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一新生自幼腦癱,無法正常行走,596分考入大學!

2020-12-27 環球網

9月初各大高校迎來開學季,溫州大學迎來了一名特殊的新生——坐在輪椅上的李新。李新是紹興人,因患先天性腦癱無法正常站立行走,今年高考總分為596分,被溫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

由於李新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父親陪讀,學校特地為他提供了單間宿舍,修了殘疾人專用道,還制訂了個性化的學習幫扶措施。考慮到李新的家庭情況,學校將為他的父親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儘可能讓他安心地學習和生活。

身殘志堅的李新

當天上午,李新在父母和親屬的陪同下,從紹興坐車來到溫州大學。他先坐輪椅去報名點報到,繼而前往步青學區A區9號公寓樓102室,他的「新家」。

這是一間適合殘障人士居住的特殊「標間」,這個暑期剛進行了裝修改造:家具針對他的特殊情況量身定做,衛生間內專門安置了殘疾人坐便器和扶手,因為1樓門廳進來有一段臺階,學校專門在東面修了一條無障礙通道,方便他坐輪椅進出。另外,考慮到李新爸爸要陪讀照顧,房間裡配置了兩張單人床,準備了精美的床上用品,還有寬敞的儲物室,方便父子放置物品。房間牆面上,還繪製了溫馨的水彩畫。

「第一次來溫大,特別驚喜,沒想到學校會給我準備這麼好的宿舍,非常感謝!」李新說,來到「新家」後,他對未來4年的大學生活更期待了。

記者了解到,李新2000年出生,2002年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腦癱,經過治療依然無法站立和行走,手也不大聽使喚。但他性格開朗樂觀,學習積極努力,在父母、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一路披荊斬棘,今年高考考了596分,超出一段線1分。

紹興當地的醫生說,腦癱是指一組持續存在的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症候群,是由於發育中的胎兒或嬰幼兒腦部受到非進行性損傷而引起,可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障礙、癲癇等。有部分不伴有認知障礙的腦癱孩子,只有運動和姿勢異常,擁有正常的智商。李新的情況就屬於智商正常、運動和姿勢異常的腦癱。

坎坷的家庭

李新的父親李衛鳴說,兒子李新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腦癱後,2005年,不幸再次來襲,李新的媽媽患了腦瘤,通過手術切除了雙眼視神經及單耳聽神經,也成了殘疾人。同年,當地殘聯給母子兩人都發了殘疾證。一家人靠殘疾補助、低保生活。

一家兩個殘疾人,李衛鳴就成了他們的護理者。這個豁達樂觀的男人始終沒有失去笑容,「感恩」兩個字經常掛在嘴邊。今天,在溫大的宿舍裡,李衛鳴說:「謝謝溫大的關心,給我們準備了這麼溫馨的小屋,千言萬語只有兩個字,感恩。」

李衛鳴告訴記者,李新因身體原因沒上幼兒園,都是他在家教李新。「8歲那年,孩子提出要上學,他說不管怎麼樣都要去上學。我就幫他聯繫了本地的小學,經過入學考試,他很爭氣,比上過幼兒園的學生成績還好。」

李新讀小學後,李衛鳴無法正常工作,要經常進入班級「陪讀」,照顧李新。幸運的是,12年來,李新就讀的小學、初中、高中,都敞開懷抱接納他們父子,李新一直是受同學歡迎的班級一員,李衛鳴也常鼓勵孩子:「你要比別人更加努力,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李新學習一直很勤奮,在書寫上,因為疾病導致手不好控制,字寫不好也不快,他就暗暗訓練思考速度,這樣就可以多點時間書寫。同時,李新非常善於觸類旁通地總結解題方法,思考訓練越多思維就越快,解題所用的時間就越短。

李新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名電腦程式員。李衛鳴對兒子的志向無條件支持:「由於他的身體原因,作為爸爸,我想與他一同渡過難關,一直陪他走下去。他如果在這裡讀研究生,不管讀到什麼時候,我會一直陪著他。」

親如兄弟的好友

在求學路上,李新還收穫了一位親如兄弟的朋友,他就是高中同學王錦濤。3年時間,王錦濤與李新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家長和老師都說他們比親兄弟還親。

從高一開始,王錦濤和李新就是無話不談的朋友。每到課間,王錦濤會主動給李新倒水喝、幫助他上廁所、陪他聊天;去做實驗或是去信息教室,也是王錦濤推著李新去,並和李新搭組完成學習任務……王錦濤主動當起李新的「手腳」,學校的運動會、成人儀式、春遊、畢業典禮等集體活動,在王錦濤的幫助下,李新都不曾落下。每逢暑假,他們還互相串門,到對方家裡去住一段時間。

李新說,當得知他要來溫州上大學後,王錦濤放棄了去外省讀大學的機會,選擇了溫州醫科大學,就是為了繼續陪伴他。

學校的愛心舉措

為了讓李新更好地在校學習生活,溫大各部門採取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措施。

溫大學生工作部部長張敏表示,根據國家的政策,學校按規定錄取了李新。根據他的特殊情況,學校儘可能提供相應的幫助。

在生活方面,學校利用暑期,抓緊改造了宿舍,修了殘疾人專用道。考慮到李新的父親李衛鳴需要陪同孩子讀書,他媽媽身體狀況不好,家裡生活來源是個問題,學校提供了一批就業崗位,供李衛鳴選擇。崗位的工作強度不太大,既可以為李衛鳴提供固定的生活來源,同時又能讓李衛鳴照顧孩子。

