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帳時,數字必須用大寫漢字,可你知道這「規矩」是誰定的嗎

2020-12-25 歷史真相大全

財務記帳、銀行辦業務,數字必須用大寫漢字,這「規矩」一般人都知道。可這「規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你未必知道。告訴你吧,這「規矩」是從明朝開始的。

這事兒的起因,還得從明代「四大案」之一的「郭恆案」說起。話說洪武十八年(1385年)3月,御史丁挺舉向朝廷舉報北平承宣布政使李彧、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與戶部侍郎郭桓等人暗通舞弊、侵盜官糧。根據有:一是私吞太平府、鎮江府等地的賦稅,降低朝廷稅收。二是私吞浙西的秋糧。浙西秋糧本應該上繳四百五十萬石,郭桓只上繳了兩百多萬石。三是徵收賦稅時,巧立名目,徵收多種水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神佛錢等賦稅,中飽私囊。

朱元璋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皇帝,對於貪官和姦商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他當即嚴令徹查。這一查,郭桓等人因貪汙秋糧等項,就給國家造成的損失,總計精糧2400萬石(石:古時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也相當於一擔。),而當時國庫一年的收入才2940萬石。與此同時,還牽出來全國各地十二個布政司等一批官員。朱元璋大怒,對涉案的郭恆等官員一律處死,並把他們的罪行張榜告示全國,以儆效尤。

「郭恆案」發生後,朱元璋為了更加有效地加強治貪方面的手段,又制定了嚴厲的懲治經濟犯罪的法令。在全國財政管理上,開始實行一些有效的措施,其中包括把記帳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大寫的「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陌、阡」,後來又把「陌、阡」改寫成了「佰、仟」。這種記帳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

那麼,這些大寫的數字,又是誰發明的呢?史料記載:大寫數字的首倡者是武則天。據明末清初考據家顧炎武考證,武則天不但把國號「唐」改為「周」,還製造出很多漢字,就連她的名字「曌」,也是她自創的,即武曌。顧炎武在所著《金石文字記·岱嶽觀造像記》中推斷:「凡數字作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製字。」由此得知,武則天的「自製字」——漢語大寫數字,比朱元璋早了近700年。

也有專家認為:大寫數字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出來的,陸續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武則天當政時,承襲了民間的寫法,大量使用大寫數字,使之廣泛化,普及化。朱元璋出於國家對經濟領域的整飭,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強制性實施完整的大寫數字,從而完善並規範了大寫數字的應用。

