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愛閱讀的孩子,抓住3個關鍵期,世界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

2020-12-18 名校家長

作者:養育男孩,魚爸

1

很多媽媽問我,「怎麼培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

我從小小魚五個多月的時候開始,就開始有意識地開始了親子閱讀之路。

一路走來,小傢伙養成了每天自主閱讀半小時,睡前親子共讀15分鐘左右的習慣。

自主閱讀是他從學校回到家,我會忙著準備晚飯。

而他會在自己的房間,或者在客廳的沙發上,看前幾天就選好的書。

今天根據我的一些經驗,談談3個親子閱讀的關鍵期。

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重視閱讀的朋友,特別是新手爸媽。

第一個關鍵期是閱讀萌芽期

這個時期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覺得從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

甚至有的父母從孩子在肚裡的時候就給寶寶輕聲吟唱,讀讀小故事。

這樣做能起到什麼效果麼?

我覺得最大的作用應該是讓孩子熟悉父母的聲音。

當孩子出生後,初次接觸到書,肯定不知道這是什麼。

但是這並不是說孩子就不能「閱讀」。

當我跟一些朋友說,孩子從幾個月就能接觸書的時候。

很多寶媽眼睛瞪得大大的。

還有的爸爸直接說,「你這是拔苗助長。幾個月的寶寶還只能喝奶,你給他看書!」

「那為什麼你要給他搖鈴,要準備撥浪鼓,還買一堆的玩具呢?」

「孩子要玩啊!孩子都愛玩具!」

「其實書也挺好玩,比如有趣的洞洞書,有很多的玩具書啊!」

「那不如玩玩具!」

當遇到這樣的對話,我非常理解父母的想法。

因為很多人覺得讀書是一件嚴肅而無聊的事,所以不想把孩子這麼小就關進這個籠子裡面。

可是,我一直希望孩子能知道「這個就是書,而且它很有趣!」

僅此而已。

從出生起,孩子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這個時期孩子就可以接觸圖書,由父母開始進行親子共讀。

而這個時期的努力,將為接下來閱讀習慣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且在閱讀的萌芽期,這個興趣的培養應該是主導。

如果你問這個時期到底是什麼年齡?

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年齡。

不過我們可以大概估計,從孩子對玩具感興趣時就可以開始。

一般是幾個月的時候開始,一直持續到2歲的樣子。

因為我發現兒子在兩歲前,基本都無法完整地聽完一個故事。

總是在半路跑掉,或者直接拒絕。

記得那時候給他看《我爸爸》、《我媽媽》。

我告訴他說,這是我爸爸。

他根本就不理我。

也許他根本還無法理解這個是什麼。

他跟喜歡我抱著他跑來跑去,也許這時告訴他,我是你爸爸,更讓他有興趣。

那這個階段我是怎麼陪他度過的?

我沒有強迫他去讀。

而是找他安靜而依賴我的時刻。

把好玩的書拿出來,跟他講一講。

有時孩子真的會關注一會。

就是這樣慢慢的,幾分鐘幾分鐘的積累。

一天又一天的堅持後,親子閱讀的大門一步步打開了。

第二個階段是親子共讀期。

其實親子共讀是一直貫穿始終的。

只是萌芽期的孩子,也許會打破你對親子共讀的期待。

可真的堅持了下來,孩子在兩歲後會出現一個爆發期。

這時候他們開始知道「書是什麼?」「書能帶來什麼?」

這個很重要。

因為孩子從這個階段開始,會關注到繪本裡的圖畫、顏色。

特別是動物繪本,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因為小動物對孩子來說,更親近。

而且很多繪本故事的主角都是動物。

比如小黑魚、猜猜我有多愛你的小兔子和大兔子、還有逃家小兔、母雞籮絲、大灰狼等。

孩子的世界會因為書本而變得豐富起來。

這時的孩子會喜歡這種感覺,會開始纏著爸媽講故事。

而且會反反覆覆地聽同一個故事。

因為熟悉的故事一遍比一遍好聽,慢慢聽懂了。

另外這樣的熟悉能帶來一種安全感。

幾乎所有的孩子真正的閱讀都是從讀圖開始的。

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期待孩子去識字。

有一位媽媽問我:「魚爸,同小區一位媽媽從孩子兩歲訓練認字,如今4歲能認識四五百字,可是自己的兒子5歲了還大字不識幾個,你說要不要在閱讀的時候也讓孩子去識字?」

我不同意帶著識字的目的去閱讀。

因為這會毀掉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讀圖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理解信息。

