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膠捲巨頭柯達轉型:要做什麼藥?為什麼美國選擇了它?

2020-12-22 騰訊網

早已經破產的昔日膠捲巨頭柯達 (NYSE:KODK,簡稱柯達)這兩天「詐屍」了!

周二(7月28日),柯達對外宣布已獲得了7.65億美元的美國政府貸款,用於仿製藥生產。繼富士之後,柯達也要向醫藥領域轉型了。

這則消息令柯達股票隔夜放量上漲,股價飆升203%,盤後再漲66%,令投資者瞠目結舌。

然而暴漲並沒有結束。周三(7月29日)柯達公司股價再度暴漲,盤中13次觸發熔斷,一度漲超650%。

柯達轉型做什麼藥?

柯達將利用這筆資金生產用於仿製藥的「起始原料」和「原料藥(活性藥物成分)」——目前,美國人消耗著全球大約40%的仿製藥原料供應,但只有不到10%的仿製藥生產是在美國進行。按照川普的說法,「這是將製藥業帶回美國的一個突破」。

新冠疫情暴露了美國在這方面的短板。早在疫情暴發之前,該國就已經有許多仿製藥供不應求,但疫情加劇了供應的短缺,包括一些鎮靜劑、麻醉藥,還有被川普所吹噓的、爭議較大的抗瘧疾藥物羥氯喹(福奇曾指出羥氯喹對新冠病毒無效),以及牛津大學研究發現的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效的地塞米松。

為什麼美國聯邦政府選擇了柯達?

柯達擁有龐大的工業設施,包括1600萬平方英尺的製造空間、實驗室、倉庫和辦公室、88個批量生產反應堆,現場發電廠和蒸汽供應,同時在有機化學製造方面擁有較長時間的經驗。按照設想,柯達的設施預計最多能夠生產仿製藥所用原料藥的25%。

同樣的轉型軌跡,我們也在拜耳公司 (DE:BAYGN)、3M公司 (NYSE:MMM)和富士膠片 (T:4901)等巨頭身上看到過。這些公司都成功地從精細化學品行業過渡到製藥業。尤其是富士膠片,同樣是做膠捲的兩大巨頭,柯達在2012年申請破產的時候,富士膠片卻成功實現了轉型,將膠片業務佔比降至營收的1%以下。

事實上,富士膠片今年也參與到了新冠藥物的研究競爭當中,候選藥物是該公司的抗流感藥物Avigan。富士膠片近年來一直在擴大其生物製藥業務,2006年至2012年間進行的13起併購,有一關以上集中在醫療健康領域,其2008年收購了Toyama Chemical,這家公司所生產的Avigan也曾被用於抗擊伊波拉病毒。去年,醫療保健和材料解決方案佔據富士膠片總營收的43%,其目標是在未來幾年來將醫療保健部門的銷售額增加一倍。

多次轉型無果,柯達這次能成功嗎?

很難想到另外一家公司有柯達的曾經那麼輝煌,曾經市值超過300億美元。

昔日在中國,整個市場上只有一種膠捲,就是柯達。

在美國,柯達是真正的硬核大佬。柯達總部的地下,曾經是有個核反應堆的。1974年,柯達獲準裝載了一個核反應堆,用於中子射線照相技術的測試。直到2006年,911事件讓恐怖襲擊成為了美國的心理陰影,這才拆除了柯達的反應堆。

2000年前後,由於受到數碼的衝擊,膠捲的需求以每年10%的速度不斷下降。2003年,柯達影像部門的利潤從2000年的143億美元暴跌到42億美元。柯達不得已之下,宣布放棄膠捲業務,將發展重心轉到數碼產品上。

2004年開始,柯達每年都在虧損。2007年,柯達殺雞取卵,先後出售了數位相機業務、當時的支柱業務醫療成像,並把持有的中國樂凱膠片的股份全部出售給了一家廣州的公司。

2011年開始,市面上開始頻繁流傳柯達破產的消息,其股價從1999年巔峰的80美元一路跌到了不到1美元。2012年,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2013年柯達退出破產保護、重新融資上市,重拾自己印刷、膠片等老本行之餘,也開始了「跨界」之旅。

