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證明——續

2021-02-19 有趣有愛的純陽童子

大家好!很高興我前天寫的《勾股定理證明》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其中還特別得到了一位院士伯伯的點評,他說:「值得鼓勵!這個證明方法是中國古代數學留下的漂亮證明之一。我們單位的Logo就是該證明的示意圖(http://www.amss.ac.cn)」 。還有一位楊元海叔叔也告訴我媽媽了這個消息,他說:「保福寺橋西側的中科院的數學所的所徽,就是孩子畫的第一個圖形」。我按照院士伯伯給的連結去看了,果然!就是這個:

真是太意外!也太開心了!


也有很多人問我:是怎麼想到這個證明的?所以,今天我就繼續分享一下勾股定理證明的續集。


一、我怎麼想到證明勾股定理的?

      我在上數學課外班的時候聽說了勾股定理,還聽說證明起來很難,所以我想挑戰一下。

二、思考過程:

      橫邊設為A,豎邊設為B,斜邊設為C。

我首先想到了正方形,因為我們班同學經常一看到乘法就想到長方形,所以我看到了平方就想到了正方形。於是我做了一個邊長為C的正方形,然後把直角三角形直接帶進去,做出來了一個邊長為B + A的正方形裡面套了一個小的邊長為C的正方形。緊接著,我又發現小正方形(邊長為C的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邊長為A + B的正方形)正好相差四個小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A × B ÷2,然後相差四個就是(A × B ) ÷2×4也就是A × B×2。我又做了一個邊長為A + B的平方,然後在裡面畫兩個邊長分別為A和B的正方形,發現這兩個正方形加起來的面積和A + B合起來的平方面積的正方形也正好相差兩個長為A、寬為B的長方形(A ×B ×2)。A × B ×2和 A × B ×2相等,由此完成了對勾股定理的證明。還把它在紙上畫了出來,拍照發給了我的數學老師。

三、邏輯嚴謹的兩種數學證明表述

      前面提到的楊元海叔叔特別認真,給我做了很多點評。他給我媽媽留言說:「看了一下孩子的證明。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這樣獨立的思考能力己經非常不錯了,特別是在沒有完備的平面幾何知識的情況下。雖然孩子證明的過程還缺少邏輯的嚴密性與流暢。但是對數學的興趣引領下,隨著知識體系的完備,一定會越來越棒。」 然後,他還特別為我的證明理了一下過程的嚴密性與簡潔性,寫出了兩種證明方法。此外,楊叔叔還給我推薦了一些學習數學的書和方法,並告訴我:

        數學讓人嚴謹精確慎密,

        語文讓人生動感性豐富,

        而二者之精髓,以邏輯相貫通。

       非常感謝楊叔叔特別為我寫了這兩種數學證明,以下我把它分享給大家:

【命題】

        證明任意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邊長平方之和等於該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邊長平方。

      即勾股定理的證明。以代數式表達為:

A²+B²=C²

     (其中A與B分別是該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度,C是斜邊長度)

【證明一】

第一步:

       以邊長(A+B)作一正方形。依次連接該正方形相鄰邊上的(A+B)線段分割點,得到四個  其兩直角邊邊長均為A與B的直角三角形且斜邊長為C,以及一個四邊邊長均為C的四邊形;(這一步就是孩子畫的那第一個圖)

第二步:

   (要證明邊長C的四邊形是正方形→「矩形」)

     由第一步可知,4個直角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兩直角邊邊長均為A與B,直角),故得邊長C的四邊形的四個頂角都是直角「90度」,該四邊形為邊長為C的正方形。

第三步(求面積)

        即邊長為(A+B)的大正方形面積,等於4個三角形的面積+邊長為C的小正方形面積:

①大正方形面積:

(A+B)²

=A²+B²+2AB

②4個三角形的面積:

4x½(AⅹB)=2AB

③邊長C的小正形面積:

CⅹC=C²

①式=②式+③式

代入得:

A²+B²+2AB=C²+2AB

化簡

A²+B²二C²    得證

       這樣,孩子只需畫第一個圖就行了。

        

      關鍵是要證明邊長C的小四邊形是正方形,這是整個證明的嚴密性的關鍵。不知孩子有沒有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與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180°的概念。(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180°我知道,但不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我看了這個留言,問了媽媽,又學到了一個新知識。)