你以為他沒看懂,而很多時候,大人並不一定比孩子理解的到位。

反而孩子的眼睛能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這個共讀的年齡段,我覺得會集中在3-6歲。

有時會更久一些,會持續到8歲。

蒙臺梭利也指出幼兒的文化敏感期,萌芽於3歲。

在這個時期,孩子會有一個識字敏感期,此時期的閱讀建議是:可以給孩子閱讀一些經典繪本,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識字,就不給他閱讀,而是要多閱讀,讓孩子從宏觀上認字。

所以不要太焦急。

因為我閱讀的時候沒有要求孩子認字。

可生活中小小魚也會問我一些字,而我也會抓住他的敏感期,教他認字。

而有閱讀的習慣,他會在閱讀過程中驚喜地發現,自己認識的字原來出現在這裡。

這樣的感受是融會貫通的,肯定會比單純的識字有趣。

第三個階段是獨立閱讀期。

孩子在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開始有自己明確的閱讀愛好。

孩子應該進入他一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黃金閱讀期。

這個階段一般出現在8-10歲。

當然,在這之前需要父母為孩子打好兩個基礎。

一個是理解能力。

愛閱讀的孩子,理解能力會比較突出。

小小魚今年也開始接觸鋼琴。

老師說他的進度是班上比較快的,雖然是新生,可是理解能力好。

所以他學這些才藝也並不是很吃力。

這應該就得益於閱讀的力量。

有一位媽媽曾說自己的孩子認識了很多字。

當時寫下來孩子也認識,但一到了書上,你指出來他都不認識。

她覺得非常苦惱。

其實這是孩子的理解能力還沒跟上。

他們單純地在記憶背誦,而不是理解性的記憶。

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會化為己用。

在一次次的閱讀中鞏固,最後變成自己的東西。

另外一個是表達能力。

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意識地鼓勵孩子去表達。

可以先從複述故事開始。

複述故事不是強迫孩子去背誦完完整整的故事。

而是看著圖,說說這是什麼。

就讓孩子一幅圖一幅圖的看,然後慢慢連貫起來。

我有時要兒子給我複述,他說很難。

那我就不強迫他,而是讓他自己看著圖來給我講,隨便講,而且允許加自己的想法。

結果他真的能講出一個故事,只是很多時候被他改編了。

可這對他的想像力非常有幫助。

閱讀又不是為了背誦。

當孩子有了這種輸出能力。

就會發展出獨立閱讀的能力,並且對將來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做好了這兩個準備後,還要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書。

比如圖文各佔一定比例的故事書、科普書、繪本都可以。

而純文字的閱讀就可以往後,這個不要急。

等孩子的能力達到之後,會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當然,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去接觸一點讀深厚的書,不能再簡單地停留在繪本階段,比如類似《國際安徒生獎大獎書系》的經典世界名著。

另外不要逼著孩子去讀一些不感興趣的書,也不要阻止他去閱讀自己想讀的書。有些媽媽看到孩子天天只讀漫畫,就逼著他去讀文學書籍,那孩子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你可以給他一些故事性強的美繪圖書,圖片還是有很多,文字相對較少,給孩子一個過渡。

在這個過渡的過程中,你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向孩子推薦一些好的書,並且勾起他們的好奇心。

增加其他圖書的比例。慢慢地就將重心轉移了。真正養成了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量一般都很大,而且幾乎不挑食的。

當孩子擁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後,他們就像海綿一樣,吸收著周邊的信息,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的觸角不斷伸長,閱讀的視野不斷擴大。

如果在這個黃金時期還沒有讓孩子的閱讀習慣得到很好的培養,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到了高年級或者大學,要想再去彌補,難免「先天缺陷」,無法治癒。