2015年初,柯達推出了SP360運動攝像機,對標GoPro。而且率先使用了VR技術,是市面上僅有的360度全景攝像機。但由於當時VR還未受追捧,柯達的技術也不成熟,解析度達不到4K。最終口碑銷量雙撲街。

而且GoPro在運動相機的領域,猶如當年的柯達,基本已經做成了這個品類的代名詞。

2016年,柯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智慧型手機,2017年又推出了第二款,售價大約為3700人民幣。為什麼賣的不好,大家可以從照片中直觀的感受一下。這個外觀,很難想像跟Iphone7同年的新產品。

2017年,柯達嘗試了做藝術雜誌。隨後又進軍時尚圈,先後與Forever 21、H&M等品牌進行合作,推出了柯達聯名的服裝,還和滑板品牌 Girlskateboards合作推出了聯名滑板。

2019年初,柯達和知名「賣概念」啤酒廠商角鯊頭(Dogfish Head)合作,推出了一款啤酒,命名為Super8,致敬柯達的同名膠片攝像機。這款啤酒的特別之處,是可以用來衝洗柯達Super 8的Tri-X膠片。

柯達距離涅槃重生最近的一次,就是2018年那次跨界發展加密貨幣了。

在2018年初,柯達宣稱將和Wenn Digital合作發布柯達幣,並稱柯達幣是「一種以圖片為核心的加密貨幣,將助力攝影師和代理機構在圖像版權管理上有更多的控制權」。當時,在區塊鏈被炒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這則消息也曾令柯達股票「詐屍式」起跳,當日股價翻倍。

柯達股價走勢,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但這波熱點的最大作用也不過如此,之後柯達再度沉寂下去,直到現在——股價因為製藥轉型的消息再度回升到了2018年初的水平。在周二暴漲之前,柯達年內已經累計下跌了44%,市值只剩下1.15億美元。

這筆逾7億美元的貸款可以說是柯達的救命錢。截至一季度末,柯達的現金餘額只有2.1億美元。據悉,這筆貸款的條件類似於商業貸款,需要在25年內償還。如果轉型成功,製藥業務有望貢獻柯達營收的30%至40%。

但比起富士,柯達的反應還是慢了。紐約諮詢公司PharmaVantage指出柯達面臨的幾個挑戰。譬如,製藥公司在向美國FDA申請批准新藥上市時,必須指明使用的是哪個原料藥供應商,而FDA可能需要10個月或者更長時間才能批准一個新的供應商,這意味著柯達眼下還沒有直接的原料藥買家;除此之外,柯達還將面臨著海外供應商的激烈價格競爭,雖然美國製藥商可能會更願意與本土原料藥供應商打交道,但這也要取決於價差的具體情況。

