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年失業家
醫生術後豪飲糖水遭質疑:似是而非的評價,實則是冤枉好人!
在邏輯學領域裡有一則顛覆認知的故事。亨利先生買了一盒頂級雪茄,由於這合作雪茄貴,所以亨利決定投保。保單中約定,一旦雪茄因意外——尤其是火災損壞,保險公司需支付15000美元賠償金。
一個月後,亨利抽完了所有雪茄,之後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索賠申請中,亨利稱這些名貴的雪茄毀於「一系列小型火災」。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理由是:亨利只是正常使用雪茄。於是亨利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並順利打贏了官司。
雖然法官也認為亨利無理取鬧,但是他認為,保單上寫的約定很清楚,並未界定哪些「火災」將不予理賠,那麼保險公司就履行報單義務,賠償亨利。保險公司放棄上訴,直接賠給了亨利15000美元。
明明是他正常消耗掉的,卻說被「一系列小型火災」燒壞,還以此要求理賠,法官竟然還支持了這個說法——你是否覺得認知被顛覆?由此引出近期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醫生為病人手術後豪飲糖水遭質疑。
近日獲悉,陝西西安某醫院神經外科一醫生,當天夜裡做了一臺「腦幹出血」的手術,歷時近四小時。由於手術過程中不能喝水,加之夜間工作疲勞,術後該醫生拿起一瓶含量5%的葡萄糖水飲下。沒想到,這一舉動引來不少網友質疑:「這瓶葡萄糖誰買單?」
面對質疑,事後該醫生做出了回應。他說喝掉的葡萄糖是科室的成本,不會計算到病人身上,大家盡可以放心。同時,他還表示喝葡萄糖主要是補充體力,因為手術時間較長且期間不能飲水,體力不支的現象經常出現。
那麼,醫生手術室裡喝葡萄糖有問題嗎?有問題——不知費用誰出的前提下,會造成誤會,畢竟病人治病已經支付了醫療費。沒問題——醫生也是人,幾個小時的站立,加之精神高度集中,肯定會口乾舌燥、精神睏乏,喝葡萄糖恰恰可以補充這些。
似是而非者必然認為有問題——我認為的對就是我的價值觀,你與之背道而馳,那麼你就有問題——甚至可能還會說喝可以,但不要被人看見;理性者則會認為沒問題,正如上述所說,醫生也是人;再者,對於病人來說,能把病治好就是請醫生喝一箱又能怎樣呢?
如同亨利獲得理賠一樣,是否合理呢?要說合理,可他明明是在鑽空子。要說不合理,可保單並沒有說什麼樣的意外不予以理賠。似是而非、非對即錯、非黑即白,這種邏輯本身就有問題,因為世上根本沒有無堅不摧的矛和堅不可摧的盾。
你以為亨利獲得15000美元理賠就結束了?根本沒結束。亨利剛拿到支票,還沒來得及兌換現金,就被警察帶走了——警方接到舉報:亨利涉嫌縱火。在法庭上,警方拿著保險公司提供的縱火記錄(就是亨利的索賠文件)進行指控,認為亨利有故意縱火行為,而且不止一次,足足有二十四次!最後法院判處亨利入獄兩年,並處罰金24000美元。
結語:我們看到某些事物,尤其是在他們與我們價值觀不符的時候,可以先了解背後的真實原因,然後再發表觀點。似是而非的評論是沒有根據的,甚至會因此冤枉好人,遭爭議的這位神經外科醫生不就是被冤枉的對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