觀察,與這裡的人溝通、對話,才能發現麻煩和問題。


那如此高開放度的夏令營,我們是如何設計、以及提供支持的呢?


我們需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在 7 天夏令營的感受。


02 相信每一個孩子對於「偉大」的追求


故事評估是通過記錄與講述孩子在過去一天的表現,並且提供作為教育者的解讀視角。讓孩子自己、共學夥伴、孩子的父母、教育者共同完成對學習者形象的建立。(例如之前的文章)


蜂窩團隊每天有 3-4 小時的時間都在討論每一個孩子的狀況,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支持他,在故事評估中如何讓他獲得更多的支持,如何讓他被自己、父母、以及一起夏令營的同伴看見。


這樣的「被看見」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


在蜂窩夏令營的第二天,夏令營的一個孩子叫石榴。她看見自己被人如此的敘述的時候,她捂住臉沒法看完整個故事。



不停地問:「大嘴,你為什麼這麼寫啊?」

大嘴:「嗯?這個不是真實的嗎?如果你覺得有不真實的,我可以去修改。然後我得道歉。」


石榴:「哎呀,不是……」然後石榴就用帽子捂著臉,「艱難」地看完了故事。在接下來的幾天,石榴也不停重複地看著自己的故事,也在翻閱其他小組成員的故事。


在這樣的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開始理解,蜂窩夏令營是關注到每一個孩子一切,只要他想展示任何的事情,我們都可以接住。


而這一切的事情,也都會被自己的同伴與父母看見,這樣的看見為他們帶來了安全感。因為自己不需要掩飾,也不需要偽裝,他只需要成為自己。


在夏令營的過程中,有一個叫 Oscar 的孩子。他在面臨一個困擾的問題,他找了一名艦長(老師),說了一堆他在小組協作解決問題中的困擾。


「你知道你給我說的內容,我會給其他艦長(老師)分享嗎?」

「知道,所以我來找你。」


而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會找到自己安全的方式尋求支持。


這個時候,我們或許會疑惑,孩子做自己?那不就是「熊孩子」了嗎?這樣的做自己,孩子還會有王法嗎?


等一等。


這樣的疑問是無須討論的,因為我們所相信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蜂窩相信:


- 孩子對於學習的需求

- 相信孩子對於「偉大」,「卓越」的追求


如果這個不是基礎的信任,那將不存在這場夏令營。


正如第一期夏令營中有一個孩子和我開玩笑道,以為來夏令營不用寫作業,想不到在蜂窩頭腦風暴,在便利貼上寫的字比自己寫暑假作業的字還要多得多!



這就是孩子對於學習的需求。


在生活中,孩子對「偉大」與「卓越」的需求會不停地被消解。而在蜂窩夏令營中,我們相信這一切,並且推動每一個孩子去面臨這一切。


有一個小組在解決問題解決到一半的時候,他們居然忘記了自己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小組成員 Eva 在不停問不同的艦長(老師),是否還記得他們小組解決的問題。


大嘴說:「如果我們忘記了麻煩和問題,那我們就重新尋找。」

石榴在旁邊哭了,並且告訴大嘴。


「我想不起來我們要解決的麻煩和問題,但是我就是要解決這個麻煩和問題!我也不知道我能為此做什麼,可我能確定的是,我要做!」


這就是每一個孩子對於「卓越」與「偉大」的需求。


03 教育是通往自由的道路


這場夏令營為孩子帶來了什麼?


自由。


而蜂窩認為,通往自由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勇氣」與「能力」。


我們先說「能力」吧,能力就是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驗證問題,並且去解決問題,持續的迭代與優化。大家都已經看見了蜂窩夏令營的孩子做出的如此精彩的解決方案了。


而僅僅有這樣的能力,會變成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


他會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成功。因為他可以持續地迭代,持續地變化。不管他在什麼工作崗位,不管做什麼樣子的事情,他都能持續去解決問題,並且迭代解決方法。


可是,如果僅僅只有能力,他不會去關注——人。



他不去關注自己,也不去關注別人,更不會像這群孩子一樣去關注這個社區。

關注人是需要勇氣的。


因為這需要時刻關注到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感受是豐富的,細膩的,以及複雜的。而面對這樣的感受,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具有勇氣的。


