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瓷上的龍之謎

2021-01-08 北青網
永樂釉裡紅梅瓶 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丁雨

    龍是皇帝的徽章。龍,神秘莫測,變幻多端,又神通廣大,或許皇帝要的,便是龍這般的感覺——神聖如謎,不見首尾。皇帝的神秘感,也遵循著巫術的「接觸律」,凡是「蓋上」龍之標識的一切,便都如雲煙繞身的龍一般,浸染著神秘感,給人以距離感。直到皇帝作古,他周遭殘留下的倖存物件,流落在世人的眼前,讓如今的人們終於能夠窺視到宮廷生活之一斑。種種張牙舞爪的龍精緻而優雅,「廬山真面目」卻又構成了新的謎面——高品質的宮廷用物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

    繪有龍紋的宮廷瓷器,便是這語境下的幸運兒之一。謎面自紫禁城開放之時便已公之於眾,謎底則在千裡之外對景德鎮土地抽絲剝繭的過程中緩緩展開。近期,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行的「龍翔九天——元明清龍紋御用瓷器展」,便是對近年來景德鎮御窯遺址「解謎」的階段性成果的展示。

    無龍勝有龍——半件壓手杯

    受疫情影響,「龍翔九天」展原本僅採用線上形式。與疫情前期諸多展覽採用的線上形式不同,這個線上展覽的設計效果更接近一套動態的研究圖錄。圖片精美,說明文字詳盡,又配上策展專家的精細導覽,這些舉措從信息密度的維度,彌補了展覽現場感的缺失,是線上展覽舉辦理念與方法的重要探索。由於線上展覽反響強烈,主辦方又從線上的150餘件套展品中精選近70件(組),於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行線下展覽,以饗大眾。

    在這場以「龍」為主題、為隱喻的瓷器展中,鎮展之寶卻是「半件」未繪製龍紋的器物——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壓手杯剛盈一握,順口沿而下,胎體逐漸變厚,「壓手」二字,顧名思義,所體現的正是小巧器物握在手中給人的分量感。小而重,這種體積與重量的反差,給人帶來的是皇家器物的莊重感。

    眾所周知,明代御窯青花以宣德朝為魁。實際上,宣德朝青花器物的登峰造極,與永樂朝青花生產打下的良好基礎密不可分,二者堪稱一脈相承。陶瓷研究領域的泰鬥耿寶昌先生曾指出,「永樂朝瓷器的造型,以優美俊秀、厚薄適度、儀態萬方為其比較突出的特點。」「青花器的色調凝重古雅,絢麗鮮豔。」因此,永樂瓷器在中國古代眾多瓷器品類中,品質、地位、受喜愛程度均一向名列前茅。而按照耿先生的說法,「永樂青花壓手杯為明代瓷器中的傑作,被後世視為無上珍品」。換句話說,即便是在「瓷才濟濟」的永樂朝,壓手杯也堪稱極品。

    不過,僅靠這樣的出身,這件壓手杯還不足以力冠群雄。稀有性,是它的另一個看點。策展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光堯先生曾統計,這種永樂御窯青花壓手杯故宮博物院僅有4件,蘇州博物館1件。說起來,這數量比賣出2.8億的成化鬥彩雞缸杯數量還少。傳世者少,出土的更少,在此件壓手杯出土之前,御窯廠幾十年發掘均未曾發現過永樂青花壓手杯。正因如此,這半件器物,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讓故宮孤獨的壓手杯兄弟們在家鄉找到了親人。

    美好而又稀有,但鎮展,這仍不夠。從歷史價值來看,這件壓手杯最為核心的價值在於其碗心年款。對於熟悉青花瓷的人來說,明清瓷器上「xx年制」「大明xx年制」等款識似乎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但官方年款實始於永樂朝。而永樂朝青花瓷的年款,又幾乎僅見於壓手杯。在歷史研究中,年代問題是一切研究的根基。正因如此,可以認為,帶有年款的壓手杯,生來便是判斷永樂朝青花瓷的標準器。傳世壓手杯所見篆書「永樂年制」四字,筆觸纖細,與清人文獻所載「細若米粒」的描述絲絲入扣,雖已是重要證據,但可靠考古地層中出土的帶有年款的壓手杯,本身所攜帶的信息顯然更加豐富。憑藉地層的疊壓關係和同一地層的其他器物提供的輔助年代信息,其堪稱錨定年代的「定海神針」。雖然出土殘杯,僅有「永」「年」二字微露頭角,但已足以坐實以往的年代推測。

    準確的輝煌時代、稀缺的珍貴品類、精巧的藝術內涵——這件殘缺的壓手杯,以自己獨特的價值,重新定義了鎮展之寶的內核。而其背後的發現過程和學術探索,或也正蘊含著「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婉轉詩意。

