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沒收手機平板走哪背哪:寒假這樣做孩子不會沉迷遊戲

2020-09-05 羽木舒親子育兒

作者:與非

編輯:夏田

圖片:攝圖網


- 1 -


寒假一到,很多家長開始頭疼孩子在家成天玩遊戲這一問題。


防火防盜防玩遊戲,武漢一個機智的家長想到了好辦法:把孩子的所有「家當」沒收並隨身攜帶,於是遊戲機、平板、手機等電子產品被家長每天上下班帶著。



這個「好方法」讓不少網友回想起小時候和家長鬥智鬥勇的事情。為了玩電腦,各種破解密碼;為了看電視,每次都化身偵探聽父母的腳步聲……



原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如何讓孩子在寒假不沉迷遊戲簡直是家長們最頭大的問題了。



- 2 -


《杭州日報》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13歲男孩毛毛痴迷手機遊戲,父母平常因為工作原因也不怎麼管孩子,每次一放學毛毛就馬上放下書包玩遊戲。


「我六點下班,他居然還在玩,學校第二天還要進行考試,他一點也沒想到要複習。」毛毛爸爸張先氣不打一處來,把兒子痛罵一頓。毛毛悶聲不響,躲去了陽臺,沒想到幾分鐘後,只聽一聲悶響,毛毛直接從四樓跳了下去。


萬幸的是孩子只是骨折,沒有生命危險。可是沒想到男孩醒來就立刻對父親說:「把手機拿來,我要登陸下遊戲帳號。」


毛毛父親說:「以前只知道兒子特別喜歡玩這遊戲,每天玩多久我也不知道,反正一天給十元零花錢都沒有多出來,但沒想到他就這樣跳下去了。」


父母只知道孩子玩遊戲,卻不知道每天花在遊戲上的時間有多少,每天十塊錢和一部手機就能打發掉的父子親情還不如遊戲帶給孩子的滿足感大。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認為:許多孩子之所以沉迷網絡,一個常見的原因,是他們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去的「安全島」。


他們被父母、學校「遺棄」了,他們心裡的「安全島」四分五裂。於是,他們去網絡上構建新的、虛幻的「安全島」。


孩子沉迷遊戲的背後往往有陪伴缺位的父母,缺少陪伴的孩子只能從網絡裡尋找自己的安全感。


遊戲是一種低成本的安慰,因為孩子想要贏得父母關注的難度遠遠高於在網絡裡贏得一局遊戲。



- 3 -


育兒家蘭海曾說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個自控能力越好的孩子,他是能更好地駕馭電子產品這些工具的,但是那些越不能獨立的孩子更容易沉迷,這點很值得深思。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尹建莉老師講過女兒圓圓沉迷電腦遊戲的故事:


圓圓十歲時,剛開始玩電腦遊戲,經常玩到廢寢忘食。一開始尹建莉特別著急,但是她並沒有直接制止孩子玩遊戲,反而教會孩子學會自控。


當圓圓因為玩遊戲而忘記吃飯時,尹建莉沒有叫圓圓吃飯,自己和老公先吃完,等圓圓自己主動出來後,不急不慢地說:「自己去廚房吃剩飯吧。」


有時候圓圓也會把自己拉二胡的時間用來玩遊戲,自責的圓圓主動向媽媽承諾,明天少玩電腦,多拉二胡。可是去上二胡課後,圓圓才發現自己退步很大,二胡拉得糟糕極了。但是尹建莉還是沒有選擇批評圓圓,讓她自己練習。


遊戲雖然讓圓圓很開心,但是過度沉迷也讓圓圓嘗到了苦果。之後,圓圓開始自發地掌握遊戲時間了。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寫道:把信任還給孩子,讓孩子獲得自我管理的權利。這種權利的下放,必然會喚起孩子內心的自尊感和責任感。


相信孩子能夠合理掌握遊戲時間,讓孩子從被動地戒掉遊戲到主動掌握遊戲時間,這才是孩子真正學會自我控制的秘訣。



- 4 -


連嶽說,「遊戲是人的天性,它有競技的快樂,又有社交屬性。」強行禁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沉迷遊戲的關鍵,孩子總能找到其他沉迷的東西。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遊戲?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學不會自我控制,說是玩遊戲其實是被遊戲玩。


