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技術》

2021-03-02 威斯頓讀書會

藍字關注,回復「思考的技術」領取電子版筆記


喜歡主播的聲音,可以關注「桃瑞斯」公眾號

關於本書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實現「從0到1」的突破在於如何思考!在充滿危機與冒險的當下,我們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揭發事物本質的動力和好奇心,缺少懷疑一切的心態和對固有模式的顛覆。大前研一憑藉他30多年的管理諮詢經驗,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借鑑的思考方式。企業和個人唯有改變既有的思考模式,放棄對過去成功的迷戀,學習有創意的思考方法,方能找到正確的經營思路。

關於作者

大前研一,日本著名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著作有《無國界世界》、《全球舞臺大未來》等。國際著名企業策略家及經濟評論家。日本早稻田大學應用化學系畢業,東京工業大學核工碩士、麻省理工學院核工博士。1970年至1972年,任職日立製作所核能開發部工程師。1972年始,任職於麥肯錫顧問公司,1979年升任為該公司日本分公司總經理,1981年擔任該公司董事,1995年離職。其後曾先後擔任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大前協會董事、創業家學校創辦人。

為什麼要訓練思維邏輯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邏輯思維弱的人強特別多。另外,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對於未來也有一定的預測能力。這種預測,來自於他們長期活躍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得出的結果。最強大的是將這種能力內化成為了直覺。

在《思考的技術》中,大前研一講到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長期大量訓練的,對此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每時每刻進行訓練。比如當你看到一個廣告,或者一個你感興趣的東西,你就可以在自己的內心裏面問自己,這個東西為什麼會做成這樣?作者想要表達什麼?這件東西又有什麼用?如果是我自己,我會怎麼去做這件東西?等等,通過不斷的給自己提問,同時分析並給出自己的見解。最後一步非常重要的,就是當思考給出自己的假設之後,試著去從某些方面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只有經過驗證,才能被提煉成快速可使用的理論。

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明白髮生問題的原因

其中一項就是思維能力的訓練,在上班地鐵的28分鐘給自己一個題目,然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一個既可以訓練思考,又可對工作非常又實際效用的題目:「如果你的職位比現在高兩級,你會怎麼做?」

麥肯錫公司曾出過一個題目讓員工做深層思考「如果你只有一分鐘時間面對社長,你會做什麼?」

提案的構成順序:1、業內的動向 2、其他競爭公司的動向 3、客戶公司的狀態分析 4、改善條件 5、解決之道 6、建言 7、實施計劃

金字塔結構源自MECE(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clusive)的概念,就是「彼此獨立,互無遺漏」。對於一個重大的議題, 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地分類, 而且能夠藉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 並解決問題。

這種構成法會出現兩種情形,一種是由下往上堆積的正金字塔,一種是將最重要的結論放在最上面,各種證據放在底部的倒金字塔。金字塔形的構成方法可以確保我們整體理論的一致性。

層層拆解、追根究底,理清問題與解答的因果關係。

1、事業領域的定義必須明確

2、分析現狀進而推斷未來的方向,針對因果關係來設立簡潔而具論點的假說

3、專注於自己應該選擇的方向

4、不能忘記基本假設,排除已經發生變化的情況但不偏離原則

未來會有更多的M2M(machine to machine)模式,或所謂的物聯網概念。

看不見的新大陸,由四個經濟空間中形成:1、 實體經濟,2、 無國界經濟,3、網際網路經濟,4、 倍率經濟

有沒有抱著"現在開始也絕對沒問題,下決心去做"的想法,就決定了可不可能有所突破。總之,可以突破的人和突破不了的人之間的最大差異就是碰到自己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時,是逃避還是嘗試解決。

領固定工資的上班族也和這個理論息息相關,這就如同我常說的"水煮青蛙"的情況一樣.青蛙跳到鍋中,水溫漸漸升高.青蛙雖然覺察到變化,卻沒有進一步思考,只想著水溫升高但還蠻舒服的。於是溫水變成了熱水,青蛙也就變成了水煮青蛙了。

本書思維導圖

你的思考路徑和大前研一推薦的思考路徑有哪些差異?

如果用大前研一的思考路徑解決你在Q1中所舉的例子,結果會是怎樣?

大前研一寫這本書的時候是2010年,很多推斷是對的,那我們延著大前的思考技術判斷未來5-10年的科技有什麼潮流?