    龍翔九天前——踩著碎片騰空

    推半件壓手杯為尊,代表了陶瓷研究逐漸深入之後,各界對於文物所蘊含古代社會信息的重視。故宮所藏的明清宮廷陶瓷,無論描繪龍紋與否,都是「龍」之器用。這些器用抵達紫禁城的一刻,便是其翱翔九天之時。若仰視故宮藏瓷,是看這「龍」飛得高不高,那麼「俯瞰」景德鎮御窯廠的地下殘瓷,便是看「龍」飛得累不累。成千上萬瓷片堆壘而成的御窯廠地層,正是龍翔九天之前經歷淬鍊留下的遺痕。

    讓真龍天子看到的物件,必須盡善盡美。因此故宮藏瓷所展現的,是加過濾鏡的御窯廠產品,濾掉的,是不該被皇帝看到的「瑕疵」。這些「瑕疵」,有些是殘次品,有些是備用品,還有些或許是試驗品。御窯是皇帝的禁臠,其生產的整個流程有著嚴格的管理和監督。殘次品的出現是任何生產線都難以避免的,其被拋棄無可厚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御窯的品控要求很高。比如展覽中的一件永樂釉裡紅梅瓶,乍一看還是相當完美的,細看或許會發現,只是因為窯溫略低,致使銅料發色稍遜,便遭遇了命運的「敲打」,在「起飛」前默默隕落,填進了讓後世考古學者興奮不已的灰坑。

    備用品則是應對嚴格管理的對策,皇帝每次所需的瓷器數量有定數,完不成任務少不了板子,超額完成任務,卻也要「槍打出頭鳥」。當然,相比於完不成任務,超額完成任務的轉圜餘地要大得多。畢竟一窯瓷器燒成率多少,看手藝,也看運氣。燒少了,補燒很有可能來不及,燒多了,打碎扔掉便是。好端端的器物打碎扔掉自然可惜,可是這御窯瓷器,除了伺候皇帝的起居、完成皇帝賞賚施恩的任務,是絕不可以為旁人所染指的。督窯、燒窯的官員工匠們,摸摸自己的脖子,大概感覺無論浪費多少件精美的器物,應該還是自己的腦袋更值得珍惜,所以下手碎瓷,便不必留情。

    永樂時期,御窯廠工作人員做起來這事兒,可能心中尚有惺惺相惜之意,還是要給諸多碎掉的瓷器好好挖個坑安葬,宣德時期,還是要打碎,但是已經懶得挖坑,往牆角或者窯渣形成的溝、坑中一堆了事。正統景泰天順時期,可能地上自然形成的坑已經不太好找,便平鋪在地上,等到了明中期之後乾脆打碎之後和窯業垃圾一起處理拉倒。從窯業堆積的變化,反推窯業生產管理人員的心路歷程,大概對今天的管理學也能有些許啟發。「打碎」這個動作,聽起來略顯殘忍,但實際上倒表明「御垃圾」還是與眾不同——完整的備用品甭想放飛自我,碎也要碎在皇家的地界。

    除了殘次品和備用品,御窯遺址應當還有些試驗品。這些試驗品燒成後,未必能真的獲得皇帝的首肯,運抵紫禁城。如著名的督窯官唐英曾給乾隆上書,將自己創製的新瓷樣呈遞乾隆,請求乾隆的批示。這說明,皇帝對御窯生產的管理,不僅涉及數量,更涉及種類和紋樣,即便是品類創新這種在私人窯場看起來順理成章的事情,也需得到皇帝的批示方能實施。不過請示之前,唐英自己或許也要做些試驗,確保萬無一失,才好和皇帝溝通。若不批准,試驗品自然也只能遺棄。

    某種意義上,御窯是皇帝的私人工場。其產品的數量、種類、紋樣等,均與皇帝的需求同步。龍紋這種象徵意義明確的紋樣,當然是最受關注的管控對象。實際上,從陶瓷史來看,龍紋最早是出現於民間窯場,倒也未必全是用於貢御。至元明時期,對龍紋的控制方趨於嚴格,與之同步的是,陶瓷生產的格局也發生巨變,百花齊放的瓷業格局,逐漸轉為景德鎮的一枝獨秀。這種格局轉變的深層次原因尚需探討,但無疑,這對於皇室對高端瓷業的管控是相當有利的,也使得其對元明清幾朝對龍紋的管理行之有效。皇帝不同,其所樂見的龍紋也會有所區別。展覽特意將各時期陶瓷中龍紋提取出來,制表分類,以便觀眾玩味長時段中龍紋的變遷。而同時期龍紋的類似,正表明了皇帝通過樣本對龍之形象的控制。

