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有多大?原子的形狀是怎樣的?

2020-12-27 火星科普

首先,原子的大小肯定是不一樣的。其次,原子的大小取決於如何定義原子半徑,這並非一個確切的物理量。

原子的組成分為原子核以及核外電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通過強核力結合在一起(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也是受到強核力的束縛),質子和中子數越多,原子核也就越大,這樣原子核外的電子層數以及所容納的電子數也會越多。那麼,作為原子的最外圍,電子的邊界即為原子的邊界。由於電子的範圍要比原子核大得多,所以電子的邊界範圍大小就決定著原子的大小。

但問題是,原子核沒有確切的邊界,並且電子範圍也不是固定的,微觀世界與我們所熟知的宏觀世界截然不同。電子並非以一個確定的軌道繞著原子核旋轉,因為微觀粒子遵循不確定性原理,其動量和位置是不能被同時確定的。

事實上,電子會以某一概率出現在原子核外圍的某一空間中,這種概率分布被稱為電子云。電子云密度越大的地方,出現電子的概率也就越高。由於電子之間會互相影響,導致電子云的形狀各異,有最簡單的球形,還有花瓣形和啞鈴形等不同形狀。

理論上,電子云可以無限延伸,只是電子出現在距離原子核很遠的地方,概率會很低。因此,電子云其實無法表明原子究竟有多大。但為了方便研究,一般把電子總出現概率為90%至95%的空間範圍視作原子大小。

據此定義,原子的大小一般在3×10^-11米至3×10^-10米之間。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越大,原子尺寸越大。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越大,原子尺寸越小。

