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論調在現實生活中層出不窮:
「現在考大學太容易了,大學生遍地都是。」
「讀大學根本沒用,大學生不值錢。」
「一板磚拍死十個人,有十一個都是大學生。」
在大多數人們的眼中,大學生的價值越來越低,競爭力嚴重不足。然而如果用1949年至2019年這70年間所有考上大學的人數之和除以中國的現有人口數,大學學歷佔比僅有4.23%,專科學歷3.93%,甚至連高中學歷也只有18.92%。一板磚拍死十個人,只有不到半個人是大學生。
只要你是本科生,你就已經超越了將近96%的中國人!
第一,倖存者偏差。生活是個圈,大部分人都只會圍繞著自己身邊的小圈子去生活,如果你生活在一二線城市,本科生也許只是你們小圈子的基礎配置;而如果你能跳脫出自己身邊的環境,放眼四五線城市,放眼貧困山區,你才會發現大學生真的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第二,媒體報導的誤導,近些年來,媒體總是大肆報導大學生就業困難,大學生就業競爭激烈的新聞,然而卻並未說明就業的整體情況。
大學生就業競爭確實激烈不假,難道專科學生甚至是高中學生就業就不困難了嗎?他們就業比大學生還要更困難百倍千倍,但這些群體甚至都不值得媒體浪費筆墨。
第三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近年來各大高校的擴招。為了培養人才,各大高校紛紛增加招生名額,這才讓人有了大學生遍地都是的錯覺。那在高校紛紛擴招的今天,考上大學就真的不難了嗎?並不是這樣。
2017年,全國各省一本錄取率平均在15%,而像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錄取率只有7.8%,至於211大學和985大學,全國錄取率更是只有4.84%。
現如今,上大學難,上個好大學,更是難上加難。
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問,考大學如此之難,十年寒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換句話說,一個好大學,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第一,良好的教學水平。也許會有人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要自己認真學習,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能學到知識。這話其實不假,但不同師父領進的「門」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我們來看看兩所高校之間的差距:
湘潭大學,本科一批,重點大學。據2019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1488人,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75%;有留學經歷的教師達25%,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萬人計劃」人選4人,長江學者6人,國家傑青、「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2人。
湖南文理學院,本科二批。正高職稱教師只有114人,博士學歷者只有23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只有3人。
這還只是普通一本與普通二本的師資力量差距,更不用提985高校與專科學校的差距。修行確實在個人不假,可假若師父足夠優秀,那麼徒弟的修行自然事半功倍。
第二,資源。不同的高校所帶給我們的資源是不一樣的。這些資源小到實驗室的環境,學科競賽的舉辦,大到保研名額的多少,出國留學的機會,甚至是招聘會公司的不同。高校的知名度越高,能帶給我們的資源就越好,良好的社會資源,是我們完成從學生到社會人轉變的重要條件之一。
第三,人脈關係和友誼,你大學的同學和朋友,是你人生中很重要的財富。在大學的生活四年,你和一群優秀的人,共同在學習,共同提升自己,你的專業素質、生存技能、文化藝術、人文道德、自身修養等都會在這裡得到升華。而工作之後,你的同學們也會找不同的工作,承擔不一樣的社會責任,他們將會是你重要的人脈資源。
若干年之後的同學聚會,當年還是同窗的你們坐在一起,身份階級卻已經有所不同,除了學歷之外,你們的思想經歷,工作內容都有所不同,試想一下,當你連他們談論的內容都聽不懂的時候,那該是怎樣的心酸。
大學學歷說穿了其實是人生中的一張通行證,讓我們拿到一個好的通行證,讓我們的人生,暢通無阻。
今年的高考比之前任何一年都來的艱難,新冠疫情的出現讓時間本就不多的我們喪失了更多的學習機會,那在剩下短短的七十天裡,我們怎麼做才能儘可能的提高分數,考上理想的大學,超越96%的中國人呢?
一,回歸課本
很多同學對於新高考的認知不太正確,認為新高考就是「偏難怪」,其實不然。新高考越來越轉向對知識內核的考察,對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多變的只是題型。回歸課本,建構知識體系後再做題,是一項簡單而又有效的提分技巧。
二,找到適合的科目,集中突破
離高考還剩下短短的七十天,把學習重心放在這化學,生物,數學,英語幾門科目上,也能有效幫助我們提分。
在高考中,化學和生物這兩門學科,都是能夠快速提分的科目。但只要能有一位好老師,使用科學的方法帶著你架構好知識體系,想要提分並不困難;數學試卷的基礎題一共是105分,中檔題大概在30分左右。基礎的105分就相當於是白送給你的分,你只要搞清概念,做好課後的練習題即可拿到。稍下功夫,中檔題也很好拿下;至於英語,很多人認為英語要靠平時積累,很難在短時間內再提分。事實上,只要我們能夠學會聯繫情境背詞或是聯繫詞根詞綴記單詞,就能夠迅速提高我們的詞彙量,提高英語分數。
三、建立自信,找到自己的節奏
在明確了我們應該去突破的科目之後,接下來就應該確定自己的學習節奏,要根據自己的各科基礎制定一個學習規劃表。合理的分配時間,把時間排滿,不要讓自己閒下來,具體學習規劃可以聽一下陸老師的免費公開課。
堅持一段時間以後,慢慢提上來的成績會幫助你建立起自信,焦慮就會被自然而然的緩解,逐漸的你就會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當中。
同學們一定要讓自己在最後的70天充實起來,讓自己拼一把,咬咬牙,有的時候你可以衝到你意想不到的高度。而且當你真的達到了這個高度,你並不會覺得這很難,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天不怕地不怕了。
努力吧,同學們!
掃碼添加班主任老師微信,了解更多高中乾貨提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