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簡歷話題是個大籃子,很多人都在寫,然後放一堆名詞。
STAR法則,結果導向,外加一些面試建議。
實用,但是我今天除了給出簡歷撰寫的建議外,還想闡述我的一個觀點:
寫簡歷不只是為了求職,人生復盤同等重要。
01簡歷
在我看來,簡歷有兩個目的,一是求職,二是復盤。
簡歷,簡述經歷。
寫的是自己的基本信息,個人信息,在哪裡讀的書,讀到哪種程度,之前幹過什麼,有什麼成績,想得到什麼工作,自己的能力是什麼。
復盤這個性質也好理解。
簡述經歷就已經是在復盤自己的人生。
但終究直接目的還是不同的。
直接目的是求職的簡歷,要求儘可能的合理美化自己,力爭得到工作機會。
在這一前提下,稍微會的技能也會打上"熟練掌握"的標籤。
曾經做過社團的普通成員,可能就寫上擔任過社團副主席、部門副部長這些頭銜(副頭銜沒有核實的必要)。
在某公司實習過,也會稍微寫高自己的業績,寫上自己沒做過但是無傷大雅的工作範圍。
直接目的是復盤的簡歷,則肯定是最真實的,因為沒必要自欺。
可以說,是一次直面自己的體驗,認清自己。
什麼時間段,做了什麼,什麼狀態,損失多少,得到什麼,腦海中的跑馬燈轉得飛快。
02寫簡歷
此處重點講求職簡歷的撰寫。
(1) 確定方向。
想清楚你要做什麼,或者有一個大概的方向,具體到什麼職位則通過整合信息之後再確定。
很多應屆生或考慮轉行人員非常迷茫,找工作不知道自己能幹嘛、想幹嘛。
其實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所學專業的。
很多行業優秀從業人員甚至行業大佬都不是科班出身,照樣成就斐然。
大學學習專業知識是在學習使用一種工具,但人需要靈活,不是學了這個以後就不能會其他的。
最重要的是你擅長什麼,不只是"會"。
另外,迷茫和無助是因為對自身認識不足和對職位信息不了解。
(2) 搜集信息。
大致方向知道了,接下來就分析職位是否符合心理預估,是否能夠勝任。
隨手截一個文案策劃的JD。
紅色框工作內容
藍框可以通過練習,紅框要做好,資質和時間總得有一樣。
然後思考:做過嗎?會做嗎?要求的工具軟體會用嗎?
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想做的?
(小tips:任職要求2年以下的,一部分可接受不到規定年限的新人,但是要看相關能力。)
(3) 撰寫。
基本信息照實寫就好,長得好看的放上職業照,一般的就放上顯得出精氣神的休閒照,不過要注意不要太過誇張的妝容和服裝。
大學所學的課程可以不寫,或者寫上與職位相關的,如市場推廣職位,要是寫課程的話,寫經濟學、市場營銷等也可以,但是不大推薦,佔篇幅。
重點寫:個人經歷。
應屆生可以寫參加過的比賽、相關實習,後工作經驗則重點修飾項目經歷。
整個內容為:做了什麼+怎麼做(負責哪項工作內容)+結果(帶數據)。
例如之前做銷售,則可以寫:負責開發渠道,根據客戶需求提供方案並促成交易,通過數據分析調整優化,平均轉化率為XX,獲得月度/季度/年度公司銷冠,或同比增長XX。
更細微的寫法,可參照STAR法則,類似寫項目經驗。STAR法則即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
這些已經在各大職場自媒體寫爛了,此處不再舉例細說,只需要明確,意思是寫清項目背景,簡述明確的目標、執行方式,還有項目成果。
成果儘可能用橫向、縱向數據對比,突出執行力,思維能力。
專業和行業不一定對口,但是要嘗試做出關聯。
沒有工作經驗實習經驗怎麼寫?
參加過演講比賽→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性格外向。
主持過節目→形象好氣質佳,思維敏捷活躍。
喜歡到處旅遊→善於自我調節,抗壓能力強。
怎麼表現自己熱愛學習且學習能力強→一個月考過四六級,已考過CPA某某科目、計劃X年內考完,哪怕2個月減下十斤也是可以說的。
加入過社團→參與過社團招新,有協調能力。
→參與XX活動,有一定組織和領導能力。
個人評價不用寫有責任心、性格外向這種廢話。
任何公司任何工作都是結果導向,說這種空話沒有任何意義,需要實例去證明。
你說你勤學肯幹,你學了什麼?怎麼學的?經驗是什麼?
你說這個活動可行,數據呢?調查結果呢?有無先例?