在學習方面,學院為李新制定了個性化的學習幫扶措施,比如為他配備一名專業導師,讓班級裡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組成互幫互助小組;儘量安排有電梯的教學樓,方便他進出;還安排一些學生黨員幹部進行幫扶,對他的照顧給予系統的支持。

除此之外,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特別配備了一名心理學導師,不定期給李新提供一些心理輔導。

張敏說,目前溫大有近3000名貧困生,希望社會各界能更多地關注這些學生,特別是像李新這樣身殘志堅的孩子,希望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向他們伸出援手。

本文為杭州交通91.8綜合發布

來源:溫州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高考596分,患先天性腦癱的新生坐著輪椅來報到,溫大還會給他父親找工作
    今天上午10時許,溫州大學迎來了一名特殊的新生——坐在輪椅上的李新。李新是紹興人,因患先天性腦癱無法正常站立行走,今年高考總分為596分,被溫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由於李新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父親陪讀,學校特地為他提供了單間宿舍,修了殘疾人專用道,還制訂了個性化的學習幫扶措施。
  • 浙江大學建議大一新生不要把電腦帶到學校
    最近,浙江大學的大一新生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也收到一份由浙江大學製作的新生手冊,手冊中的重要一條是:建議大一新生不要把電腦帶到學校。  2005—2006學年,浙大有90個學生退學,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上網成癮者。因沉迷於網路遊戲而荒廢學業,已成為近年來高校學生退學的主要原因之一,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 第九個世界腦癱日,記者見證腦癱兒正常行走的喜悅
    年僅7歲的小聆已經能夠在不藉助矯正鞋的情況下放平雙腳走路了,雖然走的並不快,但是步伐穩健而有力,孩子臉上滿臉洋溢著正常行走後的幸福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父母也站在旁邊喜極而泣、兩手不停地抹淚……昨日(6日)是第九個世界腦癱日,廣州日報全媒體巡城記者在某骨科醫院兒童骨科門診看到了上面的一幕
  • 浙江大學提醒大一的新生別帶電腦來學校
    新華網浙江頻道訊:浙江大學的大一新生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還會得到浙大精心製作的小冊子,其中有一頁是鄭重提醒:大一新生不要帶電腦來學校。「我覺得50%以上的大一男生會受到網絡的誘惑。」冊子裡引用了一位男生的話,這位男生剛考上研究生,他說,「大一時,我把時間都消耗在網上了,幸虧幡然悔悟,否則不堪設想。」
  • 今年最勵志的兩位大一新生,開學場面感人,學校給予「特殊照顧」
    開學季的到來,一批學生揮別高中歲月,如願進入大學讀書。開學報到現場有無數大一新生的身影,他們意氣風發,前途是無限光明的。有兩位大一新生被贊為「最勵志」,他們突破自我,用熱忱之心迎接大學生活的到來。開學場面引起人們的關注,也讓他們感動,學校還給予「特殊照顧」。
  • 民國幾位名人的高考:錢鍾書數學15分考入清華
    雖然數學只考了15分,但他的總分在清華大學正式錄取的174名男生中,位列第57名。據《國立清華大學歷年招考大學本科學生錄取標準》刊載,1929年清華大學錄取大一新生的總平均成績為40分以上,可見,當時清華招生考試試題難度較大,考分處於40分以下的大有人在,錢鍾書的數學考15分,這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
  • 株洲13歲腦癱少年無法行走,全班同學做他的「雙腿」
    三湘都市報記者 楊潔規12月23日上午10時10分,下課鈴聲響起,株洲市淥口區龍船鎮中心學校七年級196班的龍金國走到劉念旭的身邊輕聲問,「上廁所不?」劉念旭略帶靦腆地笑著點了點頭。記者 楊潔規 攝)【一個男孩的不幸】腦癱致行走困難,如今已無法站立劉念旭因為腦癱致下肢行動不便,四處求醫卻仍未能治癒。
  • 19歲腦癱少年高考623分圓夢大學!12歲以下腦癱兒童高達178萬人!
    超過安徽理科一本線108分最終被中國藥科大學外語學院錄取需要行走時,姚俊鵬伏在父親背後,雙手從腋下穿過,扣住父親的雙肩,就這樣父子二人疊在一起,走過寒來暑往。嚮往大學生活的姚俊鵬很是激動,「我希望大學是寬廣的,有很多漂亮的風景。我希望我能學習到很多專業知識,我還希望能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為了鍛鍊自理能力,姚俊鵬也嘗試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腦癱考生考598分 腦癱患者也出過詩人博士等名人的
    6月24日,長春腦癱考生考598分把高考黨們都驚呆了,這樣的都是腦癱,那考不上的自己是不是腦殘了?腦癱考生是如何考上一本的分數線的呢?其實腦癱不是弱智,腦癱患者也出過詩人、博士等名人的。  什麼是腦癱?
