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犀牛
整理自:逼格佬
編者按:英國魔術圈(Magic Circle)頂尖律師事務所是眾多法律人的夢寐之地,也是全球律所的標杆。
Allen & Overy(安理)
Allen & Overy(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由喬治·艾倫(George Allen)和託馬斯·奧弗裡(Thomas Overy)在1930年設立於倫敦。艾倫是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的私人律師,在1936年底愛德華八世為了娶辛普森夫人而退位時,艾倫向國王提供了大量法律支持,A&O也在這場空前的八卦盛會中聲名大噪。
▲ 辛普森夫人與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
二戰之前,A&O已經是一家一流的倫敦律所。二戰之後,A&O繼續發展,到1960年代被稱為倫敦城的四大頂級律所之一(另三家是富而德、年利達和司力達)。創設之初,A&O主要做公司業務,二戰後開始接觸銀行金融業務並取得飛速發展,從此銀行金融業務逐漸成為A&O最王牌的業務。目前A&O的銀行金融業務是Magic Circle律所中最厲害的,只有高偉紳可與之一戰。
A&O目前在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分布著44間辦公室,總共有2800多名律師。在中國,A&O在香港、北京和上海均有辦公室,其中香港辦公室有100多位律師,北京辦公室有10多位律師,上海辦公室有差不多20位律師。A&O儘管1993年便進入了中國大陸,但失策的是使用了「安理國際」這樣一個畫蛇添足的中文名稱。A&O以為使用「國際」二字可凸顯自己的國際性,卻不知埋下了隱患。2001年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得以註冊成立,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還將」安理「進行了商標註冊,儘管A&O進行了異議並與商標局和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糾纏了十餘年,最終還是敗訴。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也是一朵奇葩,該所在2017年下半年宣布與北京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合併為北京浩天安理律師事務所,沒過多久,2018年上半年雙方又宣布不再合併,結果已經改名為「北京浩天安理律師事務所」的北京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又改回了自己原來的名稱。
A&O在2017-2018財年收入15.7億英鎊(約21億美元),權益合伙人人均盈利(PEP)為221萬美元,與同為Magic Circle律所的高偉紳、富而德和年利達不相上下。
據稱,A&O正在和美國美邁斯(O』Melveny)商談合併。一家Magic Circle律所和一家美國Vault 30律所合併,這種事不常發生。不到十年之前,美國霍金·豪森(Hogan & Hartson)和英國路偉(Lovells)進行了一次規模超前的跨大西洋合併,合併之後的霍金路偉成為了全球規模和收入均前十的律所。目前A&O的總收入已經位居全球前十,合併美邁斯之後將如虎添翼,有望排入全球前四。
Clifford Chance(高偉紳)
Clifford Chance(高偉紳律師事務所)由Clifford Turner和Coward Chance兩家倫敦律所在1987年合併而來。Coward Chance的歷史可追溯至1802年,由後來擔任過倫敦市市長的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設立,科沃德(C. A. Coward)在1873年成為律所合伙人,錢斯(F. H. Chance)在1910年成為律所合伙人。Clifford Turner由哈裡·克利福德·特納(Harry C. Clifford-Turner)在1900年設立,哈裡的兒子雷蒙德·克利福德·特納(Raymond C. Clifford-Turner)子承父業。隨著七八十年代海外業務的發展,兩家律所的高級合伙人開始尋求雙方之間在海外的合作,最終演變成了兩家律所的合併。
Clifford Turner和Coward Chance的合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合併之前,Clifford Turner有89名合伙人,Coward Chance有58名合伙人,儘管規模不小,但兩者都不算是倫敦頂級律所。合併之後的Clifford Chance成了倫敦最大的律所,而躋身頂級律所的決心和努力使該所很快成為了倫敦乃至全球最好的律所之一。Clifford Chance的成功也讓許多律所看到了合併的好處,律所合併在之後愈演愈烈。2000年該所與德國律所Pünder, Volhard, Weber & Axster和美國律所Rogers & Wells進行了一次三方合併,藉此Clifford Chance成為了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收入第二多的律所。Rogers & Wells是一家成立於1871年、合併之前擁有400名律師的紐約律所。2015年時,Clifford Chance曾和中倫討論合併,但最終沒有談成,在此之前還和世澤在2011年討論過聯盟。
