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思考的技術》一書是大前研一的代表作,在這本書裡,他提出,在瞬息萬變的新經濟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思考方式,不被經驗的藩籬所困,不被固有的立場所左右。要在掌握數據的基礎上,大膽地假設,努力求證,導出結論,這也就是他提及的科學的思考方法。
我們的很多決策、決定是基於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慣性思維來做出的。《思考的技術》就是要我們打破這種思維常規,發現事情的本質。
薦語
大前研一,全球管理大師,日本戰略之父。曾任麥肯錫諮詢公司日本分社社長。他在本書一開始就明確表示,在新時代,思考力決定了競爭力,能否成功不在於你有多努力,而在於如何思考。
大家好,我是書森,歡迎來到今天的讀書會。思考是一項最重要的技能,所謂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就說明了強者必然有一套強於眾人的思考方法。有數據表明,思考的技術、方式跟收入直接掛鈎,如果你的收入偏低,就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掌握高明的思考技術。
今天「森財之道」要為您解讀的,是一本關於「思考力」的書,來自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
在瞬息萬變的新經濟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思考方式,不被禁言的藩籬所困,不被固有的立場所左右。
在充滿危機與冒險的當下,我們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揭發事物本質的動力和好奇心,缺少懷疑一切的心態和對固有模式的顛覆。
企業和個人唯有改變既有的思考模式,放棄對過去成功經驗的迷戀,學習有創意的思考方法,方能找到正確的經營思路。
轉換思路
我們在職場或者是生活中,常常要面對各種問題,然而大多數人在面對問題時,並沒有認真地思考,而是單純地把「一時的想法」稱為解決之策。更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企業就是用這種「一時的想法」解決工作上、經營上的問題。
「不做不知道」、「我想這麼做應該不會有問題」類似這樣的回答,都不叫解決之策。
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邏輯思考力,邏輯思考力不但能夠讓問題迎刃而解,而且我們一般常說的先見之明、直覺也是從邏輯思考中產生的。
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養成邏輯思考的習慣,所以就缺少了能夠解決問題的思路。
要解決已經產生的問題,必須要分析問題出在哪裡,然後弄清其中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日產汽車請來卡洛斯·戈恩擔任總裁,讓奄奄一息的日產起死回生,在2003年度結算時,更是創下史上最高收益的佳績。戈恩先生因此被奉為「經營之神」,並獲得日本政府所頒發的藍綬勳章。
實際上,戈恩先生只是做了他該做的事。「利潤不夠是因為生產成本太高,請降低生產成本!」「要精減人事費用請裁員!」戈恩先生接任日產執行長,對日產進行重整時,從日產當時的情況判斷,戈恩先生會這麼做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日本企業的經營者就是不會做這些理所當然的事。
還有一個經營者和企業經理人容易犯的錯誤是:只看到問題的現象,卻看不到產生問題的原因。
現象終究只是現象,不是原因,但是大多數人卻不了解這種理所當然的事。
例如,某樣商品的銷售業績沒有起色,老闆認為原因是營業人員士氣低落、產品質量不佳、價格太高等等。
但是這些其實都不是原因,而是現象(結果)。事實上在許多個案中,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而其他都只是這個原因導致的現象。
不找出真正的原因,就別期望解決問題。所以最重要的是思考在各種現象之中,如何找出真正的原因,絕不能在列舉了各種現象之後就停止思考。
如果營業人員士氣不振,大家可以辦個活動,吃吃喝喝吐吐苦水之後,大喊一聲「從明天開始加油」,但是如果真正的原因是產品有問題,這麼做顯然沒有用。
最糟糕的是試圖改善所有現象,也就是既想激勵營業人員,又想降低價格、改善產品質量。但是降低價格、提升質量之後如果沒有了利潤,就是一種自殺行為;不停地督促員工、激勵員工,弄得員工疲憊不堪,士氣將更低落。總之在原因不明的情況下,企圖改善各種現象,只會使業績不升反降。
所以在急著找出解決之策之前,必須先弄清問題的原因。
洞悉本質的過程
所謂洞悉本質,就是看清楚問題真正的原因,並導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人之所以會對邏輯思維感到棘手,和我們的心智模式有關。
2004年日本化妝品公司嘉娜寶經營困難,當時有兩個解決方案,一是賣給花王公司,二是接受日本企業再生機構的援助。
第一個方案經過測算,利用花王公司的運營、物流,可以削減成本30%,可以使公司的利潤翻倍,而收購價格也比較合理。第二個方案接受援助並不能降低成本,利潤不會增加,但公司有自主權。
從事實上看,第一個方案更好,但結果由於工會的反對,管理層逼於壓力選擇了第二個方案,導致五年後公司破產。悲劇產生的原因是工會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而管理者沒有勇氣用事實說話,被他人的左右。
事實比立場更重要,也更可靠。
思考力決定競爭力
世界上沒有毀於用腦過度的人。大腦會越用越靈光,思考力也可以通過不斷地訓練來提高。當大腦習慣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思考之後,思考速度自然會加快,然後成為你的內隱知識,將你塑造獨一無二的人。
在本書作者大前研一看來,未來世界的新經濟就是一塊看不見的大陸,這塊看不見的大陸,涵蓋了四個空間:
1. 延續舊世界的「實體經濟」空間;
2. 現金流、信息流可以穿越國境自由流通的「無國界經濟」空間;
3. 由包含網際網路在內的各種通信技術所產生的「數字經濟」空間;
4. 以自由資金的百倍、千倍的倍數資金流動的「倍數經濟」空間。
新經濟是呈倍數形態的,由思考力的差距所造成的經濟能力差距也是成倍數的。思考力導致的差距已經在我們的工作中初現倪端,未來這種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比別人多花兩倍時間思考的人,就可以擁有十倍於別人的收入。比別人多花三倍時間思考的人,就能比別人多賺百倍的利潤。以此類推,比別人多花十倍時間思考的人,當然就有可能成為一家市值總額萬億的企業創辦者。這已經是現在新世界的法則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目標,並不是要所有人都追求高於別人百倍的收入。在思考力之外,也還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值得追求,有各種精彩的人生可以選擇。但不管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在思考愈發重要的未來,懶於思考的人將沒有生存的空間。
學會真正的思考,才能實現真正的認知升級。
好了,關於思考的技術,我們先介紹到這,下一期的「森財之道」中,書森將繼續為您解讀更多關於如何提高思考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