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遊戲,家長這樣做

2020-09-07 朵拉育兒說


請你回想一下,當你發現孩子沉迷遊戲時,你的反應是什麼?又是怎樣跟他溝通的?

我接觸過的家長的反應,大致都是這樣的發展過程:首先呢,是好言相勸,給他講道理,遊戲不是什麼好東西,別玩了。

可孩子不聽。

家長就開始嚴格管束,規定必須幾點到幾點才能玩。

可孩子還是經常拖延玩遊戲的時間,甚至在家長睡著以後自己再爬起來偷偷玩。

家長發現以後,這還了得,只好採取高壓手段,強制孩子刪遊戲APP、甚至沒收手機。


當然也有一上來就採取暴力手段的,我就見過有爸爸看見孩子玩遊戲,一把搶過來把手機摔地上的。


可這樣就真的有效了嗎?

很遺憾地說,未必。

孩子現在當著你的面把遊戲刪了,可在你看不見他的地方呢?他有沒有偷偷玩,你知道嗎?

現在很多遊戲甚至都沒有APP,直接在微信小程序裡就能玩,你能把微信給他刪了嗎?

退一萬步講,即使你沒收掉他的手機,他就真的不對遊戲上癮了嗎?

有一個家長曾經狠狠教訓過他玩遊戲的孩子,狠到什麼程度呢?這個孩子聽到遊戲這兩個字就緊張,可別人玩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站在後面看。

所以說,遊戲靠壓,是壓不住的

而在壓的過程中,家長不懂得孩子,孩子不理解家長,反而讓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和淡漠。

所以,我們不妨換一種態度對待孩子。

跟孩子做盟友,不做對手

這就是我想重點表達的,家長要跟孩子不做對手,做盟友。

什麼叫盟友呢?就是,你們是有共同目標的、是並肩作戰的。

事實上,當你跟孩子因為遊戲發生衝突時,可能並不是孩子單方面玩遊戲的問題,而是你們之間的合作和信任出現了問題。

美國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提出了一種觀點,說,不論什麼時候, 當我們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你可能覺得驚訝哈,父母和孩子之間吵個架吼幾聲,怎麼還成了「權力之爭」了?

是的,你沒聽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家長和孩子之間也會存在證明雙方力量的爭鬥。

在很多父母心目中,孩子年幼無知,不明事理,尤其是在玩遊戲這件事上,好好說他不聽,說明他缺乏自控力,那麼,我有權力去要求你放下手機,你必須按我說的做。

而在孩子這一方呢,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需求、見解和行為,對父母所說所做的一切有積極或消極應對的能力。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總覺得自己是大人了,非常厭惡父母的這種強加權威,不願意受到控制或支配,並且想通過辯解、牴觸等方式證明自己的權力。

孩子越牴觸或反著來,家長越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損害,越想獲得對孩子的主導權,言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憤怒,孩子也相應越來越鬥志昂揚。

雙方的這種權力之爭,讓家庭變成了一個戰場,沒有合作,沒有和諧,只有怒氣和爭鬥。

只有當父母跳出權力之爭,認識到自己和孩子之間不是對手,而是有著共同目標、是並肩戰鬥的盟友時,才能轉變思路,思考除了強迫孩子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能把孩子從遊戲中拉出來。



孩子玩遊戲,怎麼做盟友?

所謂盟友,是指雙方有著共同目標,並且互相信任並肩作戰的。想成為盟友,有兩點很重要。一是了解你的盟友想要什麼,二是了解你自己想要什麼。

首先,了解你的盟友想要什麼,了解孩子沉迷遊戲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有的孩子可能是尋求在同伴中的認同感,有的孩子可能是尋求遊戲即時反饋和即時獎勵帶來的成就感和自我滿足感,有的孩子則可能是因為孤獨無聊,不知道該幹什麼而沉迷遊戲。

總之,父母要去細心觀察和體悟,找出孩子沉迷遊戲背後的需求。

其次,了解你自己想要什麼,父母要覺察到自己擔心孩子沉迷遊戲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很多家長自己不玩遊戲,覺得遊戲是個洪水猛獸,孩子一沾上遊戲就學壞了。

有的家長自己玩遊戲,每天花不少時間在遊戲上,但是卻不讓孩子玩,覺得遊戲成年人才能玩,小孩子就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不管是哪種家長,潛意識都覺得,遊戲是對孩子不好的,孩子容易上癮,所以拼命想阻止孩子玩遊戲

但就像前面說的,家長越阻止、孩子越想玩,雙方陷入權力之爭。

但其實,我們仔細想想,遊戲跟看電影、看小說,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沒有吧。從實質上講,遊戲不過是一種娛樂方式。

那麼父母為什麼會格外對遊戲保持警惕呢?

