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6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
TET 家族5-甲基胞嘧啶羥化酶包括了TET1,TET2 和TET3,催化DNA 5位甲基胞嘧啶(5mC)的三步氧化反應,最終實現胞嘧啶的去甲基化過程,在基因組表觀遺傳調控中扮演重要角色。與多數表觀遺傳修飾酶類似,TET2蛋白本身並不具備識別特定DNA序列的結構域,那麼TET2是如何被招募道染色質上並發揮生物學功能呢?
從轉錄因子WT1和去甲基化酶TET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存在突變互斥的遺傳學現象,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分子細胞生物學團隊(簡稱MCB團隊)此前的研究發現WT1招募TET2到基因組特定區域,行使其去甲基化酶功能,決定WT1下遊靶基因轉錄(Wang et al. Mol Cell. 2015)。該論文被選為Mol Cell編輯推薦文章,配發同期述評,也被Cancer Discovery編輯選為亮點文章。
受這項工作的啟發,MCB團隊構建了包含1400多個轉錄因子文庫,篩選並發現了除WT1之外的一批與TET2蛋白相互作用的轉錄調節因子,包括轉錄因子、轉錄共激活子、蛋白結構域等。進一步研究發現,TET2通過轉錄共激活子SNIP1與轉錄因子c-MYC結合,三者形成三元複合物,調控c-MYC下遊靶基因轉錄,影響DNA 損傷應激和細胞凋亡,為解析TET2參與維持基因組穩定性提供了新機制()(Chen et al.Cell Reports. 2018)。
2020年7月14日,復旦MCB團隊在Cell Reports在線發表文章The Zscan4-Tet2 Transcription Nexus Regulates Metabolic Rewiring and Enhances Proteostasis to Promote Reprogramming,發現ZSCAN蛋白能夠通過其SCAN結構域與TET2蛋白相結合。
SCAN結構域是一個高度保守的區域,主要發現在C2H2鋅指結構域的N端,並特異地存在於脊椎動物中。但是,大部分ZSCAN家族成員的生物學功能尚不明了。在人的SCAN家族蛋白中一共包含有57個成員,而在小鼠的SCAN家族蛋白中包含有43個成員。以ZSCAN家族成員之一Zscan4f為例,復旦MCB團隊研究發現Tet2蛋白能被Zscan4f招募到其靶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去除DNA甲基化並激活基因表達,刺激糖酵解途徑和提高蛋白酶體活性,最終促進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的重編程,豐富了我們對TET2調控靶基因轉錄和發揮生物學功能的科學認知。鑑於眾多ZSCAN蛋白能夠與TET2蛋白相結合,該工作也為ZSCAN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全新研究思路。
據悉,復旦大學博士程舟禮為本文第一作者;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葉丹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張明亮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還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劉興國教授、中科院生化細胞所李勁松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陸斌教授、浙江大學劉鵬淵教授和郭行教授等的大力支持。
圖1. Tet2-Zscan4f複合物參與調控靶基因轉錄和促進體細胞重編程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124720308585
來源:BioArt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葉丹/張明亮合作揭示Tet2-Zscan4f複合物促進體細胞重編程新機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