▲ CC倫敦辦公室
通過兩次大的合併實現了質和量的雙重飛躍,目前CC已經是全球最好的律所之一。作為倫敦城的後起之秀,比起其他幾家Magic Circle律所,CC更具有創業和進取精神,在許多方面已經後來居上。目前,CC在全球32間辦公室有2600多名律師。在中國,CC分別設有香港、北京和上海辦公室,其中,香港辦公室約有200名律師,北京辦公室有40多名律師,上海辦公室有30多名律師,是在中國最大的外所之一。不但在中國規模大,CC在中國的業務也是非常好,口碑很高,幾乎達到了言外所必言CC的程度。
合併之前,Clifford Turner擅長公司和證券業務,Coward Chance擅長銀行金融業務。目前,公司證券業務和銀行金融業務是Clifford Chance的主要業務,佔全所收入的七成。在1987年合併之後,該所的Managing Partner職位一直由公司證券業務合伙人擔任,Senior Partner職位則由銀行金融業務合伙人擔任(直到2018年底阿姆斯特丹辦公室訴訟合伙人Jeroen Ouwehand當選並自2019年元旦履新)。Managing Partner類似於CEO,領導CC的日常管理機構——Executive Leadership Group;Senior Partner類似於董事長,領導著監督Executive Leadership Group的機構——Partnership Council。這種Managing Partner和Senior Partner的雙重架構也是英國律所管理的特色。
▲ Jeroen Ouwehand,CC的Senior Partner
CC在2017-2018財年收入16.2億英鎊(約21.9億美元),權益合伙人人均盈利(PEP)為160萬英鎊(約216萬美元),跟除了司力達之外的另外三家Magic Circle律所差不多,但與司力達和頂級美所還有不小差距。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富而德)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富而德)由三家律所在2000年合併而來,這三家律所分別是英國的Freshfields、德國的Deringer Tessin Herrmann & Sedemund以及德國和奧地利的Bruckhaus Westrick Heller Löber。
Freshfields是現存英國甚至全球最古老的律所,它創始於1743年,至今已276年。Freshfields的第一個客戶是英格蘭銀行,這家英國中央銀行至今仍是Freshfields的客戶。Freshfields,其實就是Freshfield家的律所,第一代Freshfield是詹姆斯·弗雷什菲爾德(James William Freshfield),他於1801年加入這家律所,並把家族徽章聖麥可天使帶給了律所,這個天使現在還在富而德的logo中使用。Freshfield家族經營了該所一百多年,直到最後一代律師1918年從該所退休。不只是這個Freshfield家族是律師世家,據統計,在英格蘭,使用Freshfield這個姓氏的人從事最多的職業是律師。
▲ 詹姆斯·弗雷什菲爾德(James William Freshfield)
德國和奧地利的Bruckhaus Westrick Heller Löber律所由德國的Bruckhaus Westrick Stegemann和奧地利的Heller Löber Bahn & Partner於1998年合併而來,德國部分於1840年創辦在漢堡,合併之前是德國最大最好的律所之一。德國的Deringer Tessin Herrmann & Sedemund則由Arved Deringer和Claus Tessin在1962年創辦于波恩,後來搬到了科隆。FF是Magic Circle律所在德國規模最大的,目前在德國有將近600名律師,人數甚至稍多於英國。
FF在全球有28間辦公室和2600多名律師,2017-2018財年收入14億英鎊(約18.9億美元),權益合伙人人均盈利(PEP)173萬英鎊(約235萬美元)。FF的公司併購、資本市場、銀行金融、反壟斷和爭議解決都是頂級的。
FF在香港、北京和上海均設有辦公室,其中香港有60多名律師,北京有10多名律師,上海有2名律師。FF在香港IPO方面特別牛,那些最大的香港上市交易基本都是他家做的。不過,最近幾年FF中國區的合伙人一直在流失,例如方達就從FF引進了好幾位合伙人。
Linklaters(年利達)
Linklaters(年利達律師事務所)設立於1838年,那年21歲的約翰·林克萊特(John Linklater)取得律師資格,他加入了朱利葉斯·多德(Julius Dods)的律所成為合伙人,Dods & Linklater律師事務所成立,主要從事公司業務。四年之後約翰的弟弟詹姆斯·林克萊特(James Linklater)加入該所並在1843年成為合伙人,律所改名為Dods & Linklaters,這是複數形式的Linklaters第一次出現在律所的名稱中。
林克萊特兄弟的父親羅伯特·林克萊特(Robert Linklater)也是一名律師,他在19世紀初從蘇格蘭的設得蘭群島(Shetland)來到倫敦。Linklater是一個蘇格蘭姓氏,來自於地名,在古斯堪的那維亞語中指雜色石頭,在蘇格蘭北部的設得蘭群島和奧克尼群島都曾出現過叫Linklater的地方,現在奧克尼群島的南羅納德賽島上仍有一個叫Linklater的地方。
