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收入50萬以上人群承擔薪俸稅總額87.4%

2020-12-24 騰訊網

近日一篇「香港單身青年年收入17.8萬,只需繳稅729港元」的微博引熱議。香港「個稅」是高還是低?有何經驗值得借鑑?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高收入者成為納稅主體

年收入50萬以上的28萬人,承擔了薪俸稅總額的87.4%

年收入20多萬元(港元,下同)的鄭惠良先生是已婚人士,妻子是全職太太,自己在香港一家文化機構工作。向來以「中產階級文化人」自居的他,在今年8月收到稅務局的信函後說,沒想到稅單應納稅額一項顯示的是可憐的193元。

香港向來以低稅率聞名於世,薪俸稅也是如此。但令人不解的是,香港的薪俸稅總收入及佔財政收入的比例並不低。11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稅務局發布2010至2011年度年報,薪俸稅收入連續第三年創出新高,上升7%,達443億元。

這與近期一則引發熱議的微博似乎矛盾微博稱,「香港一名單身青年年收入17.8萬,只需繳稅729港元」。微博中所說的「繳稅」,應指薪俸稅,類似於內地的個人所得稅。此說法是否準確?記者就此算了算帳。

香港單身人士薪俸稅的免稅額是108000元,超過部分屬應課稅收入,實行累進稅率徵稅。所以,這名年收入17.8萬元的青年,應課稅收入為7萬元。首4萬元稅率為2%,計800元。剩餘的3萬元適用7%稅率,計2100元。總計2900元。

但是,香港政府對2010/2011年度的薪俸稅有75%的稅收寬減(封頂6000元),最終,這名青年全年只需要繳納2900元的25%,即725元,平均每月60元。所以,微博流傳的數據基本屬實。

一年17.8萬元在香港屬於什麼收入水平?香港政府統計局最新的調查提供了今年第二季度香港一些行業就業人員月收入的中位數。所謂中位數,就是被納入統計的個體中,多於和少於這個數字的人同樣多。統計顯示,製造業就業人士月收入中位數為13000元,進出口貿易業為15000元,金融保險業為13000元。年收入17.8萬元的青年,其平均月收入約為14800元,基本位於中位數附近。

像這名青年或者鄭先生一樣的中低收入者,不是薪俸稅的繳納主體。最新公布的年報顯示,在2009—2010納稅年度,年收入50萬以上的約28萬人,他們繳納了薪俸稅總額的87.4%,其中,年收入100萬以上的84000多人,則承擔了薪俸稅總額的62.06%。

在2008—2009課稅年度,當年政府寬減了8000元以內的全部稅款。在137.8萬名納稅人中,扣減後仍須繳稅的只有62.3萬人。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主任陳建文教授說,香港的薪俸稅很好地達到了稅收目的調節收入分配。

政府既摳門又大方

企業福利、服務員小費都在課稅範圍之內;同時有很多減免稅項目,鼓勵市民結婚、照顧長輩

雖然有的人未必需要繳稅,但對於薪俸稅,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按照《稅務條例》(香港法例第112章)規定,在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職位、受僱工作及退休金收入均須繳納薪俸稅。薪俸稅的課稅範圍很廣,董事收取的董事酬金,僱員收取的工資,客人給酒店服務員的小費,公司為員工提供的各種福利如旅遊、度假等相關的福利,也需要課稅。

「客人偶爾給個小費,按理也要納稅的。」灣仔一家茶餐廳的服務員祥叔告訴記者。

「有時候會覺得,香港政府很『摳門兒』。公司提供個住處,也要折算成收入收稅。」一位從歐洲外派到香港工作的貿易公司經理說。

雖然有人抱怨香港政府「摳門兒」,再小的項目也要計入,但也有人感謝政府「大方」。

「感謝太太、感謝兒子、感謝爸爸媽媽,讓我少繳很多稅。」陳先生是一家公司的中級主管,年收入約50萬元。前幾年,光棍一條的他,扣除10萬元左右的免稅額後,每年也要繳納近5萬元的稅。

不過,結婚生子之後,又把父母接到家裡同住,他的薪俸稅一下子大幅下降到只有1萬多。

香港薪俸稅與內地個稅的最大不同,是名目繁多的「減免額」。

相對於單身人士108000元的基本免稅額,已婚人士免稅額是單身人士的兩倍:216000元。這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是不是一結婚,免稅額就可以翻番?