當然是因為遊戲非常容易讓孩子沉迷進去。

說到底,父母擔心孩子沉迷遊戲的本質,不在於遊戲,而在於孩子的沉迷,在於擔心孩子沒有處理好學習和娛樂的關係,沒有合理安排好時間。

了解到這一點後,父母就能直擊核心痛點,知道下一步的目標,而不再糾結於「你必須聽我的」的這種權力之爭了。


作者簡介

朵拉: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相關焦點

  • 孩子沉迷遊戲成績倒退?家長不妨這樣做,輕鬆幫娃戒掉遊戲
    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你就知道玩遊戲,學習成績退步這麼大,都是玩遊戲給耽誤的!」「你明明答應說只玩30分鐘,現在一個小時都過去了,你怎麼還沒放下手機?說話一點都不算話!」「你再沉迷遊戲,你這輩子可就完了!」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想真正幫他戒掉「遊戲癮」,家長要這樣做
    但是對於很多沉迷在遊戲中的孩子來說,究其根本並不是遊戲吸引了他,而是當他開始產生「厭學」情緒,或是在學習中產生了挫敗感時,卻在遊戲中得到了慰藉。通常來說,男孩子玩遊戲都是以對抗類為主,因為這能讓他感到激動,家長可以讓孩子去打籃球、棒球、攀巖等。
  • 孩子沉迷遊戲?根源在家長,想要破除「行為上癮」,試試這樣做
    在這些話中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就經常使用手機,甚至會因此不顧孩子,又或者是想要在照顧孩子時更加輕鬆一些,於是就讓孩子幼年接觸手機,這樣孩子就不會纏著自己。心理學家凱薩琳·斯坦納說過:孩子走進手機世界,是因為家長在「戰鬥中失了蹤」。
  • 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肯做作業,家長該如何做?
    又是一年開學季,又一條鮮花般的生命卻悄然而逝了……近日,杭州一名11歲男孩因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肯做作業,家長一怒之下把手機給砸了,可不曾想,孩子竟然從自家12樓的窗口縱身躍下,掉落在二樓的平臺上,最終搶救無效而死亡。家長痛哭流涕,追悔莫及。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並不無辜
    甚至有一些孩子,還會沉迷到一些網路遊戲裡面無法自拔。學生沉迷網路遊戲就會,不愛學習,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熬夜,還會影響視力,總之危害很多,就不一一給大家列舉了。如果學生沉迷網路遊戲無法自拔,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 暑假期間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宜疏不宜堵,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遊戲的影響,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尚且還好,但對於入學之後的孩子,如果一味地沉迷於遊戲,對孩子成績的影響是非常極大的。所有,一到暑假,很多家長都會如臨大敵,整天跟孩子鬥智鬥勇,就怕一不小心影響了孩子的成績,常常鬧得家裡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其實在學習君看來,一味的禁止可能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厲害的父母都這樣做
    一玩遊戲深似海,從此親媽變路人。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很多家庭在育兒過程中都頭疼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技術早已無孔不入地滲透到了他們的生活中。對於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與其一味「堵」不如因勢利導。以下4招,家長們不妨試試。1與孩子約法三章作為家長,我們要告訴孩子你理解他玩手機的正常需求,但電子產品只是工具,不能過於沉溺其中,不能被它「綁架」我們的生活。
  • 孩子沉迷遊戲,家長怎麼辦?
    因為我知道,只有這樣,我才能更專業地去指導每一位家長,使他們跟我同一戰線,互動配合,家園共育。使我們的孩子越來越出色的做他自己。深感責任之重大! 一、外在表現 沉迷遊戲的孩子一般都會有這樣的表現:頭腦聰明、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喜歡看書,願意表現。平時很喜歡上幼兒園,也很喜歡跟老師、小朋友交談。喜歡運動,能和小朋友一起愉快地遊戲。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該怎麼辦?反對沒有用,建議父母這樣做!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該怎麼辦?反對沒有用,建議父母這樣做!文/小作家起跑線孩子沉迷於遊戲,一直是令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前些年,還只是沉迷於電腦遊戲,如今智慧型手機普遍,手機遊戲又成了孩子的首選。眼看著孩子沉浸在遊戲世界裡,無心學習,甚至對身邊的世界都提不起興趣,許多父母著急焦慮,不知如何才能讓孩子擺脫遊戲的「魔爪」。因為電子遊戲都是遊戲開發者根據市場需求和玩家的喜好特意開發的,有很強的針對性,而愛玩遊戲又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一旦開始玩網路遊戲,就很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對待孩子玩遊戲,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兩方面來分析看待。
  • 孩子沉迷於電子遊戲?罪魁禍首竟是家長的錯!這樣做給孩子歸屬感
