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有教師說,學校的公用經費,都被行政人員出差報銷了。言語間頗為憤憤不平。其實這些教師並不知道真實情況,當時我就斷定,這是一所村小學的老師。後來一問,果然是一個只有三個年級的教學點的。這些老師由於長期在這樣的學校工作,對於很多事情,大多憑想像猜測。
這也不怪老師,主要還是教學點負責人的責任,很多事情,那麼幾個人,都弄的神神秘秘的,其實公開了透明了,啥事沒有。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作為一直在鄉村學校工作的資深老師,這裡說說真實的情況。
首選,學校開門,需要的辦公用品用具,比如粉筆、教師用書、列印耗材及紙張,日常的電費網費等等的這些「柴米油鹽」,都是從學校公用經費裡列支。
這些物品用具都是預訂的,開學時送達。像我們這裡,學校的這些物品訂購,都納入政府採購,根本就不存在報銷什麼的,帳上劃撥就可以了。哪所學校離開這些能開門呢?
如果公用經費被幾個行政人員出差報銷就完事了,那學校不是早就關門大吉了嗎?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也是永遠都不會發生的故事。
其次,持這種說法的人,根本就不懂公用經費管理規定。公用經費的報銷,是有嚴格的管理規定,報銷是有報銷手續和程序的,有人還以為是隨便寫一張報銷表就拿錢了。
出差要有符合規定的事由,開會的培訓的,要附上召開會議組織培訓的通知,交通費附有車票,住宿費生活費都有嚴格的標準,超過標準根本就無法報銷。報銷單除了報銷人外,還要證明人審批人籤字。
有這種看法的人,一般都是規模很小的村小學的教師,這也不能全怪他們,這與村小學的現狀和負責人的做法是有一定關係的。村小學沒有帳戶,因為鄉鎮中心小學才是一個法人,村小學支出報銷,由中心小學校長審批,到中心小學財務處報銷。
村小學涉及用錢的人很少,主要就是村小學負責人,也不設財務人員,都是校長主任包辦,普通教師不涉及到報銷事宜,所以也就不懂,以至於產生這種看法。這跟負責人的做法是有很大關係的。
要改變這種看法,村小學校長一定要做到公開透明,村小學發生財務支出的情況很少,把每一筆支出都公開,讓為數不多的教師都知道內情。同時,要加強部門監管,嚴格財務紀律。不要讓這點經費,影響到內部的團結,影響到學校形象,影響到教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