    從生產一條龍,到消費一條龍,當年飛龍在天,也是打怪升級的一重重關卡。現如今,從故宮一條龍出發,尋找窯址一條龍,從「天」上回望地下,尋找的路也浸透艱辛。展廳肅穆,燈光耀眼,龍翔九天,姿態瀟灑,眼神蒼涼。看遍了那來來往往的過程,大概才參透了成龍的真諦吧。供圖/保利藝術博物館

相關焦點

  • 《Pokémon Masters》傳說寶可夢活動御天之龍開啟
    ., Ltd.與 The Pokémon Company 共同合作推出的智慧型手機遊戲《Pokémon Masters》,於 2020 年 1 月 30 日推出傳說的寶可夢活動「御天之龍」,玩家可與全新拍組「★5 希嘉娜&烈空坐」成為夥伴。配合此活動,寶可夢的官方 YouTube 頻道上已公開影片「《Pokémon Masters》希嘉娜&烈空坐登場!」。
  • 瓷之巔
    在中國數千年的瓷器燒制史上,誕生了無數的精美作品,能全身至今的寥寥無幾,星星點點遺落於世界各地,仍舊閃爍著光芒,照耀後世。    本帖集合的正是這些遺落星芒的代表,她們是中國瓷器燒制史上的一個巔峰。她們是那個時代的文化表徵。前,或有古人,後,難有來者。
  • 康熙官窯瓷器「設計師」,呈瓷樣數百種,終於燒成絕佳的御窯瓷器
    康熙祭紅釉筆筒御窯廠瓷器「官樣」設計者說到「官樣」就不得不說其設計者--劉源,當時江西景德鎮開御窯,劉源呈瓷樣品數百種。康熙蘋果青釉瓶康熙十九年是大清王朝燒造本朝真正御用瓷的發端,康熙皇帝採用能書善畫的劉源提供的御窯瓷器畫樣和實物樣。派督陶官前去御窯廠督陶,以示重視。
  • 景德鎮四大名瓷之——玲瓏瓷
    玲瓏瓷作為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與其他三大名瓷相比,其聲名要遜色得多。因現今的文獻資料和歷史遺蹟鮮有玲瓏瓷出現,研究不夠透徹,導致人們對其知之甚少。在宋代景德鎮瓷器中有一種叫燻爐的產品,爐蓋採用鏤空裝飾,在燒成過程中,由於釉料的高溫流動性好,加之燒成溫度往往控制不嚴,常使窯內溫度過高,從而使釉料熔融後流動而將爐蓋上的孔洞填平,出窯後對光一照,光亮透明。這種偶然的產品缺陷卻使工匠們大受啟發,終於在明代永樂年間成功燒制出晶瑩剔透的玲瓏瓷器。
  • 「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之「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出。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所藏明代御窯瓷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精,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傳世與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可謂珠聯璧合。
  • 瓷中奇葩之窯變釉瓷:窯變無雙,獨一無二!
    從某種角度上講, 窯變釉是清雍正時期御窯廠仿鈞又不似鈞的新色釉。鈞窯在後世被視作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但鈞窯之名卻不見於宋代文獻記載。經過多次對窯址的發掘與研究, 現已證實北宋晚期為鈞窯的鼎盛時期, 至於鈞窯始於什麼時期, 是否與唐代花瓷有關, 還需繼續深入研究。鈞窯屬北方青瓷系統, 但與一般青瓷相比, 有其獨特之處。
  • 像生瓷:明代流行,乾隆御窯達到頂峰足以「以假亂真」
    清乾隆 像生瓷粉青加彩如意多子靈芝洗明代江蘇宜興窯以各色紫砂泥製作的紫砂陶像生器已頗具聲譽,開像生陶瓷製作之先河。但只有到了清乾隆時期,景德鎮陶工對釉、彩配方及燒窯技術的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界後,才能做到隨心所欲地仿燒各種物品。
  • 故宮「御瓷新見」展:御窯「親兄弟」跨越百年的重逢
    作為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的收官之作,此次展覽所選展品貫穿整個明代御窯歷史,亮點頗多:永樂朝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殘)、永樂朝釉裡紅花卉紋筆盒(修復)、宣德朝青花卷草紋器座(修復)以及正統至天順朝青花折枝牡丹紋如意頭形枕等都是修復後首次展出。
  • 景德鎮御窯碎片的「拼圖」故事
    江西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江建新在《國家寶藏》節目現場介紹,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除了分別藏於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的兩件外,在景德鎮與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的「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上,展出了考古工作人員在景德鎮用發掘出的碎片修復出的第三件,與故宮藏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共同講述著同樣器物的不同命運——優勝劣汰:同器不同命 基於江西景德鎮宋代青白瓷和元代青花瓷的聲名遠播和景德鎮優質制瓷原料高嶺土的富集
  • 故宮「御瓷新見」展看盡明代御窯瓷器