【證明二】

       那麼嚴格的純幾何證明過程就是採用圓規與直尺按照幾何公理做圖如以下表述:

第一步:(用圓規與直尺做出兩個大正方形)

①在任意一條直線L1上任選一點O1,過點O1做出直線L1的垂線L2。(即天然形成了直角,為後面的正方形與直角三角形從其概念定義完備其邏輯基礎);

②以O1點為起點,以長度(A+B)分別在直線L1的一側及L2的兩側截取線段,且得線段端點O2(在直線L1上),O3及O4(均在直線L2上);

③過O2點作L1的垂線L3,過O3與O4點分別作L2的垂線L4與L5,且L4及L5分別與L3相交於點O5與O6,則4個端點O1-O2-O3-O5及其兩相鄰的四條長度為(A+B)的線段圍成了正方形S1,四個端點O1-O2-O4-O6及其間的長度為(A+B)的線段圍成了正方形S2,可得:

S1=S2

第二步  

①在正方形S1上做出孩子畫的圖1(4個三角形與一個小正方形),得出:

S1=2AB+C²

②在正方形S2上做出孩子畫的圖2(四個小矩形),得出:

S2=A²+B²+2AB

第三步

代入等成S1=S2化簡。

證得A²+B²=C²

上述是純幾何做圖法的嚴密證明步驟。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敬請期待下期內容。並歡迎關注我支持的「0-3歲起跑線」公益項目:

原創謎題,大家都來猜一猜:

上期答案:

經營理髮店=>經營剃頭店=>晶瑩剔透

每日謎題:

東北風很涼    打一地名

(本期答案+下期答案=>終極謎題)

更多:

通貨膨脹

證明勾股定理

天降仙桃山

天降仙桃山-續集

寫給媽媽的詩

投票:

相關焦點

  • 淺談勾股定理證明
    >(秦中 朱校華 原創)    勾股定理的證明有300多種,是目前數學定理證明最多之一.勾股定理完美地揭示了形與數結合的密切關係(數形結合思想體現處之一).也就是說: 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都藏有三邊長的數量關係式: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和等於斜邊長的平方.
  • 為什麼要證明勾股定理
    注意,這是他當總統之前幾年證明的!    有人還寫書,列出上百種勾股定理的證明。大多證明,如上所列,都用到了面積。這些證明的邏輯基礎到底是什麼?證明勾股定理的意義在於教學,讓學生體會什麼是證明(儘管所呈現的還不是真正的證明)。由此,我們看出教材中的證明,已近「最佳」,因為它用了儘可能少的幾何位置關係。    數學愛好者們還在尋找更多的方法,來證明勾股定理,這是無可厚非的。引入中學課堂,卻沒有必要。還有一些「現代」的勾股定理證明用到向量,其實向量是平移的另一種體現,各種不變性已經含於其中了。
  • 愛因斯坦真的證明過勾股定理嗎?
    網友們看過後,也覺得這個勾股定理的證明太奇葩了,不敢相信這是愛因斯坦的證明,認為愛因斯坦要是知道了估計也會被氣活了。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是後半段,愛因斯坦因為證明勾股定理而被數學期刊聘為編輯,這事情是不是段子?
  • 中國社會科學報:勾股定理與畢達哥拉斯定理證明思路不同
    西方學者一直使用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說法,少有勾股定理的用法。即便終身傾力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李約瑟,在《中華科學文明史》中也採用「畢達哥拉斯定理」的稱謂,甚至有「《周髀算經》中對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證明」的提法。而身處中國的我們,也認為勾股定理就是西方的畢達哥拉斯定理。
  • 初中數學:勾股定理的16種證明
    勾股定理的十六種的證明方法是初中數學幾何證明的基礎,為了更好的學習勾股定理的證明奠定基礎,極客數學幫下面整理分享十六種證明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歷史上有名的勾股定理證明方法
    歷史上有名的勾股定理證明方法 video 勾股定理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
  • 科普:勾股定理為什麼叫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弦五,小學就會學到的勾股定理,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大道至簡,簡潔中往往蘊含著一種美,而這種美來自於更深層次的自然的哲理,也就是所謂的道。中國最早記錄關於勾股定理相關內容的史籍是《周髀算經》。
  • 在歷史的長河中再現與學習——勾股定理的證明
    2、用數格子(或割、補、拼等)的辦法和「幾何畫板」操作法體驗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並能由此猜想出勾股定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探索用「趙爽弦圖證法」和「總統證法」證明勾股定理,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操作)—歸納—驗證」的數學思想,並體會數形結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 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這個錯誤有點離譜
    據媒體報導,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中有關「愛因斯坦證明勾股定理」的內容疑似出現錯誤。網友上傳的圖片顯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的一節內容稱,勾股定理曾經引起愛因斯坦的濃厚興趣,「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並附上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證明勾股定理的推算過程。勾股定理是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之一,能與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匠聯繫起來,不僅證明勾股定理是放之四海皆準,而且能證明一些科學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 直角三角形之勾股定理多種證明方法
    勾股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邊長之間的關係: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和。勾股定理有很多種方法可以證明。的正方形,那麼化簡即得第二種方法將4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照斜邊拼成一個邊長為c的正方形,那麼化簡即得第三種方法將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拼成梯形,利用梯形面積公式得化簡後得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個基礎的定理
  •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這個錯誤有點離譜
    作者:張田勘據媒體報導,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中有關「愛因斯坦證明勾股定理」的內容疑似出現錯誤。網友上傳的圖片顯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的一節內容稱,勾股定理曾經引起愛因斯坦的濃厚興趣,「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並附上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證明勾股定理的推算過程。
  • 畢達哥拉斯與他證明的勾股定理
    畢達哥拉斯與他證明的勾股定理。構成萬物的基礎是什麼?泰勒斯認為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是永恆不滅的無限,總之都認為由實體構成。畢達哥拉斯則認為,「數」才是構成萬物的基礎,繽紛的世界都是數的表現。第一個證明勾股定理。證明了正多面體只有五種。發現琴弦定律,第一次把物理定律用數學公式描述出來,成為理論物理學先驅。深入探討弦長比例與音樂和諧的關係,提出五度相生律。提出數學論證必須從「假設」出發,開創演繹邏輯思想。發現關於直角三角形的命題。第一個將數學與神學結合,成為古希臘至康德宗教哲學的重要特徵之一(這個貢獻有點……)。第一個招收女學生的哲學家(好!)。最早探討美的本質。
  • 最短的證明:勾股定理最美妙的一種證明
    勾股定理的證明大約有上百種之多,它的幾何含義就是如下圖所示:在直角三角形每條邊上畫一個正方形,這三個正方形就對應勾股定理如果我們用邊長為c的正方形加上四個最初的直角三角形,我們就得到一個邊長為a+b的大正方形
  • 一個古老而有生命的定理─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三邊平方的關係,所以勾股定理只適用於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題的時候應該注意,首先要先確定直角三角形,再分清直角邊和斜邊,牢記勾股定理的公式,特別是在已知兩邊求第三邊時
  • 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時間:2016-04-13 20: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誰是第一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勾股定理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 【八年級下】數學·勾股定理的證明,這些方法真不賴!
    我相信大部分的答案一定是「勾股定理」個人覺得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中國是發現和研究勾股定理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沒錯,就是這麼個簡單的理由正因為涉及到自己國家並且勾股二字也出自中國當然,除此之外勾股定理是改變世界的十個數學公式之一
  •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人教版數學教材引圍觀
    勾股定理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現存幾百種證明方法。不過,用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證明勾股定理,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最近,這個話題已經登上了知乎熱榜的第一名。6 月 17 日晚間,一位匿名的知乎用戶發布提問「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疑似出現低級錯誤,用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提到在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的自讀課本中,出現了「愛因斯坦對勾股定理的證明」的相關內容。
  •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 還上了人教版數學教材?
    勾股定理是什麼,人人都知道:在平面上的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個直角邊邊長的平方加起來等於斜邊長的平方。勾股定理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現存幾百種證明方法。不過,用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證明勾股定理,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最近,這個話題已經登上了知乎熱榜的第一名。
  • 初二上學期,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等面積法的應用
    勾股定理的內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分別是a、b,斜邊為c,那麼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我們常說的勾三股四弦五,勾指的是最短的邊、股指的是較長的直角邊、弦指的是斜邊。
  • 數學的魅力:證明勾股定理最美妙的一種方法
    勾股定理是最著名的數學公式之一,有關它的證明就有幾百種,這些方法從初等數學到高等數學都有,本篇我們就來介紹一種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幾何方法,非常巧妙有關勾股定理最早的證明是歐幾裡得給出的,並詳細的記載在數學名著《幾何原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