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越來越方便,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豐富了我們的娛樂手段,但是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經常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家長抱怨,說自家孩子喜歡玩遊戲,拿著手機玩個不停,不僅對視力有影響,還很有可能沉迷其中,影響學習,網絡上的人魚龍混雜,如果跟著人學壞也是個大問題。
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表示很焦急,其實,如果只是作為學習之餘的放鬆調劑,每天適當玩一玩遊戲當成放鬆手段也並無不可,聰明的家長發現孩子有沉迷遊戲的傾向之後,一定不會做這兩件事:
第一:粗暴阻止孩子玩遊戲
孩子雖然還小不懂事,但是也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如果只是通過粗暴的方式——比如打罵、斥責甚至摔手機的方式阻止孩子玩手機的話,可能非但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會觸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不好好學習。
最好的辦法是對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循序漸進的進行引導。
如果孩子還沒有沉迷的傾向,那麼應該和他約定好什麼時候可以玩遊戲,每天可以玩多久,以達到一個學習、娛樂時間的平衡。如果孩子已經有一點沉迷的傾向,那麼應該及時制止,通過其他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時和孩子做一次深入交流,明確告知他玩遊戲和學習的關係,並提出獎懲措施。
第二:無節制允許孩子玩遊戲
不能簡單粗暴的制止孩子,同時也不能無節制的放縱孩子。如果抱著「只是玩玩遊戲沒什麼」,或者「只要不影響學習成績多玩一會也無所謂」的態度,那麼其實是害了孩子。
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開始擁有自控能力,知道什麼事情該幹什麼事情不該幹,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只知道玩遊戲帶來的愉悅,而不知道玩遊戲帶來的壞處,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大人進行一個合理的引導,讓他們知道玩遊戲雖然有益,同時也有一些弊端,只有合理安排玩遊戲的時間,合理控制學習時間,才能更好地進步,才能更好享受遊戲的樂趣。
從這兩種做法其實我們可以看出,問題的根本還是一個「度」的問題,抽出合理時間,適當玩一玩遊戲沒有問題,一味地阻止或者一味地放縱,反而才是害了孩子,聰明的家長會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為自家寶寶找到一個合理的時間安排,這才是真正對孩子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