1. 主動與孩子制定規則


自律從他律開始,外界規則的他律在長期的堅持下,自然而然能夠轉化為自律。


主動與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機的時間,並嚴格執行。


表姐和自家兒子制定遊戲時間時廢了不少功夫:


表姐讓孩子分別在一分鐘、十分鐘、半小時內完成不同的任務,給孩子一個時間的概念。之後告訴孩子他花在遊戲上的時間,孩子自己認識到每天花在遊戲上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於是主動和媽媽一起制定了每天玩遊戲的時間。


制定規則不僅僅是讓孩子遵守,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規則制定的目的。當孩子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遵守規則,為什麼要制定規則時,才會更好地遵守規則,才能讓規則變成自律。


2. 父母給孩子做出榜樣


美國著名作家斯科特•派克博士說過:「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自我完善。」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折射出父母不自律的樣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一直埋頭盯著手機玩,孩子自然也好奇手機到底有哪些魅力。


《少年說2》裡五年級的子健「控訴」父母,「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手機難道不應該比孩子更重要嗎,可是有多少父母成為了手機的爸爸媽媽?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從來不會在晚飯時拿出電子產品工作,他堅持每晚在廚房長桌吃晚餐,和孩子討論書籍、歷史與各種話題,孩子也不會拿出iPad或手機玩。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最好的陪伴是父母的陪伴,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才不會囿於一方小小的電子屏幕。


3.帶孩子見識外面的世界


心理學家認為,越是從小沒玩夠的孩子,長大後越容易沉迷於電子產品和電腦遊戲。


李嫣暑假一放假,李亞鵬便帶孩子去鄉下小住,「鎮上逛逛,看看親戚,見見故友」,這樣愜意的生活手機上怎麼會有。



不僅如此,李嫣每年的24個節氣都會去十三陵水庫,全家人一起去固定的地方去觀測氣溫、水溫,認識每個節氣的不同。


從小見識到不同的生活,享受快樂的童年,哪怕只是在戶外跑跑步、在草地上看雲朵,也會讓孩子感受到不一樣的樂趣。


生活的樂趣不止手機遊戲,見識過外面的世界,孩子會知道遊戲真正的樂趣是什麼,自然會自我控制玩手機遊戲的時間。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寒假不是只有遊戲的存在,讓孩子學會自控,帶孩子去見識比遊戲更寬廣的世界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END—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公眾號——羽木舒親子育兒,記得留言呦~