此外,通過上述描述可知,原子的實際形狀不是球形,而是與電子云形狀有關。

相關焦點

  • 原子的組成是什麼,原子的結構怎樣運作,原子怎樣組成物質?
    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金原子總有79個質子。
  • 原子有著怎樣的真實故事!
    說到原子,我們就得先了解它有多微小。按照科學數據來說呢,它的直徑是0.0000001釐米,10的-7次方釐米。這裡還有幾個例子能代表原子有多微小?蘋果梨有幾個原子,就相當於地球裡能裝多少個蘋果。同樣的,我們再用剛才那個變形蟲的例子,把變形蟲再切成等份為1萬份,這大概就是一個原子的直徑。通常你得把一滴水珠放大到24公裡才能看清原子,也就是說一毫米是原子直徑的1000萬倍,我可以再打一個比方,一張A4紙的厚度是0.088毫米,1000萬張A4紙疊起來的厚度呢是880,相當於杜拜塔的高度。好,那麼你可能已經大概了解原子有多大了。
  • 原子比頭髮絲還細100萬倍,單個原子的大小怎樣測出?
    小小的原子是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原子非常小,比人類的頭髮還要細100多萬倍。那麼,物理學家是如何「量出」原子的大小呢?在原子中,質子和中子通過強核力束縛在一起形成原子核,電子通過電磁力與原子核束縛在一起。原子核是原子中心的一個很小區域,這裡幾乎構成了一個原子的全部質量,原子核外的其餘原子部分大都是空的。雖然電子質量佔比非常小,但它們決定了原子的大小。
  • 把整個宇宙壓縮成一個原子核密度,尺寸會有多大?
    有人異想天開,如果把宇宙所有原子的電子都壓縮到原子核一起,不留空隙會有多大?這實際上就是把宇宙壓縮成原子核密度。這個問題看起來很複雜,但實際上很簡單,因為在我們宇宙已經有這樣的物質了,只要我們知道了宇宙的質量,掰一下指頭就出來了。
  • 高中化學:原子結構:什麼是電子云和原子軌道?
    原子軌道:量子力學把電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個空間運動狀態稱為一個原子軌道。(1)、s能級的原子軌道是球形對稱的,能層序數n越大,原子軌道半徑越大。s能級的原子軌道圖(2)、P能級的原子軌道是啞鈴形的,每個P能級有3個原子軌道,它們相互垂直,分別以P x,Py,PZ表示。
  • 「奇形怪狀」的原子核心
    更宇觀一些,古人早期也曾對我們生存的世界有過「天圓地方」的樸素認識。那麼對於微觀世界如何呢?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主要基於「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這一事實。多數人都熟悉原子的一般結構:原子由若干電子和一個緻密的帶電核心——原子核組成,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原子核的質量佔整個原子質量的99.9%以上,而其空間尺度卻不及原子的萬分之一。
  • 所有原子的大小都一樣嗎?原子是絕對圓嗎?這裡有答案!
    原子是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的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但隨著電子的發現,人們意識到原子也是可以再分的。通過湯姆孫,盧瑟福,玻爾等人的建立的早期的原子模型。現在我們普遍認同原子是由核外電子和原子核組成的。而各個元素的原子的大小當然是不同的,從下面圖例,我們可以看出很清楚,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原子半徑也逐漸變大,但總體來說,各種元素原子的尺寸大小相差不超過量級。所以原子的大小不是都一樣的,有尺寸的分布。原子的半徑和核外電子的多少,這是個競爭作用的關係。
  • 原子之間的愛情,你是否還記得原子之間是怎樣吸引組成分子的
    神奇的數字8,電子在核外怎樣排列原子最外層電子稱為共價電子,而共價電子的數目決定了一個原子的需求。當時,我們所學習的大多數原子都有個神奇的數字8。最外層不滿8個電子的原子,寂寞而不滿足,它們想跟別的原子結合,因此會把彼此最外層的軌道混在一起,共享共價電子。
  • 直觀的說如果一個原子相當一個地球,那麼原子核有多大?
    這種問題是網絡上常有的問題,問這個問題的人實際上是直觀的了解一下原子核與原子的比例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原子與原子核大小相差很多,有點像我們太陽系,太陽在中間只佔那麼一小點空間,卻有半徑一光年的巨大引力場(奧爾特云為邊際),而太陽卻佔有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所以常常有人把原子與太陽系運行打比,認為這個世界從微觀到宏觀都是一樣的。其實微觀世界的運行與天體宏觀運行規律並不一樣,所適用的作用力也不一樣。
  • 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的構成原子的構成1.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2.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3.原子核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質子數不一定等於中子數(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中子原子中存在著帶電的粒子,為什麼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 TED科普:原子究竟有多小?
    但我打賭,你從未想過它究竟有多小。Well, the answer is that they are really, really small.答案是,它們非常非常非常小。So you ask, just how small are atoms?你提出問題了,到底原子有多小呢?
  • 捏碎一個原子需要多少能量?
    古希臘時期的德謨克利特認為物質是由最基本的原子組成,當時的原子論以及之後道爾頓的原子論都認為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既然是最小微粒,意思就是不可分割,不論用多大的力氣或者多大的能量。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湯姆生發現電子、貝克勒爾發現放射性,等等發現使人類認識到原子並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已經不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不可分割。原子既然可以分割,那麼「捏碎」一個原子需要多大的力氣呢?
  • 如果原子大如地球,那原子核有多大?
    對於原子而言,原子核之外還有電子,原子核要比原子小得多。不同的元素,包含了不同的質子、中子和電子,所以它們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另外,原子的半徑依據不同的定義,比如玻爾半徑、範德華半徑,也有不同的大小。下面以氫原子為例做個簡單說明。
  • 原子中空間幾乎都是「空的」,那由原子組成的萬物也是「空的」?
    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氫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構成。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質子和中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m這一數量級,而電子的直徑在電子10^(-16)m的數量級。
  • 原子的內部是什麼樣的?微觀世界中的原子已包含了整個宇宙
    審核:小文引言:世間萬物都是由基本物質組成的,而學過中學化學的朋友就知道,基本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其中基本粒子就有原子和離子。那麼你知道原子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嗎?原子和離子存在什麼關係呢?無論是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它們都是由物質組成的,而物質則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常見的基本粒子就有原子和離子。人類最早對原子進行探索應該是在十九世紀,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在提出原子模型之前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最初的原子模型,並且認為它是實心的。
  • 【淺談原子物理】原子的基本狀況之原子質量和大小的測定
    原子,是指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割的微粒。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割,但不代表其本身不可再分割。我們沒有人真正用肉眼看見過原子,因為原子的線度超過了肉眼的最大辨識度。不同原子都有其特定物理結構。原子的核式模型原子質量的測定:經過前人的研究,現在我們知道原子質量的數量級是10∧-27~10∧-25kg。
  • 如何稱出一個原子的重量?
    原子構成了地球上的一切物質,而原子本身又由更小的亞原子粒子組成——質子、中子和電子(除了不包含中子的氕原子之外),不同的原子包含了不同數量的亞原子粒子。那麼,原子究竟有多小呢?人類又是如何「稱出」一個原子的重量呢?原子有多大?
  • 初中化學-原子的結構
    通過上面球棍模型我們也能看到,化學變化到原子這,就不再分了。那麼這些原子是否有內部結構,原子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個體育場,那麼原子核只相當於一隻螞蟻。原子裡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做高速運動。3原子核的結構原子核,也有內部結構,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 如何「稱」一個原子的重量?
    只要在你的秤上放一個原子,絕對是最靈敏的原子,你有你的測量結果!那死皮細胞呢?它們有數萬億個原子那麼厚,從你的手上剝落下來,飄落到天平上,把你的原子埋在一堆原子二重身裡。與此同時,其他大氣粒子正在四處噴射,在你的機器上來回彈跳,讓它的原子敏感針像雨刷一樣來回擺動。所有這些都會阻礙測量,對吧?
  • 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區別
    X原子螢光和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區別1.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利用待測元素所產生的基態原子對其特徵譜線的吸收程度來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發射源是Rh靶X光管,儘管二者都是把物質激發後檢測其螢光,但二者的區別很大,從大的方面看主要有兩點:一、激發光源不同。原子螢光用的光源很多,如各種雷射等,但很少見有用X-射線的;而X-射線螢光則是用X-射線作激發光源。二、用途不同。原熒主要用來作定量分析,尤其是金屬元素的定量分析;而X螢光主要用來作定性分析和結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