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媽發現,懷孕後體重直線飆升。雖說孕期增加營養,可以有助於寶寶健康成長。但如果過度增加或者營養不足,則會帶來不可避免的風險。
女性懷孕期間,為什麼要控制體重?
如果懷孕期間,母體的體重沒有達到建議的範圍,不但會影響胎兒的營養,還會增加母乳餵養的難度。如果胎兒體重不足,不但會導致發育遲緩,還可能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同樣,如果孕期的體重超過建議的範圍,也可能會導致孕準媽媽患妊娠糖尿病,造成巨大兒進而導致分娩困難,只能選擇剖宮產。此外,在母體中就超重的胎兒,未來還有可能出現肥胖現象。
由此看來,只有控制整個孕期的體重,才能確保準媽媽和胎兒的健康。
懷孕期間應該增加多少體重?
那麼,孕期該如何增加體重才算合理呢?孕期應增加多少體重,其實取決於懷孕前的體重指數(BMI)。所謂的BMI,是根據體重和身高計算出的體內脂肪的含量。
1.孕育單胎的女性
孕前的BMI小於18.5,屬於過瘦人群,孕期應該增加25-36斤;
孕前BMI在18.5-24.9之間,算是正常體重,孕期應增加22-31斤;
BMI大於或等於30的,則屬於肥胖人群了,孕期增加的體重要控制在10-18斤左右。
2.孕育雙胎的女性
孕前的BMI小於18.5,孕期應該增加45-62斤;
孕前BMI在18.5-24.9之間,孕期應增加33-48斤;
如果BMI在25-29.9之間,稍微有點超重,孕期可以增加28-45斤;
毫無疑問,如果BMI大於或等於30的人群,體重就只能增加22-38斤。
不過最新的研究發現,只有大約三分之一(32%)的女性,孕期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大多數女性,因為暴飲暴食或者運動少的原因,體重遠遠超出了建議範圍。
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合理增加孕期體重?
孕媽媽想要控制孕期體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BMI值,嚴格檢測整個孕期的體重。比如,從孕初期開始,就要通過合理攝入營養和消耗能量的方式,進行適當增加或減少。
1.均衡飲食
很多人都覺得,孕婦懷孕之後就要嚴格忌口。其實大多數食物,都還是比較適合孕婦吃的。比如儘量選擇一些穀物、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和瘦肉蛋白質等食物。但像碳酸飲料、燒烤、甜品、油炸食物,以及添加糖和固體脂肪的食物,都要儘量避免攝入。
一般來說,孕早期的三個月,不需要額外的卡路裡。孕中期的時候,每天大概要增加約340卡路裡的熱量。孕晚期最後三個月,可以每天增加約450卡路裡。
2.堅持運動
不管是勞動還是運動,每星期至少要保持150分鐘的有氧運動,而且最好一半是中等強度,比如快走。150分鐘也就是兩個半小時,很多孕媽媽乍一聽,覺得很難完成。但如果把它分布在一周七天的時間裡,每次運動10分鐘,也就很容易達到目標了。
雖說懷孕之後,孕婦要避免做大量刺激運動,以免傷害到腹中的胎兒。但像散步、瑜伽、快走、遊泳等有氧運動,還是比較健康安全的,大家可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