並非如此。所謂的216000元,只是夫妻合併報稅的情況下,夫妻二人免稅額之和(108000元乘以2)。這對於有全職太太的家庭比較划算。陳建文分析,在低生育率的香港,這一規定可以鼓勵結婚,造福社會。

陳先生的妻子在家做全職太太,他以家庭為單位報稅時,就可以獲得216000元免稅額。他婚後有了一個孩子,又可以獲得50000元免稅額,他供養年過花甲的父母,兩位老人又可以給他帶來各30000元免稅額。

根據《稅務條例》,為鼓勵市民照顧和供養長輩,如納稅人在有關課稅年度內連續全年與其同住,且無須該名長輩付出十足費用,則可享有額外免稅額30000元。

這樣,陳先生的應課稅收入將大幅下降到十幾萬元,按累進稅率計算並扣除政府稅收寬減6000元後,他只需繳納1萬多元稅款。

扣免還不止於此,可謂「名目繁多」:比如,必須穿制服上班的納稅人,可以在應納稅收入中申請扣除「制服清洗費」;必須持有某項專業資格才可獲得聘用者,可以申請扣除有關專業團體的會員年費,比如會計師,就可以扣除會計師公會年費等。

不過,陳建文認為,香港薪俸稅的減免項目,從全球範圍來看並不多,而且很多減免項目有封頂。這也是香港稅制的特點:簡單、透明。不過香港不需要負擔國防預算,政府開支壓力小,這也為低稅收提供了前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香港年入17.8萬隻需繳稅729元屬實
    高收入者成為納稅主體年收入50萬以上的28萬人,承擔了薪俸稅總額的87.4%年收入20多萬元(港元,下同)的鄭惠良先生是已婚人士,妻子是全職太太,自己在香港一家文化機構工作。香港向來以低稅率聞名於世,薪俸稅也是如此。但令人不解的是,香港的薪俸稅總收入及佔財政收入的比例並不低。11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稅務局發布2010至2011年度年報,薪俸稅收入連續第三年創出新高,上升7%,達443億元。這與近期一則引發熱議的微博似乎矛盾——微博稱,「香港一名單身青年年收入17.8萬,只需繳稅729港元」。
  • 在香港有收入就能享受「稅款寬減」:繳1萬稅退7500
    按香港《稅務條例》所徵收的直接稅有三種,一是辛辛苦苦打工後要交的薪俸稅,二是政府就業務利潤徵收的利得稅,三是就物業收入徵收的物業稅。本文更多分享的是薪俸稅的方面。現在就來看看香港人的收入稅負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   強大的「免稅額」  首先要了解的是,相對於內地「個稅起徵點」,香港採用的標準是「免稅額」,以年為單位。
  • 關於香港利得稅、薪俸稅和物業稅
    香港確立了稅種少、稅負輕、徵管嚴、易操作的稅制格局,促成了香港作為國際避稅港的地位。香港是以直接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 香港直接稅主要稅種包括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和遺產稅。 香港間接稅主要有印花稅、消費稅及零星稅種。
  • 香港財政預算案公布:港人分發5000元消費券,寬減100%薪俸稅
    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陳茂波下午3時出席《財政預算案》記者會時表示,爭取暑假開展電子消費券登記,分5個月派發,消費券可用於本地網店消費,但不包括海外網上消費。寬減2020/21課稅年度100%的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上限分別為1萬元,預計全港187萬人受惠。
  • 香港個稅揭秘
    免徵額對比進入交稅季,向來對收入諱莫如深的香港人,突然被內地網民曬起了稅單。某單身港人,去年年收入17.8萬港元,最終只繳納了729港元的個人所得稅。這是最近微博上瘋轉的一條消息。讓我們進入香港稅務局「估計薪俸稅稅款計算表」為這個「幸福的人」算算帳吧。
  • 據說香港個稅又雙叒叕降了!比內地少交不是一點點
    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和在港打拼的你我息息相關的薪俸稅。與內地全覆蓋的階梯稅率不同,香港的薪俸稅政策針對每個人不同的情況,有一套非常人性化貼心的繳稅額計算方法,納稅人是否已婚、是否有子女、是否贍養父母等因素,都會影響該納稅人的免稅額,從而影響最終的繳稅金額。
  • 香港通過退稅草案 納稅人將獲退75%薪俸稅
    上限6000港元 預計政府將因此收入減12億元本報訊 香港特區立法會8日通過有關退稅及增加各項免稅額的稅務修訂條例草案,納稅人將獲退75%的薪俸稅,以6000元(港幣,下同)為上限。特區立法會當天通過《2011年稅務(修訂)(第3號)條例草案》。
  • 香港、臺灣與中國大陸之個人所得稅比較
    ▼ 課稅範圍香港的薪俸稅類似於中國大陸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薪金所得稅目,或類似於臺灣個人所得稅中的薪資所得稅目,其應稅範圍包括:▼ 納稅年度香港薪俸稅的納稅年度是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納稅義務人應就此期間的全部應稅所得向稅務局申報
  • 香港個稅了解一下?