作者簡介:與非,自由撰稿者,熱衷心理學和親子研究,內外兼修,不斷實現自我成長。

相關焦點

  • 班主任提醒:寒假孩子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手機作為現代生活的社交工具,已經融入了孩子們的生活。寒假期間,孩子和家長關於「手機」引發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一到寒假,孩子捧起來的不是課本而是手機,不停的玩手機,不停的刷小視頻,不管家長說啥都不管用,這讓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那麼針對孩子沉迷手機這個老話題,是堵還是疏?下面分享一篇文章,也許能給您對孩子的教育帶來一些啟發。
  • 孩子沉迷手機,比沒收更有效的是這樣做
    他上五年級的兒子小浩,平時喜歡玩手機遊戲,暑假更是迷上了,不論是在路上,餐桌上,還是在床上,總是低頭玩遊戲。無論家長怎麼勸,小浩就是不聽。梁太太經常對著梁先生嘮叨,希望做爸爸的能解決這個問題。梁先生趁著小浩睡覺,把兒子手機裡所有遊戲都禁用掉。第二天,小浩發現遊戲點擊了卻玩不了,以為是手機壞了,立刻變得狂躁,把手機猛砸到地上,還跺上2腳。
  • 孩子沉迷遊戲,家長這樣做
    我接觸過的家長的反應,大致都是這樣的發展過程:首先呢,是好言相勸,給他講道理,遊戲不是什麼好東西,別玩了。 可孩子不聽。家長就開始嚴格管束,規定必須幾點到幾點才能玩。可孩子還是經常拖延玩遊戲的時間,甚至在家長睡著以後自己再爬起來偷偷玩。
  • 怕孩子手機成癮就沒收手機?自欺欺人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更沉迷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怕孩子手機成癮就沒收手機?自欺欺人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更沉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如今,手機已成為兒童的日常必需品,但手機對成年人(更不用說兒童)具有不可阻擋的吸引力。一旦他們沉迷於手機遊戲,他們不僅必須在編寫家庭作業時玩手機,而且甚至可能在課堂上偷偷玩。許多教室甚至安排了一個放置手機的地方,以防止孩子們玩手機,以便孩子們在上課時統一交出手機。
  • 手機、平板、電視,孩子沉迷的原因讓人心疼!
    1手機,成為親子矛盾的導火索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被大家廣泛使用,在輔助學習的功能之外,也逐漸成為孩子們喜愛的一種娛樂方式。然而,孩子和家長之間,因為手機引發的矛盾也正在愈演愈烈。9月15日,湖北黃石一名13歲女孩因做作業時玩手機被父親批評後,竟深夜賭氣離家出走。急壞了的父親在家附近尋找無果後,報警求助。在孩子沉迷手機這個普遍性的難題面前,一般有兩種家長:一種是強硬的家長:將手機沒收或將遊戲卸載,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罵一通。
  • 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肯做作業,家長該如何做?
    又是一年開學季,又一條鮮花般的生命卻悄然而逝了……近日,杭州一名11歲男孩因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肯做作業,家長一怒之下把手機給砸了,可不曾想,孩子竟然從自家12樓的窗口縱身躍下,掉落在二樓的平臺上,最終搶救無效而死亡。家長痛哭流涕,追悔莫及。
  • 暑假期間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宜疏不宜堵,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一到暑期,關於孩子沉迷遊的話題就經常會出現在我們耳邊,畢竟,現在不像十幾年前,孩子們太容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了,從電腦到手機,很多孩子可以說是從小就人手一部,對於孩子來說,又有幾個孩子能夠抵制住遊戲的誘惑呢?別說孩子了,即便是很多成年人,每天一有時間就是抱著手機不撒手,何況是自制力更弱的孩子呢?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厲害的父母都這樣做
    一玩遊戲深似海,從此親媽變路人。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很多家庭在育兒過程中都頭疼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技術早已無孔不入地滲透到了他們的生活中。面對孩子日漸沉迷手機,多數家長採取過粗魯的方式:沒收手機,砸了手機,情到不可控時,還打過孩子
  • 孩子沉迷遊戲,沒收手機鬧絕食怎麼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695」
    孩子沉迷遊戲,沒收手機鬧絕食怎麼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695】來自浙江的一位父親說:「孩子對手機很上癮,連最愛好的象棋圍棋跑步之類都統統扔一邊,我們經常讓他出去外面吸收一下新鮮空氣,說多了他就反感。 我常年在海上工作很少陪他,他媽媽在廠裡上班陪伴他時間也很短,以前沒收過手機,結果孩子絕食了三天,給他手機才能好,我們就妥協了。」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沒收手機也不奏效,到底該怎麼辦?