相關焦點

  • 漢字大寫數字的來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到這些數字,特別是在莊重場合,如:票據、合同等中都需要這些專用數目字。可了解這些數字的人並不多。1994年的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就曾考過這方面的知識。結果那道考題成了當年難度係數最高的試題。下面就漢字的十個大寫數字,為大家簡介如下。
  • 阿拉伯大寫數字 阿拉伯數字大寫的寫法
    阿拉伯數字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數字,一般由1到9這是個數字組成,數字的應用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習慣了寫阿拉伯數字,往往忘記了阿拉伯數字大寫怎麼寫,你知道阿拉伯大寫數字怎麼寫嗎?趕緊了解一下吧!
  • 大寫數字的由來,你知道嗎???
    中國人的工作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需要填寫單據,而這時候往往要用大寫數字,經常有人會忘記怎麼填寫而求助他人。那麼,大寫數字是怎麼來的呢?  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 記帳憑證數字的書寫要求
    填制記帳憑證時,數字的書寫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阿拉伯數字在書寫時,不得連筆寫,必須一個一個地寫。阿拉伯數字金額前必須書寫貨幣幣種符號或者貨幣名稱的簡寫和幣種符號(例如,¥、£、$)。幣種符號與阿拉伯數字之間不得留有空白(例如,人民幣18890元,應寫為:¥18890,不得寫為¥18890)。
  • 大寫數字知識[很有用]
  • 大寫數字是武則天時代發明出來的,為何到了明朝才開始盛行起來?
    咱們知道,這個英文字母有大小寫之分,大寫和小寫形態其實不一樣的,漢字本身就是表意文字,所以咱們沒有大小寫之分,然而漢字的數字可是有大小寫。一二三四和大寫的壹貳叄肆是不一樣的,經常跟銀行打交道的朋友們,如果填個支票,或者說你寫個借條,寫個財務文件的時候,我們都會主動的使用大寫文字。
  • 中國大寫數字是誰發明的? 大寫數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中國大寫數字是誰發明的? 大寫數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時間:2016-08-11 12:44   來源:《百科知識》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大寫數字是誰發明的? 大寫數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阿拉伯數字成為國際通用數字之前,世界各國和民族使用的數字不盡相同。
  • 漢語大寫數字和反貪官
    漢語大寫數字和反貪官
  • 數字大寫或讀寫實用技巧,你真的會嗎?
    對數字進行大小寫轉換,是日常工作中比不可少的工作,為了解決這一需求,Excel在2016版中新增了隱藏函數NumberString,其作用就是對數字進行大小寫轉換。作用:對給定的數字依據指定的類型轉換為大寫形式。語法:=Numberstring(數字,轉換類型)。其中轉換類型有:1、2、3三種。1:漢字小寫。
  • 中國大寫數字的意義和來源
    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 【趣味數學】大寫數字的傳說和來歷
    孔子說:「你牌子上明明寫著『一文錢十個』嘛!」店主出去一看,發覺牌子已被人改了,真的是「一文錢十個」,只得自認晦氣。臨走時,孔子對店主說:「如果有人在這『十』字上面再添上一筆就成了『千』,你不是要吃更大的虧嗎?我看你以後書寫數字時還是採用『大寫』為好。」店主覺得孔子說的很有道理,為了不再吃虧,就照著做了。
  • 那些與數字有關的漢字們
    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它們是和小寫數字的讀音一樣的文字。在特定的場合,因為小寫數字容易被篡改,故使用大寫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如帳單、支票、發票、禮簿、日曆、合同等。小寫數字: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大寫數字: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二、大寫數字是誰發明的?一種說法是,大寫數字是朱元璋發明的。漢字中本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百、千、萬,雖易寫,但也非常容易塗改。
  • Excel也可以實現對數字的大寫轉換及讀寫!
    Excel中數字大寫,應用的非常普遍,尤其是財會人員,顯得更為重要,但是你真的會對其進行設置嗎?一、單元格格式法。3、選擇【分類】-【特殊】-【中文大寫數字】並【確定】。解讀:1、此方法的應用非常的普遍,也較為簡單。可以先錄入數值然後進行轉換,也可以先對單元格格式進行設置,然後輸入,達到的效果都是一樣哦!2、對數字進行直接轉換,不進行四捨五入操作。二、函數公式法。
  • 大寫的一到十怎麼寫 大寫1到10的正確寫法
    數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目前,在我國主要使用的是阿拉伯數字。而在以前,主要使用的是中文數字。它是以漢字的形式表示數字,有小寫、大寫兩種。其中,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小寫。那麼,大寫的一到十怎麼寫呢?
  • 大寫數字的由來
    因為大寫數字不易篡改,所以,在用於各種憑證的票據上都要寫大寫數字。據說,這個規矩是清朝的雍正皇帝立下的。因為他是帶病而來,不能飲酒,在君臣共同舉杯時,他並沒把酒喝進肚子,而是倒在了胸巾上。此刻,他見師兄弟和朋友們全都挺屍在地,心下已知不妙,可是他不敢輕舉妄動,也假裝倒在桌子下面。在雍正覺得萬事大吉,離開宴席後,呂方仗著超凡的武功,逃出圓明園。他發誓一定要為屈死的武林朋友報仇。這就引出了呂方的女兒呂四娘進宮殺雍正的傳說。不過這是篇外話,在此不提。
  • 數字大寫的傳說和由來
    相傳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孔子曾帶著他的高足子路、顏回,到東周列國遊說,因其學說不合時宜,終不見用,以致常處於困頓之中。  有一次,他們師生三人身上只剩下一文錢,正愁沒法吃飯,碰巧來到一家元宵店前,只見牌子上寫著:「元宵一文錢一個。」
  • 如何將阿拉伯數字變成大寫中文數字
    在平常的工作中,特別是涉及到錢時,大寫的中文數字是經常遇到的,可是,大寫的中文數字漢字又比較難於記憶和書寫,下面介紹一下Excel的一個小功能,可以直接將阿拉伯數字變成中文漢字數字。打開Excel,將需要變成漢字的數字輸入到單元格中。
  • 我國大寫數字由來的故事
    其中一條就是把記載錢糧、稅收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用大寫「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以免再有人鑽數字書寫的空子,從而堵住了財務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大寫的中國數字便由此產生了。
  • 略知一二 | 中國大寫數字的意義和來源
    ,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這一時段,我們就聊聊這使用率極高的中國大寫數字!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的。朱元璋之所以改進完善大寫數字並將其列入法令,是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汙案「郭桓案」。這「郭恆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