騰訊財經綜合 格隆匯財經熱點、 英為財情Investing

相關焦點

  • 柯達「詐屍式」一夜暴漲逾500%昔日膠捲巨頭想做「藥神」
    繼周二暴漲200%後,柯達周三盤中漲超500%,觸及熔斷,暫報50.6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政府與柯達公司籤署了建立柯達製藥公司藥物生產的價值7.65億美元的合同,該廠將生產近四分之一的仿製藥成分。
  • 曾經的「膠捲大王」柯達轉行做藥...
    每經編輯:王曉波作為曾經的「膠捲大王」柯達,在幾經沉浮之後,如今要華麗轉身做製藥買賣了!近日,柯達獲美政府7.65億美元貸款用於仿製藥生產,其中包括曾被川普吹噓能用於治療冠狀病毒的抗瘧疾藥「羥氯喹」。這一消息也直接點燃了柯達的股價。
  • 膠捲巨頭柯達徹底轉型,為何選的是製藥業
    當地時間7月29日,柯達美股盤中觸發了20次熔斷。   柯達進軍製藥行業背後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味,但對於柯達這家商業公司而言,這或許是尋求新發展的一條新路徑。膠捲巨頭柯達的沒落柯達總部位於紐約州羅切斯特,1888年,柯達創始人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將第一臺簡單的相機投入消費者手中,之後將柯達打造成全球知名的美國品牌。
  • 柯達轉行賣藥,曾經破產的膠捲大王,重生後在幹什麼
    7月28日,美股盤初,柯達(KODK)股價一度暴漲350%,截至今日凌晨收盤,柯達漲205.73%,報8.01美元/股,最新總市值為3.50億美元。柯達股價暴漲的原因是公司進軍製藥行業,它獲得了美國政府7.65億美元的國家貸款以創建柯達製藥公司。
  • 膠片已死,柯達破產,這家日本企業卻逆勢重生!活成千億營收的巨頭
    來源:EMBA微金市場迅速萎縮,導致當時全球第一的公司柯達破產,而同樣靠攝影膠片起家的富士,不僅倖存下來,而且還活成了千億營收的巨頭。富士的長盛不衰,到底有何秘訣?雄霸一時的膠片巨頭日本富士膠片公司,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 同是膠片巨頭,柯達破產,它憑什麼成功逆襲,兩度亮相進博會?
    文| 華商韜略吳蘇編| 倪晨近日,在上海舉行的進博會現場不得不說,富士膠片能夠多次獲得進博會的青睞,與其「刮骨療傷」般的轉型息息相關,富士膠片早已不是往日的膠片巨頭,轉而成為「高性能材料、醫療健康領域」的技術解決能手。那為什麼同為膠片界大佬,柯達已經被人遺忘,而富士膠片卻能浴火重生?這背後的轉型之路,引人注目。
  • 南京街頭「柯達黃」在消失 粉絲買膠捲紀念
    南京市民陳先生得知柯達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後,儘管帶著一絲遺憾,卻並不感到驚訝。回顧2000年左右,在中國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以黃色為主調的柯達衝印店,如今已很少了。  創立於1880年的柯達公司,作為膠片時代當之無愧的霸主,鼎盛時期曾經佔據全球2/3的市場份額。
  • 被自己蠢死的美國巨頭:發明數位相機,又藏起來,怕衝擊自己膠捲
    大家總喜歡說,時代要拋棄你,不會說一聲再見。但事實上,當時代要拋棄你時,總會一遍又一遍的向你打招呼,只是你視而不見,不理不睬而已,於是時代走遠了,你被時代拋棄了。今天要說一個美國巨頭,那就是柯達,這家曾經的相機巨頭,膠捲巨頭,在膠捲時代真正站在金字塔頂的企業,最終被數位相機幹掉,再被手機拍照幹掉,大家都說時代拋棄了他。但事實上,是被他自己蠢死的,並不是時代要拋棄他,甚至他最早就站在了風口上,只是他不珍惜這個機會而已。
  • 最後一家柯達衝洗店停業 膠捲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美國最後一家衝洗和曬印柯達膠捲的店家宣布停止收件,曾經世界最暢銷的彩色膠捲即將走進人們的記憶中。上月29日,美國堪薩斯州的這個名叫杜威恩的小型家庭攝影公司,衝洗曬印出了全世界最後一卷柯達克羅姆(kodachrome)膠捲。從1935年推出至今,柯達克羅姆已經享有75年的歷史榮譽。
  • 膠捲玩家的福利!柯達推出新玩意,膠捲輕鬆轉數碼照片
    文:梁夢麟柯達要推出 Kodakcoin,應該是這家老廠在 CES 2018 舉行期間最大的新聞了。雖然是主打消費電子的展覽,但柯達並沒有在展會上亮出很多「符合潮流」的東西。至於傳統的膠捲工業,他們也沒有太多展示。之前說復產的 Ektrachrome 膠捲,在 CES2018 上也沒有更多的消息。不過,柯達還是帶來了一款新的膠捲設備。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為自家的膠捲復活計劃鋪路。