  • 學姐:大一新生在大學與這3種人處理好關係,整個大學不用愁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考入理想大學! 八月下旬各個大學也就相繼開學了,同學們陸陸續續到達學校,校門口會有迎接新生的學長學姐,他們會幫助大一小萌新們拿行李,帶著大一小萌新報名。這也是同學們到達大學新校園的第一站,也是同學們到達大學後接觸的第一個人。
  • 35歲朱孝天考入北電導演系成大一新生 解散粉絲會
    原標題:35歲朱孝天考入北電導演系成大一新生 解散粉絲會   朱孝天的經紀人表示,35歲的他最近剛考取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如願以償成為大一新生,朱孝天自己在微博曬出「北電」的學生證,自嘆:「不容易啊!真是不容易啊!」除了學業外,他還得兼顧經營翡翠玉石的副業,無暇經營粉絲會,又不希望粉絲繼續花錢,才會做出無限期停止的決定。不過,經紀人沒把話說死,強調朱孝天沒有要退出娛樂圈,只是漸漸不再眷戀於當螢光幕前的偶像,未來發展重心會轉往幕後。
  • 腦癱學生的執著!高考262分,在985大學旁聽9年讀到博士
    考上重點大學是很多學生的夢想,對於學生們來說,重點大學的教學資源豐富,師資力量雄厚,能夠為他們提供很好的學習平臺,讓他們提升自我。不過,由於教育競爭的激烈,往往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如願入讀重點大學。在大家看來,能夠考入重點大學的學生幾乎都是學霸,因為他們在考試中戰勝了大部分的考生。
  • 超勵志,高考623分腦癱男孩被中國藥大錄取,富硒姐姐富硒雞蛋
    近日,安徽蕪湖腦癱考生姚俊鵬因為超過一本分數線108分,以623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國藥科大學。真讓人不禁感嘆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姚俊鵬在一歲時被確診為腦癱,不能正常走路、寫字、說話,但幸好智力沒有受到影響。上學時,都需要父母把他送到座位上。儘管如此,姚俊鵬的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還多次參賽獲獎。
  • 勵志腦癱少年姚俊鵬,今天來中國藥科大學報到了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9月11日上午9點半,在父母的陪伴下,腦癱少年姚俊鵬來到中國藥科大學報到,正式成為英語專業(醫藥方向)一名大一新生。他的到來受到了中國藥科大學師生的熱烈歡迎。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生活無法自理,但姚俊鵬從沒放棄過學習。他付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23分的優異成績,他的勵志故事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 為他點讚,有夢想的「腦癱詩人」!
    對於普通人而言,災難也許是正常生活的終點,可對於「腦癱詩人」小亮來說,災難卻僅是他坎坷人生精彩的起點。 家住潮汕一個小鄉村的小亮今年24歲,他自幼就被發現患有腦癱,不僅說話吐字不清晰,而且無法獨自行走、雙手不能正常伸握。
  • 腦癱少年姚俊鵬來中國藥科大學報到了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姜晨 姜佳彤 記者 周明)9月11日上午9點半,在父母的陪伴下,腦癱少年姚俊鵬來到中國藥科大學報到,正式成為英語專業(醫藥方向)一名大一新生。剛邁入大學校門的姚俊鵬表示,大學四年會好好學習專業知識,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 大學,我來了!----準大一新生必讀
    告別了流火的7月,緊張的8月報考季也即將過去,高考錄取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將要邁入大學校園的準大一新生們,你們即將開啟人生的一頁新篇章,它可能精彩紛呈,也充滿挑戰,揮別父母的庇護,遠離生長十幾年的土地,開始相對獨立的生活,你準備好了嗎?今天,就讓我作為一個過來人,跟你們分享一下,準大一新生需要做哪些準備吧!
  • 腦癱少年大學報到 腦癱並不一定會影響智力
    總會有一些人讓你自愧不如那個超一本線108分的腦癱少年開學報到了9月11日,高考總分623分,超一本線108分的勵志少年姚俊鵬到中國藥大報到,成為英語專業(醫藥方向)一名大一新生。他表示:「很喜歡這裡」中國藥科大學也考慮到姚俊鵬同學的身體狀況
  • 合肥一腦癱男孩571分考上大學 學習中醫幫助更多的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8 歲大男孩周潤澤在一歲時得了腦癱。從此他把醫院當家,除了吃喝拉撒,就是鍛鍊康復。然而,他堅持學習,克服了同齡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今年高考,他拿到571 分,被安徽中醫藥大學錄取。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媽媽帶著他來到大學校園,提前適應大學生活。
  • 腦癱少年大一立誓考上研究生,果然做到了!
    由於出生時難產,劉威麟在母親腹中停留過久導致大腦缺氧,雖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卻不幸落下了「腦缺氧後遺症」,也就是腦癱後遺症。劉威麟的父親畢業於汕頭大學且有著穩定的「鐵飯碗」,但為了更好地陪伴和教育劉威麟,劉朝平作出了一個決定:辭職,回家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