求職簡歷只有兩個重點:你會什麼+你能為公司做什麼。
沒有人關心你讀書時參加過多少社團活動,拿過多少獎學金(名校除外),企業要知道的只有你這個人能為公司帶來什麼,能不能請得起你、要不要僱你。
誤區:①簡歷不要寫超過兩頁,最好一頁。
剛畢業那會兒看到別人寫出一本簡歷,覺得好厲害好神,獎項經歷那麼豐富。
工作以後才覺得那麼做真的很傻,HR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沒有耐心看你自傳,拿到厚厚的一本簡歷,可能心裡在罵髒話。
②不要寫太多無關經歷。
打暑假工和一些一個月左右就離職的經歷完全沒必要寫。前者是沒什麼內容,後者顯得這個求職者很不穩定,企業招人除了基礎能力之外,要的就是個穩定性。
誰也不想招個人,沒兩個月就離職了,還要重新招人,培訓、還有項目進展被延誤等,都加大了公司運作成本。
③項目中自己的工作要突出重要性,就算沒有做過太實質的工作(掛名),也要跟項目執行者討教,項目的細節要了如指掌。
雖然有作弊嫌疑,但是為了工作,小小撒謊也可為,注意要圓回來。
之前一篇寫小白來面試,告知唯一的項目經驗是在校時,團隊參與的一場廣告比賽,她本人只負責製作PPT,然後心虛不已地說也撰寫了部分文字內容。
但是項目的具體執行說不出細節,只知道是根據主題確定內容形式,沒有實質參與項目那種胸有成竹感。
做過的事情肯定有所感悟,有所表達。
哪怕她在面試前跟前隊友了解下一些小細節都能糊弄我,可是她沒有。
④引申出來的這一點就是不要過度誇大自己的能力。會一點皮毛可以說自己會,但是沒有參與過的事情不要說自己做過。
前面說的事情姑且可以說自己有參與,畢竟團隊也沒幾個人。
但如果是胡謅自己不了解、沒經歷過的事情,面試時印象分會很低。
一個人沒能力,還不誠信、沒有責任心,今後會用什麼態度去對待工作?
⑤排版簡約而內容不簡陋。
簡歷切忌花裡胡哨的設計,突出內容,必要時附帶作品展示。可以貼出二維碼,或是截效果圖,既可以是數據也可以是效果。
某面試人員簡歷
這個樣式也算了吧,放過HR。
雷點如下:
①留白過多,經歷部分寫得過於擁擠。
②列舉數字過小,從零到有的工作,重點應放在百分數,而不是三位數的具體數額。
③面試時,他根本沒有拿出發表過文章的證據,平臺數據也不能自證,各方數據存疑。
03復盤人生
剛工作的時候我對於做工作總結這件事完全嗤之以鼻。
為了應付領導,隨便寫寫完事兒了。
現在我逐漸意識到,總結可不是隨便寫寫。
有的人在工作後碌碌無為,每天掙扎在改進眼前的狀況,但是不做中長期規劃,總覺得鬱郁不得志,認為自己該做的都做了,而且辛辛苦苦,怎麼就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
有的人埋頭苦幹,等一兩年後到了行業天花板,一時騎虎難下,到底是該繼續這份工作還是轉行?轉行能幹嘛?
有的人茫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各個行業有offer就去了,做了一兩個月不喜歡或者不能勝任,再換工作,一直就是打短工狀態。
復盤人生就是把經歷的各個階段寫下來,總結得失。
目的就是排除迷茫,增強執行力,阻止現狀變糟。
對自己都不了解,怎麼能抓得到機會?
機會一定是給有準備的人!
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缺少什麼,擁有什麼,擅長什麼,把需要做的都列下來然後執行。
大學:吃喝玩樂,兼職,學習了XX技能,考過了XX證、XX證。
工作第一年:XX職位,工作內容XXX,參與XXX項目+成績。
簡單寫下,然後總結得失,是否學習方法不對,是否有鍛鍊數據思維,是否得到收穫。
接著以結果導向寫下未來的計劃和目標。
想要達成XX天,XX項目有XX結果,倒推需要的技能、資源等,不斷發現新的規則、新的方法,一一驗證,反饋,改進,再反饋。
總結
求職寫好簡歷,是尊重公司,尊重自己。
復盤寫好簡歷,是對人生負責。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希望我自己和大家都能活的清醒。
本還想找一下簡歷模板分析給大家,但是發現都挺一般的,而且有點誤導,關於簡歷的格式大可以參考網圖,內容還是第一位。
我是茜大寶,正在學習思考和表達。
歡迎評論轉發收藏並關注我,希望能得到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