正如剛才石榴那樣,能拍著桌子說:「我想不起來我們要解決的麻煩和問題,但是我就是要解決這個麻煩和問題。我也不知道我能為此做什麼,可我能確定的是,我要做!」


在蜂窩認為,勇氣其實就是選擇,而選擇又具有三個部分的支持。

  1. 選擇之前。
  2. 選擇中。
  3. 選擇後。

我們是否讓孩子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解決的麻煩和問題,即使在我們發現他們可能選擇失誤的時候,我們依然無條件的支持他們。而在選擇之後,問題發現不是問題,我們也不會去指責這個過程。


即使失敗了,那選擇的孩子必須去承認選擇的失敗,承擔失敗帶來的挫敗。

接下來呢?


沒關係,我們再來一次選擇。

只有在這樣的選擇過程中,孩子才能理解什麼是選擇,以及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只有這樣,每一個孩子才能在未來的生命中擁有一次次選擇的勇氣。並且持續地擁有勇氣去追求自由。

通往自由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需要也必須擁有勇氣與能力。

03 一場完美的夏令營是一場共舞


說到這裡,感覺這場夏令營都是蜂窩做了這麼多的事情才能做成這個樣子的,其實不是。


這是家長、孩子、蜂窩的同事,完全的浸入,才能如此的共舞。


因為這是一場未知的旅行,家長在看見我們夏令營介紹模糊的情況下,依然願意把孩子送往到營地,並且在我們每天如實給到反饋的情況下,家長依然在不停地提供支持,並且表示認同。


這是一場未知的挑戰,每一個的孩子進入營地之後,沒有任何基礎信息,將要在這裡探索出自己想要解決的麻煩和問題。以及面對真實的環境去驗證問題的真實性,以及解決方案。


蜂窩的每一個同事也需要加入到這場共舞中。這場共舞如同浪潮一般湧動,而蜂窩的每一個同事都需要在不同的時刻、地點、人物的時候,成為不同的角色。


成為協作者去帶領整個小組一起探索麻煩和問題,讓整個小組獲得學習心流。


成為孩子,去感受每一個孩子在當下的境遇他們的感受是什麼。


成為教練為每一個孩子單獨提供支持,與每一個孩子溝通,理解每一個孩子遇到的麻煩和問題。


成為參與者,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去感受孩子的學習心流如的浪潮一般湧動,並且享受浪潮的翻滾。


成為自己,去感受曾經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面對無窮大的孩子信息之後,如何去理解自己為何成為自己。


