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

2020-12-22 金臺資訊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之「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出。

景德鎮是明、清兩代專門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產地,紫禁城則是這些御用瓷器成品的使用地。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所藏明代御窯瓷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精,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傳世與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可謂珠聯璧合。

展覽旨在將明代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的落選品、廢品、供餘品(修復件或殘片標本)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品以對比的方式進行展示,以期較全面地反映明代御窯瓷器生產所取得的藝術成就,為觀眾提供全面了解明代景德鎮御窯燒造瓷器品種和欣賞標準器的機會。展覽分為3個單元,景仁宮正殿展出第一單元,名曰紅藍相映——青花、釉裡紅、青花釉裡紅瓷;景仁宮後殿展出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分別為五光十色——顏色釉瓷和色彩繽紛——各種彩瓷。展覽共展出文物和標本合計196件套。

景德鎮是聞名於世的瓷都,自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開始,朝廷即在景德鎮珠山設陶廠(建文四年更名為「御器廠」、清代更名「御窯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直至清代最後一朝宣統止,幾乎歷朝都沿襲這種制度。陶廠、御器(窯)廠或由地方官監管,或由皇帝親自簡拔官員派往督造。廠內匯聚全國最優秀的制瓷工匠,按照宮廷要求和所發給的設計樣本,採用最優質原料、大量燒造至精至美的瓷器。雖然選中的瓷器被源源不斷地運進皇宮,但日常使用,改朝換代,歷經滄海桑田,總會被損耗一部分,致使傳世明代御窯瓷器不可能全面反映當時御器(窯)廠生產的信息,因此,人們寄希望於對景德鎮明代御器廠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以便獲得更多信息。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以珠山為中心的景德鎮市政府大院基本建設工程,先後發現明代洪武至萬曆朝御窯瓷器落選品、廢品和部分窯爐遺蹟,經過搶救性發掘,獲得數以噸計的御用瓷器落選後被打碎丟棄的殘片和窯具標本,粘合復原出1400多件明代御窯瓷器,對深入研究明代御窯產品和生產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對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瓷器標本整理工作的持續推進,以及景德鎮市公安部門收繳的御窯瓷器標本移交文物部門,又不斷有重要遺物被發現,有的還被進而粘合修復。本展覽即以「御瓷新見」為切入點,將一些新發現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修復件和殘片標本,配以經過精心挑選的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明代御窯瓷器予以展示,同時也兼顧對以往舉辦的歷次展覽內容進行補充,從而向公眾進一步展示明代景德鎮御窯瓷器生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明代景德鎮作為我國制瓷中心,朝廷在這裡所設御窯曾燒造出大量品質精良、種類繁多、紋飾精美的瓷器,對我國瓷器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明代各朝御窯青花瓷均具有獨特而鮮明的風格,如永樂、宣德朝青花瓷,造型優美,紋飾豐富,青花色澤濃豔;成化、弘治朝青花瓷,胎薄釉潤,紋飾舒朗,青花色澤淡雅;嘉靖、隆慶、萬曆朝青花瓷,造型繁多,紋飾繁縟,青花發色濃重豔麗。由於釉裡紅瓷器的燒成難度較大,致使明代釉裡紅瓷產量很低,發色純正的產品更是罕見。展覽第一單元展出的明代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的永樂朝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殘)、永樂朝釉裡紅花卉紋筆盒(修復)、宣德朝青花卷草紋器座(修復)以及正統至天順朝青花折枝牡丹紋如意頭形枕(修復)、青花鏤空錢紋大繡墩(修復)等,均屬於首次或修復後首次公開展出的重要展品,為研究明代御窯青花和釉裡紅瓷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顏色釉瓷是明代景德鎮御窯產品中的一大類,約有20個品種,其中以永樂、宣德朝甜白釉、鮮紅釉、祭藍釉、灑藍釉瓷,弘治朝澆黃釉瓷、正德朝孔雀綠釉瓷以及嘉靖朝瓜皮綠釉瓷、萬曆朝茄皮紫釉瓷等,質量最好、發色最為純正,亦最受世人稱讚。展覽第二單元展出的明代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的永樂朝甜白釉筆盒(殘)、鮮紅釉梨形瓜稜執壺(修復)和宣德朝鮮紅釉方形執壺(修復)、祭藍釉凸刻石榴樹紋石榴形執壺(修復)、祭藍釉刻劃應龍紋缸(修復)、灑藍釉水仙盆(殘)、澆黃釉僧帽壺(殘)、瓜皮綠釉弦紋三足樽式爐(修復)、仿汝釉三足鼎式爐(修復)等,均屬於首次展出或修復後首次公開展出的重要展品。