親子閱讀的路上,能最早陪孩子起步的那個人,肯定是爸爸媽媽。

而真正想讓孩子走得更遠,那就要儘早給他一個閱讀的習慣。

請抓住這三個關鍵期,要相信,這個世界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培養愛閱讀的孩子,父母要抓住3個關鍵期
    根據我家大寶變成書蟲的經歷,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經驗,分享一下親子閱讀的3個關鍵期。有的媽媽說:我錯過了第一個關鍵期,是不是就沒有辦法培養孩子的閱讀了,不是的,第二個關鍵期在再開始也不遲。因為兩歲的孩子對很多東西開始有了認知,他很喜歡重複的去做一件事情。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家大寶,彩虹色的花,我給他講了將近五十遍。
  • 培養愛閱讀的孩子,先抓住親子閱讀的3個關鍵期!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絡1很多媽媽問我,「怎麼培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我從小小魚五個多月的時候開始,就開始有意識地開始了親子閱讀之路。一路走來,小傢伙養成了每天自主閱讀半小時,睡前親子共讀15分鐘左右的習慣。自主閱讀是他從學校回到家,我會忙著準備晚飯。而他會在自己的房間,或者在客廳的沙發上,看前幾天就選好的書。今天根據我的一些經驗,談談3個親子閱讀的關鍵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重視閱讀的朋友,特別是新手爸媽。
  • 響象智能繪本館:世界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
    響象智能繪本館:世界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響象智能共享圖書櫃是一種無人值守智能圖書櫃,由軟硬體系統組成,通過線下智能圖書櫃+微信小程序+物聯網+雲端閱讀大數據,實現24小時自助借還。主要特點包括:1.採用封閉式書櫃,通過手機掃描或者人臉識別、IC卡刷卡等實現自助式24小時借還書,無須人員管理;2.佔地面積小,容量大,功耗低,方便移動布置;3.完整的管理系統,可以通過手機端,PC端對用戶和圖書進行管理;4.支持快速多本借還,通借通還5.性價比高,安全性好6. 最新智能書櫃還具有圖書專用消毒殺菌功能(非紫外線)1很多媽媽問我,「怎麼培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音樂才能發展的關鍵期(3-5歲):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一定不要錯過3~5歲的音樂智能關鍵期,可以讓孩子多聽聽古今中外名曲,多參加音樂活動。4、語言關鍵期(3~6歲):這個時候是孩子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說話、講故事、提問,鼓勵孩子多說,促進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 孩子為何不愛讀書?育兒專家:抓住孩子閱讀敏感期,愛上讀書不難
    比起前幾個時期,這個時候孩子閱讀能力有很大的進步,能夠自己從文章中找到自己要的信息。什麼是語言敏感期要想孩子在閱讀敏感期能夠進行閱讀,那麼在閱讀之前就要培養一下孩子的語言能力,語言敏感時期一般發生在孩子兩個月到六歲之間。孩子先會發出聲音,然後逐漸發出字、詞,最後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
  • 孩子不愛讀書?家長試試這三招培養孩子閱讀好習慣
    文/遠方媽媽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力量。父母給孩子買無數昂貴的玩具、漂亮的衣服、花不完的零用錢不如幫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會讓他們受益終生。許多明星爸媽都很看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其實普通父母也十分看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人生中很多問題都能從書本中得到答案,那麼讀書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 乾貨 | 抓住0-3歲寶寶閱讀關鍵期
    閱讀是樂趣而非任務,但是,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受益良多。因為閱讀帶給孩子的,是那些看不到的東西。比如知識、品位、思想……無論孩子將來做什麼工作,喜歡閱讀,都能幫他提升自己。因為每個行業都有無限的空間。而擁有閱讀的能力,能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這樣就會擁有更多的勇氣和機會。
  • 抓住3-6歲兒童「閱讀腦」成長關鍵期,點燃孩子閱讀興趣
    許多3-6歲兒童的家長都反應,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讀書的專注力太差。其實,不是孩子專注力差,而是媽媽沒有選對書。如何定義一本孩子看的書有沒有營養價值?猶太人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相關研究發現,3~6 歲兒童大腦發育迅速,這一階段被稱為「閱讀前階段」,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淘淘是個調皮的孩子,媽媽整天說他上躥下跳,根本坐不住,可是只要媽媽給淘淘拿來他最愛的汽車圖書,淘淘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一坐一個多小時,看書看得入迷。
  • 培養愛讀書的人種,如何陪孩子走向獨立閱讀?
    孩子會自己從故事中獲取一些感悟,然後跟自己生活的感受聯繫起來。而且他們通過閱讀,讓自己感受到更大的世界。 所以,我覺得對於5-10歲的孩子來說,閱讀更像是一種延伸。 閱讀如同打開一扇門,或者推開一扇窗戶。讓孩子由此通向新的天地,或者看到新的世界。 因為有了前面5年的積累。
  • 想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就要抓住這5個關鍵期
    高情商的孩子更受大家歡迎,也更能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劈荊斬棘,更加容易地走向成功,那麼怎樣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肯定就是我們做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只要抓住以下這5個關鍵期,想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就很easy1.嬰兒期發展心理學家認為,當嬰兒長到3個月的時候,他才第一次真正地看著父母,與我們對視。
