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微信公號11月17日消息,近日,一條河南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評論區更是「炸了鍋」。
「胃口可真好,就不能等下車再吃?」
「轉運車上吃東西,會不會影響救治?」
帶著這些聲音,11月16日,河南商報記者對話當事醫生,揭開爭議背後的事件始末。
【事件】
急救轉運車上吃香蕉,是不敬業,還是不得已?
引發爭議的抖音視頻,拍攝於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醫護人員一次急救轉運途中,而爭議的焦點卻是醫護人員手中的香蕉。
視頻中,幾名醫護人員圍坐在患者身旁,大口吃著香蕉,還有一位醫生打開手中的礦泉水瓶,小嘬一口便擰緊了瓶蓋,同時用手指著面前的機器,和旁邊的人談論.....
看到這裡,視頻評論區的有些網友坐不住了,「胃口可真好,這就是醫者仁心嗎?」「急救車上吃東西,還救人不救了?」
也有網友心疼道,「有時間誰願意坐在救護車上吃香蕉」「我要是家屬一定主動給他們買好飯,這樣才能有力氣救人」;
甚至有人回懟惡評「所以醫生護士都是鐵打的?不用吃飯?」
那麼,不同聲音之下,真實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回應】
當事醫生:往返420公裡的緊張救援,體力消耗很大
「先給大家報聲平安,病人已經完成ECMO(又稱人工心肺機)撤機,脫離生命危險了」。11月16日,河南商報記者輾轉聯繫到當事醫生——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體外循環科副主任李建朝。
說起這條引發關注的視頻,李建朝介紹道,這次心臟重症急救轉運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短途急救轉運,當時舞鋼市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現心臟驟停,當地醫院救治技術和設備難以滿足成功救治的條件,遂向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打來了緊急求援電話。
知悉評估患者情況後,李建朝帶領心臟重症團隊立即出動,車載「救命神器」ECMO奔赴210公裡外的現場。
「很迫切!」李建朝說起當時的情形,上午10點出發,去路上兩個多少小時,現場搶救兩個多小時,為患者植入ECMO,到返程治療的路上,近7個小時的高強度體力消耗後,大家早已飢腸轆轆。
「時間不允許,停車吃飯更是不可能,我就在途經的超市快速買了香蕉、麵包和水」,李建朝說道,香蕉麵包能快速充飢和恢復體力,又不耽誤轉運和返鄭的後續救治。
回來路上,病人當時處於鎮靜藥鎮靜狀態,情況已經穩定。李建朝介紹道,即使這樣,我們也在時刻關注著相關情況。可以從視頻中看到,即便當時在吃東西,幾名醫護人員的視線也從未離開監測儀。
【感激】
患者家屬:心中滿是感謝,他們不該遭受這樣的誤解
「醫護人員是辛苦,但是吃東西是不是不夠尊重病人,考慮家屬的感受了嗎?」評論區不乏這樣的聲音,而對於這樣的「關心」,家屬自己又是怎樣看的呢?
「回去路上吃點香蕉這很正常啊,我當天就在車上陪護。」患者兒子馬先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他們當天上午趕來搶救,一天滴水未進,路上還一直給我講解父親各項指標出現好轉,讓我放寬心吃點東西墊墊,回到鄭州還要繼續給我父親做手術。」馬先生當時緊張的情緒也舒緩了許多,接過遞來的香蕉,和大家一起吃了起來。
暫時能舒口氣了,有著記錄習慣的李建朝,趁此時用手機拍下了轉運途中的短短20來秒。
「現在我父親已經成功撤機了,我對後面的治療很有信心!」如今重症監護室裡的父親轉危為安,馬先生心中滿是感謝,「網友不該這樣誤解他們,他們是救我父親命的人,他們的付出我都看在眼裡。等我父親康復了,讓我跪下感謝都願意!」
【背後】
「急救轉運人」的生活,關鍵詞:憋著
平日裡,李建朝所在的體外循環科主要負責全院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和體外生命支持工作。白天,團隊要常規配合心外科、血管外科手術、ICU(重症監護室)和CCU(冠心病重症監護室)的搶救,晚上還常有急診手術和重症轉運需要緊急出動。
「有時遇到病情複雜甚至跨省的轉運,回來後還要繼續做手術,連續工作二三十小時也是常有的事」,李建朝說,麵包和香蕉早已成為團隊「續航」的標配。
俗話說人有「三急」,長途轉運中,遇到實在需要解決個人「方便」的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憋著」。李建朝給出了最簡單卻又難以想像的答案,「不是渴到無法忍受的情況下,我們幾乎是一天都不喝水的,再不然就是一路憋尿回到鄭州。」
說到生活,李建朝很是感慨,自己和愛人雖同在一家醫院工作,卻不免被「抱怨」道,「睡夢裡經常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回來的,有時夜裡醒來人不在旁邊,也不知道幾點走的,一周難得一起吃兩頓飯。」長年奔波在手術室和高速路上,這便是李建朝和同事們的工作常態。
【記者手記】
當善良變成被苛責的對象,有多少人會因此心寒
近日在陝西西安,一位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水的視頻同樣引發爭議。白巖松在央視節目中評論:醫生也是人,這水誰付錢?這種質疑不僅不包含對人關切的任何溫度,甚至是冷酷無情。
是啊,對參與一線救治的醫護人員來說,長時間的救治工作對身體已經是極大的傷害,脫水、低血糖、因體力支透而暈倒的情況已在各類報導中出現多次。
有時我們在著急自身病情時,似乎忘了:醫生也是人,是孩子,是父母。他們救死扶傷的同時,若還要面臨一瓶葡萄糖、一根香蕉的質疑,這樣的苛責會不會讓人寒心呢?
乾麵包和香蕉果真那般美味?但凡有時間,誰又不想踏踏實實坐在飯桌前,好好吃頓熱飯?入冬了,涼礦泉水、涼香蕉已經夠傷胃了,多些換位思考和理解,咱不能讓人心也涼了。
(原題為《醫生也是人!河南醫護人員救護車裡吃香蕉遭網暴,當事醫生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