如果切換不成,非常容易「溺水」。這對於蜂窩的同事來說,是一場極大的挑戰,也是一場美妙的共舞。


我想,家長、孩子與蜂窩的每一個同事都是浪漫的人兒。

04 教育本應該是這樣子


夏令營過程中,一位媽媽一直在旁觀我們的營期,並且有了如下對話。


是的,教育本應該如此。


課程推薦


↓點擊「了解更多」,邀請孩子加入這場浪漫的共舞

相關焦點

  • 不讓孩子在暑期沉迷於電子產品,廈門的家長們可以這麼做……
    孩子們的暑假終於要來啦!同時也是1年中最令家長頭疼和揪心的時候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長達2個月的暑假不單得時時刻刻注意著孩子的安全而且大部分孩子很容易就沉迷在了電子產品中不僅荒廢學習、影響視力同時也浪費掉一個學習成長的好機會
  • @海南家長 孩子暑假如何規劃?這個超火的夏令營值得參加!
    今天小編要想廣大家長推薦一個孩子暑假的好去處在這裡孩子能學到《最強大腦》的記憶方法還能跟志同道合的同學共同快樂成長妥妥的暑期熱門打卡地!2020年8月5日,17年專注全腦教育的新思維首度登陸海口,第一期英語夏令營正式開課,吸引眾多學生家長報名。作為曾培養了多位《最強大腦》節目參賽選手的教育機構,新思維擁有風靡全國的英語學習方法,能夠讓孩子用20%的時間速記80%英語單詞,輕鬆掌握記憶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大腦學習潛力。
  • 花錢讓孩子參加暑期夏令營到底值不值得?-七彩青少年兒童成長營
    花錢讓孩子參加暑期夏令營到底值不值得?在這個暑假,你還要讓自己在床上度過嗎?不要再猶豫了,七彩青少年兒童成長營-夏令營期待您的加入!花錢讓孩子參加夏令營到底值不值得?下面是參加夏令營的幾點好處,希望給家長們一個參考作用。
  • 這個夏令營裡,我見證了孩子的「偉大」與「卓越」
    蜂窩在七月和八月在杭州西湖邊的一所青旅舉辦了兩期夏令營,夏令營的主題是讓孩子分成小組,自行在社區發現問題,從而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一個艦長、艦員和家長共同解讀和重新認識孩子的良機,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思考、解讀、討論這些故事都意味著什麼。
  • 孩子沉迷電子設備,家長無計可施?教你5招克服這個問題
    家長擔心孩子沉迷,就該杜絕電子設備嗎?在這樣信息社會中,一個不會使用電子設備的孩子,是根本融入不進去的。所以家長這樣一味的幫孩子杜絕電子設備,雖然避免了讓孩子沉迷電子設備,但也影響孩子的發展,讓孩子被這樣的資訊時代淘汰。
  • 孩子沉迷遊戲,家長這樣做
    我接觸過的家長的反應,大致都是這樣的發展過程:首先呢,是好言相勸,給他講道理,遊戲不是什麼好東西,別玩了。 可孩子不聽。家長就開始嚴格管束,規定必須幾點到幾點才能玩。可孩子還是經常拖延玩遊戲的時間,甚至在家長睡著以後自己再爬起來偷偷玩。
  • 孩子沉迷遊戲,「解藥」或許在家長身上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孩子沉迷遊戲,「解藥」或許在家長身上 13歲小學生用家長手機玩遊戲,14分鐘花掉4萬元,孩子家長聯繫服務商退了款。事實上,孩子給遊戲充錢的新聞屢見不鮮,退款與否並非「大結局」,對於孩子沉迷遊戲現象的反思,才是其中的重點。 在很多家長眼中,遊戲與學習從來都是一對死敵。其實客觀來講,這種看法稍有偏頗。學習是學生時代永恆的主題,但學習並不是成長的全部內容。不論是電子遊戲還是戶外真人遊戲,其中的意義不能被片面地否定。
  • 孩子太沉迷於動畫片,家長該如何是好?
    愛動畫片似乎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愛好,也似乎是孩子的天性一般,對於太過沉迷於動畫片又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家長們總是頭疼不已。其實家長不用太過擔心,既然是正常現象,那麼家長只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就行了,有句話說得好: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若引導得恰當的話,看動畫片反而會成為孩子成長有益的一點。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如何破解?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老師和學校應該加強管理,嚴格控制;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就,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和人際交流,作為家長,也應該正確引導,面對「無法自拔」的孩子,不少家長打過、罵過,但是最終,效果似乎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好,那麼家長的作用到底應該如何發揮呢?
  • 2020奇速英語夏令營第一批單詞閱讀班家長好評集錦
    家長好評不斷.......特別是通過夏令營各班班主任老師、助教老師在班級群發出來的學員上課的真實情況,對奇速英語的課程設置讚不絕口,有的家長和學員們還找到老師繼續參加8月3日第二批。一起來看看19期第一批夏令營學員家長對奇速英語好評集錦.......
  • 孩子沉迷手機的三大危害!家長可以看看