如果AI學會了大前研一的邏輯思考路徑,能否自己做決策?

鄧嘉璐

Gloria Deng

美國紐約Fordham University營銷情報理學碩士 

華僑城集團及康佳集團旗下康佳創投戰略品牌部副總經理

美國DECODE中美博士創投智庫合伙人 

深圳灣企業黨支部書記

NYCF全球理事會理事

近5年諮詢行業經驗,曾任Deloitte德勤管理諮詢顧問多年,為華潤、碧桂園、雅詩蘭黛等眾多名企提供過管理諮詢服務

曾任美國紐約孵化器合伙人,所孵化項目成功翻了40倍

精彩的分享回顧

德勤諮詢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價值鏈分析圖

共享你的知識 | 認識有趣的人 | 遇到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思考的技術
    本篇來自於管理諮詢大師大前研一書籍《思考的技術》中的部分摘錄與整理,分享給你。
  • 《思考的技術》:懶於思考的人沒有生存空間
    以多數人「思考力」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和勤奮!什麼是「思考力」?直截了當說,就是「邏輯思考的能力」。為什麼邏輯思考的能力重要?因為這是一個「思考力差距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懶於思考的企業終將破產,懶於思考的人將沒有生存空間。
  • Java開發與技術挑戰——關於技術的技術思考
    期間參與過多次的Java技術培訓與問題指導,以撲火隊員的身份見證了形色各異的Java坑,從而不斷提醒自己要跳出Java語言本身,去思考一些開發中的技術困惑和挑戰。Java的成長經歷Java語言已經走過二十個年頭,崗位和身份的變化,也伴隨著Java的同步成長,其中也包含了對技術理解的思考與變化。
  • 啥是普遍意義的思考技術呢:心智系統執行計算的功能就是思考了!
    那啥是思考技術呢,談一下自己的認知,思考技術是思考一個題目之時背後所使用的思維知識、思維方法、思維技巧、思維手段。談起思考的技術,會比較泛,沒有一個確切明確的指向,舉例來說邏輯思考的技術逆向思考的技術系統思考的技術孫子兵法的思考技術
  • 讀書會第五十九期 | 《思考的技術》
    1、轉換思路科學的思考方法要求我們必須拋棄固有的經驗、預設的立場,從事實出發,對已有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假設,然後再運用數據和案例來驗證假設,從而導出正確的結論。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邏輯思考力,邏輯思考力不但能夠讓問題迎刃而解,而且我們一般常說的先見之明、直覺也是從邏輯思考中產生的。
  • 如何才是真正的思考——《思考的技術》書評
    作者大前研一寫《思考的技術》這本書,主要的目的是讓讀者知道,要在新的世界裡拓展視野,必須將舊有的思考路徑切換到新的思考路徑。新時代是個會因思考力差異而造成極大差距的時代。換句話說,新時代是個「思考力差距化」的時代。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將生活中的人們簡單的分為四類人:不讀書不思考型、讀書不思考型、不讀書思考型以及讀書思考型。
  • 懶於思考的人,將沒有生存的空間《思考的技術》第1講
    內容簡介《思考的技術》一書是大前研一的代表作,在這本書裡,他提出,在瞬息萬變的新經濟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思考方式,不被經驗的藩籬所困,不被固有的立場所左右。要在掌握數據的基礎上,大膽地假設,努力求證,導出結論,這也就是他提及的科學的思考方法。我們的很多決策、決定是基於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慣性思維來做出的。《思考的技術》就是要我們打破這種思維常規,發現事情的本質。
  • 思考的技術:啥是思考呢?如何理解思考呢,通過一個例子來闡述!
    專欄寫到這裡,為了引出接下去所要談的思考的技術,做了一些基礎的鋪墊。哪啥是思考呢,這是今天所要探討的,要講清楚啥是思考,確實是一大挑戰,今天我將會全部用自己的語言來闡述啥是思考,希望能把思考談到簡單的層次。
  • 電子書下載|《學會提問》《思考的技術》《結構思考力》
    《思考的技術》作者:大前研一評分:7.8評分人數:(73人評價)內容簡介作者大前研一,被英國《經濟學家》雜誌評選為其實,邏輯思考能力是問題解決的基礎。本書中,大前研一用他30多年的管理諮詢經驗,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借鑑的思考方式。希望你讀完能有所收穫。
  • 《思考的技術》:普通人也能快速提升思考力與核心競爭力
    《思考的技術》這本書是大前研一先生的著作,該書自2010年出版以來,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在本書中,大前研一先生闡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思考力是核心競爭力,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有多強,他的核心競爭力就有多大。