▲ 設得蘭群島的位置
1920年的時候,當時叫Linklater& Co.的年利達與另一家倫敦律所Paines Plythe & Huxtable結合在了一起,名稱為Linklaters & Paines。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Linklaters & Paines一直是一家以國內業務為主的律所。在1998-2002年之間,Linklaters & Paines合併了幾家歐洲大陸律所,並將自己的名稱精簡為了Linklaters。加上在20世紀下半葉已經陸續設立的一些海外辦公室,世紀之交的Linklaters已經成長為一家國際性律師事務所。
如今,LL在全球有30間辦公室和2900多名律師。在中國,年利達於1976年設立香港辦公室,1998年設立上海辦公室,2002年設立北京辦公室。目前,年利達在香港辦公室有160多名律師,北京辦公室約有20名律師,上海辦公室有10多名律師。2018年,年利達與上海昭勝律師事務所在上海自貿區組成聯營辦公室,並派了幾位合伙人和律師前往昭勝。
▲ Linklaters倫敦的員工制服
在Magic Circle律所之中,年利達在核心的銀行與金融、資本市場和公司併購方面的業務能力最全面。在Chambers UK 2019的排名中,無論是銀行與金融、資本市場,還是公司併購,年利達都被評為Band 1。相比較而言,安理和高偉紳儘管能夠在銀行與金融、資本市場領域被評為Band 1,但公司併購只被評為Band 2,富而德和司力達則是公司併購被評為Band 1,但銀行與金融或資本市場的某個領域會有所不及。
▲ Chambers UK 2019
LL在2017-2018財年收入15.2億英鎊(約20.6億美元),權益合伙人人均盈利(PEP)為154萬英鎊(約207萬美元)。
Slaughter and May
(司力達)
Slaughter and May(司力達律師事務所)由威廉·斯勞特(William Capel Slaughter)和威廉·梅(William May)在1889年設立於倫敦,目前在倫敦、布魯塞爾、香港和北京四地設有辦公室,總共500多名律師。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司力達已經是一家國際性律所,在香港、紐約、巴黎、布魯塞爾和新加坡都設有辦公室。但之後,與其他Magic Circle律所不斷進行海外擴張不同,司力達相繼關閉了紐約、巴黎和新加坡的辦公室,而且留下來的香港和布魯塞爾辦公室以及新開的北京辦公室規模都不大,有意將精力專注於英國本土。目前,司力達有112名合伙人,其中倫敦就有97位,海外僅15位。由於在海外沒有辦公室,但客戶的業務很多是全球性的,司力達便將海外業務交給當地的「親密夥伴」(Best Friends)律所做。司力達在中國的親密夥伴是君合,君合的創始合伙人肖微曾經在90年代的時候在司力達學習過,與司力達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司力達與君合之間經常互派律師。
司力達的香港辦公室設立於1974年,是最早在香港設分所的倫敦律所,北京辦公室設立於2009年,比大部分英美大所進入中國大陸的時間都晚。在陸續退出美國、法國和新加坡之後,司力達仍然在北京設辦公室,而且是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可以看出來司力達當時對中國業務還是抱有很高期望的,但現在北京辦公室只有1位合伙人。不過司力達的香港辦公室還算可以,目前在包括香港和北京在內的整個中國區有12位合伙人和40多位非合伙人律師。
儘管規模不及別的Magic Circle律所大、業務領域不及別的Magic Circle律所多,但司力達卻是英國律所中最會賺錢的。司力達在2017-2018財年收入5.7億英鎊(約7.7億美元),權益合伙人人均盈利(PEP)為270萬英鎊(約364萬美元),PEP水平遠遠高出其他英國律所,可以排入全球前十,與美國頂級律所如Davis Polk和Simpson等相媲美。其他Magic Circle律所中,PEP最高的是富而德,為173萬英鎊(約235萬美元)。
司力達的王牌業務是公司併購,在這個領域沒有別的英國律所能出其右,另外在銀行與金融、反壟斷和稅務方面也都是頂級的。就規模、業務和盈利水平而言,司力達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Wachtell Lipton。
- END -
#犀牛法探#已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線
主打國內外重要法律資訊速遞
致力於做你身邊的法律探子��
打開喜馬拉雅APP
掃描二維碼OR直接搜索[犀牛法探]即可找到我們
犀牛預警| 海外涉華知產訴訟最新動態
最新資訊:華為、facebook、諾基亞、三星等專利訴訟,谷歌、京東、oppo等消息
技術專利侵權?美國公司再告華大基因
三星電子再起風波,涉嫌技術專利侵權被訴
大疆被告!關於大疆你不知道的事情....
國際醫藥巨頭Gilead VS美國政府?
原標題:《Magic Circle:五家頂尖律所的前世今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