    兩種稅率計算方法 在香港,個人所得稅被稱作薪俸稅,計算薪俸稅稅款的方法有兩種,一種叫「累進稅率計算」,一種叫「標準稅率計算」。剛才說了香港的薪俸稅計算方法有兩種,如用累進稅率,則直接參照上表計算,如用標準稅率則直接以15%進行計算。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建議,你的年收入最少達到202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66.5萬元)才去考慮使用標準稅率。 香港個稅起徵點是5萬港幣嗎?沒這麼簡單!
  • 年收入12萬以上是高收入?還要多交稅?真相是這樣的!
    一時間網上議論紛紛網友們除了對加稅的不滿「年收入12萬元以上」為「高收入群體」這一標準也引發各種吐槽...暫!停!在你吐槽前請先冷靜一下你想過,這是真的嗎?「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針對這一話題,多位財稅專家稱,這一觀點是誤讀,純屬謠言!
  • 最新香港個人所得稅報稅攻略!你不得不收藏!
    又很疑惑按自己的收入,要上報多少的薪俸稅才算合理?圈君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香港的個人所得稅,即薪俸稅,以及一些常用的稅務計算方法,讓你對報稅程序做到心中有數。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在香港哪些人需要繳納薪俸稅!
  • 城見丨中產階層視角下的香港稅制
    當下,香港中產階層面臨的困難可能更大。圖為2020年4月13日,人們經過香港添馬公園張貼的海報。薪俸稅是香港的三大直接稅種之一(其他兩個是企業所得稅和物業稅),香港的中產階層是薪俸稅的主要貢獻者。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定義,每個月收入1萬至4萬港元的住戶列為中產階層住戶,這類住戶佔了整體住戶數目的55%。鑑於中產階層的重要性,本文從中產階層的角度切入,窺視香港稅制的一些特點。一、香港的薪俸稅香港的財政年度和其他國家類似,從每年4月1日開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止。
  • 香港立法會通過2005年收入條例 明年取消遺產稅
    中廣網香港11月4日消息 (記者 原傑)香港立法會11月2日三讀通過《2005年收入條例草案》,這意味著從明年二月十一日起,香港將取消遺產稅。      遺產稅取消後,香港政府的庫房每年預計少收十五個億。但香港財經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表示,這將不會影響政府投放在民生事務上的資源。
  • 時政熱點:需要用合理薪俸激勵國家公務員
    時政熱點:需要用合理薪俸激勵國家公務員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時政熱點:需要用合理薪俸激勵國家公務員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 香港個人、企業年度減稅75% 過半工作人口無須繳稅
    納稅人會有實實在在的受益,包括寬減2015/2016年度75%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約相當於內地個人所得稅),上限為2萬港元,全港19 6萬名納稅人受惠,港府收入減少170億港元;提高多項免稅額,港府稅收減少37 .6億元等等。事實上,由於設有各種免稅額和扣除項目,須繳納薪俸稅(類似內地個稅)的門檻提高,全港只有接近一半的工作人口要繳薪俸稅。
  • 香港、臺灣與中國大陸之個人所得稅比較(實例分析)
    從以上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根據香港的稅務寬減措施,應交稅款在低於港幣2萬元時,香港居民無需繳稅。中港臺三地在取得同等價值的薪資收入,香港居民的所得稅稅負為最低。其主要原因在於香港的個人入息稅(個人所得稅)可以獲得更高的免稅額及更多的免稅及扣除項目。並且,香港稅務局並沒有設置過高和過於複雜的免稅條件,香港居民也因此更容易滿足免稅或扣除的要求,從而更為普遍及容易的享受到各項稅務優惠政策。
  • 香港政府派一萬元,留學生的我有份嗎?
    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26日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1萬港元。在修例風波及新冠肺炎疫情雙重打擊下,政府加大力度派糖利民紓困,動用1200億元推出「逆周期」措施,紓解民困,回應市民期望。
  • 香港通過財政預算案 18歲以上永久居民將獲1萬港元
    香港立法會14日通過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涵蓋約
  • 香港內地雙重僱傭模式下個人稅處理-外籍員工篇(二)
    簡單回顧案例背景陳先生是中國香港居民,2018年1月1日入職A集團香港子公司並擔任研發經理,同時兼任A集團內地母公司研發經理。陳先生同時與內地母公司和香港子公司分別籤訂僱傭合同,合同約定每月從兩個公司分別領取工資2萬元人民幣和4萬元港幣。陳先生在兩地工作。
  • 年收入逾12萬者 下月起須申報個稅(組圖)
    還有四類人須自行報稅  須自行納稅申報的人除了年收入12萬元以上者,還有4類人:從中國境內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收入的;從中國境外取得收入的;取得應稅收入,沒有扣繳義務人的;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