  • 美最後一家柯達衝洗店停止收件 膠捲將步入歷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美最後一家柯達衝洗店停止收件 膠捲將步入歷史 2011-01-04 16:33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 請把記憶一起帶走 最後一卷柯達Kodachrome膠捲已被衝洗
    今年12月29日,美國堪薩斯州(Kan.)的Parsons鎮成為了全球彩色膠捲攝影的焦點。因為這裡有一家叫做Dwayne's Photo的小家族企業,而他們正在衝洗全世界最後一卷Kodachrome(柯達克羅姆)膠捲。
  • 柯達的誠意之作—proimage100膠捲
    >歡迎各位加入膠捲迷俱樂部活動QQ群,94014103,已升級為2000人群老汙龜語: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群友阿宏的分享,他為我們介紹了非常經典的柯達PROIMAGE100膠捲。ektar100則反過來,成像鮮豔濃鬱,顆粒比portra還細,但拍人稍一欠曝就是一個豬肝臉,其更擅長拍風景,同樣是從135到45都有生產。這兩大系列負片組成了現今柯達在產最高級的兩種膠捲,公認是最好的膠捲之二。
  • 柯達破產 衝洗店面臨艱難轉型
    1月19日,柯達公司宣布,柯達及其美國子公司已經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一家有著131年歷史並曾經引領了全球膠片市場的大型跨國企業,最終在數位相機風靡世界的浪潮下,一步一步走向破產結局。
  • 柯達破產膠片時代走向終結 衝洗店面臨艱難轉型
    1月19日,柯達公司宣布,柯達及其美國子公司已經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一家有著131年歷史並曾經引領了全球膠片市場的大型跨國企業,最終在數位相機風靡世界的浪潮下,一步一步走向破產結局。  與柯達公司的命運息息相關的是,昔日街頭隨處可見的柯達衝印店,也因時間久遠疏於打理而顯得日暮西山。膠片時代正在走向終結,這些相片衝印店早已感受到了時代變換所帶來的陣痛。
  • 柯達將復產高速黑白膠捲T-Max P3200
    柯達的高速黑白膠捲即將復產,柯達樂芮(Kodak Alaris)宣布已經完成T-Max P3200的復產準備工作,這款高速黑白膠捲預計將於3月正式復產並開售。對於膠捲用戶而言,終於又有一款高速(高感光度)的膠捲產品可以使用了。
  • 垂死的柯達帶走了膠片時代
    攝影從一小部分人的「特權」變成了美國街頭每個人都能享受的「開心一刻」。    生意越做越大的伊斯曼決定給自己的發明取一個新名字。雖然坊間有關於這段取名經歷的傳說,但該公司的官方傳記寫道,一切其實很簡單,只是一些字母的排列組合。    「我一直非常喜歡K這個字母,它充滿力量,尖銳犀利。
  • 華高萊斯:羅切斯特——後巨頭時代下,美國光谷能否重塑輝煌?
    華高萊斯丨知識簡報丨世界工業谷主題系列原標題:知識簡報丨世界工業谷之光學谷系列(一):羅切斯特—— 「後巨頭時代」下,美國「光谷」能否重塑輝煌?同時,它還擁有包括第一套商用數字出版系統、第一臺全彩色的網絡雷射印表機,或被稱為世界最快的數碼彩色複印機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優勢。我國的二代身份證照片就是使用富士施樂的設備印刷的。2.
  • 曾經的影像巨頭,淪為了跟風的造幣者
    柯達再一次登上頭條,是因宣布發行「柯達幣」。媒體們迅速以「柯達都來湊熱鬧」為標題,表現區塊鏈的火熱,手法就像「七旬老人玩微信」一樣,很容易被人理解。但要知道,這家 137 年的老廠,也曾是時代的弄潮兒,如今天的蘋果和谷歌一般耀眼。究竟是什麼,讓它從影像的代名詞,淪為了跟風的造幣者?
  • 膠捲不死!柯達拖出App幫你衝洗照片
    想找自己最喜歡的柯達膠捲?想找個地方衝印膠捲?現在,只要有iPhone,一切都能搞定。    柯達剛剛在2012 PDN PhotoPlus展會上發布了「柯達專業膠捲應用」(Kodak Professional Film App),目前已經能夠通過蘋果App Store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