明代景德鎮窯燒造的彩瓷主要包括五彩、鬥彩、雜釉彩、素三彩瓷等。展覽第三單元展出的正統至天順朝青花加礬紅彩海水龍紋梨形執壺(修復)、弘治朝白釉黃彩梵文碗(殘)、弘治朝澀胎錐拱「弘治年制」篆書款高足碗(殘)、正德朝黃地青花八思巴文款花卉紋碗(殘)、嘉靖朝礬紅地綠彩盤(殘)、弘治朝內黃釉外灑藍地孔雀綠彩雲龍紋碗(殘)等,雖殘尤珍,均屬於首次展出或修復後首次公開展出的難得一見的品種。

作為對比展,此次展覽儘量選取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明代御窯瓷器與景德鎮市明代御窯遺址出土品在造型、花色、紋飾等方面相同或相似者,進行對比展示,以使觀眾領略明代御窯瓷器成品和落選品的差別。例如將故宮博物院藏永樂朝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正統朝青花雲龍紋大盤、正統至天順朝青花加礬紅彩海水龍紋盤、正德朝青花八思巴文款龍穿纏枝蓮紋碗等,分別與景德鎮市珠山明代御窯遺址出土同類殘件或修復品進行對比展示。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際,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推出此展覽,旨在向公眾匯報整理明代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瓷片標本的最新成果。由於此次展覽所選展品貫穿整個明代御窯歷史,因此,也可將其視作自2015年以來雙方合作舉辦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的收官展。

