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港利得稅、薪俸稅和物業稅

2021-01-09 騰訊網

香港確立了稅種少、稅負輕、徵管嚴、易操作的稅制格局,促成了香港作為國際避稅港的地位。香港是以直接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

香港直接稅主要稅種包括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和遺產稅。

香港間接稅主要有印花稅、消費稅及零星稅種。

利得稅

利得稅稅率:

適用於法團(公司)的稅率

法團稅率

兩級制稅率

在香港《2018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在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刊憲成為法例。此修訂條例旨在透過實施兩級制利得稅率,自2018/19課稅年度起降低法團及非法團業務首二百萬元應評稅利潤的稅率。然而,兩個或以上的有關連實體當中,只有一個可選擇兩級制利得稅率。詳情請參閱常見問題和計算方法及有關連實體的例子。

(注)

(1) 2019/20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20,000元為上限。

(2) 2018/19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20,000元為上限。

(3) 2017/18年度利得稅稅款的75%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30,000元為上限。

(4) 2016/17年度利得稅稅款的75%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20,000元為上限。

(5) 2015/16年度利得稅稅款的75%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20,000元為上限。

(6) 2014/15年度利得稅稅款的75%可獲寬減,每宗個案以20,000元為上限。

利得稅徵稅總則

香港採用地域來源原則,向在香港經營任何行業、專業或業務所得的利潤徵稅。只有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利潤,才須予以徵收利得稅。簡而言之,任何人在香港營商,但其利潤是從香港以外的地方所獲得,則不須在香港就有關利潤繳稅。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採用不同的徵稅準則,與香港採用的地域來源原則不同。這些地區對在當地營商而從全球所賺取的利潤,包括得自海外的利潤,都予以徵稅。

繳納利得稅的條件

根據《稅務條例》,符合下述條件的人士,均須繳納香港利得稅:

在香港經營任何行業、專業或業務;從該行業、專業或業務獲得利潤;以及有關利潤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

首兩項條件簡單明確,第三項條件則需加以闡釋。現在讓我們探討確定利潤來源地的基本原則。

確定利潤來源地的基本原則

多年來,法院都有對確定利潤來源地這個問題作出判決。以下各項原則是根據法院具權威性的判決而確立的:

事實問題

確定利潤的來源地須根據有關個案的事實而決定,所以並無一個可以概括適用於各種不同情況的通則。利潤是否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是由利潤的性質及產生有關利潤的交易的性質所決定。

作業驗證法

確定利潤來源地的概括指導原則,是查明納稅人從事賺取有關利潤的活動,以及該納稅人從事該活動的地方。換言之,正確的方法是查明產生有關利潤的運作,並確定這些運作在何處 進行。利潤來源必須歸因於納稅人產生利潤的運作,而不是集團其他成員的運作。

先前或次要的活動

有關運作所包括的,並非納稅人在其業務過程中所進行的全部活動,重點是確定納稅人獲利交易的地理位置,並將該等交易與其先前和次要的活動分開考慮。

作出決策的地點

作出日常投資或業務決策的地點,只是確定利潤來源地時須考慮的因素之一,而在一般情況下,並非是決定性的因素。

從交易所得的毛利

劃分一項交易的利潤是否從香港抑或香港以外地區所賺取,乃根據該交易所產生的毛利而決定。

海外業務辦事處

一個業務單位可能在海外設置辦事處,在香港以外賺取利潤;但如果該單位沒有設立海外業務辦事處,並不代表其所有利潤一定是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假如該單位的主要營業地點設於香港,而該單位又無設立海外業務辦事處,則其賺取的利潤很可能須在香港繳納利得稅。

貿易公司的利潤

買賣合約確定從貨品和商品交易所得利潤的來源地時,一般是以達成買賣合約的地方為根據。" 達成 "一詞不能僅解作法律上的籤立,其涵義亦包括商議、訂定合約和執行合約的條款。

薪俸稅

按來自本港的薪金(包括某些實物福利)計算。房屋福利為其中一項稅務寬減項目,一般按 員工房屋福利以外的應課稅薪金的10%計算。

其他稅務寬減項目包括:

• 到訪香港總共不超過60日的免稅規定適用於香港和非香港受僱人士。

• 在港逗留日數的計算方法適用於非香港受僱人士。

稅率及免稅額

按以下兩種稅率計算方法中較低稅率徵收:

a: 以未扣除個人免稅額前的應課稅入息淨額按標準稅率15%計算;或

b: 以應課稅入息淨額按累進稅率計算。

物業稅

根據《稅務條例》 第5(1)條,如業主將他們在香港的土地或建築物出租以換取租金及 / 或其他收入,便須繳交物業稅。每個課稅年度的物業稅是按有關物業的應評稅淨值,以標準稅率計算(由 2014/15課稅年度開始稅率為15%)。

物業的應評稅淨值,是將有關收入扣除業主支付的差餉後得出之評稅值,再減去此評稅值的20%作為修葺及支出免稅額後所得出的數目。

評稅值 包括租金、為物業的使用權而支付的許可証費用、整筆頂手費、支付予業主的服務費及管理費、由住客支付的業主開支(如修理費)等。所有應收(到期但仍未收取)的租金都要納入評稅值內。上述計算方式簡列如下:

課稅年度是每年的4月1日至下一年的 3月31日。

與薪俸稅及利得稅的情況類似,每年的租金收入額須待該年度結束之後才能確定 , 因此稅務局會在該課稅年度先徵收暫繳物業稅。

供業主用作商業用途的物業

如計算在應課物業稅的收入,亦已包括在納稅人所得的利潤內評定利得稅(例如租金收入從經營業務中獲得),則已繳付的物業稅可從已評定的利得稅內扣除。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商業的法團 / 有限公司,可以書面向稅務局局長申請豁免繳付可抵銷利得稅的物業稅。

相關焦點

  • 香港通過「2019年稅務寬免條例」,公司最高可獲免稅2萬!
    /19課稅年度75%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每宗個案以上限20,000港幣。最新新條例將落實政府在2019年提出的稅務寬免,即寬減2018/19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每宗個案以20,000元為上限。稅款寬減會在納稅人2018/19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納稅人無須就此提出申請。
  • 香港公司如何做帳報稅?
    香港公司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不僅因為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更是因為香港低稅率,稅制簡單。可是關於香港公司如何報稅?很多人仍然不甚了解,因此錯過了報稅時間、不報稅、甚至是高風險零報稅等。●香港公司法●香港採用地域來源原則徵稅,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潤才須在香港課稅,而源自其它地方的利潤則不須在香港繳納利得稅。簡而言之,任何人在香港營商,但其利潤是從香港以外的地方所獲得,則不須在港就有關利潤繳稅。●香港主要稅種●利得稅:相當於大陸企業所得稅,按課稅年度內實賺利潤計算。
  • 香港公司報稅需滿足哪些條件?香港公司利得稅如何計算?【瑞豐德永】
    香港公司利得稅申報的條件經營香港公司的好處之一就是稅種少,主要有利得稅、薪俸稅和物業稅,而利得稅只有利潤來源地是香港才需要申報,若來自海外則可以申請海外利得豁免。
  • 香港稅務局2019/20年度最新報稅安排!9月30日為最後期限!
    香港稅務局發出關於《有關整批延期提交2019/20年度報稅表的安排》通知,稅務局決定延展結帳日期「D」類及「M」類報稅表提交期限,由最後提交期限的2020年9月15日改為2020年9月30日。
  • 香港、臺灣與中國大陸之個人所得稅比較
    香港實行分類綜合所得稅制,對個人所得的課稅涉及三個稅種:就受僱工作入息及退休金徵收的薪俸稅,就業務利潤徵收的利得稅,及就物業收入徵收的物業稅。香港居民可以選擇按其個人的各類所得分別計算應納稅額及繳納稅款,也可以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將其經營所得及(或)薪俸入息及(或)物業收入之各項所得及虧損加在一起報稅。
  • 香港薪俸稅即個人所得稅專題-申請分期繳稅的方法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失業的影響,在香港,因財政困難而未能依時清繳稅款的納稅人,可在稅單繳稅期限日前申請分期繳稅。 《稅務條例》規定在繳稅期限日仍未清繳的稅款可加徵不多於 5% 的附加費;而在繳稅限期日 6 個月後仍未繳交的稅款和 5% 的附加費,則會加徵不多於 10% 的附加費。
  • 香港薪俸稅,即個人所得稅專題-申請分期繳稅的方法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失業的影響,在香港,因財政困難而未能依時清繳稅款的納稅人,可在稅單繳稅期限日前申請分期繳稅。《稅務條例》規定在繳稅期限日仍未清繳的稅款可加徵不多於 5% 的附加費;而在繳稅限期日 6 個月後仍未繳交的稅款和 5% 的附加費,則會加徵不多於 10% 的附加費。因應當前的經濟環境及一些納稅人(包括個人及公司)可能面對財政困難,稅局允許其在稅單繳稅期限日前申請分期繳稅。
  • 瑞豐德永-最新在香港註冊公司及如何年審報稅、做帳審計費用
    一、香港公司法  香港採用地域來源原則徵稅,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潤才須在香港課稅,而源自其它地方的利潤則不須在香港繳納利得稅。簡而言之,任何人在香港營商,但其利潤是從香港以外的地方所獲得,則不須在港就有關利潤繳稅。
  • 註冊的香港公司只做常規維護已不能滿足政策所需
    隨著政策的愈加嚴格,香港公司是否規範操作成為很多投資人士和香港公司擁有者目前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有溫馨提示:未年審、水牌未掛、SCR未做、利得稅&薪俸稅逾期未申報、未審計,香港公司註冊處&稅務局&銀行一直在不斷抽查,還沒處理的要及時補上,避免影響聲譽及被罰款。要搞清楚香港公司是否規範操作,我們從香港公司的維護開始說起。
  • 香港財政預算案公布:港人分發5000元消費券,寬減100%薪俸稅
    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陳茂波下午3時出席《財政預算案》記者會時表示,爭取暑假開展電子消費券登記,分5個月派發,消費券可用於本地網店消費,但不包括海外網上消費。寬減2020/21課稅年度100%的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上限分別為1萬元,預計全港187萬人受惠。
  • 香港年收入50萬以上人群承擔薪俸稅總額87.4%