    最近,親戚家的一個表姐跟我訴苦:「現在這孩子都被手機給害了,整天不好好學習,就想著多玩會兒遊戲,我把他的手機沒收了,結果人家問同學借了一個手機晚上在自己臥室偷偷玩。因為這個事跟他發了不知道多少次火了,唉,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確實,現在這是讓大多數家長頭疼的一個共性問題。
  • 班主任提醒: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寒假不被手機危害!
    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如讓孩子明白手機可撥打電話、可與人聊天、視頻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遠離手機遊戲。▣正確的做法:1.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遊戲、娛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 孩子玩手機停不下來,沒收不是辦法,可以這樣做
    >小張媽媽因為孩子長時間的玩手機遊戲,上周末於是把孩子的手機沒收了。徐先生家上五年級的兒子小浩,平時喜歡玩手機遊戲,最近更是迷上了,不論是在路上,餐桌上,還是在床上,總是低頭玩遊戲。家長不論怎麼勸,小浩就是不聽。徐太太經常對著徐先生嘮叨,希望做爸爸的能解決這個問題。徐先生趁著小浩睡覺,把兒子手機裡所有遊戲都禁用掉。第二天,小浩發現遊戲點擊了卻玩不了,以為是手機壞了,立刻變得狂躁,把手機猛砸到地上,還跺上2腳。
  • 孩子沉迷的其實不是手機,而是……
    沉迷手機遊戲,可以說是很多家長都會擔心、頭痛的問題。孩子沉迷玩手機,怎麼勸說、懲罰都沒用,軟硬都不吃,甚至還撒謊、跟父母對著幹,就為了玩手機。20多年前出生的90後們,大多都沉迷於電腦、網路遊戲;10多年前出生的00後、甚至近幾年才出生的10後,也開始沉迷於手機遊戲、平板電腦……彷佛孩子們對這些遊戲和娛樂消遣方式都能
  • 孩子沉迷手機電腦遊戲怎麼辦
    看到有很多家長都為孩子沉迷手機和電腦遊戲頭疼不已,孩子對手機沉迷不但影響學習,而且影響身體健康,更會影響到孩子的志向,一些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生因為玩遊戲都忘了自己在學校的首要任務是什麼,甚至不少這些網癮學生半道輟學的。這其實跟家長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 什麼樣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家長慧
    「孩子上網課需要手機,我不知道他拿手機玩遊戲。」……這是某遊戲平臺客服工作中最常接聽到的求助電話,每通電話裡,都有一個無助的家長。如今,未成年沉迷手機遊戲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低齡,大人為此焦慮不已。孩子沉迷手機只是一個表象,背後的家庭和教育佔據很大的一部分因素。以下三種家庭,孩子會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 寒假提前來臨:你家孩子很可能「不給手機就說聽課需要,拿起手機就是玩遊戲」
    你要是想玩手機,就告訴媽媽我想玩手機,我給你一個時間。此時,女兒卻翻弄著手機,背對媽媽喊著「出去——」,媽媽問「作業都寫完了嗎」,女兒依然在喊著「出去——」。 我翻遍了這位媽媽的抖音視頻,發現她是做化妝品營銷生意的,日常可能對女兒管教不多。也許,在孩子年幼時,她就是為了圖一時的輕鬆,才不經意間遞給孩子一部智慧型手機,導致孩子迷戀上手機。
  • 孩子遊戲上癮該怎麼辦?作為家長最不該去做的一件事
    遊戲上癮對一個孩子的危害,是所有的父母都懼怕的。甚至有很多的家長都提出來,國家應當禁止各種遊戲。然而這個想法肯定是不現實的,作為家長也確實是很無奈。特別是十幾歲的孩子玩遊戲上癮,學習成績下降,家長打不得罵不得。光看新聞就發生了很多起,因為家長把孩子的手機沒收,而孩子跳樓尋短見的慘劇。有很多的家長把自己孩子不聽話,學習成績下降都歸咎於各類遊戲。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 家長一味施高壓效果未必佳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茶不思飯不想,耽誤了學習、損害了身體——相信但凡是做家長的,誰也不想這樣的情況出現。可是,光有願望沒用,關鍵在於怎樣做才有效。實話實說,不少家長的做法,並不能實現幫孩子遠離網絡沉迷的目標。
  • 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暑假讓孩子遠離手機癌
    越是全民手機時代,做父母的,越要注意避免培養出一個沉迷手機的孩子。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遊戲」。,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先完成作業再玩手機,不要說「現在立刻去做作業」,而是說「我知道這個遊戲很好玩,但你必須先完成作業。
  • 「孩子沉迷遊戲得腦梗」,父母該拿什麼打敗手機遊戲?試試這四招
    整個社會的家長几乎都加入了這場手機爭奪戰中,但潰敗的場面使我們變得更加焦慮,「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如何糾正孩子沉迷手機的不良習慣」。這種焦慮甚至導致有的家長將孩子送到了所謂的「戒網癮學校」,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身心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