    隨著科技的發展,不少孩子從小就已經接觸到了手機;雖說手機帶給我們日常的方便,但孩子拿到手機只是為了玩遊戲,適當的遊戲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就不好了,畢竟,孩子還是要以學習為主。那麼,孩子沉迷手機都有哪些危害?
  • 吃苦夏令營暑期走俏 家長花錢給孩子「買苦吃」
    夏令營是讓孩子們在身體上「吃苦」,還是培養孩子心理上對苦的耐受力?這些問題,也許家長在送孩子進入夏令營前就該想清楚。仨初中生逃離「吃苦夏令營」最近,一則關於夏令營的新聞讓人忍俊不禁。也有家長對「讓孩子吃苦」的觀念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不少家長認為,現在冠名各種「教育」的、「磨鍊」的活動可謂五花八門,其中有一些是在迎合父母望子成龍「速成」和「走捷徑」的心態,家長們指望通過幾天的「吃苦夏令營」,就能一改孩子多日養成的懶惰和散漫;指望有高人名師的一席話,就瞬間解決孩子心頭沉積多年的問題。這都是違背教育客觀規律的。
  • 家長必看,孩子參加夏令營等7大好處,讓孩子在暑假「超車」
    每當臨近暑期,家長們就開始犯愁,不知道該怎樣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是讓孩子利用這個假期參加課程補習班或參加興趣班,還是帶孩子出去旅遊呢?讀書太枯燥,孩子又不樂意,旅遊太費事,家長也沒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是否能夠二者同時兼得? 讓孩子能在寓教於樂的環境中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
  • 解憂 | 孩子夏令營的家長太矯情,該不該忍?
    我女兒9歲,這個暑假報名了一個在本市郊區開展的7天夏令營,家長不用跟。老師把所有參加小朋友的家長拉在一起建了一個微信群,每天會發小朋友的照片,匯報一下當天的基本情況。我個人覺得,如果家長不放心,就不要報這種家長不能跟的夏令營,完全可以帶小朋友親子遊啊!而且,對老師那麼多要求,感覺他家小朋友是VIP,老師必須優先服務?我家也是小女孩,哪裡那麼多事啊!
  • 暑假孩子參加夏令營熱鬧鬧的,過後家長想想卻心涼涼的!
    夏令營產業化 動輒花費上萬元夏令營回來後數名孩子高燒或嘔吐腹瀉,夏令營裡遭遇猥褻、打罵虐待……搜索夏令營亂象不難發現,此類新聞近日不時曝出。記者調查發現,傳統文化夏令營蹭資源拼講解、遊學夏令營遊而不學、夏令營變成觀光購物遊、夏令營變成培優班等問題更是不容忽視。記者了解到,暑假打著博物館、傳統文化旗號的遊學夏令營活動不少,但質量良莠不齊。
  • 孩子在家沉迷遊戲,家長應該負全責!
    隨著全球疫情持續發酵,孩子們被迫停止線下課程在家學習,儘管有直播課作為替代,但孩子沉迷遊戲造成問題依然越來越多。雖說孩子沉迷遊戲的問題早已屢見不鮮,但是每次看到這類新聞時,還是忍不住嘆息。類似的新聞比比皆是,儘管遊戲低齡化已然成為了一種趨勢,但大部分家長還是沒有辦法接受孩子玩遊戲這件事,並且深受遊戲的困擾。孩子沉迷遊戲損失的不僅是時間、金錢、成績,還有健康。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重視起來,加強孩子的監管和教育問題。
  •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家長與孩子的互動越來越少,越來越乏味,時間一久,孩子發現玩手機比跟父母玩還有趣,於是孩子沉迷手機也是理所當然的。聊天過程中發現:這個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處得並不好,雖然家境殷實,但是爸媽對孩子比較嚴格,動不動就拿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甚至是長期貶低嘲諷孩子不如人家。長期下來,親子之間話很少,父母怎麼說,孩子也聽不進去。其實,長期沉迷於網絡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幾乎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
  • 孩子暑假沉迷於手機怎麼辦?這些建議轉給家長
    孩子沉迷網遊會帶來諸多不良影響,比如因沉迷遊戲導致飲食、作息嚴重不規律,影響身心健康;孩子不服家長對玩手機的管控,影響親子關係;孩子的學習狀態也會受到影響等。如何對孩子玩手機進行管理,對家長來說是一個難題。孩子如何合理使用手機、避免自己沉迷遊戲?家長如何約束孩子使用手機?第15期「尋找中國好校長」參選人風採展請校長們對此提出一些建議。
  • 家長如何面對沉迷手機的孩子?
    許多家長抱怨孩子整天玩手機,非常入迷,甚至不吃飯,不學習,不睡覺都要玩手機,該怎麼辦?家長們要了解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讓孩子沉迷手機的三個原因:1.手機的互動性強,特別是遊戲,孩子能從中找到參與感、控制感和成功感;2.孩子對父母行為的模仿;3.孩子沒有其它更有趣的事情做。
  • 家長們的煩惱,如何防止孩子沉迷遊戲
    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多的家長在擔心孩子網癮的問題。作為曾經有過相關經歷的半個從業者,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首先得說個現實,商業化的網路遊戲,無不是為讓玩家沉迷所設計的。為了讓玩家沉浸進去,每一個遊戲開發團隊做的功課都比絕大多數父母要深入的多,這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對抗,所以無奈是大多數父母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