    香港向來以低稅率聞名於世,薪俸稅也是如此。但令人不解的是,香港的薪俸稅總收入及佔財政收入的比例並不低。11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稅務局發布2010至2011年度年報,薪俸稅收入連續第三年創出新高,上升7%,達443億元。這與近期一則引發熱議的微博似乎矛盾微博稱,「香港一名單身青年年收入17.8萬,只需繳稅729港元」。
  • 瑞豐德永-在香港,BVI,開曼群島註冊公司年審及設立流程費用的區別
    近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出去」和到「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這是一次角色轉變的重大機遇。香港、BVI及開曼群島是海外投資地的熱門選擇,那麼這三者有何區別?企業又該如何選擇?香港、開曼、BVI公司董事的規定香港成立公司:香港的公司條例和章程細則沒有對董事會召開的通知日期作出規定。
  • 香港公司報稅審計常用專業名詞,你都知道哪些?
    05、香港利得稅 任何人士,包括法團、合夥業務、受託人或團體,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而從該行業,專業或業務獲得於香港產生或來自香港的利潤,均須繳納利得稅(售賣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除外)。06、香港薪俸稅 香港薪俸稅是指所有在香港提供服務,而獲得收入的人士均需交納薪俸稅。
  • 「香港人」在內地創業、就業竟能享受這麼多隱藏福利!_贏海外
    香港作為著名商業天堂,憑著商機豐富、註冊國際性公司手續簡單,就已經能吸引大量內地企業進駐,而現在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更讓香港的商業潛能「如虎添翼」!而且,「香港人」在內地創業就業,還能享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隱藏福利!
  • 香港公司報稅:香港公司收到利得稅稅表要怎麼填寫?香港公司申請零...
    香港公司報稅  當香港公司收到香港稅務局下發的利得稅稅表的時候要怎麼處理?香港公司收到稅務表的時候就要根據公司經營情況填寫表格,及時並且如實地想稅務局進行匯報。香港有限公司和無限公司在進行利得稅報稅方面是有著一定區別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核數的區別  公司在發生業務的情況下,無限公司不用通過核數的過程,做完帳直接根據會計報表向稅局申報納稅即可;有限公司則不同,有限公司做完帳後,通過香港核數師核數後,出具核數報告,根據審計報告所列數據才可以向稅局申報納稅。
  • 在香港有收入就能享受「稅款寬減」:繳1萬稅退7500
    也就是上一年度如果你繳了10,000塊錢的稅,那香港特區政府今年就還給你7,500!!這是給大家留著買iPhone 7的節奏嗎!按香港《稅務條例》所徵收的直接稅有三種,一是辛辛苦苦打工後要交的薪俸稅,二是政府就業務利潤徵收的利得稅,三是就物業收入徵收的物業稅。本文更多分享的是薪俸稅的方面。現在就來看看香港人的收入稅負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   強大的「免稅額」  首先要了解的是,相對於內地「個稅起徵點」,香港採用的標準是「免稅額」,以年為單位。
  • 香港個人、企業年度減稅75% 過半工作人口無須繳稅
    納稅人會有實實在在的受益,包括寬減2015/2016年度75%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約相當於內地個人所得稅),上限為2萬港元,全港19 6萬名納稅人受惠,港府收入減少170億港元;提高多項免稅額,港府稅收減少37 .6億元等等。事實上,由於設有各種免稅額和扣除項目,須繳納薪俸稅(類似內地個稅)的門檻提高,全港只有接近一半的工作人口要繳薪俸稅。
  • 香港2019/20年度報稅表最新安排
    9、個人入息課稅如合夥業務的個別合伙人想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計稅,可在利得稅報稅表(BIR52)的第6.2項申明意願。關於獨資經營業務,第二科助理局長會於2020 年6月1日或稍後的日期發出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獨資經營業務的東主或合夥業務的個別合伙人如想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計稅,必須在個別人士報稅表內提出申請。
  • 香港通過退稅草案 納稅人將獲退75%薪俸稅
    上限6000港元 預計政府將因此收入減12億元本報訊 香港特區立法會8日通過有關退稅及增加各項免稅額的稅務修訂條例草案,納稅人將獲退75%的薪俸稅,以6000元(港幣,下同)為上限。特區立法會當天通過《2011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草案》。
  • 香港延期三個月繳稅 期間可以不報稅?誤讀!
    「不是說香港繳稅自動延期三個月麼!怎麼又要報稅?」——近期常有客戶提問。受疫情影響,港府宣布將今年四月到六月底到期繳付的2019/ 20年度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的繳稅期限自動延期三個月。由於實施有限工作安排,香港稅務局原本應於今年四月初下發的稅表,直至五月才開始陸續下發利得稅與薪俸稅稅表。遲來的稅表和延期繳稅政策給客戶帶來了困惑。其實,這是由於香港稅制與國內不同造成的,只需了解香港的稅務制度,您就可以排除以上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