    其中,由於高溫下銅離子的發色對溫度和氣氛要求極為敏感,致使鮮紅釉瓷的成品率極低。9月22日起,這些罕見顏色的瓷器都可以在故宮博物院「御瓷新見」展上看到。該展將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一些新發現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修復件和殘片標本,配以精選的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明代御窯瓷器,共展出文物和標本合計196件套。
  • 六年級上《宇宙生命之謎》:宇宙生命之謎,培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六年級上《宇宙生命之謎》:宇宙生命之謎,培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一、學習目標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哪些科學知識。通過了解宇宙生命之謎,培養學生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從小養成熱愛科學、熱愛地球、保護環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 清宮生活 三希堂與御題詩瓷器的緣起
    ,而是名詩名句類,乾隆年間的御題詩瓷器多在壁瓶、茶具、小巧的瓶類上出現,燒制數量不多,是乾隆留在身邊把玩的心愛物,十分珍貴罕有,正如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云:「康雍乾三朝繪畫不題字之品為最多,有題字者較少,若題字必精楷,又以御製詩為至珍貴」。
  • 大御講瓷|如何快速分辨手工拉坯和機器壓坯?
    今天我們講拉坯,拉坯是制瓷的重要步驟,坯的好壞直接影響成器的精緻程度,拉坯具體什麼樣,就算不了解瓷器的朋友們應該也見過這個場景:拉坯,是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又叫做坯,是瓷器成型的最初階段,也是器物的雛形製作。
  • 瑪瑙為釉古相傳,宋之名瓷,御用官窯-魁首汝窯
    又因其為五大名瓷之首,因此在宋代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且被稱作汝官瓷,「汝窯為魁」就成了藏界公認的定論。汝瓷還生產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北宋官府在汝州設窯場,其產品稱之為「汝窯」。「汝窯」出現的時期在越窯衰敗之後,產品主要供宮中御用,御揀退之件,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 成都龍和國際酒店用品城——晶英瓷業
    晶英酒店用品批發中心主營晶英瓷業的酒店陶瓷餐具用品,是晶英瓷業直營店。晶英瓷業是晶鋼瓷專業生產廠家,兼容色釉陶瓷製品、秘胺製品。
  • 《龍牌之謎》發布「龍鎮九州」版終極海報 巔峰之戰一觸即發
    今日,電影《龍牌之謎》發布「龍鎮九州」版終極海報,來自中國的白魔法師成龍、成蘭公主姚星彤、女巫馬麗,以及來自西方的典獄長阿諾德·施瓦辛格、繪圖師傑森·弗萊明、達德利小姐安娜·秋麗娜均嚴陣以待。背景中沉睡的龍王盤踞於牆壁之上,喚醒龍王、拯救民眾的巔峰之戰一觸即發。
  • 各種釉彩集於一瓶,海納百川瓷之巔峰——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賞析
    是明清兩代的官窯,專門燒造宮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對內外的賞賜和交換品。廠內分工計23作,以封建的超經濟強制為前提,採用協作形式進行生產。由於御窯廠集中了優秀的制瓷工匠,並可以不計工本地提高質量和創新品種,客觀上促進了制瓷技術的進步和整個瓷業的發展。二·乾隆時期的御窯廠清代乾隆時期歷時60年,是封建社會發展的太平盛世。
  • 《權力的遊戲》火龍之謎,龍媽擁有不冬眠的噴火巨獸
    《權力的遊戲》中有三條火龍頗為吸引人的目光,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與眾不同的長相還有有他們一系列特殊的技能讓他們成為了冰與火之歌中許多未解之謎中閃亮的光環。話說龍媽擁有著這3個不需要冬眠的噴火巨獸真的就是所向披靡了嗎?
  • 季永:翰林妙墨 瓷畫暉光——王鳳池與他的淺絳彩瓷畫時代
    同治五年(1866年),李鴻章籌銀十三萬兩,派九江關署監督蔡錦青重建御窯廠。再經燒制同治皇帝婚禮用瓷、慈禧儲秀宮用瓷的歷練,到了光緒元年已恢復到相當水平。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諧的政治生態、優良的御窯廠舍、高超的人才隊伍,王鳳池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來到景德鎮並掌管稅務大權。制瓷業歷來就是景德鎮最重要的財政來源和最著名的文化產業,王鳳池參與其中是順理成章之事。
  • 高玩樂高積木打造《口袋妖怪》御三家 桀驁噴火龍
    高玩樂高積木打造《口袋妖怪》御三家 桀驁噴火龍   樂高積木愛好者,同時也是《口袋妖怪》忠實粉絲Stormbringer耗費了三個月時間,利用樂高積木組裝了初代《口袋妖怪》御三家的終極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