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新社5月25日報導,德國基爾大學的科學家已確認侵襲性牙周炎與冠心病之間存在基因關聯。
德新社援引基爾大學臨床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科學家舍費爾在一個學術會議上的講話說,基爾大學的科學家在研究侵襲性牙周炎患者9號染色體上的基因變異時發現,與這一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體與冠心病患者身上的有關基因變異體是同樣的。科學家們由此推斷這兩種疾病的病因存在相關性。舍費爾認為,牙醫們應該認真對待侵襲性牙周炎,力爭儘早確診,儘快治療。
基爾大學的科學家今年早些時候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發表學術論文說,過去一年的多項基因研究已發現CDKN2A和CDKN2B兩種基因附近的一個基因區是冠心病的一個主要易感基因位點。而基爾大學的最新研究則確認了這一基因區同樣與侵襲性牙周炎的患病風險相關。
侵襲性牙周炎發病快,多發於青少年及青春期人群,易造成患者牙齒迅速脫落。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造成過早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基爾大學的研究論文指出,這兩種疾病有相似的致病因素,比如吸菸、糖尿病等。兩種疾病也都有慢性炎症症狀。(來源:新華網 班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