    當發現自家孩子沉迷於電子遊戲的時候,不要著急這去批評孩子,先看看爸爸是否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吸菸喝酒?是否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髒話、亂發脾氣?如果有的話就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電子遊戲了,孩子已經到了能夠明辨是非的年齡了,他知道爸爸吸菸喝酒不對,也知道只知道玩遊戲不對,由於父母也沒有改正,孩子也就想著玩玩遊戲也沒什麼,反正爸爸也犯錯嘛!
  • 孩子沉迷遊戲,「解藥」或許在家長身上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孩子沉迷遊戲,「解藥」或許在家長身上 13歲小學生用家長手機玩遊戲,14分鐘花掉4萬元,孩子家長聯繫服務商退了款。事實上,孩子給遊戲充錢的新聞屢見不鮮,退款與否並非「大結局」,對於孩子沉迷遊戲現象的反思,才是其中的重點。 在很多家長眼中,遊戲與學習從來都是一對死敵。其實客觀來講,這種看法稍有偏頗。學習是學生時代永恆的主題,但學習並不是成長的全部內容。不論是電子遊戲還是戶外真人遊戲,其中的意義不能被片面地否定。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打罵教育只會適得其反,家長不如這樣做
    小童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其實時間也不短了。類似小童這樣的家長,又何止千千萬?只是這些家長沒有想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為啥會沉迷於手機而無法自拔。其實,從小童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端倪,孩子喜歡手機、依賴手機,的確跟家長的教育有直接關係。一、 孩子沉迷手機跟父母的教育有直接關係。1、家長沒有以身作則。
  • 家長沒收手機平板走哪背哪:寒假這樣做孩子不會沉迷遊戲
    防火防盜防玩遊戲,武漢一個機智的家長想到了好辦法:把孩子的所有「家當」沒收並隨身攜帶,於是遊戲機、平板、手機等電子產品被家長每天上下班帶著。原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如何讓孩子在寒假不沉迷遊戲簡直是家長們最頭大的問題了
  • 孩子沉迷於遊戲,家長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戒掉手機?
    現在的孩子普遍過度沉迷於網路遊戲。現在正值暑假,又是孩子最&34;快樂的一段時光,終於可以不用在學校面對那枯燥無味的學習了,可以在家愉快的玩耍。一些家長認為,暑假本來就是讓孩子放鬆的一段時間,索性就隨著孩子的心願,讓其在家愉快的度過這段時間。
  • 家長們的煩惱,如何防止孩子沉迷遊戲
    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多的家長在擔心孩子網癮的問題。作為曾經有過相關經歷的半個從業者,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首先得說個現實,商業化的網路遊戲,無不是為讓玩家沉迷所設計的。為了讓玩家沉浸進去,每一個遊戲開發團隊做的功課都比絕大多數父母要深入的多,這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對抗,所以無奈是大多數父母的感受。
  • 孩子沉迷遊戲?聰明的家長不會做這兩件事
    經常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家長抱怨,說自家孩子喜歡玩遊戲,拿著手機玩個不停,不僅對視力有影響,還很有可能沉迷其中,影響學習,網絡上的人魚龍混雜,如果跟著人學壞也是個大問題。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表示很焦急,其實,如果只是作為學習之餘的放鬆調劑,每天適當玩一玩遊戲當成放鬆手段也並無不可,聰明的家長發現孩子有沉迷遊戲的傾向之後,一定不會做這兩件事:
  • 孩子到青春期了,一直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的「沉迷網路遊戲」「和叛逆不聽話」讓家長常常在「暴走」的邊緣。每天上完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面前的一片狼藉讓人對生活產生質疑,最終還是繼續去和孩子講道理,去督促他學習,可是他們不夠理解家長的苦心,只會覺得家長很嘮叨很煩人,理解不了自己的爸媽為何會如此的嘮叨。
  • 什麼樣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家長慧
    「孩子上網課需要手機,我不知道他拿手機玩遊戲。」……這是某遊戲平臺客服工作中最常接聽到的求助電話,每通電話裡,都有一個無助的家長。如今,未成年沉迷手機遊戲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低齡,大人為此焦慮不已。孩子沉迷手機只是一個表象,背後的家庭和教育佔據很大的一部分因素。以下三種家庭,孩子會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 假期沉迷手機,是毀掉孩子的最快方式!聰明家長一定要這樣做
    朋友感慨的說:「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小時候是追逐打鬧玩耍,現在的孩子都是玩手機。」 聽完朋友的話,只覺得很可悲。越是全民手機時代,做父母的,越要注意避免培養出一個沉迷手機的孩子。 尤其是到了假期,沒有作息規律的生活,沒有學校老師的管教,家長又整天忙於事務,很難做到有效監督,孩子很容易在假期沉迷手機無法自拔!
  • 班主任提醒:寒假孩子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1沉迷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少家長都有聽過這樣一句話:「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對於成年人而言,手機也許是如何也離不開的東西,因為工作和生活都必須要通過手機才能解決。但是對於孩子而言,手機對他們似乎意義不大,多數孩子拿手機只是為了玩遊戲、看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