  • 《思考的技術》書摘
    努力學習正確的思考方法,對於我們少走一些彎路,預見性地做好應對策略,以及發現真相是很有幫助的。這樣也能讓我們的生活得更舒適,減少不必要的煩惱。有些章節暫時跳過了沒有閱讀,因為覺得現在還理解不了,應用性也不大;有些地方沒有讀懂消化。個人覺得是一本值得經常讀一讀的書。自己在主動思考這方面欠缺很大,提醒自己不要犯一些基本的錯誤。
  • WISE15:重新思考技術、社會與教育
    WISE15:重新思考技術、社會與教育 作者:辛巴 發布時間:
  • 思考的技術:科學思考的3個方法,幫你洞悉事物的本質,有效決策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思考的技術》。本書作者是大前研一,早稻田大學理工系畢業後,獲得東京工業大學碩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曾任麥肯錫公司日本分社社長、公司董事,國際著名企業顧問。《思考的技術》是大前研一的代表作。在這本書裡,他提出在瞬息萬變的新經濟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思考方式,不被經驗所困,不被固有的立場所左右。要在掌握數據的基礎上,大膽地假設,努力求證,導出結論,這也就是他提及的科學的思考方法。
  • 孫周興:技術的發展,激發人類對技術哲學和倫理的思考
    《人類世的哲學》是孫周興繼《未來哲學序曲——尼採與後形上學》(商務印書館,2018年)之後,對「未來哲學」、「技術與未來」等問題所做的進一步思考,意在突出人類此在的危急性。孫周興力圖突破技術樂觀主義與技術悲觀主義的線性思維藩籬,開展一種「二重性」的技術哲學和生命哲學之思。8月13日,《人類世的哲學》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舉行。
  • 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傳授「思考的技術」
    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傳授「思考的技術」 2008年10月06日 14: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 對話深思考CEO楊志明:從AI技術走到用戶需求
    」在接受網易智能採訪的過程中,楊志明這樣表達他對於技術創業的心得。在這之前,這家叫做深思考人工智慧(以下簡稱"深思考")的公司以及CEO楊志明似乎頗為低調。實際上,深思考這家公司已經成立了整整三年,目前有近70餘人,其突出的技術是「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技術」,可同時理解文本、視覺圖像背後的深度語義,目前面向場景為智慧醫療大健康和汽車智慧商業。
  • 「森財之道」在新世界生存下去必需的思考力《思考的技術》第2講
    內容簡介《思考的技術》一書是大前研一的代表作,在這本書裡,他提出,在瞬息萬變的新經濟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思考方式,不被經驗的藩籬所困,不被固有的立場所左右。要在掌握數據的基礎上,大膽地假設,努力求證,導出結論,這也就是他提及的科學的思考方法。我們的很多決策、決定是基於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慣性思維來做出的。《思考的技術》就是要我們打破這種思維常規,發現事情的本質。
  • 技術擴散視角下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
    技術擴散視角下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 2015年09月07日 10:16 來源:《中國電化教育》2015年第4期 作者:楊浩 鄭旭東 朱莎 字號 內容摘要: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是大勢所趨
  • 自我驅動的思考技術:願景+意象創造法+內在動機+自我決定論
    我們總是想能」理性「地去思考,然而,理性思考的開端卻又往往是」盲動、衝動「的,我想,我希望,我渴求,而這些我想,我希望,我渴求,卻是盲動的。我想改變___________,這往往始於某一瞬間,那一瞬間的盲動,衝動,化作我想,我希望,我渴求,我欲求等等。
  • 技術專精與廣博的一些思考
    在這個階段,雖然你不是某項技術行業內權威的專家,對相關的技術標準也有一些盲點和不熟悉的地方,但是該技術的整體大致藍圖和技術邊界你已經胸有成竹,能做到獨立幹活,百度,谷歌搜不到的相關技術問題也能自己解決,比你低級別的工程師像你請教該技術相關的問題,你也基本能給出方向和方法性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