  • 3-6歲,抓住幼兒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其實,雖然老母親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但老母親偶爾還是會靈光乍現,會那麼一個半個的,只是,結果對了,過程卻講不清,或者講著講著,娃子本來還明白點兒,聽老母親講得就愈發糊塗了,甚至還會引起母子大戰,萬一氣出個骨折,或者心臟搭橋的,就不划算了。不如直接說,不會。反正,老師明天會講。
  • 愛讀書的孩子成績不會差!四點經驗分享,培養孩子閱讀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愛讀書的孩子成績不會差。不過,從家庭教育的角度,需要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留心引導孩子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以下分享幾點我們的經驗,怎樣讓孩子從不想讀書到手不釋卷,家長不妨試一試。第一,營造家庭閱讀的氛圍。
  • 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
    家中正好有個3歲寶寶,正處於語言發展期,所以對《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這本書非常的期待,書到了之後,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兩位作者將孩子語言發展這樣機械的成長規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並且告訴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培養孩子自然地發展語言能力。書中將孩子的語言關鍵期分了3個階段0-1歲第一階段、1-3歲第二階段、3-6歲第三階段,針對這三個不同階段的孩子,家長需要在語言培養和語言交流中,有不同溝通要點和培養側重點,但是,我發現,有一點在孩子出生前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本書一直強調——陪伴孩子閱讀。
  • 巧用「3個原則」,抓住孩子性格關鍵期
    很多時候,父親要比母親承擔更多的責任,支撐起家庭中的開銷以及孩子成長關鍵期的一些決定等,而加上性格的原因,父親對孩子的愛總是如大山般嚴厲且不顯露。比如說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說過:3-6歲時孩子性格習慣發展的關鍵期,若父母抓住這一時期,孩子未來更有出息,家長更省心。因此針對太忙的寶爸以及家長們,要學會抓住3-6歲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 專注的閱讀習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抓住培養孩子讀書的最佳時機!
    在很多親子關係諮詢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比如別人家的孩子5歲時就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甚至通讀兒童版四大名著。比如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愛讀書,中文版、英文原版一樣不落,英語水平棒棒噠。再比如:我們家的孩子,我們剛讀一小會書,他已經上躥下跳了,不要說閱讀,就連安靜下來都是個問題。
  • 孩子不愛讀書,如何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
    拿起一本書讓孩子看之前,想清楚我為什麼要讓孩子看書?是為了應付考試,是為了寫好作文?還是僅僅為了豐富孩子的生活,亦或僅僅是為了拓展孩子的視野?因為愛,所以愛。這是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第一要素,這個需要家長好好去領悟,如何做到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去讀書。其次,讀什麼樣的書?
  • 3-6歲,抓住幼兒思維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其實,雖然老母親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但老母親偶爾還是會靈光乍現,會那麼一個半個的,只是,結果對了,過程卻講不清,或者講著講著,娃子本來還明白點兒,聽老母親講得就愈發糊塗了,甚至還會引起母子大戰,萬一氣出個骨折,或者心臟搭橋的,就不划算了。不如直接說,不會。反正,老師明天會講。明晚回家,我再假裝請教,讓他講給我聽,就知道娃子學沒學會了。
  • 愛閱讀的孩子,將來不會差
    同事說,她的兒子在7歲前,都不會給他購買任何課外的圖書,「根本就沒必要去讀,好好玩就行,將來上學多苦多累,還不趁早好好玩。」有時會跟人說,「你沒看到,很多人讀書讀傻了,你看我們樓下那個保安,還經常捧著本書看呢!哈哈哈哈……」其實,閱讀的孩子真的苦嗎?也許錯過了閱讀的孩子,才真的苦呢。
  • 孩子3歲還不會吃飯?抓住3個「關鍵期」,寶寶輕鬆掌握吃飯技能
    如此一來,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練手,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依賴感,自然長大後也就學不會自己吃飯。其實,世上沒有人生來就會吃飯的,凡事都有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孩子3歲之前,正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吃飯的好時段,家長抓住這3個「關鍵期」,可助孩子輕鬆掌握吃飯技能。
  • 愛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
    孩子玩手機玩遊戲上癮你是否對此束手無策?孩子脾氣暴躁又沒學習動力你是否對此仰天長嘆?孩子學習不好還不努力你是否對此無計可施?孩子語言貧乏還不願讀書你是否對此無能為力?孩子不聽話和大人對著幹你是否對此萬般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