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專享】穩盈寶年化收益12%產品熱銷!行情反覆,充值盈錢包賺錢妥妥的
2月24日,香港特區政府2016/17年度財政預算案出爐,香港傳真小編看到後立馬做出決定:大餐一頓犒勞自己!!為啥?因為其中有一項福利真實太太太太太爽了:
退稅!
再說一遍:退!稅!
不是機場免稅店的退稅啊!說得專業一點叫「稅款寬減」。無論你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只要在香港有收入,都能享受稅款寬減,那能退多少錢呢?
也就是上一年度如果你繳了10,000塊錢的稅,那香港特區政府今年就還給你7,500!!這是給大家留著買iPhone 7的節奏嗎!
冷靜一下咱們接著說。按香港《稅務條例》所徵收的直接稅有三種,一是辛辛苦苦打工後要交的薪俸稅,二是政府就業務利潤徵收的利得稅,三是就物業收入徵收的物業稅。本文更多分享的是薪俸稅的方面。現在就來看看香港人的收入稅負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
強大的「免稅額」
首先要了解的是,相對於內地「個稅起徵點」,香港採用的標準是「免稅額」,以年為單位。請牢牢記住這麼一句話:一個人,在不同的條件下,享受的免稅額的種類和額度是不一樣的。
在香港,免稅額的種類繁多,有:基本免稅額、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好繞口...)、單親免稅額以及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除上述免稅額外,你的個人進修開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居所貸款利息、向認可退休計劃支付的強制性供款以及被認可的慈善捐款都要在計算稅款時進行減扣,爽嗎?
香港傳真為大家提供一張表,先來看個總體,然後我們再來一一例舉不同個案的繳稅情況。
由圖可見,2月24日,香港特區政府對各項免稅額進行了非常大的調整,其中基本免稅額從2015/16年度的120,000元(港幣,下同),提升至了2016/17年度的132,000元,已婚人士免稅額則從240,000元增加到了264,000元,其它部分種類免稅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累進 V S標準
了解完免稅額後,我們再看看香港的稅款計算方法。在香港,有兩種計算稅款的方法,一種是「累進稅率計算」,一種是「標準稅率計算」。
對於絕大多數香港中產而言,基本上使用累進位,如下。
除非你年收入高得要命(比如已婚且育有3個孩子的人士年收入達到5,394,000元這個標準),否則根本不用去管「標準稅率計算」,但「標準稅率計算」並不坑爹,相對於不少國家的高稅負政策,15%的封頂機制對於香港高收入人群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比如你年收入一個億,那按照標準稅率15%計算,只用交1,500萬,當然這有點簡單粗暴,後面會詳解。
【新手專享】穩盈寶年化收益12%產品熱銷!行情反覆,充值盈錢包賺錢妥妥的
香港傳真小編更多還是以「累進稅率計算」來進行接下來的例舉。
舉例環節到啦
個案1:
月薪12,000元的單身狗
在香港,你是單身還是已婚會影響你可享受免稅額的種類。如果你是單身,那麼你可以享受基本免稅額,而不可享受已婚人士免稅額。
就如本文題目,假設你的月薪12,000元,2016年你將拿到13個月月薪,老老實實交5%強積金,且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收入,也沒有別的符合扣減資格的款項,那麼你今年,再強調一下,是一整年你所需要擔負的稅款為:
相當於每份月薪擔負的稅款只有24.9元......一份叉燒飯的錢都比這多。啊對了,如果2017年政府繼續退稅75%,那相當於年薪十來萬的你全年只用繳81塊稅款。
個案2:
已婚,月薪20,000元
老婆是家庭主婦
無老無小
如果你已婚,那麼你可以享受已婚人士免稅額。
假設你的月薪20,000元,2016年預計將拿到13個月月薪,老老實實交5%強積金,且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收入,老婆當家庭主婦也沒有收入,你們也沒有別的符合扣減資格的項目,那麼你們倆今年所需要擔負的稅款為:
個案3:
夫妻月薪各20,000元
房貸利息一年5萬
無老無小
如果你已婚,且夫妻雙方各自月薪都是20,000元,今年各自都將拿到13個月月薪,老老實實交5%強積金,以及今年要繳50,000的房貸利息。除此之外,你們沒有別的符合扣減資格的項目,那麼你們倆今年所需要擔負的稅款為:
兩個人有工作的情況下明顯多一些,不過若是特區政府2017年繼續退稅75%,那麼這個數字將變為:2587.5元。
【新手專享】穩盈寶年化收益12%產品熱銷!行情反覆,充值盈錢包賺錢妥妥的
個案4:
夫妻月薪各25,000元
房貸利息一年5萬
兩個老人一起住
還有兩個剛出生的可愛的娃
跟個案3不同,個案4有老有小,小孩子還是剛出生的,且大家住在一起,那麼這個家庭能享受的免稅額就更多了。仍舊以13個月月薪計算,房貸利息5萬,兩個剛出生的孩子能享受子女免稅額以及出生年度額外增加的免稅額,兩位常年跟自己住在一起的超過60歲的長者則能讓你享受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來看看結果:
可見,在工資水平一般且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你所要承擔的稅款很可能是0。可能很多讀者會說這個例子不實際,家庭月收入50,000在香港其實很難應對上老下小的情況。那我們假設將個案4的的夫妻月薪從各自25,000元調整至各自35,000元,也就是夫妻年入息達到91萬,其它情況不變,如此一來,按照合併評稅的方法計算,依舊是0,如下:
在這其中,大家會看到有兩種夫妻繳稅的方法,一種是分開評稅,一種是合併評稅,在不同的條件下,兩者的結果會有差異,你在報稅時系統會給自動告訴你哪一種評稅的方法更省錢。比如按照特區政府官方的說法,如夫婦其中一方的入息少於他/她應得的免稅額,採用合併評稅對這對夫婦應該有利。
個案5:
土豪
上面四個例子都以大部分香港中產情況為基礎舉例。那香港有錢人的繳稅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假設,一個年薪2,000萬的大老闆跟一個年薪1,500萬的高管妻子,加上兩位不跟自己一起常住的老人,以及3個孩子(其中1個今年出生,剩下2個都是以前生的),今年丈夫花了一大筆錢進修MBA課程,夫妻共慈善捐助了300萬,那麼按照我們之前說的「標準稅率計算」方法,他們一年所需要上繳的稅款為:
你會說2017年政府如果繼續退稅75%,有錢人豈不是賺翻了?????答案是NO,因為香港傳真在文章一開始就說過了,退稅有上限,這麼多年來一直為封頂20,000元,主要是為了中產利益而設的。
從以上幾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香港的稅收非常靈活,考慮到了每個個體和家庭的實際情況,比如看起來收入多但實際上上有老下有小的中產家庭基本上沒有擔負什麼稅負壓力。另一方面,雖然有錢人頂多繳15%的稅,但香港有著不少年薪百萬千萬的打工皇帝,他們的薪資基數本來就大,一個人繳的稅能趕上好幾個家庭的年收入,對庫房的貢獻還是比較可觀的。
關於香港稅收,還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一個沒有工作卻坐收百萬房租的人該如何計算自己的稅費?比如每逢稅季,香港各大銀行都會推出利率非常低的稅季貸款,如何瞅準時機好好理財一番?這些留在今後向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