本次展覽至12月20日,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進院後可免費參觀。

相關焦點

  • 故宮「御瓷新見」展看盡明代御窯瓷器
    祭藍釉、澆黃釉、鮮紅釉和白釉,在明代祭祀制度中分別被用作祭祀天、地、日、月壇。其中,由於高溫下銅離子的發色對溫度和氣氛要求極為敏感,致使鮮紅釉瓷的成品率極低。9月22日起,這些罕見顏色的瓷器都可以在故宮博物院「御瓷新見」展上看到。
  • 故宮「御瓷新見」展:御窯「親兄弟」跨越百年的重逢
    明天,「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將在故宮景仁宮向公眾開放。 圖說:「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海報 官方圖 景德鎮是明、清兩代專門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產地,紫禁城則是這些御用瓷器成品的使用地
  • 景德鎮御窯碎片的「拼圖」故事
    久別重逢:「落選者」與「獲選者」的會面 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收藏明代御窯瓷器的主要單位,包括龍泉窯、磁州窯、鈞窯等不同窯場的產品在內,總數超過一萬件,而且多是清宮舊藏,傳承有序。經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考古發掘,御窯遺址出土的這些落選和殘次御窯瓷器,多可以與傳世瓷器進行器型、紋樣的對比。
  • 故宮展傳世弘治、正德瓷器精品 多半系首次公開
    正德孔雀綠釉青花魚藻圖盤 杜洋 攝故宮展傳世弘治、正德瓷器精品 多半展品系首次公開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應妮)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之三——「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29日在故宮博物院齋宮展廳開幕
  • 明代御窯瓷器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之正德篇(一)
    結束了弘治篇的內容展示,今天咱們一起來看《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之正德篇。正德皇帝對瓷器燒造也感興趣,這一朝是明代景德鎮御窯瓷器發展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轉折點,主要表現在逐漸擺脫了成化、弘治朝御窯瓷器胎體輕薄、造型較少、裝飾疏朗等特點,而變得器物胎體趨於厚重、造型逐漸增多、裝飾偏向繁縟等。 正德朝御窯瓷器品種多達20多個,少於成化朝,但多於弘治朝,其中尤以孔雀綠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綠釉瓷等取得的成就最高、最受人注目,堪稱傲視明代御窯瓷器的名品。
  • 名家書畫亮相 故宮進入展覽黃金期
    2017年09月12日 10:56 來源:新華社 作者:施雨岑 王思北 編輯:陳偉冬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施雨岑、王思北)金秋時節,故宮博物院進入展覽
  • 故宮明起上調每日預約觀眾數至3萬人
    由於疫情影響,故宮博物院和絕大多數博物館一樣下調了日參觀上限。但迎來600歲的紫禁城,吸引力不可估量,有觀眾乾脆上鬧鈴半夜爬起來就為了搶到一張故宮門票。而此次上調日限流人數,對觀眾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目前,故宮博物院裡數個大展同時開啟。
  • 2017故宮年度大展門票網上怎麼預定?手機微信訂票入口
    2月底  地點:故宮永壽宮  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展  時間:2017年9月28日—2018年1月3日  地點:故宮神武門  明代御窯瓷器——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  時間:2017年9月29日—2018年2月28日
  • 故宮進入展覽「黃金期」 趙孟頫書畫、《千裡江山圖》相繼亮相
    9月11日,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將《千裡江山圖》布置到展櫃中。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施雨岑、王思北)金秋時節,故宮博物院進入展覽「黃金期」。9月內,《趙孟頫書畫特展》和《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等多項臨時展覽、專題展覽以及引進展覽將相繼開展,帶領觀眾領略大批藝術珍品和寶貴文物的風採。  作為故宮博物院2017年的年度大展,備受關注的《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將於15日在午門展廳和東西雁翅樓開展。展覽以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為中心,旨在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青綠山水畫的發展脈絡。
  • 中漢拍賣:秋季專拍中那些大雅之風,明代青花瓷器的瑰麗之態!
    在中漢二〇二〇秋拍②瓷器佛像藝術品專場中,便有這樣一件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雙系小罐,其體量雖小,但卻別致秀巧,讓我們時隔數百年,依舊可以感到永樂御窯瓷器的周正考究。景德鎮珠山東門頭曾出土有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雙系小罐,其造型、尺寸、紋飾布局、繪染手法與拍品相同,可資參閱。創新之道,明代瓷器可謂首屈一指,而摹古之風也同樣盛行。相較於元瓷的雄奇粗獷,宋瓷的簡約秀雅更受青睞,隨著瓷器工藝技術的發展,仿效官、哥、汝、鈞、定等名窯的制器層出不窮,且都精工細作,極富雅韻。中漢秋拍中也可見此類明代摹古佳器。
  • 金秋九月 故宮博物院舉辦多項展覽活動
    今年9月,故宮博物院的展覽活動再次進入黃金期,月內有《趙孟頫書畫特展》、《明月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新安八家書畫展》、《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天祿永昌——故宮藏瑞鹿文物特展》、《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展
  • 2020北京故宮十一黃金周開放公告
    「十一」假期期間(10月1日至10月8日),故宮博物院均正常開放。  購票信息:  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https://gugong.ktmtech.cn/ ),或通過微信搜索故宮博物院唯一官方購票公眾號「故宮博物院觀眾服務」,使用第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實名預約購票。入院參觀需驗健康碼、測體溫、刷身份證。
  •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呂成龍親傳兩千年陶瓷發展史的「寶藏手冊」
    1984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工藝系,獲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陶瓷鑑定、陳列與研究工作。1999年—2001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清史研究生班,取得同等學力,獲畢業證書。2001年8月—2002年3月在日本長崎進行海外技術研修。
  • 故宮過年出行旅遊攻略之故宮門票預約、近期展覽
    且不說京城每年熱鬧非凡的廟會,就是穿著漢服去故宮溜一趟也能體驗一把穿越的癮。但你知道過年怎樣才能方便快捷的拿到故宮門票?故宮近期有什麼展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做個匯總。一、如何獲取故宮門票隨著電子化資訊時代的來臨,故宮的門票也不再是門口排隊就能買到了。
  • 700年皇室御用瓷器廠——景德鎮御窯廠
    景德鎮珠山區的御窯廠遺址是元、明、清三代專造宮廷用瓷的皇家窯廠,1983年被公布為景德鎮市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保護範圍為:東至中華路,西至東司嶺,北至彭家弄,南至珠山路,其保護範圍為5.43萬平方米。御窯廠是明、清兩代專造宮廷用瓷的皇家窯廠,是我國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的官辦瓷廠。御窯廠為皇家燒造御窯瓷約700餘年,流傳下來珍遺官窯瓷器現大多數收藏在北京、臺北故宮博物院和世界各大博物館。
  • 國慶故宮看展|全世界都在模仿的龍泉青瓷
    松溪西門窯遺址擋土牆宋代西門窯(左)與龍泉金村窯(右)遺址出土青釉刻劃花瓷片標本廣東地區仿燒龍泉窯青瓷在明代得到發展梅州市大埔縣餘裡窯、陽江市陽春市那漠窯、惠州市龍門縣三洞村窯等窯場均出土有明代青釉器物,造型以菊瓣紋碗、折沿盤、團花紋盤、獸足爐等為代表。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永樂瓷器特展
    不合標準的作品往往被刻意擊碎,掩藏起來,燒成的瓷器則作為國家禮儀或宮廷日常之用,或成為賞賚外交邦國的禮物。這些合於永樂皇帝心意的瓷器,經過六百年歲月的洗禮,更顯寶貴。臺北故宮博物院於5月18日推出「潔素瑩然,甚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特展,精選近百件永樂瓷器名品展示,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永樂瓷器質量俱精,希能帶領觀眾一窺永樂瓷器的全貌。。
  • 2019故宮過大年春節展覽時間地點門票
    展品主要精選自故宮博物院珍藏,並得到中國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瀋陽故宮博物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實景體驗部分包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宮殿門口會懸掛著寓意吉祥的春聯、門神,廊廡下裝飾著華美的宮燈,乾清宮丹陛上下會樹立著高大的天燈、萬壽燈,總共使用仿製品超過1000件。
  • 陸明華|明代景德鎮空白期並不「空白」,官瓷燒造相對連續
    現在,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逐漸增多,尤其是近幾年景德鎮明代御器廠遺址出土大量15世紀中期瓷器及標本以後,我感覺到,一個深入研究所謂「空白期」或「黑暗期」的時機已經到來。2018年8月底參加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的「填空補白Ⅱ:明正統景泰天順御窯瓷器學術研討會」期間,筆者作了「明代空白期瓷器及相關問題」的報告,形成了本文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