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朋友說她女兒上的幼兒園裡面,居然還有個男孩上了兩年幼兒園還不會上廁所。
不光不會上廁所,在想要大小便的時候,都沒有跟老師通知一聲,導致很多時候回家的時候都穿著溼漉漉的褲子,班裡小朋友都可以的躲著這個男孩,還對男孩指指點點的,因為身上會有股屎尿的臭味。
當時我也懷疑是不是男孩本身有些什麼問題,結果朋友的一番話讓我驚訝:
男孩一點問題都沒有,就是家裡的人嬌慣的太狠了。
男孩是爺爺奶奶的掌中寶,從小到大都不用自己操心上廁所的事情,奶奶掌握了男孩上廁所的固定時間和上廁所前的小動作,所以奶奶都能很及時的知道孩子的情況。
但是上了幼兒園就不一樣的,雖然奶奶已經跟老師說了孩子的情況,但是老師一個人要照顧二、三十個孩子,哪裡有時間一直盯著這一個呢。
不過這一個孩子,還有的孩子不會自己上廁所,也不敢跟老師說,就自己憋著,可是憋屎憋尿對孩子的身體傷害非常大啊!
有寶媽說,想讓孩子試著自己上廁所,兒童馬桶都已經買好了,就是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讓寶寶開始用馬桶。
教孩子上廁所這種事情還是要趁早教,那麼孩子什麼年齡教會孩子使用馬桶,又該怎麼讓孩子學會上廁所呢?
首先呢,在寶寶8、9個月的時候,讓寶寶熟悉小馬桶
給寶寶提前買個小馬桶,寶寶要大小便的時候,寶媽就帶著寶寶坐在小馬桶上,讓寶寶儘快習慣小馬桶的作用。
如果寶寶產生抗拒心理的話,寶媽可以讓寶寶試一試之後,然後用往常慣用的方式讓寶寶上廁所。
平時也可以讓寶寶坐在小馬桶上適應坐著的感受。
其次,寶寶用小馬桶粑粑之後,寶媽要給予誇獎
寶寶要是用小馬桶成功大小便,寶媽要誇獎寶寶,讓寶寶知道用馬桶上廁所時一件值得驕傲、正確的事情。
這樣寶寶在以後會非常樂意用馬桶上廁所,從而習慣用馬桶上廁所。
再次,等寶寶2歲多有能力、習慣之後,寶媽再讓寶寶自己上廁所。
寶媽帶著寶寶習慣了用小馬桶,寶寶也有能力自己脫褲子的時候,寶媽可以讓寶寶試著自己去大小便。
不過,如果寶寶十分緊急,而又沒能力自己脫褲子的時候,還是需要寶媽來幫忙的。
讓寶寶想上廁所的時候,自己主動去脫褲子、坐在兒童馬桶上,這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寶媽要注意這些細節:
①寶寶自己上廁所的年齡
寶寶上廁所的年齡其實沒有太大的硬性要求,不過最好在寶寶兩歲的時候再放手讓寶寶自己上廁所。
這個年齡的寶寶有很強的自己上廁所的願望,而且也有能力完成上廁所的一系列動作。(冬天衣服厚的時候,還是要寶媽幫忙的)
②讓寶寶認清什麼事馬桶
之前網上有個小男孩,把電飯煲當成了馬桶,坐在上面大小便的時候非常的自然。
不過也能想到後續寶媽是怎樣的頭疼了。
寶媽要跟寶寶說為啥要用小馬桶上廁所,小馬桶意味著什麼。
③允許寶寶上廁所求助寶媽
上面也說了,寶寶年齡小,身體協調度不夠或者力氣不夠,就沒辦法自己上廁所,特別是在冬天。
所以寶媽要跟寶寶說,自己搞不定的時候,可以跟媽媽說,媽媽會幫助寶寶的。寶寶請求幫助的時候,寶媽不要嘲笑或者說一些奇怪的貶低的話。
每個孩子都是寶,但該讓孩子學會的東西還是要學,不然孩子該會的不會,反而是害了孩子。
其實讓寶寶學會自己使用馬桶、自己上廁所並不是很難,關鍵是寶寶產生「自己上廁所」的念頭時,寶媽就可以慢慢的開始讓寶寶適應自己上廁所的一套流程了。
如果在寶寶有了「自己上廁所」的念頭,寶媽卻覺得寶寶太小,想再等等,那麼很有可能會錯過讓寶寶自己上廁所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